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克昌

《外科證治全書》~ 卷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

1. 病蝦

(一名肉蛋癰。)

生於手背,形勢如蝦,高梗橫長,赤腫疼痛。用嫩桑葉七錢、生地三錢、冰片一分,搗爛敷之。

又方

用食鹽、酒糟、香油同炒令香,淬以滾湯,淋洗患處即消;內服仙方活命飲。如潰,按陽癰陰疽則例治法。

仙方活命飲(通用一。)

白話文:

【病症名稱】:病蝦(又稱為肉蛋癰)

【病症描述】:此病生於手背,其形狀就像蝦一樣,突出且橫向長出,呈現紅腫並且非常疼痛。

【治療方法一】:取嫩桑葉七錢、生地三錢、冰片一分,將這些藥材搗碎成泥,然後敷在患處。

【另一種治療方法】:使用食鹽、酒糟和香油一同炒至香氣四溢,然後倒入熱水,將熱水淋洗在患處,可以消除病痛;另外,可服用「仙方活命飲」進行內部調理。如果已經潰瘍,應按照陽癰或陰疽的治療方式來處理。

【仙方活命飲】:這是一種通用的治療方法。

2. 調癰

患生手大指,初漫腫,漸如李,青紫麻木,癢痛徹心,宜刺破出膿血,貼洞天膏,服仙方活命飲倍黃芩。

洞天膏(通用七十六。)

仙方活命飲(通用一。)

白話文:

病症名稱:[處理癰腫]

病情描述:病狀發生在手掌的大拇指上,初期是漫無邊際的腫脹,漸漸地腫脹程度如同李子般大小,皮膚呈現青紫色,伴有麻木感,且有癢痛感深入骨髓,直達心臟。治療方式應先用針刺破腫塊,讓膿血流出,再貼上洞天膏,並且服用仙方活命飲,黃芩的份量加倍。

洞天膏(適用於76種情況)

仙方活命飲(適用於第一種情況)

3. 蛇頭疔、天蛇毒

此二證俱生手指頭尖:初起小泡色紫,疼痛堅硬如釘者,名蛇頭疔;初起悶腫無頭,色紅痛如火燎者名天蛇毒,其治法相同。取白羅卜一段挖空,以雄黃填入,蒸半熟,套患指上,或取烏梅捶碎去核肉,只取仁研粉,米醋調塗,皆可消。如患色白者,當作疽治,小金丹服愈。

小金丹(通用五十二。)

白話文:

這兩種病症都出現在手指尖端:剛開始會出現一個紫色的小水泡,然後變得疼痛且堅硬,像被釘子刺到一樣的,我們稱之為「蛇頭疔」;另一種剛開始是腫脹而沒有明顯的病竈,皮膚泛紅,痛得像是被火燒一樣的,我們稱之為「天蛇毒」,這兩種病症的治療方法是相同的。

可以拿一段白蘿蔔挖空,把雄黃填充進去,然後蒸到半熟,套在患處的手指上;或者取一些烏梅搗碎,去掉核和果肉,只取烏梅仁磨成粉末,用米醋調和後塗抹在患處,都能達到消炎的效果。如果患處呈現白色,應按照處理疽的方式來治療,服用小金丹就可以痊癒。

小金丹(通常適用於五十二種疾病。)

4. 蛇眼疔、蛇背疔、蛇節疔、蛇腹疔、泥鰍癰

此五證,名雖殊而治一也。蛇眼疔生於指甲兩旁,形如豆粒,色紫,半含半露,硬似鐵釘。蛇背疔生於指甲根後,高腫色紫。蛇節疔(一名蛙節疔。)生於中節,繞指俱腫,其色或黃或紫。蛇腹疔生於指中節前面,腫如魚肚,色赤疼痛。泥鰍癰一指通腫色紫,形如泥鰍,焮熱痛連肘背。五證俱敷雄黃散,內服仙方活命飲,潰貼洞天膏即愈。

雄黃散

明雄黃(一錢),輕粉(五分),蟾酥(二分),冰片(一分)

上共研細末,新汲水調濃,重湯燉溫,敷於患指,用薄紙裹之,日三次。

仙方活命飲(通用一。)

洞天膏(通用七十六。)

白話文:

這五種病症,雖然名稱不同,但治療方式是一樣的。蛇眼疔,長在指甲的兩側,形狀像豆子一樣,顏色是紫色的,一半隱藏一半露出來,質地堅硬像鐵釘。蛇背疔,生在指甲根部後方,會出現高高腫起且顏色發紫的情況。蛇節疔,又叫蛙節疔,長在手指的中間關節,會使整個手指都腫脹,顏色可能是黃色或是紫色。蛇腹疔,生在手指中間關節的前側,腫脹形狀像魚肚,顏色鮮紅且疼痛。泥鰍癰,整根手指都腫脹且顏色發紫,形狀像泥鰍,發熱疼痛連到手肘和背部。這五種病狀都應塗抹雄黃散,內服仙方活命飲,再貼上洞天膏就會痊癒。

