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己

《外科心法》~ 卷二 (4)

回本書目錄

卷二 (4)

1. 論腸癰

陳無擇云:癰疽初無定處,隨其所發即命名。在外則為發背、發腦,在內則為腸癰、內癰、心癰、肺癰、臍癰等證。得其法則生,失其法則死。外證易識,內證難明。不可不備述也。腸癰為病,身甲錯,腹皮急按之濡,如腫狀,腹無聚積,身無熱,脈數。此為腸內有膿,久積陰冷所成也。

故《金匱》有用附子溫之。小腹腫痞,按之痛如淋,小便自調,發熱身無汗,復惡寒,其脈遲緊者,膿未成,可下之,當有血。洪數者,膿已成,不可下。此以內結熱所成也,故《金匱》有用大黃利之。甚者腹脹大,轉側聞水聲,或繞臍生瘡,或膿從臍出,或大便出膿血,不治必死。

白話文:

陳無擇提到,癰疽初期並無固定位置,會隨其發作的位置而命名。在皮膚上會出現「發背」、「發腦」等症狀;若在內臟,則會表現為「腸癰」、「內癰」、「心癰」、「肺癰」、「臍癰」等病症。使用正確的方法可以治癒,但若方法錯誤,則可能會導致死亡。外部的病症比較容易辨識,但內部的病症則較難理解,因此必須詳細說明。

「腸癰」的症狀是身體表面呈現出粗糙不平,腹部的皮膚緊張,按壓時有濕潤感,形狀像腫脹一樣,腹部沒有積聚物,全身沒有發熱,脈搏數量多。這表示腸道內有膿液,長期累積陰冷環境所造成的結果。

因此,《金匱要略》中有用附子來溫暖腸道。如果小腹腫脹且按壓時疼痛,類似尿路感染的情況,小便正常,但有發熱且無汗,又伴有畏寒的症狀,脈搏緩慢緊繃,這表示膿液尚未形成,可以用藥物排泄,可能排出血液。若脈搏強大且頻率快,則表示膿液已經形成,不適合使用排泄方式治療。這是因為腸道內部積熱所造成的結果,《金匱要略》中有使用大黃來清熱解毒。

若病情嚴重到腹部膨脹,翻身時能聽到水聲,或者在肚臍周圍長出瘡,或是膿液從肚臍流出,甚至大便中帶有膿液和血,如果不治療,則必定會死亡。

其如五內生瘡,亦止分利陰陽而已。不比外癰,須依四節八事之次第也。《脈經》引官羽林婦病,醫診之其脈滑而數,滑則為實,數則為熱,滑則為榮,數則為衛,衛數下降,榮滑上升,榮衛相干,血為濁敗,少腹痞堅,小便或澀,或時汗出,或復惡寒,膿為已成。設脈遲緊,即為瘀血,血下即愈。

更《內經》所載,有息積病,此見有得之二三年,遍身微腫,續乃大腸與臍連日出膿,遂致不救。此亦腸癰之類也,不可不審。

按:言內癰、腸癰等候,語約而精。《脈經》與此大同小異,宜並詳審可也。

東垣黃連消毒散,治癰疽發於腦項,或背太陽經分,腫勢外散,熱毒焮發,麻木不痛者,宜先灸之。或痛而發熱,並宜服此。

白話文:

如果五臟內部生了瘡,也是隻按照陰陽均衡的原則治療。不同於身體表面的癰腫,需要依照「四節八事」的順序治療。《脈經》記載官羽林的妻子生病,醫生診脈後發現脈象流利而頻繁,流利代表體內有實熱,頻繁代表熱氣旺盛,流利代表營脈正常,頻繁代表衛脈正常,衛脈頻繁下降,營脈流利上升,營衛相交,血液變得混濁敗壞,小腹部脹硬,小便有時不通暢,或有時出汗,或又怕冷,膿液已經形成。如果脈象遲緩緊繃,就是淤血,血流出後即可痊癒。

另外《內經》記載,有一種叫做息積的疾病,患者經過二、三年後,全身會輕微腫脹,後來大腸和肚臍會每天流膿,最後不治身亡。這也是腸癰之類的疾病,不可不慎重。

注意:有關內癰、腸癰等候脈象的描述言簡意賅。《脈經》和這裡所說的大同小異,可以一起仔細審閱。

東垣黃連消毒散,用於治療生長在頭頸或背部太陽經範圍內的癰疽,腫勢向外擴散,熱毒灼烈發作,出現麻木不痛的症狀,應先灸治。或疼痛並發熱的,也適合服用此方。

黃連(制),羌活(各一錢),黃芩,黃柏(各半錢,酒製),生地黃,知母(制),獨活,防風,當歸尾,連翹(各四分),藁本,防己,桔梗(各半錢),黃耆,蘇木,陳皮,澤瀉(各二分),人參,甘草(各三分)

白話文:

黃連(製)、羌活(各一錢)、黃芩、黃柏(各半錢,酒製)、生地黃、知母(製)、獨活、防風、當歸尾、連翹(各四分)、藁本、防己、桔梗(各半錢)、黃耆、蘇木、陳皮、澤瀉(各二分)、人參、甘草(各三分)

