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方歌括》~ 卷六 (1)
卷六 (1)
1. 半夏厚朴湯
治婦人咽中如有炙臠者。此湯主之。
半夏(一升。),厚朴(三兩。),茯苓(四兩。),生薑(五兩。),蘇葉(二兩。)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分溫四服。日三夜一服。
歌曰,狀如炙臠貼咽中。卻是痰凝氣不通。半夏一升茯四兩。五(兩生)姜三(兩厚)樸二(兩)蘇(葉)攻。
男元犀按。咽喉者高之極。小腹者下之極。炙臠貼於咽中者病在上。奔豚起於小腹者病在下。俱屬於氣。但其病有上下之分。蓋婦人氣鬱居多。或偶感客邪依痰凝結。窒塞咽中。如有炙臠狀。即千金所謂咽中貼貼狀。吞之不下。吐之不出者。今人名曰梅核氣是也。主以半夏厚朴湯者。
方中以半夏降逆氣。厚朴解結氣。茯苓消痰。尤妙以生薑通神明助正祛邪。以紫蘇之辛香散其鬱氣。郁散氣調。而凝結焉有不化者哉。後人以此湯變其分兩。治胸腹滿悶嘔逆等症。名七氣湯。以治七情之病。
白話文:
半夏厚朴湯
治療婦女咽喉有異物感,如同炙烤的肉塊卡在喉嚨的感覺。此方主治此症。
處方:半夏一升,厚朴三兩,茯苓四兩,生薑五兩,蘇葉二兩。
用法:以上五味藥材,用水一斗,煮到四升,分四次溫服,每日三次,夜間服一次。
歌訣:症狀如同炙烤的肉塊黏在咽喉,其實是痰液凝結,氣機不通。半夏一升,茯苓四兩,生薑五兩,厚朴三兩,蘇葉二兩,攻邪。
說明:咽喉是人體最高的部位,小腹是人體最低的部位。炙烤的肉塊黏在咽喉,病在上方;奔豚氣從小腹上衝,病在下方。兩者都屬於氣機失調,但病位有上下之分。婦女多為氣鬱,偶爾感受外邪,痰邪凝結,阻塞咽喉,感覺像有炙烤的肉塊卡住,如同《千金要方》中所說的咽喉有異物感,吞不下,吐不出,現代人稱之為梅核氣。此方以半夏厚朴湯治療。
方中半夏降逆氣,厚朴解結氣,茯苓消痰。尤其妙用生薑,通達神志,幫助正氣祛除邪氣。紫蘇辛香,散解鬱氣。鬱氣散了,氣機調和,痰凝自然會化解。後人根據此方加減藥量,治療胸腹滿悶、嘔逆等症,稱為七氣湯,用於治療七情所致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