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囊全集秘旨》~ 下卷 (7)
下卷 (7)
1. 膏丹丸散湯頭歌(味分詳附卷末)
《普濟》用臘月豬膽汁和生蔥蜜抖敷。
疔瘡入腹
《肘後》用白犬血塗之。
又黑牛耳垢敷之。
《廣濟》用青羊屎煎汁服。
《肘後》用白馬牙齒燒灰塗入孔內,紙封,濕灰面四圍腫處候乾,用醋洗盡面,其根自出。
疔瘡取汗
附神驗方
王不留行煎水,入蟾酥丸吞,取汗。
菊花葉抖汁服,冬用根。
槐花四兩酒煎服。
海馬入明雄研同諸藥塗。
皂夾炙研入麝塗。
蒼耳根抖,童便兌汁服,入蔥酒取汗。醋灰調渣敷,拔根用。
山慈姑入蒼耳擂汁服,酒兌取汗。
石蒜煎服下取汗。
豨薟草酒煎取汗。
白芷入少許姜擂酒服,取汗。
蒲公英酒煎下,取汗。
大乾入乳香、枯礬末,酒兌下,取汗。
疔證治方,湯歌見前
神授衛生湯,方見上卷末
砒砂雄黃散,無論諸疔用披針刺開疔頂,用此藥條納入疔內,用膏藥蓋之。一日一換,拔除疔根神效。
白砒煉成霜,硃砂,明雄黃,生白礬,鮮蟾酥(以上各五分),上梅片(二分),白公丁(麻雀屎豎起者可用),巴豆仁(三粒),硇砂(鹽硇不可用),共研細末,用黃蠟成條,收存聽用。
蚤休散,服之取汗解表,治一切惡疔。
蚤休(即血山七蔸),飛天蜈公(草名紅馬鞭草、覆地形似蜈公者),鮮水晶花苗並兜,均收存陰乾,聽用,煎水服。
除表後服方
奪命將軍一枝花即血山七花,一名七葉靈芝,陰乾煎服,或鮮葉可擠汁服。
飛龍奪命丹,疔毒內攻服一小丸。研末以黃蠟成條,納入疔瘡口內,上用膏藥蓋之,一日一換,可去南星。
巴豆霜(七分),番白硇砂(五分,無真的不用),白砒霜(五分),斑蝥蟲(一隻),制乳香(五分),真明雄黃(一錢),鹿角霜(三分),廣丹(三分),蟾酥(六分),真麝香(二分)
拔疔散,治諸疔毒,化硬搜根。
番白硇砂(一錢),生白礬(五分),食鹽(一分),共乳細,納入疔口內,並用膏藥蓋之。
五味消毒化疔飲,酒兌煎服取汗。
金銀花(三錢),蒲公英(二錢五分),紫花地丁草(二錢五分),野菊花(三錢),天葵子(二錢),皂刺(一錢五分),為引。
黃連解毒湯,方見上卷末。
內疏黃連湯,方見上卷末。
消毒飲子,方見上卷末。
仙方活命飲,方見上卷末。
解毒大青湯,誤灸,疔毒內攻,此方加升麻、桔梗;大便結加生軍。
大青根(五錢),木通(二錢),人中黃(一錢),□□□(一錢),淡竹葉,□□,桔梗(一錢五分),麥冬(一錢),元參(三錢),知母(一錢五分),石膏(一錢),升麻(八分)
瀉金散,面赤白眼多紅,鼻內疼痛,肺經火毒服之。
明犀角片(一錢),羚羊角(一錢五分),紅花(一錢),生地(二錢),桔梗(一錢五分),赤芍(一錢五分),甘草節(五分),蘇葉(一片)
白話文:
《普濟方》記載,用臘月豬膽汁和生蔥蜜混合敷在患處。
疔瘡深入腹內時,
《肘後方》記載,可用白狗血塗抹患處。
也可用黑牛耳垢敷貼。
《廣濟方》記載,可用青羊糞煎水服用。
《肘後方》記載,可用白馬牙齒燒成灰,塗入疔瘡孔內,用紙封好,在腫脹處四周用濕灰敷蓋至乾燥,然後用醋洗淨患處,疔瘡的根部就會自行排出。
治療疔瘡,引發汗液排出:
附神驗方:
用王不留行煎水,加入蟾酥丸服用,引發出汗。
用菊花葉榨汁服用,冬天則用菊花根。
用四兩槐花加酒煎服。
將海馬與明雄黃研磨成粉,與其他藥物混合塗抹。
將皂莢炙烤研磨,加入麝香後塗抹。
將蒼耳根榨汁,加入童尿後服用,再用蔥酒引發出汗。用醋和灰混合的藥膏敷貼,以拔除疔瘡根部。
將山慈姑和蒼耳一起研磨榨汁服用,加酒引發出汗。
將石蒜煎服,引發出汗。
將豨薟草加酒煎服,引發出汗。
將白芷加少許薑一起研磨後加酒服用,引發出汗。
將蒲公英加酒煎服,引發出汗。
將大乾、乳香、枯礬研磨成粉,加酒服用,引發出汗。
疔瘡治療方法,湯藥歌訣請見前面。
神授衛生湯,藥方請見上卷末尾。
砒砂雄黃散,不論何種疔瘡,都先用披針刺破疔瘡頂部,然後將此藥膏條塞入疔瘡內,再用膏藥蓋住。每日更換一次,即可有效拔除疔瘡根部。
藥方組成:白砒煉成的霜、硃砂、明雄黃、生白礬、鮮蟾酥(以上各五分)、上梅片(二分)、白公丁(麻雀屎豎起者可用)、巴豆仁(三粒)、硇砂(鹽硇不可用),研磨成細末,用黃蠟製成藥條,保存備用。
蚤休散,服用後引發出汗,解表散寒,治療各種惡性疔瘡。
藥方組成:蚤休(即血山七)、飛天蜈蚣(草名紅馬鞭草,匍匐地面,形似蜈蚣)、鮮水晶花苗,均收存陰乾,備用,煎水服用。
解表後服用的藥方:
奪命將軍一枝花(即血山七花,又名七葉靈芝),陰乾後煎服,或用鮮葉榨汁服用。
飛龍奪命丹,疔毒內攻時服用一小丸。將藥粉用黃蠟製成藥條,塞入疔瘡孔內,再用膏藥蓋住,每日更換一次,可去除南星毒。
藥方組成:巴豆霜(七分)、番白硇砂(五分,無真品則不用)、白砒霜(五分)、斑蝥蟲(一隻)、制乳香(五分)、真明雄黃(一錢)、鹿角霜(三分)、廣丹(三分)、蟾酥(六分)、真麝香(二分)。
拔疔散,治療各種疔毒,化解硬塊,搜刮根部。
藥方組成:番白硇砂(一錢)、生白礬(五分)、食鹽(一分),研磨成細末,塞入疔瘡孔內,再用膏藥蓋住。
五味消毒化疔飲,加酒煎服,引發出汗。
藥方組成:金銀花(三錢)、蒲公英(二錢五分)、紫花地丁草(二錢五分)、野菊花(三錢)、天葵子(二錢)、皂刺(一錢五分),作為引藥。
黃連解毒湯,藥方請見上卷末尾。
內疏黃連湯,藥方請見上卷末尾。
消毒飲子,藥方請見上卷末尾。
仙方活命飲,藥方請見上卷末尾。
解毒大青湯,因灸傷導致疔毒內攻時服用此方,需加入升麻、桔梗;大便不通則加入生軍。
藥方組成:大青根(五錢)、木通(二錢)、人中黃(一錢)、(一錢,此處缺字)、淡竹葉、(此處缺字)、桔梗(一錢五分)、麥冬(一錢)、元參(三錢)、知母(一錢五分)、石膏(一錢)、升麻(八分)。
瀉金散,面紅目赤,眼白充血,鼻內疼痛,肺經火毒時服用。
藥方組成:明犀角片(一錢)、羚羊角(一錢五分)、紅花(一錢)、生地(二錢)、桔梗(一錢五分)、赤芍(一錢五分)、甘草節(五分)、蘇葉(一片)。
備註: 文中有一些藥物名稱或劑量單位可能需要參考相關中醫典籍才能準確理解,並且部分藥方中存在缺字的情況,無法完整翻譯。 此翻譯僅供參考,切勿自行使用,應諮詢專業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