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錦囊》~ 卷三 (2)
卷三 (2)
1. 瞳孔異常
(附)瞳孔變形
西洋區別異常變形之二證。而無詳明之說。予按異常者。因稟賦而瞳孔異於常人也。即如雙瞳重瞳橢圓。其類尚有數證矣。變形者。因疾病而瞳孔變於常形也。即乾缺開大縮小。或粗工謾行內醫術之後。瞳孔移位置。而作欹側偏安。或毀損破裂。或被撞刺之人。其瞳孔或橢圓。
或半月。或緊閉。其類不為少。如此之證。皆當屬列於變形中矣。上毛沼田藩士高井某之兒重瞳子。予得細視之。西書云。重瞳者。多患一物兩形之讓。此於物景瞻視之理。或其然矣。時兒才二歲。欲審明其實。而不能焉。故不敢論說其事。俟明辨之後。而當補出於續篇。
治法,天稟者。治療無益。發於病者。註明於各條下。宜熟看。
白話文:
瞳孔變形
西洋醫學將瞳孔的異常變形分為兩種情況,但沒有明確的說法。我認為,所謂「異常」是指天生瞳孔就與常人不同,例如雙瞳、重瞳、橢圓形等等,還有其他許多類型的異常。而「變形」是指因疾病導致瞳孔改變形狀,例如乾澀、缺損、擴大、縮小,或者由於不專業的醫術操作,導致瞳孔位置移動,變得傾斜、偏向一邊。還有一些情況是因外傷,例如被撞擊、刺傷,導致瞳孔變成橢圓形、半月形,甚至緊閉等等。這些情況都可以歸類為瞳孔變形。
之前,我曾親眼觀察過上毛沼田藩士高井先生的兒子,他天生重瞳。西洋醫書記載,重瞳者常患「一物兩形」,也就是說,他們看到的景象可能與常人不同。這個說法可能有一定的道理,但當時孩子才兩歲,我無法確定是否屬實。因此,我不敢妄下結論,等到日後研究清楚之後,再補充到後續篇章中。
2. 瞳孔不動
(附)鶻眼凝睛,轆轤轉關,小兒通睛
此證雖擬似鶻眼凝睛轆轤轉關。及小兒通睛等之證。然不可混同焉。瞳孔不動之證。則瞳子脫失縮張之力。而無運動者也。此證多因黑障。或瞳孔闊大。及縮小等之極而致之。如漢人所謂三證者。小兒因打著頭額。及急慢驚風。而眼珠全闕運轉者也。即與直視不異也。
治法,如瞳孔不動之證。宜治其本病。鶻眼轆轤通睛等之三證。用酒煎散。或桂枝附子湯。若小兒不肯服藥。則令仰臥。將蚌殼頻頻灌下之。而重覆衣被得汗。則其眼自為活動。余宜鑑驚風之治法。
白話文:
这症状虽然看似像鹘眼凝睛、辘轳转关和小儿通睛等病症,但不可混淆。瞳孔不动的情况,是指瞳仁失去收缩扩张的能力,而无法运动。这种症状多因黑障,或瞳孔过大或过小而导致,如同汉人所说的三证。小儿因撞到头额,或急慢惊风,而眼珠完全无法转动,如同直视一般。
治疗方法,若为瞳孔不动的情况,宜治疗其根本病症。鹘眼、辘轳、通睛这三种病症,可用酒煎散或桂枝附子汤。若小儿不肯服药,则令其仰卧,用蚌壳频频灌下,并重覆衣被使其出汗,则其眼自会恢复活动。其余宜参照惊风治疗方法。
3. 水樣液混濁
(附)膿眼,乳眼
和蘭雖區別三證。皆取像似者而名之耳。約之。流動白液混淆水樣液中者也。惟膿眼者。血眼經日之後。變作白濁膿結。留滯於水樣液中而所致也。此證比較乳眼與混濁。更加一層之重。何則。以膿液混於水樣液中。動輒腐蝕其旁邊。而角膜穿出瘻口。世醫之所謂膿眼者。偏指內翳而稱之。
不可誤認致差。治乳眼與混濁。亦難明辨矣。混濁之證者。水樣液釀黏結白濁者。而比似乳眼。其色月白。乳眼者。針刺乳汁翳。而混交於水樣液者也。此見形取名耳。必非乳汁之所為也。如蘭人所云。出產之婦。乳汁上衝。而浸入眼目之說。則堪捧腹。學者宜細察。
