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己

《外科心法》~ 卷四 (3)

回本書目錄

卷四 (3)

1. 口齒咽喉並腎虛耳痛

大宗伯毛公,齒痛,胃脈無力。用補中益氣湯,加生地黃、牡丹皮,治之而愈。

黨吏部,頰腮腫焮至牙齦,右關脈數。此胃經風熱上攻也,以犀角升麻湯,治之而消。

郭職方,齒腫痛焮至頰腮,素善飲。治以清胃散,數劑而愈。

一男子,患齒痛,服清胃散不應,服涼膈散愈盛。予用補腎丸,治之而愈。

白話文:

大宗伯毛公牙齒疼痛,胃脈虛弱無力。用補中益氣湯,加入生地黃、牡丹皮,治療後痊癒。

黨吏部臉頰腫脹發炎蔓延至牙齦,右關脈跳動頻繁。這是胃經風熱上攻導致的,以犀角升麻湯治療,腫脹消退。

郭職方牙齒腫痛發炎蔓延至臉頰,平時嗜酒。用清胃散治療,服藥幾劑後痊癒。

一位男子患有牙齒疼痛,服用清胃散無效,服用涼膈散後症狀反而加重。我用補腎丸治療,最終痊癒。

一男子,耳內出膿,或痛或癢,服聰耳益氣湯不應,服防風通聖散愈甚。予以補腎丸,治之而愈。

白話文:

有一個男人耳朵裡流膿,有時疼痛有時發癢,服用「聳聽益氣湯」沒有效果,改用「防風通聖散」反而更嚴重。醫生就開了「補腎丸」來治療他,最後病就好了。

2. 瘰癧

沈氏室,患瘰癧,久而不消,自汗惡寒。此氣血俱虛也,遂以十全大補湯,月餘而潰。然堅核雖散,而瘡口不斂,更灸以豆豉餅,仍與前藥加烏藥、香附,兩月而愈。大抵堅而不潰,潰而不合,皆由氣不足也。嘗見患此瘡者,瘡口雖合而不加補,往往變為瘵症。若發寒熱,眼內有赤脈貫瞳子,俱不治。一脈者一年死,二脈者二年死。

一婦人,因怒耳下腫痛,以荊防敗毒散加連翹、黃芩,四貼而愈。嘗治此旬日不消者,以益氣血藥,及飲遠志酒,其腫自消。若無膿者,亦自潰。不戒忿怒者,難治。一婦人,亦因怒耳下焮腫,頭痛寒熱,與荊防敗毒散加黃芩治之,表證悉退,但飲食少思,日晡發熱。東垣云:雖有虛熱,不可太攻,熱去則寒生也。

白話文:

沈氏的妻子患有瘰癧,久治不消,自汗惡寒。這是氣血兩虛造成的,於是服用「十全大補湯」,一個多月病就好了。但是堅硬的腫塊雖然已經消散,瘡口卻無法癒合。再用豆豉餅灸治,並在原先的方劑中加入「烏藥」、「香附」,兩個月後痊癒。一般來說,堅硬的腫塊不潰爛,潰爛的瘡口不癒合,都是因為氣不足造成的。我曾經見過患有這種病的人,瘡口雖然癒合了,卻沒有好好調養,結果往往轉變成癆病。如果發熱發冷,眼睛裡有紅色血脈貫穿瞳孔,都不能治癒。有脈象的,一年就會死去;有兩條脈象的,兩年就會死去。

有一位婦女,因為生氣導致耳下腫痛,用「荊防敗毒散」加上「連翹」、「黃芩」,四帖藥就好了。曾經治療過這種病已經好幾天都消不掉的,用補氣血的藥物,並飲用「遠志酒」,腫塊自然就消了。如果沒有膿,也會自己潰爛。不剋制憤怒的人,很難治癒。有一位婦女,也是因為生氣導致耳下腫痛,頭痛發燒,給她服用了荊防「敗毒散」加黃芩治療,表證都退了,但是食慾不振,每天下午發燒。東垣說:即使有虛熱,也不可以過於攻伐,因為熱退了就會生寒。

遂以小柴胡湯加地骨皮、川芎、當歸、茯苓、白朮、陳皮,十餘貼而愈。次年春,復腫堅不潰,來索方。予定八珍湯加香附、柴胡、地骨皮、桔梗,自制服之。至六七劑,以為延緩,仍服人參敗毒散,勢愈盛。又服流氣飲,則盜汗發熱,口乾少食。至秋復求治,診視氣血虛極,予辭不治,果歿。

