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本北京大學圖書館掃描本

《洞天奧旨》~ 卷十五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五 (1)

1. 卷十五

2. 奇方中

瘡瘍刀針法

鐵刀鋒長一寸,闊三分,兩邊鋒利,厚半分,柄長二寸。

刀式

鐵針頭細長一寸五分,鋒尾長一寸五分,粗而圓。

針式

用刀時,手執堅牢,眼看明白,心中註定,一刀橫畫,一刀直畫,不可太深,約入半寸,人必發厥,少頃即安,不必憂危驚懼,膿血出後,即用膏藥貼瘡口,內服湯劑調理。若用針,止刺入,而不必用橫直之法也,亦須內外兼治。

賽針散,《啟玄》。治癰疽有頭不破,及疔腫時毒,或生四肢,其勢微緩。畏針者,先以醋調藥,塗在瘡頂上,內服托裡等藥。

巴豆(五分),輕粉(一錢五分),硇砂(一錢五分),白丁香(一錢五分),共為細末,醋調塗之。余近用醋塗入厚白綿紙上,臨用剪塊子貼瘡上,自然腐破。

代針散,《啟玄》。一名透膿散,一名射膿散。不拘癰疽石毒不破者及畏針不開恐遲,則毒氣侵蝕,好肉內罨,只此一服,不移時,自透出膿,甚驗。

蠶繭子(一個,出了蛾,厚的),加附子一片,燒灰為末,熱酒調服即透,切不可用三個,恐頭多口亦多也,忌之。

替針丸,《準繩》。治癰疽已潰未破,或破後膿出不快者。

白丁香,硇砂,沒藥,乳香(各等分),石灰餅內種糯米十四粒(其法:用灰炭五升,爐炭三升,以水五升,淋取清汁,入大鍋內,熬汁至二升,瓦器盛之;用時以小青盞盛取半盞濃汁,用皮紙貼盞中濃汁面上安定,然後取糯米十四粒,種於其上,一宿即是),上為細末,糯米飯丸如麥粒大。

每用一粒,未破,用藥貼瘡頭薄處,即破;膿滯不快,用一粒納瘡口內,使膿易出,好肉易生。

針頭散,治一切頑瘡,內有瘀肉,癧核不化,瘡口不合,此藥腐之。

赤石脂(五錢),乳香(三錢),白丁香(三錢),信石(一錢),黃丹(一錢),輕粉(五分),麝香(五分),蜈蚣(一條,炙乾),各為末,搽瘀肉上,其肉自腐。若瘡口小,或痔瘡,用糊和作條子,陰乾紝之。凡瘡久不合者,內有膿管,用此腐,內服托裡之劑。

碧落神膏,治各瘍癰疽,疔瘡腫毒,神效。

吸鐵石(一兩),金銀花(一斤),生甘草(三兩),蒲公英(八兩),當歸(四兩),炙黃耆(八兩),香油(五斤),熬至滴水成珠,去渣,入黃丹二斤,再熬,軟硬得中,即成膏矣。

再加細藥末,摻於膏上:輕粉(三錢),麝香(一錢),冰片(三錢),赤石脂(一兩),兒茶(五錢),黃柏(三錢),乳香(三錢),沒藥(三錢),各研細末,臨時酌瘡之輕重用之。大約初起不必用細藥,出毒後必須加之。

吸毒仙膏,岐天師傳。治諸般癰疽,已破貼之最效。

吸鐵石(五錢),忍冬藤(八兩),當歸(三兩),天花粉(一兩),夏枯草(八兩),香油(五斤),熬成膏,加黃丹二斤收之。瘡口一破,即用此膏貼之,既能呼毒,又能吸膿,兼易生肌,神效。

白話文:

奇方中

刀針法

手術刀長一寸,寬三分,兩面鋒利,厚半分,刀柄長二寸。

手術刀的形狀如上所述。

手術針頭細長一寸五分,針尾長一寸五分,針身粗而圓。

手術針的形狀如上所述。

使用手術刀時,要穩穩地握住刀柄,仔細觀察,心中預先確定好切割位置,先橫切一刀,再直切一刀,切勿太深,約入半寸即可。病人可能會暫時暈厥,但過一會兒就會恢復,不必過度擔心害怕。膿血排出後,立即用膏藥貼敷傷口,並服用湯藥調理身體。如果使用手術針,只需刺入患處,不必像使用手術刀一樣橫豎切割,同樣需要內服外敷相結合治療。

