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刻圖形枕藏外科》~ 一、枕藏外科諸症 (5)

回本書目錄

一、枕藏外科諸症 (5)

1. 第四十形圖

此圖老鼠攢,又名脾癰,生於肩脅間,色不紅,如鼠,大小不一,七八日不成膿者可治,成膿者十不治一。多生於小兒,蓋因受胎毒而又失乳,多啖食不節,米麵發氣不能克化。此作寒作熱,日夜骨蒸,久不安寧,遂生此症。發於皮裡膜外,如流注狀。先用流氣發散之藥,後用二十四味化毒流氣飲

2. 第四十一形圖

此圖肉蝴蜂,肉刺生遍身或於足間,不紅。此蜂一痛,直攻入心口。用七味硇砂散敷之,外用萬應膏貼之,勿著好肉。貼三日後取下,其蜂如臭,而後再以萬應膏貼之。

3. 第四十二形圖

此圖盤蛇癧,又名沿朱癧。因吃刺激物,或吃被蛇蟲鼠蠍爬過的隔夜食物而受其毒,遂生此癧。先服三屑散二帖,引從小水出,再服清生散、靈砂散三四帖,如不消再用四五帖。

4. 第四十三形圖

此圖小腹癰,又名丹毒癰。生於小腹陰交相對小腹側縫間,不穿膜可治,與橫痃同,若穿必成漏矣。急用千金化毒湯,金龍十宣湯,生肌解毒定痛散,再用乳香隔紙膏,一日換二三次,去其膿。用蔥椒湯,天熱洗二三次,天涼洗一次。

5. 第四十四形圖

此魚口疽又名橫痃,生腿腕縫間,內臁膀胱上。因色欲過度,走動勞苦或垢精穢氣不淨,毒攻心肝腎臟,然肝經之傷也。先生下疳,先生便毒,媾精房勞也。其勞動者,先痃作動而後成。急用千金敗毒飲,後用當歸瓜蔞散內消之,成膿用乳香拔毒膏,不用刀針。

6. 第四十五形圖

此圖有二症,上名囊癰,又名腎疽,下名撩膝疽,腳骨疔。腎疽,陰囊下硬腫,受腎、膀胱之寒濕而成。急用千金托裡散,外用紅子膏。撩膝疽,腳骨疔皆發於腎,治法大同。

7. 第四十六形圖

此圖有五症:上名腦心發,鱔貢頭,頸後雙發,中背搭,下名腎俞命門毒。腦心發,此熱毒上攻,四邊焮赤腫硬,連於耳項,寒熱疼痛,乃毒入腦,血腐腦頂門而出,不住者死。發時急服追疔奪命湯四五帖,後服千金托裡散。總之,頭中出血,氣急痰發者危。鱔貢頭又名白禿瘡,頭匕少節,愈而復發,或濕或干,如諸不應,即用仙方二青草末飛丹散,杆成膏貼,吸出膿,不五七日連藥自落,水乾再貼。頸後雙發,治法與對口疽同。

中背搭治法與右上搭同。腎俞命門毒治法與第六形圖同。

8. 第四十七形圖

此圖有四症,名曰枷口疽,又名馬刀瘡,又名缺盆疽,又名鎖骨疽。總之,自肩至頭或流缺盆,乃手足少陽經,在頰下或頰車乃陽明經受心脾之邪而作也。此貪酒色及怒氣之郁,榮衛虛衰,日夜骨蒸,熱攻至面、頸項、胸間。急用二十四味流氣飲,外敷鐵箍散,再服連翹散化堅湯;如不散,再服千金化毒湯乳香沉香丁香木香麝香五香散

9. 第四十八形圖

此圖共十二症,逐一開列於後。頂門癰,受毒攻心,陰陽不和,熱氣上壅,風熱傷於督脈太陽,急用追毒流氣飲,後用內托流氣飲,或當歸連翹散解毒散,瘡上用蟾酥丸,四邊敷木香拔毒散,如潰爛用追毒烏金散去其惡肉,以桃花散收功。

赤面疔,脾經受毒,血凝氣滯,傷於筋骨,毒氣傷肝,風熱塞盛,先用狗寶丸,次用追毒流氣飲,外用白玉膏貼之。

耳風毒,肝腎風熱上壅,先服清肝流氣飲定痛流氣飲,若耳痛目暈,先用針刺破耳,後用紅玉膏貼之。

肩疽,肝腎膀胱受邪,氣血凝,不得流散,先用流氣飲、千金內托飲,四邊以清涼膏敷貼,中間用追毒膏

眉發疽,肝腎受邪,血凝氣滯,治法同上。

螻蛄串,有上中下三種。濕毒傷腎,怒氣傷肝,先用加味流氣飲,經服三香內托飲後,用乳香定痛散

肚肋癰,大小腸受毒而成。內用加味內托清氣飲。腎氣遊毒膀胱,氣欲傷腎,腎實不受,複流膀胱,蓋風毒也。用定痛流氣飲,內托散

鞋帶癰,寒濕受於下部,用定痛流氣頌、內托散、檳榔丸

腳心疽,濕氣凝於腎經,服定痛流氣飲、檳榔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