《白喉辨證》~ 補錄名案數則

回本書目錄

補錄名案數則

1. 補錄名案數則

蔣仲芳治一友,始而牙痛,既而咽腫,醫投涼藥,痛轉甚,診其脈沉細,大便一日二三次,浮火上升也,其足必冷,察之果然,以金匱腎氣丸料(即附桂八味加牛膝、車前),作湯與之,服完即睡,覺來病如失。

裴兆期治一人,咽喉痛不能飲食,時作時止者半歲,吹喉科清痰降火藥,咸罔效。裴診之兩寸洪大而虛,足部虛而無力,兩足喜暖畏寒,口喜冷飲(乃假象)甫下咽,旋越去(內寒不受,真虛在此),此下真寒,上假熱也。治當從其性而伏之。用八味丸料加炒黑乾薑水煎,入青鹽少許為嚮導,冷而與之(服藥有法)三劑而愈。

吳孚先治柯子寧患咽喉齒痛,脈沉細,足冷,大便泄瀉,此腎虛龍火飛騰,欲用金匱腎氣。彼疑火症,恐附桂不合,或以石膏、黃連、連翹、苦寒進之,病益甚,復求治,用前方一劑減,二劑痊。

舒馳遠曰:胎如積粉,布滿無隙者,寒疫亦有此症(此處一錯,認生死如反掌)其人身重嗜臥,少氣懶言,法當驅陰回陽。若為熱疫,則必心煩口臭,身輕惡熱。曾醫堂嬸中寒喉痹,陰火上蒸,津垢結而成塊,堅白如骨,橫於喉間,痹痛異常。

其症惡寒嗜臥,二便不利,白苔滑而冷,不渴,懶言,以上諸症雖囑虛寒,何以二便不利?蓋為陰寒上逆,喉間清涎成流而出,津液逆而不降,用生附子(驅陰散寒),熟附子(助陽溫經),桔梗(苦以發之),甘草(甘以緩之),半夏(辛以開之),阿膠(以潤咽膈),服一劑,喉間白骨即成腐敗而脫其半,痹痛稍緩,略可糜粥,小便漸長,三四劑而大便行,糞多且溏,如是十二劑而全愈矣。

由今觀之,彼時識力尚欠,阿膠,桔梗可以不用,當用黃耆以助胸中之陽,白朮以助脾中之陽。接引真陽上達,更為合法(茯苓、白朮、半夏、白蔻亦決不可不用,蓋滿白腐塊,皆中焦寒濕,痰飲結成也)。

又醫徒侄患中寒,人事倦臥,乳食少進,滿口布白,牙齦,上齶以及喉間皆無空隙,驗其症:舌上滑而冷(三字著眼),手足厥而小便清白,證與喉間白骨無異,方用附子理中(人參、白朮、附子、乾薑、甘草)加半夏、茯苓、固脂、白蔻大劑涉進,更濃煎生附汁,絹蘸頻攪口舌,如是者二三劑,溫醒胸中冷痰,吐出碗許,人事稍康。前藥投,冷痰漸熱,布白漸退。

十二日乃得全愈。

是書因白喉症凶,醫多棘手,故專名白喉。辨證究竟,咽喉唇舌諸症,症不同而理則一,依此法治之,百無一失。

白話文:

[補錄名案數則]

蔣仲芳治療一位朋友,起初是牙痛,後來變成咽喉腫痛,醫生給予涼藥治療,結果疼痛反而更嚴重。他診斷發現脈搏沉細,一天大便兩到三次,這是因為身體內的虛火上升。他預測這位病人的腳一定冰冷,確認後確實如此。於是使用了金匱腎氣丸的配方(即附桂八味加上牛膝和車前草),煮成湯藥讓病人服用,病人服用後立即入睡,醒來時病情已大為改善。

裴兆期治療一個人,咽喉痛到無法正常飲食,這種情況時好時壞持續了半年。喉科醫生使用清痰降火的藥物,但都沒有任何效果。裴兆期診斷發現兩側的脈象虛弱膨大,雙腳無力,雙腳喜歡溫暖而畏寒,口中喜歡冷飲(但這其實是假象)。一旦冷飲下肚,立刻會吐出(這表明內部寒冷,無法接受,真正的虛弱就在這裡)。這是因為身體下部真正寒冷,上部則出現假性的熱象。治療應遵循其本質並加以抑制。他使用了八味丸的配方加上炒黑乾薑,用水煎煮,加入少量青鹽作為導向,冷卻後再讓病人服用(服藥方法很重要)。服用三劑後,病人康復了。

吳孚先治療柯子寧,他患有咽喉痛和牙痛,脈搏沉細,腳冷,大便稀瀉,這是由於腎虛導致龍火飛騰。吳孚先原本想使用金匱腎氣丸,但病人懷疑自己是火症,擔心附桂不適合。有人建議使用石膏、黃連、連翹等苦寒藥物,但病情反而加重。再次求診時,吳孚先使用先前的配方,一劑後病情減輕,兩劑後痊癒。

舒馳遠提到,如果胎兒像積粉一樣,遍佈全身無縫隙,這可能是寒疫的症狀。這種情況下,病人會感到身體沉重,嗜臥,氣短懶言,應該用驅除陰寒,恢復陽氣的方法治療。如果是熱疫,則會心煩口臭,身體輕盈而怕熱。他曾治療過一位堂嬸,她因中寒導致喉痹,陰火上升,口腔分泌物凝結成塊,堅硬如骨,橫在喉間,疼痛非常。她的症狀包括畏寒、嗜臥、大小便不通暢,舌苔白滑而冷,不渴,懶言。這些症狀雖然顯示虛寒,但為什麼大小便不順呢?這是因為陰寒上逆,喉間的唾液不斷流出,津液逆流而不下降。他使用生附子(驅除陰寒)、熟附子(協助陽氣溫暖經絡)、桔梗(苦性發汗)、甘草(甘性緩解)、半夏(辛性開竅)、阿膠(滋潤咽喉)治療。服用一劑後,喉間的白色硬塊開始腐爛脫落一半,疼痛稍微緩解,可以吃一些粥,小便逐漸增多。三四劑後,大便開始通暢,糞便多且稀軟。這樣連續服用了十二劑,完全康復。

現在看來,當時的醫學知識還有所欠缺。阿膠和桔梗可能不必使用,應該使用黃耆來幫助胸中陽氣,白朮來幫助脾中陽氣。接引真陽上達的治療方式更加合適(茯苓、白朮、半夏、白蔻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為滿滿的白色腐蝕塊狀物都是由於中焦寒濕和痰飲結成的)。

此外,舒馳遠還治療了一位徒弟侄子,他患有中寒,精神疲倦,食慾不佳,滿嘴佈滿白色物質,牙齦、上顎及喉間均無空隙。根據他的症狀:舌頭光滑而冷(這三個字很重要),四肢冰涼,小便清澈。這種情況和之前提到的喉間白色硬塊的症狀相似。他使用了附子理中湯(人參、白朮、附子、乾薑、甘草)加上半夏、茯苓、固脂、白蔻等大量藥物,並濃煎生附子汁,用綢布沾取頻繁地塗抹口舌。服用二三劑後,胸中的冷痰被溫醒並吐出,病情稍有好轉。繼續服用前藥,冷痰逐漸轉熱,白色物質逐漸消失。

十二天後,病人完全康復。

本書專門針對白喉這種疾病,因為這種疾病很兇險,醫生往往束手無策,所以專門命名為白喉。但實際上,咽喉、嘴脣、舌頭等部位的症狀雖然不同,但原理是一樣的。按照這種方法治療,很少會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