白話文:

於是用「小柴胡湯」加上「地骨皮」、「川芎」、「當歸」、「茯苓」、「白朮」、「陳皮」,十多帖藥後痊癒。第二年春天,腫塊又變硬,沒有潰爛,病人來求藥方。我開了「八珍湯」加上香附、「柴胡」、「地骨皮」、「桔梗」的藥方,讓他自行服用。服用六七帖後,他覺得效果太慢,又改服「人參敗毒散」,病情反而更加嚴重。再服「流氣飲」後,出現盜汗、發熱、口乾、食慾不振的症狀。到了秋天,病人再次來求醫,我診斷他的氣血已經極度虛弱,婉拒治療,結果病人過世了。

今人有瘡瘍,不審元氣虛實,病在表裡,便服敗毒、流氣藥。殊不知敗毒散乃發表之藥,果有表證,亦止宜一二服,多則元氣反損,其毒愈盛,雖有人參莫補。流氣飲乃耗血之劑,果氣結膈滿,亦止宜二三服,多則血氣愈傷,反為敗症,雖有芎、歸,難以倚仗。丹溪云:此不膏粱、丹毒之變,因虛勞、氣鬱所致也。

一婦人,患瘰癧不消,膿清不斂。予以八珍湯,治之少愈。忽肩背痛,不能回顧,此膀胱經氣鬱所致,當以防風通氣湯治之。蓋膀胱之脈,始於目內眥,上頂巔,下耳角,復上頂,至腦後,過風府,下項,走肩膊,一支下腰脊。是經氣動則脊痛,項強,腰似折。按此非膀胱經證而何?彼乃云:瘰癧,膽經病也。

白話文:

現在的人患有瘡瘍,不知道元氣虛實,病情是表證還是裡證,就服用敗毒散和流氣飲等藥物。卻不知道敗毒散是發散之藥,如果有表證,也只宜服用一、兩次,服用太多反而會損傷元氣,毒氣會更加盛行,即使有參可能會導致無法補益。流氣飲是耗散氣血的藥物,如果有氣血鬱結,也只宜服用兩、三次,服用太多反而會損傷氣血,導致敗症,即使有川芎和當歸,也很難依賴它們。丹溪曾經說:這種病情不是因飲食過於肥厚滋膩、丹毒變化而成的,而是因身體虛弱、氣血鬱結所致。

有一位婦女,患了瘰癧,久治不消,膿水清稀不斂。我用八珍湯治療,她的病情稍微好轉。但突然出現肩背疼痛,不能回頭,這是膀胱經氣血鬱結所致,應該用防風通氣湯治療。因為膀胱經的經脈,起於眼角內側,上升頭頂,經過耳角,再上至頭頂,延伸到腦後,經過風府穴,下行至項部,經過肩部和手臂,有一支經脈下行腰脊。膀胱經氣血運行時,就會出現脊背疼痛,頸項強直,腰部如折。依此來看,這不就是膀胱經證狀嗎?那人卻說,瘰癧是膽經的病症。

其脈主行項側,即是經火動而然。遂自服清肝降火之藥,反致不食痛盛。復請予,診其脈,胃氣愈弱。先以四君子湯加陳皮、炒芍藥、半夏、羌活、蔓荊子,四劑食進痛止。繼以防風通氣湯,二劑而愈。又一婦,流注潰久,忽發熱。乃虛也,與補藥二劑。不用,另用人參敗毒散,大熱而斃。

夫老弱之人,雖有風邪,亦宜以補中益氣湯治之,況又非表證而峻表,不死何俟?

白話文:

患者原本脈象偏向頭頸側,顯然是肝火旺盛所致。自行服用清肝降火藥後,反而食慾不振,疼痛加劇。再次求診,脈象顯示胃氣虛弱。醫師先開立四君子湯,添加陳皮、炒芍藥、半夏、羌活、蔓荊子,服藥四劑後,食慾恢復,疼痛止息。接著再用防風通氣湯兩劑,病症完全痊癒。另一位婦女,久患流注潰瘍,突然發燒,這是虛證,應該服用補藥。但病人拒絕,改用人參敗毒散,結果高燒不退,最終不幸去世。

老年體弱之人,即使有風邪,也應該用補中益氣湯治療,何況這不是表證,卻用峻烈治表之法,不死才怪呢?

