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心法》~ 卷四 (4)
卷四 (4)
1. 流注
陳進士遂初,年逾三十,患腹腫硬,逾年而瘡頭破,時出血水。此七情所傷,榮氣絕於肉理而然,名曰流注。診之肝脈澀。蓋肝病脈不宜澀,小腹正屬肝經,須澀脈退,乃可愈。予欲以甘溫之劑,補其氣血,令自消潰。彼不信,仍服攻伐之藥,致氣血愈虛,果歿於金旺之月。
丹溪云:諸經惟少陽、厥陰之生癰疽,宜預防之,以其多氣少血也。少血而肌肉難長,瘡久不合,必成敗症。苟不知此。輒用峻利毒藥,以伐真陰分之血,則其禍不旋踵矣!
一室女,背髀結一核如錢,大而不焮,但倦怠少食,日晡發熱,脈軟而澀。此虛勞氣鬱所致也。予用益氣養血開鬱之藥,復令飲人乳,精神稍健。彼不深信,又服流氣飲,飲食遂少,四肢痿軟。其父悔之,復請予治。予以為決不可起矣,後果斃。
白話文:
陳進士三十多歲時,患了腹部腫脹堅硬的病,一年後瘡頭破裂,不斷流出血水。這是由於七情所傷,導致營氣停滯於肉中所致,叫做流注。診脈時發現肝脈澀,而肝病的脈象不應該澀,小腹正是肝經所屬,必須讓澀脈消退才能痊癒。我想用甘溫的藥劑來補益他的氣血,讓腫脹自行消散。他不相信,仍然服用攻伐的藥物,導致氣血更加虛弱,最終在金旺之月去世。
丹溪說:所有經絡中只有少陽、厥陰容易生長癰疽,應該預防,因為它們氣多血少。血少則肌肉難以生長,瘡口難以癒合,必會形成敗症。如果不知道這個道理,就用峻利毒藥來攻伐真陰分的血,後果將會很快顯現!
有一個女孩,背部大腿上長了一個像銅錢一樣大的硬塊,沒有發紅腫脹,只是感到疲倦乏力,食慾不佳,每天下午發熱,脈象軟弱而澀。這是由於虛勞氣鬱所致。我用益氣養血、開鬱的藥物治療,並讓她喝人乳,精神稍微好轉。她不深信,又服用流氣飲,結果飲食減少,四肢無力。她父親後悔不已,再次請我治療。我認為她已經無藥可救了,後來果然去世了。
一男子,年三十餘歲,素飢寒,患右肋腫如覆瓢,轉側作水聲,脈數。經曰陰虛陽氣湊襲,寒化為熱,熱甚則肉腐為膿,即此證也。及按其腫處即起,是膿已成矣。遂以濃煎黃耆六一湯,令先飲二鍾,然後針之。膿出數碗許,虛症並至。遂以大補藥治之,三月餘而愈。大抵膿血大泄,氣血必虛,當峻補之。
雖有他病,皆宜緩治。蓋元氣一復,諸病自退。若老弱之人,不問腫潰,尤當補也。
一婦人,左臂胃經部分結腫一塊,年許不潰,堅硬不痛,肉色不變,脈弱少食,月經每過期,日晡發熱,遇勞或怒則痛。此不足之症也。遂與參、耆、歸、朮、川芎、芍藥、熟地黃、貝母、遠志、香附、桔梗、牡丹皮、甘草,百餘貼而消。大抵婦病,多起於郁,鬱則氣血受傷,百病生矣。
白話文:
一位三十多歲的男性,平常總是飢寒交迫,得了右肋疼痛腫脹的毛病,就像覆蓋了一塊大瓢一樣,側身睡時還能聽到水聲,脈搏跳動得很快。醫書上說,陰氣虛弱,陽氣就會趁機入侵,寒氣就會轉化為熱氣,熱度過高就會使血肉腐爛化膿,講的就是這種病症。按壓腫脹部位,膿液就流出來,說明膿已經形成了。於是用濃煎黃耆六一湯給他喝,讓他先喝兩碗,然後再針灸。膿液流出了好幾碗,虛弱的症狀也隨之出現。於是給他服用大補藥調理,三個月後就痊癒了。總的來說,膿血大量流失,氣血必定虛弱,應該大量補益。
即使有其他病症,也應該緩慢調理。因為元氣一恢復,各種病症自然就會消退。如果是年老體弱的人,無論腫脹還是潰爛,都應該以補益為主。
