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心法》~ 卷二 (3)
卷二 (3)
1. 瘡分三因(見《玉機微義》)
陳無擇云:發背癰疽者,該三因而有之。論曰:癰疽瘰癧,不問虛實寒熱,皆由氣鬱而成。經亦云:氣宿於經絡,與血俱澀而不行,壅結為癰疽。不言熱之所作而後成癰者,此乃內因喜怒憂思,有所鬱而成也。身有熱被風冷搏之,血脈凝泣不行,熱氣壅結而成;亦有陰虛,陽氣湊襲,寒化為熱,熱成則肉腐為膿者,此亦外因寒熱風濕所傷而成也。
又服丹石,及炙爆酒面,溫床厚被所致;又盡力房室,精虛氣節所致者,此乃因不內外所傷而成也。故知三因備也。
按:所分三因雖備,但未具瘡瘍之邪在經在表在裡之異,故其治法亦不能詳備也。
白話文:
陳無擇提到,發背、癰疽和瘰癧這三種疾病,都是因為三個原因產生的。他論述道:癰疽、瘰癧不分是虛是實,冷熱,都是由於氣體積聚形成的。經典上也說過,氣體停留在經絡中,和血液一起運行受阻,積聚成為癰疽。沒有提到熱的原因,這是因為內在的喜怒憂思等情緒,導致氣體積聚而成的。如果身體有熱,又被風冷相衝擊,血液脈絡凝滯不流通,熱氣積聚形成癰疽;還有一種情況是陰虛,陽氣入侵,寒氣轉變為熱,熱氣形成後導致肌肉腐爛成膿,這是外在的風、熱、濕氣所導致的傷害。此外,服用丹石、炙烤酒精表面、使用過度保暖的牀鋪和厚重的被子也會導致這種疾病;還有因過度房事導致精力虛弱,氣血調節失常的情況,也是因為內外因素造成的。因此,這三個原因都已經列舉了。
然而,雖然詳細分出了三個原因,但並未詳細描述病菌在經絡、皮膚表面或內部的差異,因此治療方法也不能全面覆蓋。
2. 論陰滯於陽則生癰陽滯於陰則生疽(見《玉機微義》)
丹溪曰:《精要》云,陽滯於陰,脈浮洪弦數;陰滯於陽,脈沉細弱澀。陽滯以寒治之,陰滯以熱治之。切詳其意,陽滯陰滯,當作熱治寒治。求之寒熱,固可作陰陽論。於陰於陽,分明是於氣於血,他無可言也。熱滯於氣,固無寒滯耶。寒滯於血,固無熱滯耶。何寒不能傷氣,熱不能傷血耶?以予觀之,氣為陽行脈外,血為陰行脈內,相併分派,周流循環,一身無停止,謂之脈。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共得六寸,一身通行八十一丈。
得熱則行速而太過,得寒則行遲而不及。五味之厚,七情之偏,過氣為滯,津液稠厚。積而久也,為飲為痰,滲入脈內。血為所亂,因而凝濁,運行冱泣,或為沸騰,此陰滯於陽也,正血滯於氣也。氣病,今人或以藥助邪,病上生病,血之病日增,溢出脈外,隧道隘塞,升降有妨,運化失令,此陽滯於陰也,正氣滯於血也。
白話文:
朱丹溪說:「《精要》提到,陽氣鬱滯在陰血中,脈象會浮洪、弦緊、數快;陰血鬱滯在陽氣中,脈象則會沉細、微弱、澀滯。陽氣鬱滯時要用寒涼藥物治療,陰血鬱滯時要用溫熱藥物治療。」
仔細探究其中的道理,陽氣鬱滯、陰血鬱滯,其實應該理解為熱證用寒治、寒證用熱治。從寒熱的角度來看,可以論述陰陽。從陰陽的角度來看,其實是指氣和血,其他方面不必多說。熱氣鬱滯,難道就沒有寒氣鬱滯了嗎?寒血鬱滯,難道就沒有熱血鬱滯了嗎?為何寒氣不能損傷氣血,熱氣不能損傷血液呢?