田氏婦,年逾三十,患瘰癧,已潰不愈。與八珍湯加柴胡、地骨、夏枯草、香附、貝母,五十餘劑,形氣漸轉。更與必效散,二服瘡口遂合。惟氣血未平,再用前藥,三十餘劑而平。後田生執此散,不問虛實,概以治人。殊不知散中斑貓性毒,雖專治瘰癧,多服則損元氣。若氣血實者,先用此下之,而投補劑,或可愈。

若虛而用下藥,或迨蝕藥,瘀肉雖去,而瘡口不合,反致難治。

一男子,因怒耳下及缺盆患瘰癧,潰延腋下,形氣頗實,瘡口不合,以散腫潰堅丸,治之而愈。又一婦患此,氣血不弱,亦服此丸,其核並消。而瘡口不斂,更以十全大補湯,及灸以豆豉餅,始痊。

白話文:

田姓婦人,年過三十,患有瘰癧,已經潰爛很久卻一直未癒。醫生給她開了八珍湯,加了柴胡、地骨、夏枯草、香附、貝母等藥材,服用五十多劑後,她的精神和體力逐漸恢復。接著又開了必效散,服用兩劑後瘡口就癒合了。但她氣血尚未恢復,又繼續服用之前開的藥方,服用了三十多劑才完全康復。之後田婦的丈夫拿著這個方子,不分虛實,就用來治療其他人。殊不知這個方子中含有斑貓,毒性很強,雖然專門治療瘰癧,但服用過多會損傷元氣。如果病人氣血實證,可以先用這個方子瀉掉,再服用補藥,可能會治癒。

但如果病人氣血虛弱,卻用這個瀉藥,甚至用蝕藥,雖然可以去除瘀肉,但瘡口卻無法癒合,反而會更難治。

一位男子,因為生氣導致耳下和鎖骨處患了瘰癧,潰爛蔓延至腋下,他的精神體力都很充沛,瘡口卻無法癒合,醫生用潰堅丸治療,治癒了。另一位婦人患有同樣的病症,她的氣血也不虛弱,也服用了潰堅丸,腫塊也消除了。但是瘡口卻沒有癒合,醫生又開了十全大補湯,並用豆豉餅灸,才痊癒。

廣東陳方伯子,遠途勞倦,發熱,脈大無力,耳下患腫。此勞損症也,飲補中益氣湯,自然熱退腫消。若專攻毒,則有虛虛之禍。彼不聽,服降火藥,及必效散,果吐瀉不食而死。夫人勞倦則損氣,氣衰則火旺,火旺則乘其脾土,故倦怠而熱,此元氣傷也。丹溪云:宜補形氣,調經脈,其瘡自消,不可汗下。若不詳脈證經絡,受病之異,而輒下之,鮮不危矣!

汪中翰侄,年及二十,耳下患癧焮痛,左關脈數。此肝經風熱所致,以荊防敗毒散三貼,表症悉退。再與散腫潰堅丸,月餘而平復。

一婦,年二十,耳下結核,經水每過期,午後頭痛,服頭風藥愈盛。予以八珍湯加柴胡、地骨皮,二十餘劑而愈。楊文魁,年逾三十,每勞心過度,頸腫發熱,服敗毒散愈盛。予以補中益氣湯,數劑而消。

白話文:

廣東陳方伯的兒子遠行勞累後發燒,脈搏大而無力,耳下患有腫塊。這是勞損症的症狀,用補中益氣湯調補身體,自然可以退燒消腫。如果只針對毒症治療,反而會虛上加虛,造成嚴重的後果。但患者不聽勸告,服用降火清熱的藥物和必效散,結果吐瀉不止,最後死亡。因為勞累過度就會損失元氣,元氣衰弱則火氣旺盛,火氣旺盛就會侵犯脾胃,所以會感到疲倦怠惰、發熱,這是元氣受損的表現。丹溪(朱震亨)說:應該補益身體和元氣,調整經脈,這樣腫瘡自然會消退,不可以發汗或瀉下治療。如果不仔細辨證望脈,瞭解疾病的成因,而隨便使用瀉下法治療,往往會危及生命。

汪中翰的侄子,二十歲,耳下患有癧焮(一種腫痛),左關脈象數。這是肝經風熱引起的,服用荊防敗毒散三帖,表症全部消退。再服用散腫潰堅丸,一個多月後完全康復。

一位婦人,二十歲,耳下長了結核,經期經常延遲,下午會頭痛,服用頭風藥反而加重病情。我給她服用八珍湯加入柴胡、地骨皮,二十多劑後痊癒。

楊文魁,三十多歲,每次勞心過度,頸部就會腫脹發熱,服用敗毒散反而加重病情。我給他服用補中益氣湯,幾劑就消腫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