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廷光

《傷科彙纂》~ 正文 (34)

回本書目錄

正文 (34)

1. 損傷總論

楊誠《經效方》:接骨,用市上乞兒破鞋一隻燒灰,白麵等分,好醋調成糊,敷患處,以絹束之,杉片夾定,須臾痛止,骨內有聲為效。

《百一方》:治損傷骨折,用夜合樹皮(即合歡皮)四兩(炒)白芥子一兩(炒)為末,溫酒每服二錢,臥時服,以滓敷之,接骨甚妙。

《易簡方》:治打損接骨,用狗頭一個燒存性為末,熱醋調塗,暖臥。

願濟堂刊施方:治跌打骨斷,用金櫻子兜,即其根也,去皮煎酒熱服,渣敷患處立效。《儒門事親》:烏金散,治骨折,用烏金石(即鐵炭)三兩,自然銅、當歸、大黃各一兩,製為末,童便紅花酒下二錢。又方:接骨,用五靈脂散一兩,茴香一錢為末,先以乳香末於極痛處敷上,以黃小米粥塗之,乃摻末於粥上,帛裹,木牌子夾定,三、五日效。

麥鬥金接骨方:用古老錢二十個,自然銅五分,各以火煅,硃砂一錢,乳香、沒藥各三分。共為末,炒甜瓜子,擂酒送服一麥鬥,三服即續。麥鬥即茶匙也。

《經驗後方》:接骨,用水獺一個支解,入罐內固濟,待乾煅存性為末,以黃米煮粥攤患處,摻獺末於粥上,布裹之,立止疼痛。

一方:用五銖錢(醋製)一兩二錢,黑雞骨末三兩,研勻,病在上服二錢,在下服四錢。或加乳香、沒藥。

筋斷傷,

耀山曰:筋斷,筋之重傷也。按《內經》云:肝主筋。又云:諸筋皆屬於節。《得效》云:寒則筋急,熱則筋緩。《綱目》云:肝氣熱為筋痿,則筋急而攣。河間云:熱氣燥爍於節,則攣瘈而痛。丹溪云:形志苦樂,病生於筋,治之以熨引。《靈樞經》云:筋絕者,手足甲青,呼罵不休,九日死。

故《金鑑》有筋強、筋柔、筋歪、筋正、筋寒、筋熱、筋走、筋翻之分,必先審其或為跌墮,或為打僕,或為撞壓,然後依法而治之。若致於筋之斷者,病至極矣,如無效驗秘法,何能接續哉。方附於下:

危氏方:治筋斷,用楓香末敷之。其楓香,即白膠香也。

《拾遺》方:治被斫筋斷,用蟹去殼,同黃搗爛,微炒納入瘡中,筋即連也。

《外臺秘要》方:治被斫筋斷,用旋覆根搗汁,瀝瘡中,仍以渣敷之,日三易,半月筋斷即續,此方出蘇景中療奴有效。又方:治傷筋出血,用葛根搗飲,干煮煎服,仍熬屑敷之。

《千金方》:治筋骨破傷,以白馬熱屎敷之,無瘢。

陳氏《選粹》方:治筋斷,用金沸草根葉搗汁,塗筋斷處,封口便續,此花亦名旋覆花。

《靈苑方》:治折傷筋骨,用白礬末一匙,泡湯一碗,帕蘸乘熱熨傷處,少時痛止,然後排整筋骨點藥。

《御藥院方》:治筋骨折斷,用米粉四兩炒黃,入乳香、沒藥給各半兩,酒調成膏,攤貼之。

《綱目》:治筋斷骨折,用骨碎補搗篩,煮黃米粥和裹傷處有效。如瘀痛,用續斷煮汁內服,搗爛外敷。

白話文:

損傷總論

楊誠《經效方》記載接骨的方法:取市面上乞丐穿過的破鞋一隻燒成灰,與等量的白麵,用好醋調成糊狀,敷在患處,用絹布包紮固定,再用杉木片夾住,很快疼痛就會停止,骨頭內有響聲表示有效。