在我看來,氣是陽氣,運行在脈絡之外;血是陰血,運行在脈絡之內。氣血交融,各自分佈,周而復始地循環,在全身沒有停息的時候,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脈搏。
一呼一吸,脈搏往返行進三寸,呼氣吸氣共有六寸,全身運行一圈共八十一丈。
脈搏遇到熱氣,就會運行得太快、太過;遇到寒氣,就會運行得太慢、不足。五味過於濃重,七情過於偏頗,就會導致氣血鬱滯,津液稠厚。積聚久了,就會形成飲邪或痰濕,滲入脈絡之中。血液被這些東西擾亂,因而變得混濁,運行不暢,甚至會沸騰起來。這就是陰血鬱滯在陽氣中,也就是血液鬱滯在氣血中。
氣血出了問題,現在有些人會用藥物助長邪氣,導致病情越來越重,血液鬱滯的情況也日益加重,溢出脈絡之外,堵塞經絡,阻礙氣血升降,影響運化功能。這就是陽氣鬱滯在陰血中,也就是氣血鬱滯在血液中。
病分寒熱者,當是稟受之素偏,虛邪之雜合,豈可以陽為熱,陰為寒耶?浮洪弦數,氣病之脈也,豈可遽此作熱論?沉細弱澀,血病之脈,豈可遽此作寒論?此萬病之根本,豈止疥癬、瘡瘍、癰疽而已。幸相評其是否。
白話文:
疾病的寒熱分類,應該是由於個體先天體質的不同和受到多種虛邪的影響,並不能簡單地將陽視爲熱,陰視爲寒。脈象浮洪弦數,這是氣病的表現;而脈象沈細弱澀,則可能是血液疾病的表現。這些都只是萬種病症的根本表現之一,不僅僅侷限於皮膚病如疥瘡、潰瘍等以及膿腫等症狀。希望你們能夠互相評價一下這個觀點是否有道理。
3. 明瘡瘍之本末(見《玉飢微義》)
東垣曰:生氣通天論云:營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癰腫。又云:膏粱之變,足生大丁,受如持虛。陰陽應象論云: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肉筋脈。是言濕氣外傷,則營氣不行榮衛者,皆營氣之所經營也。營氣者,胃氣也,運氣也。營氣為本,本逆不行,為濕氣所壞而為瘡瘍也。
膏粱之變,亦是言厚滋味過度,而使營氣逆行,凝於經絡,為瘡瘍也。此邪不在表,亦不在裡,惟在其經中道病也。以上《內經》所說,俱言因營氣逆而作也。遍看諸瘡瘍論中,多言二熱相搏,熱化為膿者;有隻言熱化為膿者;又言濕氣生瘡,寒化為熱而為膿者。此皆瘡疽之源也。
白話文:
東垣說,《生氣通天論》中提到:營氣不順,逆於肌肉紋理,就會產生腫瘤或腫塊。又說:飲食膏粱(指肥甘厚味的食物)的變質,會導致皮膚上長出大的瘡癤,就像拿空虛的東西去承受一樣。《陰陽應象論》中說:大地的溼氣,接觸人體後會損害人的皮膚、肌肉、筋脈。這些話說的是溼氣外傷人體,導致營氣不能正常運行於榮衛系統的情況,這些都是營氣所負責的功能。營氣就是胃氣和運動力,它是根本,如果逆反而不運行,就被溼氣破壞形成瘡瘍。