白話文:
荷蘭人雖然將這三種病症區分開來,但其實都是根據外觀相似之處而命名的。簡單來說,流動的白色液體混雜在水樣液體中的,就是混濁眼。而膿眼則是血眼經過一段時間後,變成白色濁液,凝結成膿,停留在水樣液體中所造成的。這種病症比乳眼和混濁更加嚴重,因為膿液混雜在水樣液體中,很容易腐蝕周圍組織,導致角膜穿孔形成瘻口。世俗醫家所說的膿眼,往往指的是內翳,不能誤認,以免造成錯誤。
治療乳眼和混濁也很難明確區分。混濁眼症狀是水樣液體變得粘稠,形成白色濁液,類似於乳眼,顏色像月光一樣白。而乳眼則是針刺乳汁翳,與水樣液體混合在一起。這只是根據外觀而命名的,並非真的由乳汁造成。荷蘭人所說產婦乳汁上衝,浸入眼中的說法,實在令人可笑。學者應該仔細觀察。
治法,將小尖快刀。宜於角膜下部。穿開小口。以蕩除濁液。而後點一元丹。施著繃帶三日。若不取快。仍再行是術。內服二和湯。互用三黃湯之類。取下利而可也。
白話文:
治療方法是使用小而鋒利的刀,在角膜下方開一個小口,將濁液去除,然後點入一元丹,包紮三天。如果效果不佳,可以再次進行手術。同時內服二和湯,並交替使用三黃湯等藥物,以達到通利的效果。
4. 血眼
此證漢名血灌瞳人。而非俗醫所稱之血眼也。因頭腦損傷。或積日嘔吐。及咳嗽。或庸工謾行內醫術之後。或婦人臨產。甚強用力等。使角膜之細血絡為破綻傷損。竟致血液灌入於水樣液中。而澀痛多淚。赤光滿目。若灌血多則不可忽之。惟恐至盲瞎。倘或瀦滯經久。則變成膿眼者。往往有之。
治法,宜照前條所開治之例而行之。
白話文:
此證漢名血灌瞳人。而非俗醫所稱之血眼也。
這個病症,在中醫裡稱為血灌瞳人,而不是民間醫生所說的血眼。
因頭腦損傷。或積日嘔吐。及咳嗽。或庸工謾行內醫術之後。或婦人臨產。甚強用力等。
這是因為頭部受到外傷,或是長期嘔吐、咳嗽,或是庸醫胡亂治療,或是婦女生產用力過度等等原因,
使角膜之細血絡為破綻傷損。竟致血液灌入於水樣液中。而澀痛多淚。赤光滿目。
導致角膜上的細小血管破裂,血液灌入到眼睛裡的水樣液中,所以眼睛會感到澀痛、流眼淚,並且會看到紅光。
若灌血多則不可忽之。惟恐至盲瞎。倘或瀦滯經久。則變成膿眼者。往往有之。
如果灌入的血液很多,就不可輕忽,要小心會導致失明。如果血液長時間停留在眼球裡,就會變成膿眼,這種情況並不少見。
治法,宜照前條所開治之例而行之。
治療方法,應該依照前面提到的治療方法來進行。
5. 白內翳
此證即世人所稱之白內障。而水晶液及水晶囊之化於白濁者也。其初起也。不痛不癢。環珠連前。白花飛空。或如坐白霧中。如立淡云里。視物靄靄。先患一眼。後傳及兩眼。共為昏昧。蓋本以水晶液為白濁凝結。稍覺視力弱乏。積年累月。竟至全為盲廢。其原因雷頭風頭部之打撲。
或觸物驚動。或悲憂苦志。或諸毒諸氣之上攻。或安逸之人。常過食辛辣。及膏腴之品物等。而鬱熱薰蒸於水晶液者也。其溶解白濁。益進而變於稠厚凝固之物。則現出於瞳孔中。其形如浮雲。如寒冰。如真珠。如乳汁。如黃膿。翳狀萬般。難一定矣。故漢人徒主張臆陋之說。
白話文:
這病症就是世人所說的白內障,也就是水晶體和水晶體囊因病變而變成白色混濁。初期沒有疼痛或癢感,白點環繞瞳孔,看起來像是白霧或薄雲,導致視力模糊不清。通常先從一隻眼睛開始,然後再傳染到另一隻眼睛,最後雙眼都變得看不清楚。白內障的形成原因很多,可能是頭部受到撞擊或驚嚇,也可能是長期憂愁苦悶,或受到毒氣的侵襲,甚至可能是飲食過於辛辣油膩,導致熱氣薰蒸水晶體。水晶體隨著病變而逐漸凝固,在瞳孔中呈現出各種形狀,像是浮雲、冰塊、珍珠、牛奶、膿液等等,變化多端,很難用單一詞彙描述。因此古代漢人只能依靠經驗法則來猜測病因,並無精準的理論。
謾區別數名。所謂圓澀滑散橫開棗花偃月大云小云驚振白翳黃心等。尚有幾多名目。惟見形設名耳。萬殊一本。何有區別哉。至說其起原。則不過肝腎及肺膽之盛衰。或腦脂流下作翳等之空論。西醫亦於此證。細設灰白綠黃鐵黑等之數名。然未嘗見綠色鐵黑色之內翳。予之所見者。
不過白翳黃翳二種。以翳狀命名者。固非卓絕之見。況如綠鐵黑之稱。何足取信乎。方今認之。有以為膿眼者。亦說其形耳。真非結膿之謂也。夫於眼目膿潰之證也。與他部生膿瘍。其理何異耶。初起劇熱焮痛。漸進鄭重。遂為諸液腐敗。筋肉糜爛者。名之曰膿。何有無痛無癢。
白話文:
古人將白內障分為許多種類,例如圓形、澀、滑、散、橫開、棗花、偃月、大雲、小雲、驚振、白翳、黃心等等,還有許多其他的名稱。這些名稱只是根據白內障的外觀來命名的,其實萬變不離其宗,根本沒有什麼區別。至於白內障的起因,古人只是籠統地說是由肝腎、肺膽的盛衰,或腦脂流下形成翳等造成的,這些說法都是空洞的。西醫也將白內障分為灰白、綠黃、鐵黑等種類,但是我從未見過綠色或鐵黑色的內翳。我所見到的,只有白翳和黃翳兩種。根據白內障的形狀來命名,並不是什麼高明的方法,更何況像綠色、鐵黑色這樣的說法,根本不可信。現在有些人認為白內障是膿眼,這也是根據其形狀來判斷的,並不是真正的膿腫。眼部的膿潰,與身體其他部位的膿瘍,道理是一樣的。初期會發熱疼痛,逐漸加重,最終導致組織腐敗、肌肉糜爛,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膿腫。而白內障既沒有疼痛也沒有癢,怎麼會是膿腫呢?
荏苒經年者乎。如風眼壞症。眼疔。角膜膿瘍。實釀膿者也。此證者。水晶液為白濁凝結者。而雖積年之患者。施手術之後。豁然光明覆舊。可以知無結膿之理。且其初起。少覺昏暗之時間。或雖有藥餌可救。而至為稠厚凝固。則徒費藥石耳。治之偏在手術。不可不學焉。當今專門家修其術者。
皆出於師傳家秘之一路。非敢熟練苦習者也。故治者甚稀。而使人墮落於黑暗里者頗多矣。此無他故。惟以不見解治與不治。又不研窮術之難易而已矣。古人曰。不醫則不瞎。真快語哉。足戒粗工之徒。故詳論治與不治。又明辨手術妙用。以示世間之醫童。蓋內翳之稠厚。而如真珠。
白話文:
時間過得真快啊!就像風眼壞掉一樣,眼疔、角膜膿瘍,都是實實在在的化膿疾病。這種病症,水晶體會變成白色混濁凝固,即使是多年的患者,只要進行手術,就能立刻重見光明,恢復以往的光明。由此可知,眼疾不一定都需要化膿。
而且,這種病症剛開始的時候,患者只會感到稍微昏暗,也許還有藥物可以治療。但是,如果病情嚴重,眼部的混濁變得又稠又硬,那就算使用再多的藥物,也無濟於事。治療這種病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手術,不可不學習啊!