《百一方》記載治療損傷骨折的方法:用夜合樹皮(即合歡皮)四兩(炒)、白芥子一兩(炒)研磨成粉,溫酒送服,每次服二錢,睡覺前服用,藥渣敷在患處,接骨效果非常好。

《易簡方》記載治療打傷接骨的方法:用一個狗頭燒成灰研磨成粉,用熱醋調和後塗抹患處,然後暖臥休息。

願濟堂刊施方記載治療跌打骨折的方法:用金櫻子的根(去皮),煎酒熱服,藥渣敷在患處,立刻見效。

《儒門事親》記載烏金散的方劑,用於治療骨折:烏金石(即鐵炭)三兩,自然銅、當歸、大黃各一兩,研磨成粉,用童尿和紅花酒送服,每次二錢。還記載另一個接骨方法:用五靈脂散一兩,茴香一錢研磨成粉,先在最痛的地方敷上乳香粉,再塗上黃小米粥,然後將藥粉撒在粥上,用布包紮,用木板夾住固定,三到五天見效。

麥鬥金接骨方:用古老錢幣二十個、自然銅五分,都用火煅燒,再加入硃砂一錢、乳香、沒藥各三分,研磨成粉,用炒熟的甜瓜子研磨成糊狀,以酒送服一麥鬥(一茶匙),服用三次即可癒合。

《經驗後方》記載接骨的方法:用水獺一隻肢解後,放入罐中,烘乾後煅燒成灰研磨成粉,用黃米煮粥,攤在患處,將水獺灰撒在粥上,用布包紮,立刻止痛。

另一方:用醋製的五銖錢一兩二錢,黑雞骨粉三兩,研磨均勻,傷在上半身服二錢,在下半身服四錢,可加乳香、沒藥。

筋斷傷

耀山說:筋斷是筋的嚴重損傷。《內經》說:肝主筋,諸筋皆屬於節。《得效》說:寒則筋急,熱則筋緩。《綱目》說:肝氣熱則筋痿,筋急而攣。河間說:熱氣燥爍於節,則攣瘈而痛。丹溪說:形志苦樂,病生於筋,治之以熨引。《靈樞經》說:筋絕者,手足甲青,呼罵不休,九日死。

所以《金鑑》將筋的損傷分為筋強、筋柔、筋歪、筋正、筋寒、筋熱、筋走、筋翻等,必須先判斷是跌倒、打傷、撞壓造成的,然後再對症治療。如果筋斷裂,病情已經非常嚴重了,如果沒有有效的秘方,怎麼能接續呢?具體方劑如下:

危氏方:治療筋斷,用楓香粉(即白膠香)敷於患處。

《拾遺》方:治療被砍斷的筋,用螃蟹去殼後,與黃酒一起搗爛,微炒後放入傷口,筋就會癒合。

《外臺秘要》方:治療被砍斷的筋,用旋覆花根搗汁,滴入傷口,再用藥渣敷於患處,每天換三次,半個月筋就會癒合,此方出自蘇景中治療奴隸的有效方法。另一個方子:治療傷筋出血,用葛根搗碎後飲用,乾燥後煎煮服用,並將藥渣熬成膏狀敷於患處。

《千金方》:治療筋骨破傷,用白馬的熱糞敷於患處,不留疤痕。

陳氏《選粹》方:治療筋斷,用金沸草的根葉搗汁,塗在筋斷處,封口即癒合,此花也叫旋覆花。

《靈苑方》:治療折傷筋骨,用白礬粉一匙,泡在一碗水中,用布蘸取熱敷傷處,一會兒疼痛就會停止,然後將筋骨排整後再上藥。

《御藥院方》:治療筋骨斷裂,用米粉四兩炒黃,加入乳香、沒藥各半兩,用酒調成膏狀,敷貼於患處。

《綱目》:治療筋斷骨折,用骨碎補搗碎過篩,煮黃米粥和在一起敷於傷處有效。如果瘀腫疼痛,用續斷煮汁內服,搗爛後外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