“膏粱之變”也是在說食物過於濃厚、味道過重,使得營氣逆行,凝聚於經絡,形成瘡瘍。這種病邪並不在外表,也不在內部,而是存在於經絡之中。以上《內經》所說的內容,都是因爲營氣逆亂而導致的疾病。從各種瘡瘍理論中可以看出,大多數都是因爲兩種熱氣相互作用,熱氣轉化爲膿液;有的只提到熱氣轉化爲膿液;還有提到溼氣生成瘡瘍,寒氣轉化爲熱氣形成膿液。這些都是瘡瘍產生的原因。
宜於所見部分用引經藥,併兼見證中分陰證陽證,先瀉營氣是其本。本逆助火,濕熱相合,敗壞肌肉而為膿血者,此治之次也。宜遠取諸物以比之。一歲之中,大熱無過夏。當時諸物,皆不壞爛者,交秋濕令大行之際也。近取諸身,熱病在身,止頭熱而不敗壞肌肉,此理明矣。
標本不得,邪氣不服。言一而知百者,可以為上工矣。
營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瘡癰。且營氣者胃氣也,飲食入於胃,先輸於脾,而朝於肺。肺朝百脈,次及皮毛,先行陽道,下歸五臟六腑,而氣口成寸矣。今富貴之人,不知其節,以飲食肥醲之類,雜以厚味,日入太過。其氣味俱厚之物,乃陽中之陽,不能走空竅,先行陽道,反行陰道,逆於肉理,則濕氣大勝,則子能令母實,火乃大旺,熱濕既盛,必來克腎。若雜以不順,又損其真水。
白話文:
患病部位適宜採用引經的藥物,同時也要區分見證中的陰證陽證,瀉清氣是其根本。本氣逆行助長火氣,濕熱相結合,敗壞肌肉而化為膿血,這是治療的次要方法。應廣泛借用各類事物來比照。一年之中,沒有比夏季更炎熱的。在那時,各種事物都不會腐爛,是因為到了秋季,濕氣會大幅度增加。就人體而言,熱病在身時,只有頭部發熱,而肌肉並未敗壞,這個道理很明顯。
如果標本沒有找對,邪氣就會不退。能根據一件事而推知其他上百件事的人,可以稱為高明的大夫。
清氣不通暢,逆行於肌肉組織,就會生出瘡癰。而且清氣就是胃氣,飲食進入胃中,先輸布到脾,然後上輸於肺。肺氣循行於全身百脈,再及於皮膚和毛髮, ابتدا循行陽道,再下降歸屬於五臟六腑,而氣行一寸的距離就形成脈象。如今富貴人家,不知節制,飲食肥美濃鬱,並且雜以厚味,每日攝取過多。這些氣味都濃鬱的東西,屬於陽中之陽,不能走於空竅,本應循行陽道,卻反而循行陰道,逆於肌肉組織,就會導致濕氣大勝,而子又能使母實,火氣也就格外旺盛,熱濕既盛,必然會剋制腎水。如果再雜以不順利的事物,又會損傷真水。
腎既受邪,積久水乏,水乏則從濕熱之化而上行,其瘡多出背出腦,此為大丁之最重者也。若毒氣行於肺,或脾胃之部分,毒之次也。若出於他經,又其次也。濕熱之毒,所止處無不潰爛。故經言膏粱之變,足生大丁,受如持虛。如持虛器以受物,物無不受。治大丁之法,必當瀉其營氣。
以標本言之,先受病為本,非苦寒之劑為主為君,不能除其苦楚疼痛也。諸瘡瘍有痛,往往多以乳香、沒藥,雜以芳香之藥止之,必無少減之理。若使經絡流通,臟腑中去其壅滯,必無痛矣。苦寒之劑,除其疼痛,藥下於咽,則痛立已。此神品藥也。
白話文:
腎臟受到邪氣侵襲,長久下來就會導致水液不足,水液不足就會轉化成濕熱向上蒸發,因此瘡瘍多發於背部和頭部,這是大丁瘡最嚴重的症狀。如果毒氣侵犯肺部或脾胃,則為次重。若毒氣侵犯其他經絡,則又次之。濕熱之毒,所到之處都會潰爛。因此古籍記載,過食肥甘厚味,容易導致大丁瘡的發生,如同用空虛的容器盛放物品,什麼都能容納。治療大丁瘡的方法,必須要瀉去營氣。