現在,專門治療這種病症的醫生,都是師徒相傳、家傳秘方的一脈相承。並非是那些通過苦練而熟練的醫生。因此,治療眼疾的醫生很少,而讓患者永遠陷於黑暗中的人卻很多。這沒有其他原因,只是因為醫生們不了解眼疾的治療方法,不願意認真研究手術的難易程度。
古人說:「不醫則不瞎」,真是精闢的說法!足夠警醒那些粗心大意的醫生。所以我詳細講述了眼疾的治療方法以及手術的妙用,目的是為了讓世上的醫學生都能明白。
假如眼內的混濁物又稠又硬,就像珍珠一樣。
如輕粉。雖不分辨物景。稍覺明暗。嚮明朗處。則瞳孔為收小。居陰昏地。則瞳孔為開大者。可施治。必有百中之妙效矣。如黃翳者。有治與不治。予屢施手術。而歷試之。帶黃色之內翳。間有固著於葡萄膜者。若就其固著之內翳。強施手術。則必發非常運動。焮熱疼痛較於前證。
更加千斤之重。若要知其固著之徵候。又有一個確乎鑑法。當熟視瞳孔運轉也。失亡縮張之機。則可知為固著之證矣。又有一證。如乳汁之內翳。雖將針頭墜下之。其翳甚稀薄。恰如投於水中。混混然終不能除去也。此翳從來以自被薄膜。施手術破膜。則濁液流出。遂混和於水樣液。
白話文:
如同輕粉,雖然無法辨別物體景象,但稍微能感覺到明暗。當面向明亮的地方時,瞳孔就會縮小;置身陰暗昏暗處,瞳孔就會放大,這類情況可以施治,必定有百發百中的奇效。
例如黃翳,有可以治療的,也有無法治療的。我曾經多次施行手術,並經過多次嘗試,發現帶有黃色的內翳,有些會牢固地粘附在葡萄膜上。如果強行對這些粘附的內翳進行手術,就會造成非常劇烈的運動,發熱疼痛比之前的症狀更加嚴重,如同千斤重擔壓在上面。
若要了解內翳是否粘附,還有一種確切的鑑別方法,那就是仔細觀察瞳孔的運轉。如果失去縮小和放大的功能,就可以知道是粘附的證據。
還有一種情況,像是乳汁般的內翳,即使用針頭將它墜落下來,內翳也非常稀薄,如同投入水中一般,混濁不堪,始終無法去除。這種內翳從來就覆蓋著薄膜,施行手術破膜後,濁液就會流出,混雜在水樣液體中。
此證殊難見解。但其色彷彿如乳汁。且微帶灰色耳。又一種有結硬之翳。施下墜法。而拔去針頭。隨手復為上昇。更有一證。因頭部打撲。及自高墜下而吃驚。或悲憂之極等。兼使瞳神經為衰弱攣急之網膜病者。以全絕明暗。雖施下墜法除去其翳。仍不免盲廢之患也。可見診察證候之法。
實難容易會得之。予注意苦志者有年於茲矣。而其所得不過如此也。亦惟虎豹之一斑。豈得無遺漏哉。學者宜留意焉。
治法,此證不施手術則治者。未之有也。古今顓門家。各所相承之禁方秘訣。亦為不鮮。然其術。惟有直刺橫刺耳。西洋別有截開術。除是三法之外。未嘗有他術。吾門刺之之法。要在審視濁液凝結之候。且刺之有時。禁嚴寒酷暑之二候。而俟其冷暖適度。快晴無風之日。太陽中天之時。
白話文:
這種症狀很難診斷。但其顏色酷似乳汁,且略帶灰色。還有一種症狀是結硬的翳。使用下墜法,拔去針頭,隨即又自行上升。還有一種症狀,是因為頭部被毆打,或者從高處墜落而驚嚇,或極度悲傷等。此外,還有瞳孔神經衰弱痙攣的網膜病患者,以致完全喪失明暗感。儘管使用下墜法除去翳,仍無法免除失明的後患。可見診斷症狀的方法,確實不容易掌握。我多年用心鑽研,所獲得的心得也不過如此,如同只能窺見虎豹的一斑,難免有所遺漏。學習者應當留意。
治療方法
這種症狀不進行手術的話,沒有人可以治癒。古今專門的醫師,各有所承襲的祕方和技巧。然而他們的術法,僅僅是直刺和橫刺兩種。西方另有截開術。除了這三種方法以外,沒有其他方法。我們使用針刺的方法,在於仔細觀察濁液凝結的情況,並且在適當的時間進行針刺。禁止在嚴寒酷暑這兩種情況下針刺,而要等到溫度適宜,晴朗無風的正午時分。
