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黴癘新書》~ 附錄 (5)
附錄 (5)
1. 治法
其他結毒之證。二三並見。前頃諸藥不應者。宜用七寶散。虛甚者。宜以參耆鹿茸熟附子濃煮汁送下。實者加味化毒丹。白瑩水。白蛇丸及湯主之。凡用配輕粉諸方。病愈之後。若飲食不進。或步履無力。不了了者。宜用兩輪散。應效如桴鼓。若夫血液耗亡。肌膚不悅澤者。
六味地黃丸。十補圓。七寶美髯丹等。久服可以培其根本也。
龍膽瀉肝湯(正宗)治肝經濕熱。玉莖患瘡。或便毒懸癰。小便赤澀。或久潰爛不愈。
龍膽,連翹,地黃,澤瀉(各一錢),木通,車前子,歸尾,山梔,甘草,黃連,黃芩(各五分),大黃(二錢便秘加)
水二鍾煎八分前(按止方本方去柴胡加芩連大黃梔子連翹甘草○又薛氏加減方本方去柴胡加黃芩梔子甘草)
加味解毒湯(家方)
土茯苓,薔薇根(各五錢),金銀花,芎藭,木通,大黃(各二錢),木瓜,五加皮,甘草(各一錢)
上九味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紅花散瘀湯(正宗)治入房忍精。強因不泄。以致瘀精濁血。凝結兩胯。或小腹之傍結成腫痛。小便澀滯者。
當歸,紅花,蘇木,姜蠶,連翹,貝母,乳香,皂角針,石決明,穿山甲(各一錢),大黃(三錢),牽牛子(二錢)
水酒各一碗。煎八分。空心服。行五六次。方吃稀粥補之。
清榮湯(家方)治楊黴疳瘡。
當歸,川芎,芍藥,地黃,何首烏,蒺藜子,黃蘗(各一錢),土茯苓(五錢)
上八味以水七合。煮取三合。溫服。
六味解毒湯
忍冬,土茯苓,木通(上),川芎,大黃(中),甘草(下)
上以水五合。煮取二合半。分溫三服。
麵粉散(家方)治便毒不起脹及不發潰者。
麵粉,白芥子(研各八錢)
上二味絹袋盛。浸滾湯。頻頻熨患處。神效。
白璧膏(紅毛稱干膚刺)此膏非但治下疳便毒。又能傅一切潰瘍。解熱止痛。痔疾痛甚者。尤神驗。
白蠟,牛脂,野豬脂,家豬脂,椰子油(各二十錢),粉錫(三十錢),麻油(一合)
上先以麻油入潔淨鍋內。慢火熬至八分。下黃蠟。將柳木篦攪片時。更挑少許。滴入水中。試軟硬得中。乃住火。頃之用細舊絹濾淨。卻上火。看似瘩化之象。而入四種油脂。攪和。乃下鍋來猶攪。候溫冷交。以白堊徐徐投入膏內。不住手攪之。看漸漸膏凝。其色如白璧。而後納貯瓷器。聽用。一方去椰子油。加片腦十錢。
蒼玉膏(紅毛稱遏僕斯)治諸腫瘍能吮膿去毒乾溼潤。
黃蠟,牛脂,野豬脂,椰子油,銅綠(各二十錢),麻油(一合)
上修煉之法。同前法。而以銅綠。最後下。
煦育膏(紅毛稱跋日慄)治癰疽發背。諸般惡瘡潰爛者。貼之則腐肉易脫。新肉即生。
瀝青(五十目細研宜用紅毛產),黃蠟(二十錢),牛脂(十錢),麻油(五十錢即准一合二勺五撮)
白話文:
[治法]
