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錦囊》~ 續眼科錦囊卷二 (3)

回本書目錄

續眼科錦囊卷二 (3)

1. 眼科療具圖解凡例

第十六圖解

大烙鐵

[一號]焮腫眼疫眼之類。疼痛劇甚。而手難近者。以棉布浸藥汁。安置眼胞上。先令烙鐵投火通紅。離絕胞上五六寸許。以火氣徹透。而疼痛漸和。心覺快哉為度。

[二號]施用同前。

第十七圖解

鉤,囊翳及血絡將截斷時。用之勾起。

直剪刀,剪斷血絡之器。

曲鋏,用法同上。

小灣頭鋏,斷絡根。剪瘜肉。或要用剪刀於微細處部。則此器為便。

第十八圖解

尖銳刀,血灌瞳人。水樣液混濁。眼珠膨脹。及截開角膜。而漏泄汙液。皆用此器。

偏刃刀,此刺因眼瞼焮腫而血絡怒脹者。或縱截淚管漏囊。此器以偏刃。無傷損別部之慮。

第十九圖解

眼科手術。以針刺白內翳為至難焉。先審察其治不治。撰定用具應手與否為要焉。如內翳鑑察法。詳論於本編。宜對照。今摹寫內翳針數本。以示後學。

圓鋒針,以鐵造之。宜用墜下內翳。

三稜鋒,自內膜橫刺而壓下內翳甚便。鋒頭銳利細尖為要。

曲頭鋒,此具刺內翳時。便於以右手施術右眼。西說所謂以左手刺右眼者。實非良術也。

圓針,各家從來所用者。以金銀造之。鋒頭鈍劣。而不及鐵造者。加之庸拙之徒。臨術恐懼。或未熟之輩。用此鈍鋒。謾下手一刺。遂成不治之盲。不可不察焉。

三尖針,有用此針以刺角膜正中者。然除去內翳之後。瘢痕生翳遮明。此具斷勿取用焉。

內翳針刺圖解

夫於內翳針之法也。本朝各有所施略不同。而據彼則非此。學此則謗彼。是非互起。褒誹交揚。然熟煉精通者甚罕。而暗察盲治者頗多。近日閱某氏所著內翳針刺之圖。用金造毫針。先刺角膜正中。而不能墜下內翳。則再刺其右側。尚不治。則又刺其側。自一刺再刺。乃至五六刺。

終於白膜分際外。嗟乎。是何術哉。以一兩刺而不能發矇之鼯技。假令百刺。亦何益矣乎。蓋鋒頭強觸葡萄膜。則必有焮熱擾動。而變作不治之證者。至漢洋諸家。亦有精粗之分。漢者粗而無卓見。洋者精則精。然如截角膜。夾出內翳。此亦非穩和術也。予所揭示之圖。溯源漢洋諸家。

試術真境實地。數十年於茲矣。考究熟煉。有自所神會。而非一時疏漏誑人之舉也。然至一刺撥矇之妙。實在工者之手段矣。

[一圖]左手將按定環按著眼珠。右手把針刺眼。壓下內翳圖。宜使針鋒到於瞳孔中。

[二圖]示針頭刺白膜之部位。

[三圖]三稜鋒刺左眼之圖。

[四圖]曲頭鋒刺右眼之圖。用圓鋒針亦同焉。

白話文:

眼科療具圖解凡例

第十六圖解:大烙鐵

[一號] 治療眼部腫痛、眼疾等症狀,疼痛劇烈,手無法靠近時,可用棉布浸濕藥汁,敷在眼皮上。將烙鐵燒紅,距離眼皮五六寸左右,用熱氣燻透,待疼痛減輕,感覺舒適即可。

[二號] 使用方法同上。

第十七圖解:

鉤:用於鉤起囊翳和將要截斷的血絡。

直剪刀:用於剪斷血絡。

曲鋏:使用方法同上。

小灣頭鋏:用於剪斷血絡根部、瘜肉,或用於剪刀難以操作的細微部位。

第十八圖解:

尖銳刀:用於治療瞳孔出血、眼內液體混濁、眼球腫脹,以及切開角膜排出污液。

偏刃刀:用於治療眼瞼腫脹、血絡怒張,或縱向切開淚管囊腫。此刀片呈偏刃狀,避免損傷其他部位。

第十九圖解:

眼科手術中,針刺白內翳是最困難的。術前必須仔細判斷病情,選擇合適的器械至關重要。內翳的診斷方法,詳見本書其他章節,請參考對照。這裡繪製幾種內翳針的圖樣,供後學參考。

圓鋒針:鐵製,用於墜下內翳。

三稜鋒:從內膜橫向刺入,壓下內翳非常方便,鋒頭需銳利細尖。

曲頭鋒:使用此針刺內翳時,右手操作右眼更方便。所謂左手刺右眼的方法,實非良策。

圓針:各家一直以來使用的針,多用金銀製作,鋒頭較鈍,不如鐵製的銳利。技術不精熟者,使用鈍針操作,很容易造成不可逆的失明,不可不慎。

三尖針:有人用此針刺角膜正中,但術後容易留下瘢痕影響視力,此針不宜使用。

內翳針刺圖解:

關於內翳針刺的方法,各家手法略有不同,互相批評指責,但真正精通者很少,而盲目操作者卻很多。近日看到某氏所著的內翳針刺圖,使用金針,先刺角膜正中,若不能墜下內翳,則再刺右側,仍不行則繼續刺,刺五六次,最終在白膜邊緣。唉,這是什麼方法呢?一兩次刺不成功,就算刺一百次又能怎樣呢?鋒頭強行觸碰葡萄膜,必然會引起炎症,導致不可逆的後果。中外醫家的方法也有精粗之分,中國的粗糙且缺乏獨到見解,國外的精細,但像切除角膜,夾出內翳等方法也不夠穩妥。我這裡展示的圖解,參考了中外醫家的方法,並結合數十年來的臨床經驗,經過反复研究和練習,而非一時的疏忽或欺騙之舉。然而,一針見效的妙法,實乃高手獨有的手段。

[一圖] 左手按住眼珠,右手持針刺眼,壓下內翳,針尖需到達瞳孔。

[二圖] 針尖刺入白膜的位置。

[三圖] 三稜鋒刺左眼。

[四圖] 曲頭鋒刺右眼,圓鋒針用法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