一位女性,左臂胃經部位結了一個腫塊,已經有一年了還沒有潰爛,摸起來很硬也不痛,肉色沒有變化,脈搏微弱、食慾不振,月經總是推遲,下午發燒,勞累或生氣時腫塊會疼痛。這是氣血不足的症狀。於是給她服用參、耆、歸、朮、川芎、芍藥、熟地黃、貝母、遠志、香附、桔梗、牡丹皮、甘草等藥材,一百多副藥之後,腫塊就消散了。總的來說,女性疾病大多是由於情緒鬱結引起的,情緒鬱結就會損傷氣血,就會產生百病。
一子年十九,腰間腫一塊,無頭不痛,色不變,三月不潰,飲食少思,肌肉日瘦。此寒搏腠理,榮氣不行,鬱而為腫也,名曰濕毒流注。《元戎》云:若人飲食疏,精神衰,氣血弱,肌肉消薄,榮衛之氣短促而澀滯,故寒搏腠理,閉鬱而為癰腫者。當補之,以接虛怯之氣。遂以十全大補湯加香附、陳皮,三十餘劑,始針之,遂出白膿二碗許。
仍用前藥,倍加參、耆,及以豆豉餅灸之,漸愈。彼惑於速效者,乃內服敗毒,外貼寒涼藥,反致食少膿稀,患處色紫復。請予治,喜得精氣未喪,仍以前藥加遠志、貝母、白蘞,百劑而愈。此瘡若久而不愈,或膿水清稀者,當以內寒散服之,及附子餅灸之,然後可愈。若不慎飲食、起居、七情者,不治。
白話文:
一位十九歲的年輕人,腰部腫了一塊,沒有頭部疼痛,顏色也沒有變化,已經腫了三個月卻沒有潰爛,食慾不振,思緒也不集中,肌肉一天比一天瘦弱。這是因為寒氣侵襲肌膚組織,營氣無法流通,鬱結而形成腫塊,叫做濕毒流注。《元戎》書中說:如果一個人飲食不節制,精神衰弱,氣血虛弱,肌肉消瘦,營衛之氣短促而阻塞,就會導致寒氣侵襲肌膚組織,閉塞鬱結而形成癰腫。應該要補氣,來接續虛弱的氣息。於是,我用十全大補湯加上香附、陳皮,服用三十多劑後,才用針刺,膿水流出約兩碗。
繼續使用之前的藥方,並加倍使用人參和黃耆,同時用豆豉餅灸患處,病情漸漸好轉。有些人迷信速效藥物,就服用敗毒藥物,外敷寒涼藥,反而導致食慾更差,膿水稀薄,患處變成紫色。這位年輕人後來請我治療,幸好精氣尚未完全喪失,我繼續使用之前的藥方,加上了遠志、貝母、白蘞,服用了百劑後痊癒。這種瘡瘍如果長期不癒合,或者膿水清稀,就應該服用內寒散來驅散寒氣,同時用附子餅灸患處,才能痊癒。如果不小心飲食、起居,或者情緒不佳,就會無法治癒。
劉文通室,年逾二十,腰間突腫寸許,肉色不變,微腫不潰,發熱脈大。此七情所傷,氣血凝滯,澀於隧道而然也。當益氣血,開鬱結,更以香附餅熨之,使氣血充暢,內自消散,不消雖潰亦無虞。不聽,乃服十宣、流氣之藥,氣血愈虛,破出清膿,不斂而斃。
白話文:
劉文通的房裡,年紀超過二十歲,腰間突然腫起一寸左右,肉色沒有改變,腫得輕微且沒有潰爛,發燒脈象很大。這是因為七情所傷,導致氣血凝滯,阻塞在經脈通道而引起的。應該要補益氣血,疏通鬱結,並用香附餅熨貼患處,使氣血流通,內部自然消散。即使沒有消散,即使潰爛也不必擔心。
如果不聽從建議,反而服用十宣、流氣的藥物,就會導致氣血更加虛弱,膿液破出,無法癒合而死亡。
2. 乳癰
王汝道室,年逾三十,每怒後乳內作痛或腫。此肝火所致,與小柴胡合四物湯,加青皮、桔梗、香附、枳殼而愈。彼欲絕去病根,自服流氣飲,遂致朝寒暮熱,益加腫痛。此氣血被損而然。予與八珍湯,三十餘劑。喜其年壯,元氣易復,而得愈也。
郭氏妾,乃放出宮人,年四十,左乳內結一核堅硬,按之微痛,脈弱懶言。此鬱結症也,名曰乳岩。須服解鬱結、益血氣藥,百貼可保。郭謂不然,別服十宣散、流氣飲,瘡反盛。逾二年,復請予,視其形如覆碗,腫硬如石,膿出如泔。予謂膿清脈大,寒熱發渴,治之無功,果歿。
