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囊全集秘旨》~ 下卷 (6)
下卷 (6)
1. 膏丹丸散湯頭歌(味分詳附卷末)
又九月九採芙蓉葉,乾研,井水調塗。
次用蚰蜒螺一隻抖敷。
已篤,用棗樹刺(七隻)、丁香(七枚,燒灰),入小兒糞調敷。
《外臺》,拔根,用斑蝥(一隻),捻破入疔瘡上,針刺米字形,塗之封好,根即出也。
《千金》,拔根,蜘蛛抖爛醋和,挑瘡四畔血出,根稍露。
劉禹錫元和十一年柳州救三死,柳樹上大黑殼蟲(糞泥中生),用蜜湯浸死,焙為末,醋調敷。
葛洪《肘後方》用蜣螂心貼之,拔根神效。忌服羊肉(即劉禹錫之方蟲也)。
十三疔。
《千金》用春三月上建日,取天門精葉;夏三月上建日取枝(名枸杞);秋三月上建日取子(名卻老冬);冬三月上建日取根(名地骨),曝乾為末,入牛黃、皂刺、赤小豆、亂頭髮燒研為丸,酒下二錢,日下三次。
鮑氏,馬疔用山甲(燒灰)、貝母等分,研,酒調服。用下藥利去惡物。
疔瘡發汗
《捷徑》用陳老石灰十分,黑油紙傘紙燒灰一分,先以井水,次用香油,入末攪勻,沸湯一盞,被蓋取汗。
保壽堂,凡生手足處有瘡起,發癢,身熱惡寒,或麻木,極毒之疔也。急用針刺破,擠去惡血,俟血盡,口噙井水吮至水溫,再換,吮至痛癢皆止即愈。極妙法也。
《普濟》疔腫拔根用鐵渣研粉(一兩)、輕粉(一錢)、元寸(一分),共末,藥末納入口內,醋調麵糊蓋。
小兒痘疔
明雄(一錢),紫草(三錢),為末入胭脂汁調塗,疹痘治用(破爛用),野菊花、蒼耳葉抖汁服,渣敷。
牛耳垢(人耳垢亦可),鹽泥蒲公英汁調敷。
水疔,色黃、麻木不痛。
暗疔,瘡凸色紅使人昏狂,並刺四畔,切不可緩。《普濟》用銀杏去皮,浸油取抖敷。
又,柏樹根,經行路者取二寸許去皮,抖,用井水調下,待瀉過以三角杏仁拌浸油塗(《聖濟總錄》)。
疔瘡傷風
聖惠用白馬屎炒熨五十遍。
《普濟》用驢屎炒熨五十遍。
疔瘡黑凹
《聖惠方》用頭髮扎住,用常春藤葉抖汁和蜜服。用蔥抖蜜敷。疔瘡惡毒,速針刺,無血名著骨疔,再針手指甲末。刺出又無血,即刺腳大拇指,又刺無血必難醫也,用透骨膏。
天牛(四隻,樹中食木之心蟲,亦有蠍子化此天牛,有一角者名獨角仙,此蟲有黑角如八字,或天螺頭代之,亦名蝸牛),蟾酥(五分),巴豆肉(七粒),砒霜,正明雄,元寸,公丁,共研,化黃蠟和條丸(收存聽用),安疔瘡頂,孔內膏蓋,忌冷水。
危氏用蛇酥白灰面為丸,梧子大,安放舌下,即黃出也。
拔取疔毒,蟾酥、白麵、廣丹共為丸,麥子大,納入孔中,水澄膏貼之。極重用酥一錢、巴豆肉四粒、抖爛,飯糊丸綠豆大,每服一丸,薑湯下。良久用萹蓄根、黃荊子研酒兌服,取行四五次,以粥補之。(《乾坤秘韞》)
白話文:
九月九日採集芙蓉葉,曬乾研磨,用井水調和後塗抹患處。
接著,用一隻蚰蜒(一種蟲子)搗爛敷在患處。
如果病情嚴重,就取七根棗樹刺、七枚丁香(燒成灰),加入小兒糞便調和後敷用。
《外台秘要》記載:拔出疔瘡的根部後,取一隻斑蝥(一種甲蟲),捻碎敷在疔瘡上,用針刺出米字形的針孔,再塗抹藥物並包紮好,疔瘡根部就會出來。
《千金要方》記載:拔出疔瘡的根部後,將蜘蛛搗爛與醋混合,挑破瘡周圍的皮膚,讓血液流出,使疔瘡根部稍微露出。
劉禹錫元和十一年在柳州救治了三個病人,所用的藥方是:取柳樹上的一種黑色殼狀蟲子(生長在泥土中),用蜜水浸死,焙乾研磨成粉末,用醋調和後敷用。