上㕮咀,水煎。

按:好問記云:素飲酒,於九月中,患腦之下、項之上出小瘡。後數日,腦項麻木,腫勢外焮,瘍醫遂處五香連翹。至八日不下,而云不可速療,十八日得膿,俟膿出用藥;或砭刺,三月乃可平,四月如故。予記《醫經》凡瘡見膿,九死一生。果如醫言,則當有束手待斃之悔矣。

乃請明之診視,且謂膏粱之變,不當投五香。五香已無及,當先用火攻之策,然後用藥。以大艾炷,如兩核許者,攻之至百壯,乃痛覺。次為處方,云是足太陽膀胱之經,其脈逆,當反治。脈中得弦緊,按之洪大而數,又且有力,必當仗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則同,其終則異。

白話文:

把藥材放在鍋裡,加水煎煮。

按:醫書《好問記》記載,某人平時愛喝酒,九月中旬時患了腦後頸部出現小瘡。幾天後,頭頸部麻木,腫塊發紅,醫生便用五香連翹治療。八天後瘡腫沒有消退,醫生說不能急於治療,要等到十八天長出膿來才能用藥,或者用砭石刺破,三個月才能痊癒,四個月才能恢復正常。我記得《醫經》中說,凡是瘡腫出現膿液,十之八九會死。如果真的按照醫生的說法,那就會後悔沒有及時治療了。

於是請明之大夫診治,大夫說,由於飲食過於膏粱厚味,不應該用五香連翹治療。五香連翹已經沒有作用了,應該先用火灸的方法,然後再用藥。用一塊像兩個核桃大小的大艾條灸治,直到灸了一百壯才感到疼痛。接著大夫開了處方,說這是足太陽膀胱經的病,脈象逆行,應該反治。脈象弦緊,按之洪大而數,而且有力,一定要根據病情,先治其病因。治療的開始和結束都相同,但中間的過程卻不一樣。

可使破積,可使潰堅,可使氣和,可使必已。必先歲氣,無伐天和。以時言之,可收不可汗,經與病禁下法,當結者散之,咸以軟之,然寒受邪而禁咸。諸苦寒為君為用,甘寒為佐,酒熱為因,用為使。以辛溫和血,大辛以解結為臣。三辛三甘,益元氣而和血脈。淡滲以導酒濕,扶持秋令,以益氣瀉火。

以入本經之藥和血,且為引用。既以通經為主用,君以黃芩、連、柏、生地黃、知母,酒製之;本經羌活、獨活、防風、藁木、防己、當歸、連翹以解結;黃耆、人參、甘草,配諸苦寒者三之一多,則滋營氣補土也。生甘草瀉腎之火,補下焦元氣;人參、橘皮以補胃,蘇木、當歸尾去惡血;生地黃補血。

白話文:

這方藥可以化解積聚,軟化堅硬的病灶,使氣血調和,最終達到痊癒的效果。用藥需注意季節變化,不可違背自然規律。在適當的季節,可以服用藥物,但不可出汗。根據經絡和疾病的禁忌,對於應該消散的病症,可以使用散結藥,對於應該軟化的病症,可以使用軟堅藥。但要注意,寒性體質的人忌食鹹味。

藥方中以苦寒藥物為主,甘寒藥物為輔,酒為引,辛溫藥物為使。辛溫藥物可以溫和血液,大辛藥物可以解結。三種辛味藥物和三種甘味藥物,可以滋養元氣,調和血脈。淡滲藥物可以引導酒濕,扶持秋天的氣候,以滋養元氣,瀉火。

藥方中以入本經的藥物為主,以和血通經。黃芩、黃連、柏樹皮、生地黃、知母等藥物,用酒製成,主治通經;羌活、獨活、防風、藁木、防己、當歸、連翹等藥物,主治解結;黃芪、人參、甘草三味藥,比例為苦寒藥物的三分之一強,滋養元氣,補益脾土。生甘草瀉腎火,補益下焦元氣;人參、橘皮補胃;蘇木、當歸尾去惡血;生地黃補血。

酒製防己除膀胱留熱;澤瀉助秋,去酒之濕熱。凡此諸藥,必得桔梗為舟揖,乃不下沉。投劑之後,疽當不痛不折,食進體健。如言服之,投床大鼾,日出乃寤。以手捫瘡腫,減七八。至瘡痂斂,都十四日而已。世醫用技,豈無取效者。至於治效之外,乃能歷數體中不言之秘,平生所見,惟明之一人而已。

(詳見《東垣方》)

白話文:

用酒炮製防己可以去除膀胱的熱氣,澤瀉則有助於去除酒帶來的濕熱。這些藥材都必須依靠桔梗來引導,才能順利向下到達病灶。服藥後,瘡疽就不會疼痛或潰爛,食慾也會恢復,身體變得強壯。服用藥物後,患者可以一覺睡到日出,醒來後摸摸瘡腫,就會發現消退了七八分。等到瘡痂結痂,只需要十四天而已。世俗的醫師也會用一些技巧來治病,也能收到一些效果。但是,能夠洞察藥效之外的奧秘,並且能说出这些不言而喻的秘诀,平生只见过明先生一人而已。

2. 馬益卿先生癰疽論(見《外科精要》)

論曰:夫人有四肢五臟,一覺一寐,呼吸吐納,精氣往來。流而為榮衛,暢而為氣色,發而為聲音。陽用其形,陰用其精。此人常數之所同也。至其失也,蒸則生熱,否則生寒,結而為瘤贅,陷而為癰疽,凝而為瘡癬,憒則結癭,怒則結疽。又五臟不和,則九數不通,六腑不和,則留結為癰。皆經絡澀滯,氣血不流,腸風毒乘之而致然也。

