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刻圖形枕藏外科》~ 二、枕藏外科諸方 (2)
二、枕藏外科諸方 (2)
1. 追疔奪命湯
歸尾,乳香,皂角刺(各一錢),沒藥(一錢二分),防風(一錢五分),貝母,赤芍,陳皮,白芷(各一錢五分),甘草(一錢),穿山甲(炒,一錢),銀花(一錢三分),天花粉(一錢五分),上十三味為片,用無灰陳酒二碗,煎七分。紙餬口,勿令走氣;煎藥須避雞犬。病在上,食後服;病在下,食前服。
此方出華佗青囊書中,今刊袖珍方內。人皆忽之,是可惜也。
白話文:
將歸尾、乳香、皂角刺、沒藥、防風、貝母、赤芍、陳皮、白芷各一錢五分,甘草一錢,穿山甲炒後一錢,銀花一錢三分,天花粉一錢五分,共十三味藥材切成薄片,用無灰陳酒兩碗,煎煮至七分。用紙糊住藥鍋口,防止藥氣散失。煎藥時要避開雞犬。如果病症在上半身,飯後服用;病症在下半身,飯前服用。
這個藥方出自華佗的《青囊書》,現在也收錄在袖珍方內。很多人都不重視這個藥方,真是可惜。
2. 加減鐵箍散
大黃,白芷,薑黃,天花粉,連翹,急性子,元參,黃柏,黃芩,白芨,白蘞,赤芍,秋華(經秋芙蓉葉),上十三味等分為末。
白話文:
將大黃、白芷、薑黃、天花粉、連翹、急性子、元參、黃柏、黃芩、白芨、白蘞、赤芍、秋華(經秋芙蓉葉)這十三味藥材,各取等量研磨成粉末。
3. 二十四味流氣飲
(加薑棗為二十六味救苦化堅湯)
人參,木香,甘草,黃耆,厚朴,柴胡,紫蘇,桔梗,枳殼,官桂,檳榔,川芎,白芷,赤芍,藁本,歸尾,防風,芍藥,元胡,茯苓,五靈脂,陳皮,半夏,黃芩,上各等分用水數升,大沙鍋煎服。
白話文:
將人參、木香、甘草、黃耆、厚朴、柴胡、紫蘇、桔梗、枳殼、官桂、檳榔、川芎、白芷、赤芍、藁本、歸尾、防風、芍藥、元胡、茯苓、五靈脂、陳皮、半夏、黃芩,以上藥材各取相同份量,加水數升,用大沙鍋煎煮服用,再加入生薑、大棗,合稱「二十六味救苦化堅湯」。
4. 紅子膏(即神應膏)
血餘,蓖麻子,巴豆(去殼,各二兩),當歸(一兩五錢),松香(五兩),木鱉子(去殼,四十粒),穿山甲(六七十片),川芎,連翹,槐子,大黃,苦參,沉香(各三錢),杏仁,川楝,花椒(各五分),乳香,沒藥,丁香,木香(各三錢),麝香(一分),俟滴水或珠方可下之。麻油三斤,頭髮一兩,化去渣,柳枝攪勻,入黃丹十八兩,成膏。
5. 艽活歸芍湯
秦艽,獨活,赤芍,當歸,貝母,黃芩,連翹,銀花,白芷,羌活,各等分,水煎服。
白話文:
將秦艽、獨活、赤芍、當歸、貝母、黃芩、連翹、銀花、白芷、羌活各取等量,用水煎煮後服用。
6. 千金內托止痛散
人參,黃耆,防風,川芎,桔梗,厚朴,薄荷,官桂,當歸(酒浸),銀花,甘草,以上十二味等分,大劑煎服。如不進飲食加香附、砂仁,痛甚加乳香、沒藥,毒水不幹加知母、貝母,咳嗽加陳皮、半夏、杏仁,不便加大黃、枳殼,小便不利加麥冬、車前、木通、燈芯。
白話文:
人參、黃耆、防風、川芎、桔梗、厚朴、薄荷、官桂、當歸(酒浸)、銀花、甘草,以上十二味藥材等量取用,大量煎煮服用。
若病人不思飲食,可加入香附、砂仁。疼痛劇烈時,可加入乳香、沒藥。
若毒水(膿液)無法排出,可加入知母、貝母。
若病人咳嗽,可加入陳皮、半夏、杏仁。
若病人排便困難,可加入大黃、枳殼。
若病人小便不暢,可加入麥冬、車前、木通、燈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