葛洪《肘後方》記載:用蜣螂(屎殼郎)的心臟貼在患處,能有效拔除疔瘡根部。忌食羊肉(因為劉禹錫的藥方中也用到蟲子)。
治療十三種疔瘡的藥方:
《千金要方》記載:春天三月上旬取天門冬的葉子;夏天三月上旬取它的枝條(名為枸杞);秋天三月上旬取它的果實(名為卻老冬);冬天三月上旬取它的根(名為地骨),曬乾研磨成粉末,再加入牛黃、皂角刺、赤小豆、燒焦的頭髮研磨成丸藥,每次用酒送服兩錢,每天服用三次。
鮑氏方:治療馬疔,用燒成灰的山甲和貝母等量研磨,用酒調服,藉此將毒素排出體外。
治療疔瘡發汗的方法:
《捷徑方》記載:取陳舊石灰十分,黑油紙傘紙燒成的灰一分,先用井水,然後用香油調和藥末,再加入一盞沸水,蓋好取汗。
保壽堂方:凡是手足部位長有瘡瘍,發癢,伴有發熱惡寒,或麻木等症狀,屬於非常嚴重的疔瘡。應立即用針刺破,擠出膿血,待膿血排盡後,用嘴含一口井水吸吮患處,直到水溫熱,再換一口井水繼續吸吮,直到疼痛瘙癢都停止,即可痊癒。此法極為有效。
《普濟方》記載:治療疔腫拔根,用鐵鏽研磨成的粉末一兩、輕粉一錢、元寸一分,混合研磨成粉末,將藥粉放入患者口中,再用醋調和麵糊敷蓋患處。
治療小兒痘疔:
取明雄一錢、紫草三錢,研磨成粉末,用胭脂汁調和後塗抹。如果痘疹已經破潰,則用野菊花、蒼耳葉搗爛取汁服用,藥渣敷在患處。
用牛耳垢(或人耳垢)、鹽、泥土、蒲公英汁調和後敷用。
治療水疔(顏色發黃,麻木不痛)和暗疔(瘡瘍隆起,顏色發紅,使人昏迷狂躁)的方法:
暗疔需刺破瘡瘍周圍的皮膚,不可延誤。 《普濟方》記載:用銀杏去皮,浸泡在油中,搗爛後敷用。
另外,也可以取柏樹根(經過行人踩踏的部位)約二寸長,去皮搗爛,用井水調和後服用,待大便排出後,再用三角形的杏仁拌以油塗抹。(《聖濟總錄》)
治療疔瘡傷風:
《聖惠方》記載:用白馬糞炒熱後熨敷五十遍。
《普濟方》記載:用驢糞炒熱後熨敷五十遍。
治療疔瘡黑凹:
《聖惠方》記載:用頭髮紮住患處,用常春藤葉搗爛取汁與蜂蜜混合服用,並用蔥搗爛與蜂蜜混合敷用。如果疔瘡毒性很重,應立即用針刺破,如果沒有血流出,稱為著骨疔,應再次用針刺指甲末端。如果仍然沒有血流出,則應刺破腳大拇指,如果仍然沒有血流出,則很難治療,需用透骨膏。
取天牛(四隻,生活在樹木中心的蟲子,也可能由蠍子變成天牛,帶有一角的稱為獨角仙,這種蟲子有黑色角,形似八字,也可以用天螺頭代替,也稱為蝸牛)、蟾酥五分、巴豆肉七粒、砒霜、正明雄、元寸、公丁,一起研磨,用黃蠟調和成條狀丸藥,貯存備用。將丸藥放在疔瘡頂端,在孔中塗上膏藥,忌用冷水。
危氏方:用蛇毒、白灰面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放在舌下含服,即可排出黃水。
拔除疔瘡毒素的方法:用蟾酥、白麵、廣丹製成麥粒大小的丸藥,放入疔瘡孔中,再用清水調和的膏藥貼敷。極重症患者可用蟾酥一錢、巴豆肉四粒搗爛,用飯糊調成綠豆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一丸,用薑湯送服。療程較長後,服用萹蓄根、黃荊子研磨後用酒調服,服用四五次後,用粥調養身體。(《乾坤秘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