一人面白神勞,脅下生一紅腫如桃,或教用補劑。不信,乃用流氣飲、十宣散,血氣俱憊而死。以上二證,乃少陽經,多氣少血之部分也。

白話文:

【論曰:人有四肢五臟,一日一夜的睡眠與醒覺,以及呼吸與吐納,使得精氣得以流通。這些精氣在體內流動形成榮衛,體現於氣色,表現於聲音。陽主形體,陰主精氣,這是人體常態的運作方式。若出現異常,過熱會導致生熱,過冷會導致生寒,結聚會生成腫瘤,陷落會形成膿瘡,凝固會成為瘡癬,煩躁會導致結癭,怒氣會導致癰疽。五臟不協調,則導致九經不通;六腑不協調,則會形成膿瘍。這些都是因為經絡阻塞,氣血不流通,腸風毒邪趁機而起造成的。

一個人面色蒼白,精神疲勞,肋下生出一個紅腫像桃子般的東西,有人建議使用補藥。但他不相信,反而使用了流氣飲、十宣散,結果血液和氣力都耗盡而死亡。以上兩個例子,是屬於少陽經,氣多血少的部分。】

一人形瘦膚厚,憂患作勞如色。左腿外側廉上生一紅腫,大如慄。醫以大府實,用承氣湯二貼下之。又一醫與大黃、硃砂、甘草、麒麟竭二貼,大事去矣。此證乃厥陰經,多氣少血之部分也。

一士人,於背臀腿,節次生疽,用五香連翹湯、十宣散而愈。後腳弱懶語,肌起白屑,脈洪浮稍鼓。予以極虛處治,作參耆歸術膏,以二陳湯化下。盡藥一斤半,白屑沒大半,呼吸有力。其家嫌緩,自作風病治之而死。

白話文:

一個人身形瘦削,皮膚粗糙,面色憂愁勞累。左腿外側膝蓋上方生了一個紅腫,大小如栗子。醫生診斷為大腸積實,用承氣湯兩帖瀉下。又有一位醫生用大黃、硃砂、甘草、麒麟竭兩帖,病症就大為減輕了。這種病症是屬於厥陰經,氣多血少的病變。

一位士人,背部、臀部、腿部關節處長了瘡瘍,用五香連翹湯、十宣散治療後痊癒。後來他腳弱、懶言,肌肉上長出白色屑狀物,脈象洪大浮數稍鼓。我診斷為極虛,用人參、黃芪、當歸、熟地膏藥,再用二陳湯化下。一共用了藥一斤半,白色屑狀物減少了一大半,呼吸有力。他的家人覺得治療速度太慢,自行用治療風寒的藥物治療,結果不幸去世。

一老人,背發疽徑尺,已與五香十宣散數十貼,嘔逆不睡。素有淋病。急以參耆歸術膏,以牛膝湯入竹瀝飲之,止淋思食。盡藥四斤,膿自湧出而愈。

一人發背疽,得內托十宣多矣。見膿,嘔逆發熱,又用嘉禾散加丁香。時天熱,脈洪數有力,此潰瘍尤所忌。然形氣實,只與參膏、竹瀝飲之。盡藥十五六斤,竹百餘竿而安。後不戒口味,夏月醉坐水池中,經年餘,左脅旁生軟塊,二年後成疽。自見脈證,嘔逆如前,仍服參膏等而安。若與十宣,其能然乎!

白話文:

一位老人背部生了巨大的膿瘡,已經貼了許多五香十宣散,卻仍然嘔吐反胃、無法入睡。他平時就有淋病。醫生急忙用參、耆、歸、術膏,以牛膝湯加入竹瀝飲,止住了淋病,也讓老人恢復食慾。總共用了四斤藥,膿液就自己湧出,病也好了。

另一個人背部也生了膿瘡,用了很多內托十宣的藥。膿液出現後,他嘔吐反胃、發燒,又用嘉禾散加上丁香。當時天氣炎熱,脈搏洪數有力,這類潰瘍最忌諱熱氣。但病人體質強壯,醫生只給他服用了參膏和竹瀝飲。總共用了十五六斤藥,用了上百根竹子才得以安穩。後來他不忌口,夏天醉酒坐在水池裡,過了幾年,左脅旁長了軟塊,兩年後變成膿瘡。他再次出現脈象和症狀,嘔吐反胃如前,又服用了參膏等藥物才安穩下來。如果當時就用十宣,還能像現在這樣安穩嗎?