於南窗明亮之處。設睡床。令患者高枕仰臥。包被無恙一眼。著旁人拿住其頭。醫坐於枕頭。屈右膝舉左膝。以左手張開兩瞼。按定之。右手將細針(此予所新制之鐵針也圖出於續篇)角膜外側。去白膜分際約五釐許。自外眥向內眥橫刺入於角膜中。至以瞳孔正中。白濁凝結之處。
而以針尖作速壓伏內翳。送收葡萄膜之下部。若其翳強硬而不能墜下者。宜以針尖纏著之。盡心推降之。而看其內翳全墜。即拔去針頭。只務勿毀傷葡萄膜。若誤破葡萄膜。則必發不測之險證。此之謂橫刺之法也。雖有直刺截開之二術。比較橫刺之術。當在第二等。其為直刺之法也。
白話文:
在南方明亮的地方設置一張臥牀,並讓病人躺在上面,用毯子蓋好一隻眼睛,然後請另一個人抓住病人的頭,醫生坐在枕頭旁邊。彎曲右側膝蓋並抬起左側膝蓋,使用左手張開雙眼的眼瞼並且固定它們。接著,使用右手將細針插入眼角膜外部側邊,在白色薄膜邊緣大約5毫米處從外面的眼睛開始橫向地穿進到眼角膜中間,直到瞳孔中央的位置。如果白色的混濁物聚集在一起,則應該快速壓低內眼斑並將它送到視網膜下方。如果這個眼斑很堅硬而且無法下降的話,那麼可以嘗試著纏繞它的頂部來推動它向下移動。當內部眼斑完全落下時就可以取出針頭了。但是一定要小心不要損傷到視網膜。如果不慎破壞到了視網膜就會引發不可預知的風險症狀。這就是所謂的橫刺方法。雖然還有其他兩種不同的治療方法——直刺和切割術,但相比之下這種方法的效果最好。對於這種直刺的方法來說也是如此。
將柳葉尖針之細小者。從角膜正中向瞳孔直刺之。用小消息子。取出濁翳。雖然。不是熟手。則難行焉。若忽爾施是術。則疼痛乍發。反成不治之翳。截開之術亦然矣。此法於角膜下際。將利刀橫截以除去內翳是也。此二術皆是非穩妥之術。若僥倖得痊。亦有刀瘢生外翳。動為遮明者矣。
行術前後。令服三黃瀉心加辰砂。宜快掃胃中鎮墜驚氣。而用手術之後。點一元丹。以綿絮浸於蘘荷搗汁。置眼胞上。施青布繃帶。令靠几椅。勿令為安臥。如此約七日。不許食膏腴及辛熱之物。若兩眼共患者。先刺初起之一眼。隔兩三月。又刺一眼。若刺之。內翳猶存者。
白話文:
刺入極細的柳葉尖針。從角膜正中央直直刺向瞳孔。使用細小針頭。取出混濁的翳膜。雖然,不是熟練的醫師,就難以執行。如果倉促地施行此術,疼痛就會突然發作,反而會變成無法醫治的翳膜。剖開的術法也是如此。此法是在角膜的下緣,用利刀橫切,以除去內翳。以上所述的兩種術法,都不是穩妥的術法。如果僥倖痊癒,也會有刀疤形成外翳,經常會遮蔽視力。
執行術法前後,讓患者服用三黃瀉心湯加辰砂。宜迅速清胃,鎮定因驚嚇而下墜的氣。而手術後,點用一元丹。以棉絮浸入蘘荷搗碎的汁液中,敷在眼皮上。用青色布條包紮,讓患者靠在几椅上。不要讓患者安穩地躺下。如此大約七天,不許進食膏油腴美及辛熱的食物。如果雙眼都患有此病,先刺針於初發的其中一眼。隔兩三個月後,再刺另一眼。如果刺針後,內翳仍殘存,
再刺亦無害。然在行刺之間。患者發失氣昏冒者。即宜拔去針頭。否則恐有傍發頭旋之證。而使既墜之翳。再為騰侵也。既刺後。動輒嘔吐。故預當為其防也。此法本非膚淺之術。多年煉熟得其妙。則一刺發矇無疑矣。
白話文:
如果再次施刺也沒有危害。但是在進行施刺的時候,如果病人突然放屁、昏迷不醒,就應該立即把針拔掉,不然恐怕會出現旁邊頭部轉圈的情況,使得已經掉落的眼翳再次被侵犯。在施刺之後,常常會引起嘔吐,所以事先要做好防止措施。這個方法本身並不是簡單的技術,經過多年的練習和熟悉才能掌握其中的奧祕,一旦成功施刺就能夠解除矇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