其他各種結毒的症狀,兩種三種同時出現。之前服用的藥物沒有效果的,應該使用七寶散。身體虛弱的,應該用人參、黃耆、鹿茸、熟附子濃縮的藥汁送服。實證者則加味化毒丹、白瑩水、白蛇丸以及湯劑主治。凡是使用含有輕粉的藥方,病癒之後,如果飲食不進,或者步履無力,精神萎靡不振的,應該使用兩輪散,療效如同桴鼓應聲。如果血液消耗殆盡,皮膚乾燥無光澤的,可以用六味地黃丸、十全大補丸、七寶美髯丹等,長期服用可以增強體質。
龍膽瀉肝湯(正宗方)治療肝經濕熱、男性生殖器患瘡、或下焦癰腫、小便赤澀,或久潰爛不愈等症。
藥材用量:龍膽、連翹、地黃、澤瀉(各一錢),木通、車前子、當歸尾、山梔子、甘草、黃連、黃芩(各五分),大黃(便秘者加二錢)。
用法:水二杯,煎至八分滿。(按:止方本方去柴胡加黃芩、連翹、大黃、梔子、甘草;又薛氏加減方本方去柴胡加黃芩、梔子、甘草。)
加味解毒湯(家傳方)
藥材用量:土茯苓、薔薇根(各五錢),金銀花、川芎、木通、大黃(各二錢),木瓜、五加皮、甘草(各一錢)。
用法:以上九味藥材,加水一升,煎至五合,去渣溫服,不拘時辰。
紅花散瘀湯(正宗方)治療房事忍精,強行不射精,導致瘀精濁血,凝結在兩胯或小腹部,形成腫痛,小便澀滯等症。
藥材用量:當歸、紅花、蘇木、姜蠶、連翹、貝母、乳香、皂角刺、石決明、穿山甲(各一錢),大黃(三錢),牽牛子(二錢)。
用法:水酒各一杯,煎至八分滿,空腹服用,服用五六次後,再吃稀粥調養。
清榮湯(家傳方)治療梅毒瘡。
藥材用量:當歸、川芎、白芍藥、地黃、何首烏、蒺藜子、黃柏(各一錢),土茯苓(五錢)。
用法:以上八味藥材,加水七合,煎至三合,溫服。
六味解毒湯
藥材用量:忍冬藤、土茯苓、木通(上),川芎、大黃(中),甘草(下)。
用法:加水五合,煎至二合半,分三次溫服。
麵粉散(家傳方)治療便毒初期,腫脹未化膿者。
藥材用量:麵粉、白芥子(研磨,各八錢)。
用法:將兩種藥材用絹布袋盛裝,浸入滾水中,反覆熨燙患處,效果神奇。
白璧膏(紅毛藥膏,又名干膚刺)此藥膏不僅治療下疳、便毒,還能治療一切潰瘍,解熱止痛,痔瘡疼痛者尤其見效。
藥材用量:白蠟、牛脂、野豬脂、豬脂、椰子油(各二十錢),錫粉(三十錢),麻油(一合)。
製作方法:先將麻油放入乾淨鍋中,小火熬至八分,加入白蠟,用柳木攪拌,直到滴入水中能成軟硬適中的狀態,熄火。稍後用乾淨細絹布過濾,再加熱,待其似將融化時,加入四種油脂,攪拌均勻,待溫涼後,慢慢加入白堊土,不停攪拌,直到膏體凝固,顏色像白玉一樣,然後儲存在瓷器中備用。另一方去椰子油,加冰片十錢。
蒼玉膏(紅毛藥膏,又名遏僕斯)治療各種腫瘍,能吸膿去毒,適用於乾濕兩種潰瘍。
藥材用量:黃蠟、牛脂、野豬脂、椰子油、銅綠(各二十錢),麻油(一合)。
製作方法:製作方法同前,銅綠最後加入。
煦育膏(紅毛藥膏,又名跋日慄)治療癰疽、發背等各種惡瘡潰爛,敷貼後能使腐肉脫落,新生肉芽。
藥材用量:瀝青(五十錢,研磨細膩,宜用紅毛產),黃蠟(二十錢),牛脂(十錢),麻油(五十錢,約一合二勺五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