臀癰,臀居小腹之後,在下,此陰中之陰也。道遠位僻,雖曰多血,然氣運不到,血亦罕來,中年後尤慮患此。才有腫痛,參之脈證,但見虛弱,便與滋補。氣血無虧,可保終吉。

癰疽因積毒在臟腑,當先助胃壯氣,使根本堅固;而以行經活血藥為佐,參以經絡時令,使毒氣外發。施治之早,可以內消。此內托之意也。

癰疽發渴,乃氣血兩虛,用參、耆以補氣,當歸、地黃以養血,或忍冬丸、黃耆六一湯。

附骨疽者,皆因久得厚味,及酒後涉水得寒,故寒深入髀樞穴,左右積痰瘀血,相搏而成也。

白話文:

臀癰,位於小腹下方,屬於陰中之陰。由於位置偏僻,即使血氣充盈,也難以到達,中年之後更要小心這個疾病。一旦出現腫痛,觀察脈象,如果發現虛弱,就需要滋補。如果氣血沒有虧損,就能痊癒。

癰疽是由於體內積聚毒素,應先補益脾胃,使根本穩固;再輔以活血化瘀的藥物,配合經絡和季節,讓毒氣排出體外。治療得早,可以內消。這就是內托的治療理念。

癰疽發熱口渴,是氣血兩虛造成的,可以用人參、黃耆補氣,當歸、生地養血,或服用忍冬丸、黃耆六一湯。

附骨疽,都是因為長期食用肥膩食物,或者酒後涉水受寒,寒氣深入髀樞穴,導致左右兩邊積聚痰瘀血,相互搏擊形成。

一女,髀樞穴生附骨疽,在外側廉少陽經之分,始未悉用五香湯、十宣散。一日惡寒發熱膈滿,猶大服五香湯,一夕喘死。此升散太過,孤陽發越於上也。

內疽者,皆因飲食之火、七情之火,相鬱而發。飲食陰受之七情者,臟腑受之,宜其發在腔子而向內,非肝、腸、胃、肓膜也。

肺癰先須發表。《千金方》曰:病咳唾膿血,其脈數實,或口中咳,胸中隱痛,脈反滑數者,為肺癰。其脈緊數,為膿未成。緊去但數,膿為已成。

肺癰治法,《要略》先以小青龍湯一貼,以解表其風寒邪氣;然後以葶藶大棗瀉肺湯、桔梗湯、葦葉湯,隨證用之以取膿。此治腫瘍之例也。終以韋宙獨行方(名黃昏湯,見附方),以補里之陰氣。此治潰瘍之例也。

白話文:

一名女子,髀樞穴上長了一個附骨疽,位於少陽經在外側的廉區。一開始沒有正確使用五香湯和十宣散治療。有一天,她突然發冷發熱、橫膈滿悶,仍然大量服用五香湯,結果一晚上喘息而死。這是因為升提散發的藥性太過,導致孤陽之氣上衝的緣故。

內疽的形成,都是因為飲食之火和七情之火相互鬱結而發作。飲食之火由外而來,七情之火則由內而生,臟腑受到這些火的影響,發病時就會向內發展,而不會侵犯肝、腸、胃、肓膜等部位。

肺癰首先需要宣發解表。《千金方》說:咳嗽吐膿血,脈象數實,或者口中有咳嗽聲,胸中隱隱作痛,脈象反覆滑數,都是肺癰的徵兆。脈象緊數,表示膿液尚未形成。如果緊脈消失只剩數脈,說明膿液已經形成。

肺癰的治療方法,《要略》中提到,先用小青龍湯一劑,以解表祛除風寒邪氣;然後根據具體情況,使用葶藶大棗瀉肺湯、桔梗湯、葦葉湯等方劑,以排出膿液。這是治療腫瘍的原則。最後使用韋宙獨行方(又稱黃昏湯,見附方),以補充裏氣的陰氣。這是治療潰瘍的原則。

肺癰已破,入風者不治。或用太乙膏丸,服以搜風湯吐之。吐膿血,如肺癰狀,口臭,他方不應者,宜消風散入男子發灰,清米飲下。兩服可除。

一少婦,胸膺間潰一竅,膿血與口中所咳相應而出。以參、耆、當歸,加退熱排膿等藥而愈。(余按此因肺痿所致)

腸癰作濕熱積滯,入風難治。

腸癰,《千金》謂妄治必殺人。其病小腹重強,按則痛,小便似淋,時時汗出,復惡寒,身皮甲錯,腹皮急如腫,脈數者,微有膿也。巢氏云:洪數已有膿。脈若遲緊者,未有膿。甚者腹脹大,轉側有水。或繞臍生瘡,或膿自出,或大使膿血。問曰:羽林婦何以知腸有膿?師曰:脈滑而數,滑則為實,數則為熱;滑則為榮,數則為衛。

白話文:

肺癰(肺部膿瘍)已經破裂,如果遭受風邪,將無法治癒。可以用「太乙膏」丸,配合「搜風湯」服用後嘔吐。如果嘔吐出膿血,類似肺癰症狀,並且口臭,其他方法都沒有效果,適合使用「消風散」加入男人的頭髮灰中,用清米湯送服。兩次服用後即可痊癒。

有一位年輕女子,胸前有一個潰爛的洞,膿血和口中咳出的痰液同時流出。用參、耆、當歸等藥物,加上清熱排膿的藥,才治癒。(我認為這是肺結核引起的)

腸癰(腸道膿瘍)是因為濕熱積滯,如果遭受風邪,難以治癒。

在《千金方》中,記載腸癰如果亂治,必會死人。它的病狀是下腹部重痛脹大,按壓時疼痛,小便像淋病一樣,時常出汗,又怕冷,身上像穿了盔甲一樣,腹部皮膚緊張得像腫脹了一樣,脈搏快速,可能有少量的膿液。巢元方說:脈搏洪大、快速表示已有膿液。脈搏遲緩、緊澀表示還沒有膿液。嚴重的會腹部膨脹變大,翻身時有積水。有的會在肚臍周圍長瘡,有的會自行排出膿液,有的會在排便時排出膿血。有人問:羽林軍的醫官怎麼知道腸子有膿液?老師回答:脈搏滑利而且快速,滑利表示實證,快速表示熱證;滑利表示營血,快速表示衛氣。

