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錦囊》~ 卷一 (2)

回本書目錄

卷一 (2)

1. 鑑視之說

夫眼目鑑視之理,諸說紛然,無得其精義者。獨西哲勃伊私之說,得其實測,故予專從之,更制新圖,且聊述其理,以示後學。蓋鑑視之理者,來影與精神內外感應而使然者也。譬如鏡面對日光,則光輝抵激發閃爍細光芒而反照。故日月燈火之光輝,照射物象,抵激其物則反映於眼目,作一直尖而入於瞳子之小孔,遂感觸於網膜,使物景得知覺於精神也。乃是其反照之光輝尖頭,先於角膜之部,交叉顛倒,而透徹於稀薄之水樣液中,縮入於葡萄膜之小孔,次於凝固橢圓水晶液之部,更再交叉顛倒,而入軟闊之硝子液中,竟使來影映寫網膜,而達視神經。蓋起先來影之倒映者,復為顛倒,故在網膜之部,而正映真寫之,而令不失物景之本態也。其水晶液之為用也,隨物景之遠近進退運動,而令適視物之度者也。硝子液之周圍,以塗抹黑稠液,昏暗而無光輝,抵激為反照之勢,故物象益加明朗矣。此乃如暗室穿小孔引外影也,所縮入其孔中之物影,皆顛倒映寫焉。試將一片硝子版,掩其小孔,則來影彌洞明,而光彩色澤,真如繪畫,而復將一枚之硝子重懸,則顛倒之外影,遂成正影矣。能以此徵之比考眼目,則不待予言而其理自了然。

第一物景

第二光輝直尖

第三角膜透明之處

第四剛膜

第五網膜

第六水樣液

第七水晶液

第八硝子液

第九脈絡膜

第十葡萄膜

第十一黑稠液

第十二瞳神經

鑑視映徹之理,見圖說而當領解其概略焉。方寸之眼珠亦備是靈器,況於全軀之妙工乎。造化之用意,實不容易哉。故詳諸部官能,而察因與證,知其常而應於非常,則對病投藥之間,得免其謬誤,而可以謝天地之鴻德,豈可忽乎。

白話文:

[對於視覺原理的理解]

對於眼睛視覺的運作機理,眾說紛紜,但大多未能抓住其中精髓。唯有西方哲學家勃伊私的理論,經過實證研究,因此我特別推崇他的理論,並進一步製作了新的圖解,同時在此簡單闡述他的理論,供後世學習參考。

視覺運作的原理,是外在影像與眼內精神的相互感應。好比鏡子反射日光,會產生耀眼的光芒,這是因為日、月、燈火的光芒照射到物體上,物體反射出的光線進入我們的眼睛。

這道光線像一個尖銳的箭矢,穿透瞳孔的小孔,觸碰到網膜,讓我們的大腦感知到物體的形狀。這道反射的光線尖端,首先在角膜處交叉顛倒,接著穿透稀薄的水樣液,進入虹膜的小孔,再經過固定的橢圓水晶體,再次交叉顛倒,最後進入玻璃體,使物體的影像映照在網膜上,刺激視神經。最開始的影像在經過兩次顛倒後,在網膜上呈現出正確的形狀,保持了物體原本的狀態。

水晶體的作用是根據物體的遠近,調整視線焦距,以適應不同的視距。玻璃體周圍覆蓋著黑色濃稠液體,使得影像更加清晰。這就像在黑暗的房間裡開一個小孔,引入外部的影像,所有通過這個孔的物體影像都會被顛倒。如果在這個孔上蓋一塊玻璃,影像就會變得明亮,色彩豐富,彷彿一幅畫。再放一塊玻璃,顛倒的影像就會變回正常。

若能以這種方式理解和考察眼睛的運作,就能明白視覺的原理。

  1. 物體景像
  2. 直射的光線
  3. 透明的角膜
  4. 鞏膜
  5. 網膜
  6. 水樣液
  7. 水晶體
  8. 玻璃體
  9. 脈絡膜
  10. 虹膜
  11. 黑色濃稠液體
  12. 觸神經

瞭解視覺運作的原理,從圖解中可以得到大致的概念。一個小小的眼球就蘊含著如此精妙的機制,更何況整個身體的複雜運作呢?大自然的創造實在令人歎為觀止。因此,我們應該深入研究各個器官的功能,瞭解正常與異常的區別,這樣在治療疾病時,才能避免誤診,感謝天地的恩賜。這絕非小事,值得我們認真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