從本末關係來說,受邪氣侵襲是病根,若不以苦寒藥物為主,就不能消除痛苦和疼痛。許多瘡瘍疼痛,往往用乳香、沒藥等芳香藥物來止痛,效果甚微。如果能使經絡暢通,臟腑去除壅塞,就不會疼痛。苦寒藥物,能消除疼痛,藥物下咽,疼痛立刻就消失,這就是神效藥物。
瘡瘍食肉,乃自棄也。瘡瘍者,乃營氣而作也,今反補之,而自棄何異?雖用藥施治而不能愈。地之濕氣,自外而入內者瘡癤,當先服藥而用針。如瘡癤小,不欲飲藥,或嬰兒之瘡,先當溫衣覆蓋,令其凝泣壅滯,血脈溫和,則出血立已者。不如此,血脈凝滯,便針則邪毒不瀉,反傷良肉,又益其瘡勢也。
瘡瘍及諸病面赤,雖伏大熱,禁不得攻裡。為陽氣怫鬱,邪氣在經,宜發表以去之。故曰:火鬱則發之。雖大便數日不見,宜多攻其內,以發散陽氣,少加潤燥之藥以潤之。如見風脈風證,只可用發表風藥,便可以通利,得大便行也。若只乾燥秘澀,尤宜潤之,慎不可下也。
白話文:
瘡瘍侵蝕肉體,就如同人自暴自棄一樣。瘡瘍的產生,本是人體營氣不足所致,如今反而補益它,就如同自暴自棄一樣,即使用藥物治療也無法痊癒。
濕氣從體外侵入體內,會導致瘡癤的發生,應先服用藥物再針灸。如果瘡癤很小,不願意服用藥物,或者嬰兒的瘡瘍,應該先用溫暖的衣服蓋住患處,讓膿液凝結阻塞,使血脈溫和,這樣出血就會停止。如果不這樣做,血脈阻塞,直接針灸就會使邪氣無法排出,反而會損傷正常組織,加重病情。
瘡瘍和一些疾病會導致臉色發紅,即使體內有很大的熱氣,也不要禁止攻裡治療。因為這是陽氣鬱結,邪氣在經脈中,應該用發散的方法來去除。所以說,火鬱則發之。即使連續幾天沒有大便,也應該多用攻裡藥物,以發散陽氣,並加入少量潤燥藥物來潤燥。如果出現風脈風證,只需要服用發散風藥,就可以通利腸道,使大便通暢。如果只是乾燥秘澀,更應該潤燥,切忌不可使用瀉藥。
瘡瘍鬱冒,俗呼昏迷是也,宜汗之則愈。驗瘡名色,治之當從《素問》、《針經》、《聖濟總錄》、易老瘡論,及諸家治瘡用藥法度。此為緊要,臨病之際,宜詳審焉。按《聖濟總錄》,能悉諸瘡之名色,但其用藥,則多主寒涼,而無通變之法。惟已上易老、東垣等言,深擷針經之大法,陳脈病治例之要,學者能熟此等議論,則臨證處方,便自胸中瞭然明白。
白話文:
瘡瘍發作時,伴隨昏迷不醒的症狀,俗稱「昏迷」,此病宜以發汗法治療,則可痊癒。
診斷瘡瘍的種類和病症,應參照《素問》、《針經》、《聖濟總錄》、《易老瘡論》,以及各家醫書中關於治療瘡瘍的用藥原則。這些都是至關重要的知識,在治療過程中,應仔細審慎地參考。
根據《聖濟總錄》所記載,能詳盡辨別各種瘡瘍的名稱和症狀,但其用藥多偏寒涼,缺乏變通之法。唯獨上述易老、東垣等醫家,深入研究《針經》中的精華,闡述脈象與病症治療的要點,學者若能熟練掌握這些醫學論述,則面對臨床病症時,處方用藥便能心中有數,清晰明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