衛數下降,榮滑上升,榮衛相干,血為敗濁,小腹堅滿,小便或澀,自汗,或惡寒,膿為已成。設脈遲緊,則為瘀血,血下則安。

腸癰治法:《要略》以薏苡仁附子敗毒散。《千金》以大黃牡丹湯。《三因》以薏苡湯治之。《千金》又有灸法,曲兩時,正肘頭銳骨灸百壯,下膿血而安。

一婦腸中痛甚,大便自小便出。李生診之曰:芤脈見於陽部,此腸癰也。以雲母膏作百十圓,煎黃耆湯吞之,利膿數升而安。李生曰:寸芤積血在胸,關芤為腸癰。(此丹溪引《王氏余話》)

白話文:

衛氣不足,榮氣上升,榮衛氣血不相調和,血液變得混濁,小腹脹滿,小便不通暢,自發出冷汗,或惡寒,膿已形成。檢查脈象,若脈搏遲緩且緊,則為瘀血,血液排出後就會好轉。

治療腸癰的方法

《要略》使用薏苡仁、附子、敗毒散。 《千金》使用大黃牡丹湯。 《三因》使用薏苡湯。 《千金》還記載了灸法,在曲池和肘尖處各灸百壯,膿血排出後即會好轉。

一位婦女腹痛劇烈,大便通過小便排出。李生診治後說:陽部脈象出現芤脈,這是腸癰的徵兆。將雲母膏製成百餘顆圓丸,煎黃耆湯送服,排出大量膿液後,病情好轉。李生說:寸口脈芤表示胸中有積血,關脈芤表示腸癰。(此段引自丹溪的《王氏餘話》)

一女子腹痛,百方不治,脈滑數,時作熱,腹微急。孫曰:痛病脈當沉細,今滑數。此腸癰也。以雲母膏一兩為丸,如梧桐子大,以牛皮膠溶入酒中,並水吞之。餉時服盡,下膿血愈。

乳癰,用蒲公英同忍冬藤,入少酒煎服,即欲睡,是其功也。及覺而病安矣。

囊癰者,濕熱下注也。有作膿者,此濁氣下順,將流入滲道。因陰道或虧,水道不利而然。膿儘自安,不藥可也,惟在善於調攝耳。又有因腹腫,漸流入囊,腫甚,而囊自裂開,睪丸懸掛水出,以輔炭末傅之,外以紫蘇包裹,仰臥養之。

白話文:

一位女性腹部疼痛,各種方法都試過卻無法治癒,脈象滑動且數次,偶爾會有熱感,腹部有些緊張。孫大夫說,痛病的脈象應該是沈細,現在卻是滑動且數次。這可能是腸癰。可以使用雲母膏一兩作為丸狀,大小類似梧桐籽,然後加入牛皮膠溶入酒中,再與水一起服用。在餌食時全部服用,這樣可以排出膿血,病情得到改善。

乳癰(乳腺炎)可以用蒲公英和忍冬藤一起煎煮,加入少量酒後服用,病人會感到想要睡覺,這是藥效的表現。等到覺醒後,病情就會得到緩解。

囊癰(腎囊腫)是因為濕熱向下侵襲所導致的。如果出現膿液,這是因為混雜的氣體向下流動,將要流入滲出通道。由於陰道損傷或是排尿不暢,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膿液完全排出後,病情自然就會好轉,不用藥物也能恢復,關鍵在於良好的調理。還有一種情況是腹部腫脹,逐漸流入囊內,腫脹加重,導致囊壁自行破裂,睪丸懸掛下來,流出水分,可以使用輔炭末敷上,外麵包裹紫蘇葉,保持仰臥姿勢進行休養。

癰疽入囊者,予嘗治數人,悉以濕熱入肝經施治,而用補陰佐之。雖膿潰皮脫,睪丸懸掛,皆不死。

一少年,玉莖挺長,腫而痿,皮塌常潤,磨股難行,兩脅氣衝上,手足倦弱。先以小柴胡加黃連大劑,行其濕熱,少加黃檗,降其逆上之氣,腫漸收,莖中有堅塊未消。以青皮為君,少佐以散風之藥末服之,以絲瓜子汁調五棓子末傅愈。

本草言夏枯草大治瘰癧,散結氣,有補養厥陰血脈之功,而經不言。觀其能退寒熱虛者,可仗。若實者,以行散之藥佐之,外以艾灸,亦漸取效。(以上見《丹溪纂要》)

白話文:

患有癰疽,膿液聚集形成囊肿的人,我曾经治疗过好几个,都是用治疗湿热入肝经的方法,并辅以滋阴的药物。虽然脓液溃烂、皮肤脱落,甚至睾丸都悬垂下来,但他们都活了下来。

一个年轻人,生殖器又长又肿,而且萎缩,皮肤塌陷还总是湿润,摩擦大腿行走困难,两侧肋骨处气上冲,手脚无力。我首先用小柴胡加黄连的大剂量,来疏散他的湿热,再稍微加一点黄柏,降伏他逆上之气,肿胀逐渐消退,但是生殖器里还有硬块没有消失。我就用青皮为主药,辅以一些散风药,研成粉末让他服用,并用丝瓜子汁调和五棓子粉末,外敷在患处,最终治好了。