【雄黃散】

明雄黃(一錢),輕粉(五分),蟾酥(二分),冰片(一分)

將以上成分研磨成細末,用新打來的清水調勻成稠狀,隔水加熱至溫暖,塗抹在患處的手指,再用薄紙包覆,一天三次。

【仙方活命飲】(一般適用第一種)

【洞天膏】(一般適用第七十六種)

5. 代指

生於指甲之內,先腫焮熱,疼痛應心,初宜用蔥葉、烏梅仁(捶碎去核肉只取仁。)共研和醋浸之,或用甘草、朴硝各五錢,煎水浸之亦瘥。若至三、四日後,指甲背上微透一點黃白色,此係內膿已成,但無頭路潰出,急用線針在指甲身上就膿頭處針一小孔,膿方得出。捏盡余膿,以膏貼之,若失治或過敷涼藥,致毒膿遏郁,必潰浸好肉,爪甲脫落。

用洞天膏貼之,一兩月方愈。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指甲內長出的一種感染病症。初期病徵是紅腫、發熱,並且有劇烈的疼痛感。剛開始時,可以用搗碎的蔥葉和烏梅仁(去核,只用梅仁部分),與醋混合後浸泡患部,或者用甘草和朴硝各五錢,煎煮成水後浸泡,都能得到一定的療效。

如果病情持續到第三、四天,指甲背面會微微透出一點黃白色,這表示內部已經形成膿包,但是沒有出口讓膿液排出。此時應立即使用針線,在指甲上靠近膿包的地方輕輕扎一個小孔,讓膿液可以流出。清除完膿液後,再用膏藥覆蓋傷口。

若治療不及時,或是使用過多冷性藥物,導致膿包無法順利排出,可能會進一步侵蝕周圍健康組織,甚至導致指甲脫落。

在這種情況下,使用洞天膏進行貼敷,大約需要一至兩個月時間才能痊癒。

6. 脫疽(一名羌螂蛀。)

脫疽多生手指節中,無名指上最多。不紅不熱,腫如蟾腹疼痛。乃少陰痰氣凝滯。書云:急剪去其指,可保其命,遲則腫延手足背,救無術矣。殊不知此亦疽也。大人用陽和湯,小孩用小金丹,最重者用犀黃丸,皆可消之。若初起色紅者,則按泥鰍癰治法。

陽和湯(通用五。)

小金丹(通用五十二。)

犀黃丸(通用四十八。)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脫疽」這種病症,另一稱呼為「羌螂蛀」,主要出現在手指關節,尤其無名指上最常見。病狀是手指不會泛紅發熱,但會腫脹如同蟾蜍腹部,且伴有劇烈疼痛。這是因為少陰經脈的痰氣凝滯所致。古籍記載,應迅速將患指剪除,以保住性命,否則腫脹會蔓延至手背或腳背,到時就無藥可救了。然而,實際上這也是疽的一種。對於成人,可用「陽和湯」來治療;兒童則使用「小金丹」;病情嚴重者,則需使用「犀黃丸」,這些都能有效治療。如果剛開始出現紅色,則應按照「泥鰍癰」的療法治療方式處理。

其中「陽和湯」、「小金丹」、「犀黃丸」都是通用的治療藥方,分別編號為五、五十二、四十八。

7. 瘑瘡

生於指掌之中,形如茱萸,兩手相對而生,亦有成攢者,起黃白膿包,癢痛無時,破津黃汁水,時好時發,極其疲頑。用藜蘆、苦參各一兩,豬油八兩,將二味炸枯,濾去渣,入制松香末、枯礬末各八錢,雄黃細末一兩,攪勻候溫塗之,以痊為度。忌食動風、雞鵝魚腥等物。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長在手掌或手指間的一種病,看起來像茱萸果實,通常兩隻手對稱出現,有的會聚集一起,會形成黃白色的膿包,且隨時可能感到癢或痛,破了後會流出黃色液體,病情反覆,非常頑固。

治療上,可用藜蘆和苦參各一兩,與豬油八兩一起炸至乾枯,然後過濾掉渣滓,加入研磨好的松香和枯礬各八錢,以及雄黃細粉一兩,攪拌均勻後待溫,塗在患處,直到病癒為止。需要注意的是,治療期間應避免食用可能引發風邪的食物,例如雞肉、鵝肉、魚類等腥味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