白話文:
王汝道,年過三十歲,每次發怒後,乳房內都會疼痛或腫脹。這是肝火旺盛所致,服用了小柴胡合四物湯,再加青皮、桔梗、香附、枳殼,才得以痊癒。他想徹底根除病根,自行服用了流氣飲,結果導致早晚發熱,腫痛加劇。這是氣血受損所致。我給他開了八珍湯三十多帖。欣慰的是他正值壯年,元氣容易恢復,因此得以痊癒。
郭姓男子的小妾,原是出宮的宮女,年約四十歲。她的左乳內長了一個堅硬的結核,按壓時微痛,脈搏虛弱,說話懶散。這是鬱結症,又稱乳巖。需要服用化解鬱結、益氣血的藥物,堅持服用百貼即可痊癒。郭氏不同意,另服了十宣散和流氣飲,結果病情反而加重。兩年後,她再次找我求診,她的乳巖狀如覆蓋的碗,腫硬如石頭,流出膿液如淘米水。我認為膿液清稀,脈象洪大,寒熱發渴,治療無效。果然,她後來去世了。
一婦,年逾二十,稟弱,乳內作痛,頭疼脈浮。與人參敗毒散,倍加人參,一劑表證悉退,但飲食少思,日晡微熱。更以小柴胡湯合六君子湯,二劑熱退食進。方以托裡藥加柴胡,十餘劑,針出膿而愈。又有一婦,患此症,膿成畏針,病勢漸盛。乃強針之,膿出三碗許,脈數發渴。
以大補藥,三十餘劑而愈。丹溪云:乳房為陽明所經,乳頭為厥陰所屬。厥陰者肝也,乃女子致命之地,宗筋之所,且各有囊橐。其始焮腫雖盛。受患且於一二囊。若膿成不刺,攻潰諸囊矣,壯者猶可,弱者多致不救。所以必針而後愈也。
白話文:
一位女子,年過二十,體質較差,乳房疼痛,頭疼,脈象浮動。給予「人參敗毒散」藥方,加倍人參劑量,服用一劑,表證症狀全部消失,但食慾不振,下午出現低燒。改用小柴胡湯加六君子湯,服用兩劑後,發熱退去,食慾恢復。藥方中加入柴胡,作為託裡藥,連續服用十幾劑,針刺排膿後痊癒。
另一位女子,患有此症,膿已形成但害怕針刺,病情逐漸加重。於是強行針刺,膿液排出約三碗,脈數且口渴。
給予大補藥,服用三十餘劑後痊癒。丹溪醫家認為:乳房屬陽明經絡,乳頭屬厥陰經絡。厥陰經絡與肝相關,為女性的要害部位,是宗筋所在,且有許多囊狀構造。初期腫脹嚴重時,病變只在幾個囊內。如果膿液形成不刺破,就會潰爛擴散到其他囊內,體質強壯者尚可承受,體質虛弱者多會危及性命。因此,必須針刺排膿才能痊癒。
一婦人,乳內腫一塊,如雞子大,勞則作痛,久而不消,服托裡藥不應。此乳勞症也,屬肝經血少所致。先與神效栝蔞散四劑,更隔蒜灸之,腫少退。再服八珍湯,倍加香附、夏枯草、蒲公英,仍間服前散,月餘而消。亦有乳疽一證,其狀腫硬木悶,雖破而不潰,腫亦不消,尤當急服此散,及隔蒜灸。
斯二症乃七情所傷,氣血所損,亦勞症也。宜戒怒,節飲食,慎起居,否則不治。
一婦人,患乳癰,氣血頗實,但瘡口不合,百法不應。予與神效栝蔞散,四劑少可。更與數劑,及豆豉餅灸之而愈。又一婦患此未潰,亦與此藥,三劑而消。良甫云:如有乳勞,便服此藥,可杜絕病根。如毒已成,能化膿為水。毒未成者,則從大小便中散之。
白話文:
一、一婦人,乳房裡長了一個腫塊,像雞蛋那麼大,勞累時便疼痛,長久不消退,服用治療氣血虛寒的藥物也不見效果。這是乳房勞損的症狀,是肝經血氣不足造成的。先給她服用了神效栝蔞散四劑,再隔著蒜灸灸腫塊,腫塊稍微消退了一些。接著又給她服用八珍湯,加倍加入香附、夏枯草、蒲公英,仍然間隔服用前述的栝蔞散,一個月後腫塊就消退了。還有一種乳疽的證狀,它的特徵是腫塊堅硬木訥,即使破開也不潰爛,腫塊也不消退,這種情況更應該及時服用栝蔞散,並且隔著蒜灸。