本草书上说夏枯草能治疗瘰癧,散结气,还能补养厥阴经的血脉,但是并没有详细说明。观察它能退寒热虚弱,是可以依靠的。如果病症属于实证,就要用行散的药物配合治疗,同时用艾灸,也能逐渐取得疗效。

《外臺秘要》:人之肉,脾所主。人之皮膚,肺所管。膚肉受病,皆由衣服滋味。衣服厚暖則來易,滋味過多則臟腑生熱。臟腑既壅塞,則血脈不流,而毒氣偏注,湊於俞穴之所,陰陽會津,邪承虛伏守,必煮其血。血散則潰肉,肉腐則成膿。實則為癰,浮則為腫。若堅腎肝虛熱,遂成癧矣。疽則附骨,癧則著筋。

經曰:火鬱發之。雖大便數日不通,宜多攻表,發散陽氣,少加潤燥潤之。如風脈風證,只用發表風藥,亦可通利。若干燥秘澀,尤宜潤之,不可下。

劉守真曰:瘡腫因內熱外虛,風濕所乘。然肺主氣、皮毛,脾主肌肉。氣虛則膚腠開,風濕所乘。脾氣濕而內熱,即生瘡也。腫者由寒熱毒氣,客於經絡,使血澀壅結成腫。風邪內作者,即無頭無根。氣血相搏作者,有頭有根。赤核腫則風氣流會。瘡以痛為實,癢為虛者,非謂虛寒,謂熱之微甚。

白話文:

《外臺祕要》:人的肌肉是脾臟所控制的。人的皮膚是肺臟所管轄的。皮膚和肌肉生病,都是因為穿著和飲食造成的。穿著厚暖就會容易生病,飲食過多就會導致內臟產生熱氣。內臟一旦壅塞,就會導致血脈不通暢,毒氣就會偏聚在俞穴(經絡氣血匯聚的地方),陰陽交會的地方,邪氣乘虛而入,就會沸騰血氣。血氣散開就會潰爛肌肉,肌肉腐爛就會產生膿液。實症會形成癰,浮症會形成腫。如果腎臟肝臟虛弱產生熱氣,就會形成癧。疽會附著在骨頭上,癧會附著在筋上。

經文說:鬱積的火氣要發散掉。即使大便幾天不通暢,也應該多用發散表氣、宣通陽氣的藥物,少用潤燥滋潤的藥物。如果是風脈風證,只用發散風邪的藥物就可以讓大便通暢了。如果非常乾燥、祕結、便祕,就更應該用潤滑的藥物,不能用瀉下的藥物。

劉守真說:瘡腫的產生是因為內熱外虛,風濕乘虛而入。肺主氣、管皮毛,脾主肌肉。氣虛就會導致皮膚腠理疏鬆,風濕邪氣就會乘虛而入。脾氣虛弱,內部有熱氣,就會產生瘡。腫是由於寒熱毒氣在經絡中客居,導致血氣壅塞而形成腫。如果是風邪內侵所致,就會沒有頭和根。如果是氣血搏結所致,就會有頭和根。赤核腫是由於風氣流注會聚所致。瘡以疼痛為實證,瘙癢為虛證,虛證並不是指虛寒,而是指熱氣較輕微。

仲景云:數脈不時,則生惡瘡。注:脈不時者為數,當改而復,復不微是邪氣。但郁營氣中,必出自肌肉而生惡瘡。《千金》云:諸浮數脈,應當發熱,而反灑淅惡寒,若有痛處,當發為癰。癰疽膿已成,十死一生,故聖人弗使已成。其已成膿血者,砭石被鋒所取也。

《素問》:血實宜決之,氣虛宜導引之。地有高下,氣有溫涼。高者氣寒,下者氣熱故也。濕熱瘡,汗之則瘡已。經曰:治癰腫者,刺癰上,視小大深淺刺,冬則閉塞。閉塞者,用藥多而少針石。所謂少針石者,非癰疽之謂也。

經曰:癰疽不得頃時回,回者遠也。言癰疽遠頃時而不瀉,則爛筋骨穿臟腑矣。

白話文:

張仲景說:如果脈象不規律,就會生出惡瘡。註解:脈象不規律指的是脈象數而無定,應該恢復正常,但恢復不完全,就是邪氣入侵。邪氣鬱結在營氣之中,必定會從肌肉中透出而形成惡瘡。《千金方》說:如果脈象浮而數,應該發熱,卻反而出現發冷、發熱交替的症狀,如果還有疼痛的地方,就會發展成癰腫。癰疽一旦化膿,十死一生,所以聖人主張不要讓它發展到化膿的程度。如果已經化膿了,就只能用砭石或鋒利的刀具來治療。

《素問》說:血瘀應該用針刺疏通,氣虛應該用導引法。地球有高低之分,氣也有溫涼之別。高的地方氣寒,低的地方氣熱,這是自然規律。濕熱瘡可以用汗法治療。經書說:治療癰腫,應該在癰腫的部位上刺針,觀察癰腫的大小和深度來決定針刺的深淺。冬天則要閉塞。閉塞的意思是,要用藥物治療,少用針石。所謂少用針石,不是指不用於治療癰疽。

