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囊全集秘旨》~ 下卷 (5)

回本書目錄

下卷 (5)

1. 膏丹丸散湯頭歌(味分詳附卷末)

鐵粉散醫足冷疔,速去腐黑肌肉生;廣丹輕粉松香麝,香油熬貼入蠟凝。

金銀花酒法

銀花(五兩),甘草(一兩),酒水共熬。一加生黃耆(四兩),名回毒金銀花湯,久食永不生疔疽,神效。

麥靈丹

蜘蛛(二十一隻),定心草,白灰面,用黃菊熬膏,可合前藥作丸一錢。

拔疔瘡根去腐

紅膏法

廣丹(一錢五分),輕粉(一錢),蓖麻肉(一兩),松香(嫩的一兩),巴豆肉(五錢),硇砂(一錢),用斧槌千餘下,豆大安放孔上,黑膏蓋之,極妙。

清涼消毒散毒滅,明雄花粉烏藥麝;慈菇乳香黃柏研,雞清蜜調治風熱。

涼膈散醫肺胃熱,口渴唇焦便燥結;苓薄梔翹石膏草,芒硝大黃苦竹葉。

荊防敗毒治初瘡(皂刺野菊引),憎寒壯熱汗出良;羌獨前柴荊防桔,參苓芎芷甘草強。

回教治疔消風毒,全蠍(七隻)蟬退菊;土苓公英白姜蟲,效驗神方師傳授。

五月五日午時煉蟾酥丸方

蟾酥(二錢酒化),銅綠,輕粉,枯礬,寒水石(煅),膽礬,明雄,乳沒,元寸(以上各一錢),硃砂(三錢),蝸牛(二十一隻),抖爛合成丸條。

附:魚臍疔部

魚臍疔瘡

疔頭白泡,痛不可忍,肉下有紅線,潮熱令人煩悶,恐其顫倒難救也。似新火針瘡,四邊赤,中央黑可刺之,刺之不痛即殺人也。瘡腫黑壯狹長是也,一因風毒蘊結,二因氣血凝滯,三因誤食,不正瘟疫之氣,又名魚睛。

《衛生寶鑑》用生白丸五錢,煨蔥和丸酒下二錢五分,孕婦忌。

《崔氏》用枯礬、麵糊丸餅,貼之。潰甚膿多用之。

《普濟》用銀硃,米和丸、酒下,名走馬丹。

《外臺》用蛇蛻煎水服。

《直指》用蛇蛻燒灰,雞子清調塗。

《崔氏》用瞿麥燒灰塗之。

《千金》用飴糖塗之(乾者燒灰敷)。

又臘月臘魚頭、亂髮、共燒灰,雞溏糞和塗之。

《外臺》用白苣菜葉,抖汁入孔中。

《危氏》用絲瓜葉、連須蔥、韭菜,共抖汁服,兌酒(汁服渣敷)。

疔在左敷左腋下,在右貼右腋下,在腳左貼左,右同,如在中部貼中心。用布條縛住,肉內紅線皆白不用,如潮熱亦用,令人抱住,恐顫難救矣。

疔瘡惡腫,一赤根,已篤者,不破則毒入腹,破無血,逆。有骨疔、有入腹者。疔毒傷風作腫者。有腫未破者。有拔取黃者。有拔根者。

赤根疔腫

白米粉熬黑,蜜調塗之。

《千金》用馬牙燒灰,豬脂調塗(拔根法)

《通云論》,狗寶丸,狗寶(八分),酥(二錢),梅片(二錢),元寸(一錢),酒和丸,每綠豆大三丸,蔥白嚼,包吞酒下取汗。服流氣追毒藥,貼拔毒膏。普濟:鼠糞、亂髮燒灰,塗入。

已篤,土蜂房(一隻),蛇蛻(一條),黃泥裹,燒存性一錢,酒下。頃刻大痛,痛止,其毒化黃水也。

白話文:

膏丹丸散湯頭歌(味分詳附卷末)