賽針散 (出自《啟玄》) 治療癰疽初起尚未破潰,以及疔瘡腫毒,或長在四肢,病情發展緩慢的病症。若病人害怕針刺,可先用醋調藥,塗在患處,同時服用內服藥物以疏通經絡。

配方:巴豆(五分)、輕粉(一錢五分)、硇砂(一錢五分)、白丁香(一錢五分),研磨成細末,用醋調勻後塗敷。也可將醋塗在厚的白色棉紙上,使用時剪下小塊貼在患處,使其自然腐爛潰破。

代針散 (出自《啟玄》) 又名透膿散、射膿散。不論是癰疽、石毒等尚未破潰的病症,或是害怕針刺而延誤治療的患者,毒氣容易侵蝕好肉,使用此方,很快就能使膿液自行排出,效果極佳。

配方:蠶繭殼(一個,已吐絲的,厚的),加附子一片,燒成灰,研磨成細末,用熱酒調服即可使膿液排出。絕對不可使用三個蠶繭殼,否則容易引起其他問題,務必謹記。

替針丸 (出自《準繩》) 治療癰疽已經潰爛但尚未完全破潰,或已經破潰但膿液排出不暢的病症。

配方:白丁香、硇砂、沒藥、乳香(各等分),以及用特殊方法培育的糯米十四粒(方法:用草木灰五升,爐灰三升,加水五升,取其澄清的汁液,放入大鍋中熬煮至二升,盛入瓦器中備用;使用時取半盞濃汁,用皮紙貼在盞中濃汁面上使其穩定,然後將十四粒糯米種在上面,一夜即可)。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糯米飯製成麥粒大小的藥丸。

用法:如果癰疽尚未破潰,將藥丸貼在患處薄弱的地方,即可使其破潰;如果膿液排出不暢,將一粒藥丸放入瘡口,就能使膿液順利排出,促進好肉生長。

針頭散 治療各種頑固性瘡瘍,患處內有瘀血、腫塊未消、傷口癒合不良等情況,此藥可以腐蝕壞死組織。

配方:赤石脂(五錢)、乳香(三錢)、白丁香(三錢)、信石(一錢)、黃丹(一錢)、輕粉(五分)、麝香(五分)、蜈蚣(一條,烘乾),研磨成細末,塗抹在瘀血處,使其自行腐爛。如果傷口較小或為痔瘡,可用藥末加糊調成條狀,陰乾後再使用。對於久治不癒的瘡瘍,內部有膿管者,使用此藥腐蝕膿管的同時,也需服用內服藥物以清除體內毒素。

碧落神膏 治療各種癰疽、疔瘡腫毒,效果神奇。

配方:吸鐵石(一兩)、金銀花(一斤)、生甘草(三兩)、蒲公英(八兩)、當歸(四兩)、炙黃耆(八兩)、香油(五斤),熬煮至滴水成珠,去渣後加入黃丹(二斤),繼續熬煮至軟硬適中,即成膏藥。

再加入研磨成細末的藥粉:輕粉(三錢)、麝香(一錢)、冰片(三錢)、赤石脂(一兩)、兒茶(五錢)、黃柏(三錢)、乳香(三錢)、沒藥(三錢)。根據瘡瘍的輕重程度酌量使用。一般初起不必使用藥粉,待毒素排出後再加入。

吸毒仙膏 岐天師所傳。治療各種癰疽,傷口破潰後使用效果最佳。

配方:吸鐵石(五錢)、忍冬藤(八兩)、當歸(三兩)、天花粉(一兩)、夏枯草(八兩)、香油(五斤),熬成膏藥,加入黃丹(二斤)。傷口破潰後,立即使用此膏藥,既能吸出毒素,又能吸出膿液,並能促進傷口癒合,效果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