經書說:癰疽不能拖延時間,拖延時間就會導致惡化。意思是說,癰疽如果拖延時間不治療,不進行排膿,就會腐爛筋骨,穿透臟腑。

《靈樞》云:癰疽不問虛實寒熱,皆由氣鬱而成。經云:氣宿於經絡,與血俱澀而不行,壅結而成,此因喜怒憂思也。身有熱,被風冷搏之,血脈凝泣不行,熱氣壅結而成,此外因也。有陰虛陽氣湊襲,寒化為熱,熱盛則肉腐為膿,此寒熱風熱所傷也。有因服丹石、炙爆、面濕、床被厚者,有因盡力房室,精虛氣節者。

《爾雅》云:癤者節也,癰者壅也,疽者沮也。是言陰陽不和,有所壅節,皆成癰疽也。又云:陰滯於陽則發癰,陽滯於陰則發疽。此二毒發無定處,當以脈辨之。浮洪滑數則為陽,微沉緩澀則為陰。陰則熱治,陽則冷治。治法有四節八事:初覺則宜消熱,癰毒已潰則宜排膿止痛,膿盡則消惡肉,惡肉盡則長傅痂。

白話文:

《靈樞》與《爾雅》關於癰疽的論述

**《靈樞》**中說:「癰疽不論虛實寒熱,皆由氣鬱而成。」意思是說,癰疽的形成,不分體質虛實、寒熱體質,都是因為氣血瘀滯不通而引起的。

經文中又說:「氣宿於經絡,與血俱澀而不行,壅結而成,此因喜怒憂思也。」這指的是長期情緒抑鬱,導致氣血運行不暢,淤積於經絡,最終形成癰疽。

此外,經文還指出:「身有熱,被風冷搏之,血脈凝泣不行,熱氣壅結而成,此外因也。」意思是說,身體有熱,又遇風寒侵襲,導致血脈凝滯不通,熱氣鬱結,也會形成癰疽。

另外,經文提到:「有陰虛陽氣湊襲,寒化為熱,熱盛則肉腐為膿,此寒熱風熱所傷也。」這指的是陰虛體質的人,陽氣虛弱,容易受到寒邪侵襲,寒邪化熱,熱盛則腐蝕肌肉形成膿腫,這是因寒熱風熱侵傷所導致。

最後,經文還列舉了其他形成癰疽的原因,包括:「有因服丹石、炙爆、面濕、床被厚者,有因盡力房室,精虛氣節者。」這些都是因為過度食用辛辣食物、外感濕熱、過度房事等因素,導致氣血失調,形成癰疽。

**《爾雅》**中則對癰疽的定義進行了闡述:「癤者節也,癰者壅也,疽者沮也。」意思是說,癤是局部的炎症,癰是氣血瘀滯阻塞,疽是組織潰爛。這說明陰陽失調,氣血瘀滯,都會導致癰疽的形成。

《爾雅》中還指出:「陰滯於陽則發癰,陽滯於陰則發疽。」意思是說,陰氣鬱結於陽氣,就會形成癰;陽氣鬱結於陰氣,就會形成疽。

《爾雅》指出,癰疽的發病部位不固定,需要通過望聞問切來辨別虛實寒熱。脈象浮洪滑數者屬陽,微沉緩澀者屬陰。陰證則宜熱療法,陽證則宜冷療法。

總之,癰疽的治療應根據其病因、證候的不同進行調整。一般可分為四個階段,八個步驟:

**初覺期:**以消熱為主。 **潰破期:**以排膿止痛為主。 **膿盡期:**以消惡肉為主。 **癒合期:**以長傅痂為主。

以上是《靈樞》和《爾雅》關於癰疽的論述,希望能幫助你理解古人對癰疽的認識和治療方法。

次序既明,又須別其因以施治,觀病淺深凶吉,寒則溫之,熱則涼之,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導以針,灼以艾,破毒潰堅,以平為期也。

《太平聖惠方》:癰疽已破,泄其膿。煩痛尚未全退,診其脈洪滑粗散者難療,微澀遲緩者易瘥。諸緊數之脈,應發熱而反惡寒者,癰疽也。

東垣云:瘡疽之發,其受之有內外之別,治之有寒溫之異。受之外者,法當托裡以溫劑,反用寒藥,則是皮毛始受之邪,引入骨髓。受之內者,法當疏利以寒劑,反用溫劑托裡,則是骨髓之病,上徹皮毛。表裡通潰,共為一瘡,助邪為毒,苦楚百倍,輕則危殆,重則死矣。

予聞潔古老人曰:瘡瘍之生也,表裡不同,或攻或發,少有差舛變證,隨為殺人,尤苦痛於傷也。針灸施治,隨宜所用之藥,又當明入五臟君臣,是其法也。

白話文:

辨明病症的順序後,還要區分病因才能對症下藥。觀察病情輕重吉凶,寒症就用溫熱之法,熱症就用涼寒之法,虛症就用補益之法,實症就用瀉泄之法。用針灸治療,用艾灸溫灼,消解毒素,軟化堅硬,最終目標是讓病症平復。

癰疽潰破後,膿液排出,如果病人煩躁疼痛還沒完全消失,脈象洪大滑利粗散,就難以治療,脈象細微澀滯緩慢,則容易痊癒。凡是脈象緊促頻數,應當發熱卻反倒畏寒的,都是癰疽。