這兩種症狀都是因為七情所傷,氣血受損,也是勞損所致。應該戒怒,節制飲食,謹慎起居,否則難以治癒。
二、一婦人,患有乳癰,氣血很足,但瘡口就是癒合不了,各種方法都試過了也沒有效果。我給她服用了神效栝蔞散,四劑後症狀就有所好轉。我又給了她幾劑藥,並且用豆豉餅灸,最終治癒了。還有一位婦人患有未潰爛的乳癰症狀,我也給了她這種藥,三劑後就消退了。醫學界的大夫說:如果有乳房勞損,服用這個藥方就能消除病根。如果毒氣已經形成,能夠將膿液化為水。毒氣未形成的,就能透過大小便排出體外。
一婦人,患瘰癧,與養血順氣藥,不應。亦與神效栝蔞散,二劑頓退,又六劑而消。卻與托裡藥,氣血平復而愈。
一婦人,患乳癰,寒熱頭痛。與荊防敗毒散一劑,更與蒲公英(春秋間開黃花似菊一握,)搗爛,入酒二三盞,再搗,取酒熱服,相熱罨患處而消。丹溪云:此草散熱毒,消腫核,又散滯氣,解金石毒之聖藥。(鄉人採充菜,俗呼荸荸下。)
一婦人,產次子而無乳,服下乳藥,但作脹。予謂人乳皆氣血所化,今脹而無乳,是血氣竭而津液亡也,當補其氣血,自然有乳矣。乃與八珍湯,倍加參、術,少加肉桂,二十餘服,乳遂生,後因勞役復竭。夫其初產有乳,再產而無,其氣血只給一產耳,其衰可知。間有產後乳出不止,亦為氣虛,宜補藥止之。
白話文:
第一則
一名婦女,患有淋巴結結核(瘰癧)。治療時,給予養血順氣的藥物,但效果不佳。改用神效栝蔞散,服用兩劑後,病情迅速好轉。又服用六劑,病情消失。之後再給予調理脾胃的藥物,氣血平和,病情痊癒。
第二則
一名婦女,患有乳癰(化膿性乳腺炎),出現寒熱、頭痛的症狀。治療時,給予葛根湯一劑。另取蒲公英(春季和秋季開黃花,似菊花,一握),搗爛,加入兩三杯酒,再搗,將酒液加熱後服用。同時將熱酒敷在患處,病情逐漸好轉。丹溪子表示:蒲公英能散熱解毒,消腫化核,還能理氣散滯,是解金石中毒的良藥。(民間常採蒲公英嫩葉充作蔬菜,俗稱荸荸下。)
第三則
一名婦女,生產後沒有乳汁,服用催乳藥物,但只導致乳房脹痛。我認為人乳是由氣血轉化而來的,現在乳房脹痛卻沒有乳汁,說明氣血耗竭,津液不足。應當補養氣血,自然就會有乳汁。於是,給予八珍湯,加倍人參和白朮,稍加肉桂,服用二十餘劑後,乳汁遂生。後來因勞累過度,乳汁再次枯竭。當初生產有乳汁,再次生產卻沒有,說明氣血僅夠供應一次生產,其衰弱可想而知。偶爾有產後乳汁不斷流出的情況,也是由於氣虛所致,應當服用補藥止住。
其或斷乳,兒不吮亦能作脹,則用麥櫱炒為末,白湯調服以散之。若兒吮破乳頭成瘡,則用蒲公英末,或黃連胡粉散摻之。若乳頭裂破,以丁香末,或蛤粉、胭脂傅之,並效。
內翰李蒲汀太夫人,左脅內作痛,牽引胸前。此肝氣不和,尚未成瘡。用小柴胡湯,加青皮、枳殼,四劑少可,再加芎、歸治之而愈。
白話文:
如果斷奶後孩子不吸吮乳房也感到脹痛,可以用炒麥芽粉用白湯調服,可以散去脹痛。如果孩子吸吮破了乳頭導致傷口,可以用蒲公英粉,或是黃連、胡粉散混合敷在傷口上。如果乳頭裂開,可以用丁香粉,或是蛤粉、胭脂塗抹,都有效果。
李蒲汀太夫人的左邊脅肋疼痛,並且牽引到胸前,這是肝氣不和,還沒有化膿。可以用小柴胡湯,加入青皮、枳殼,服用四劑後症狀會減輕,之後再加入芎、歸治療,即可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