鐵粉散能治療足部冷瘡和疔瘡,能快速去除腐肉,使肌肉再生。配方是:輕粉、松香、麝香和香油熬製,再加入蠟凝固成膏。

金銀花酒方:金銀花五兩、甘草一兩,加酒水一起熬煮。再加入生黃耆四兩,稱為回毒金銀花湯,長期服用可以預防疔瘡,效果神奇。

麥靈丹:蜘蛛二十一隻、定心草、白灰面,用黃菊熬製成膏,可與前述藥物混合製成丸藥,每服一錢。能拔除疔瘡根部,去除腐肉。

紅膏法:廣丹一錢五分、輕粉一錢、蓖麻子仁一兩、嫩松香一兩、巴豆肉五錢、硇砂一錢,用斧頭敲打千餘下,製成豆大的藥膏,敷於瘡孔上,再用黑膏蓋住,效果極佳。

清涼消毒散:能清熱解毒,配方是:明雄黃粉、烏藥、麝香、慈菇、乳香、黃柏研磨成粉,用雞蛋清和蜂蜜調和,治療風熱。

涼膈散:治療肺胃熱,症狀是口渴、嘴唇乾裂、大便乾燥。配方是:豬苓、白朮、梔子、黃芩、石膏、甘草、芒硝、大黃、竹葉。

荊防敗毒散:治療初期瘡瘍(用皂角刺和野菊花引經),症狀是怕冷、發熱、出汗。配方是:羌活、獨活、防風、柴胡、荊芥、桔梗、人參、茯苓、川芎、白芷、甘草。

回教治疔方:治療疔瘡和風毒,配方是:全蠍七隻、蟬蛻、野菊花、土茯苓、蒲公英、白芷、地膽草。這是祖傳秘方,療效神奇。

五月五日午時煉製蟾酥丸:蟾酥二錢(用酒溶化)、銅綠、輕粉、枯礬、煅寒水石、膽礬、明雄黃、乳香、沒藥(以上各一錢)、硃砂三錢、蝸牛二十一隻,搗爛後製成丸藥。

魚臍疔:

魚臍疔瘡,疔瘡頂端會有白色水泡,疼痛難忍,皮膚下會有紅線,伴隨發熱和煩悶,嚴重者會昏厥,難以搶救。形似針刺後的傷口,四周發紅,中央發黑,可以針刺,如果針刺不痛,則性命堪憂。瘡腫發黑、粗大、狹長,原因有:風毒鬱結、氣血凝滯、誤食不潔食物、瘟疫等。也稱為魚睛。

《衛生寶鑑》用生白丸五錢,加煨過的蔥和酒服用,每次二錢五分,孕婦禁用。

《崔氏》用枯礬和麵糊製成藥餅,貼敷於患處。膿液多時使用。

《普濟》用銀硃和米製成丸藥,用酒送服,稱為走馬丹。

《外臺》用蛇蛻煎水服用。

《直指》用蛇蛻燒成灰,加雞蛋清調和塗抹。

《崔氏》用瞿麥燒成灰塗抹。

《千金》用飴糖塗抹(乾燥者燒成灰敷)。

另有臘月臘魚頭、亂髮一起燒成灰,加雞蛋清和雞糞塗抹。

《外臺》用白苣菜葉榨汁滴入瘡孔。

《危氏》用絲瓜葉、連鬚蔥、韭菜榨汁服用,並加酒(汁服用,渣敷)。

疔瘡位於左側,則敷於左側腋下,右側則敷於右側腋下,腳部則敷於同側,中部則敷於腹部中心。用布條綁住。如果皮膚下的紅線變白,則不必使用,但如果發熱則仍需使用,並需有人照料,以免昏厥。

疔瘡惡腫:

疔瘡初期發紅,病情嚴重者,如果不破潰,毒素會進入腹內;破潰但不出血,則屬於逆症。有骨疔、入腹疔、疔毒傷風腫痛、腫痛未破、拔出黃色膿液、拔出根部等症狀。

赤根疔腫:

用白米粉熬製成黑色,加蜂蜜調和塗抹。

《千金》用馬牙燒成灰,加豬油調和塗抹(拔根法)。

《通云論》狗寶丸:狗寶八分、酥二錢、梅片二錢、元寸一錢,加酒製成丸藥,每服綠豆大小三丸,嚼碎蔥白,用蔥白包裹藥丸,以酒送服,以促進出汗。服用驅毒藥,並貼敷拔毒膏。《普濟》用鼠糞、亂髮燒成灰塗抹。

病情嚴重者,用土蜂房一隻、蛇蛻一條,用黃泥包裹燒成灰,取一錢,用酒送服。服用後會立即感到劇烈疼痛,疼痛停止後,毒素就會化為黃水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