李東垣說:瘡疽的發病,有內外之分,治療上有寒熱之別。外感者,應當溫補內裡,若反用寒藥,則皮毛初受邪氣,就會深入骨髓。內傷者,應當疏通利泄,用寒涼之法,若反用溫藥補內裡,則骨髓疾病就會蔓延到皮毛。表裡相通,共同形成一個瘡瘍,助長邪氣,變成毒素,痛苦百倍,輕則危殆,重則死亡。

我聽聞潔古老人說:瘡瘍的發生,表裡不同,有的攻向內裡,有的發於外皮,稍有偏差變證,就會致人死亡,尤其苦於傷痛。針灸治療,隨症選用藥物,還要明白五臟的君臣關係,這是治療瘡瘍的法則。

李氏云:小兒純陽多熱,心氣鬱而多瘡瘍,胎食過而受熱毒,犀角散為最。余如常法,大下恐傷其胃。

《千金方》云:治發背已潰未潰,豆豉水和,搗成硬泥,依腫大小,作餅三四分厚。如已有瘡孔,勿覆瘡孔上。四布豉餅子,列艾其上灸之。使微熱,勿令破肉。如熱痛,急少起。日火二度。如先有瘡孔,孔出汗即瘥。

丹溪云:漏瘡須先服補藥,以生氣血,即參、耆、朮、歸、芎大劑為主服。以炮附子末,唾津和為餅,如三錢厚,安瘡上,以艾炷灸之。漏大艾炷亦大,漏小艾炷亦小。但灸令微熱,不可令痛。干則易之,如困則止。來日如前法再灸,直至肉平為效。亦有用附片灸,仍前氣血藥作膏藥貼之。

白話文:

李氏說:小孩是純陽之體,容易有熱氣,心氣鬱結就容易長瘡瘍,如果胎裡就吃太多東西,容易受到熱毒的影響,所以用犀角散最有效。其他方法,像用峻猛的藥物瀉下,恐怕會傷到孩子的胃。

《千金方》記載:治療發背,無論是已經潰爛或是還沒潰爛,都用豆豉水混合成泥,根據腫塊的大小,做成厚約三到四分的餅。如果有瘡孔,不要覆蓋在瘡孔上。用四塊豆豉餅,排成一列,在上面放艾條灸,讓它微微發熱,不要灸到破皮。如果感到熱痛,就要馬上停下來。每天灸兩次。如果本來就有瘡孔,從孔中流出汗水,就表示病好了。

丹溪說:治療漏瘡,必須先服用補氣血的藥物,以滋養氣血,主要用人參、黃耆、白朮、當歸、川芎等藥材,用大劑量服用。再用炮製的附子研成粉末,用唾液混合成餅,厚約三錢,貼在瘡口上,用艾炷灸,瘡口大的艾炷也要大,瘡口小的艾炷也要小。但只要灸到微微發熱就可以了,不要灸到痛。如果乾了就換新的,如果感覺不舒服就停下來。第二天用同樣的方法再灸,直到肉平復為止。也可以用附子片灸,並且用之前補氣血的藥材熬成膏藥貼在瘡口上。

《中藏經》云:癰疽瘡腫之作,皆五臟六腑蓄毒不流,非獨榮衛壅塞而發。其行也有處,其主也有歸。假令發於喉舌者,心之毒;皮毛者,肺之毒;肌肉者,脾之毒;骨髓者,腎之毒。發於下者,陰中之毒;發於上者,陽中之毒。外者六腑之毒,內者五臟之毒。故內曰壞,外曰潰;上曰從,下曰逆;發於上者得之速,發於下者得之緩;感於六腑者則易治,感於五臟者則難治也。

《此事難知》:論中定癰疽死之地分。

一茯菟,二腓腨,三背,四五臟俞,五項上,六腦,七髭,八鬢,九頤。

按《素問》、《靈樞》諸篇,具瘡瘍之由,生死之要,針治之法甚詳,宜玩本文。大抵已上所言地分,皆脈絡所會,內系腑臟。然患者得而早言,醫者審證,按法治之,則皆為不死矣。設不早治,治不對證,雖發於不死之地分,吾恐亦致死矣。

白話文:

《中藏經》記載:癰瘡腫瘤的形成,都是因為五臟六腑停滯毒素不通暢,不僅僅是氣血壅塞而發生的。它們生長的位置有規律,主治也有所屬。假設長在喉嚨舌頭的,是心臟的毒素;長在皮膚毛髮的,是肺臟的毒素;長在肌肉的,是脾臟的毒素;長在骨髓的,是腎臟的毒素。長在下方的,是陰分中的毒素;長在上方,是陽分中的毒素。外方的毒素來自六腑,內方的毒素來自五臟。因此,內部的叫「壞」,外部的叫「潰」;上方的叫「從」,下方的叫「逆」;長在上方得到的較快,長在下方得到的較慢;涉及六腑的容易治療,涉及五臟的難以治療。

《此事難知》記載:論述了癰疽死生的位置之分。

一茯菟,二腓脅,三背部,四五臟俞穴,五頸項以上,六腦部,七鬍鬚,八鬢角,九下頜。

根據《素問》、《靈樞》等篇章,詳細論述了瘡瘍的原因、生死要點、針灸治療方法,應該細心鑽研本文。總之,以上所說的部位,都是經脈會聚之處,內部連接著腑臟。但是患者及時表述病情,醫生仔細診斷,按照方法治療,都能達到不死。如果不及時治療,治療不對症,即使長在不死部位,恐怕也會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