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錦囊》~ 卷二 (4)
卷二 (4)
1. 癢極難任
平易方名眼風癢。其癢難任。搔擦不歇手。此鬱塞蒸發氣以所發者也。大凡風癢之證。在疼痛進退之時。血氣收縱之間而發之。故知風癢為疼痛輕證也。夫身體風癢。摩擦之。則流動所鬱滯之血液。而覺其快心。其理與之一般。故用發表劑。使快通所鬱塞之血。則痊。
治法,葛根湯。烏蛇湯有效。外用㗜鼻劑。點藥。神液丹。屢用知其奏效。
白話文:
[極度瘙癢]
常見的方子用於治療眼睛風濕引起的極度瘙癢,這種癢讓人難以忍受,手總是不由自主地去抓撓。這是因為身體內的氣滯不通,導致蒸發氣無法正常排出所致。通常風濕引起的瘙癢,在疼痛出現或消失,以及血液運行不暢時會更加明顯,由此可知,風濕瘙癢是比疼痛較輕的症狀。當身體感到風濕瘙癢時,抓撓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消除體內的瘀滯,從而感到舒適,原理和這個相似。因此,使用解表藥物來疏通阻塞的血液,便能達到治療的效果。
治療方法,葛根湯和烏蛇湯都有效。外用方面,可以用鼻噴劑、點藥,以及神液丹,多次使用後會發現療效顯著。
2. 胞瞼瘜肉
瘜肉之為證也。胞瞼裡面強膜之分際。生出瘜肉。漸漸延長。其色紅赤。肉根細而形如括囊者是也。或有肉根稍大。如小舌者。外科正宗云。眼胞菌毒者。眼瞼內生出如菌。頭大蒂小。漸長垂出。甚者。眼翻流淚。亦致昏矇。即是之類也。此證有順逆二證。其順也者。瘜內柔軟而無痛。
其色痰紅。其逆也者。瘜肉頗強硬甲錯。而其色紫赤。能摩擦眼珠。其原因胞瞼細絡畜血液而為膨脹。遂作肉狀者也。雖有順逆。治法無別。
治法,翻轉胞瞼。將利剪頭切斷其肉根。以冷水灑之。霎時就用一元丹。調和乳汁。點創痕內。服三黃湯。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胞瞼瘜肉」的病症,也就是眼睛眼瞼內部長出異常組織的問題。
這種情況,就像眼瞼裡的黏膜某處,開始長出一種像息肉的東西,它會慢慢變長,顏色呈現紅色,根部細長形狀有點像袋子。有些時候,根部會稍微粗一些,看起來像個小舌頭。正如《外科正宗》裡提到的,眼瞼上長出像菇類一樣的東西,頭部大,根部小,越長越大甚至垂掛下來。嚴重時,眼睛會翻轉、流淚,甚至導致視力模糊,都屬於這種情況。
這種病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良性發展,息肉質地柔軟且不痛,顏色是淡紅色的。另一種則是惡性發展,息肉堅硬,顏色偏紫紅,會摩擦到眼球。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因為眼瞼的微血管積聚血液,形成腫脹,最後變成了肉塊。無論是良性或惡性,治療方法並無差別。
治療方式是將眼瞼翻開,使用尖銳的剪刀切斷息肉的根部,然後用冷水沖洗。隨即使用一元丹,與乳汁混合後,點在傷口上。再服用三黃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