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證治全書》~ 卷三 (2)
卷三 (2)
1. 狐尿刺
此證《大成》書名狐貍刺,《外臺》、《總錄》二書名狐尿刺。乃螳螂當甚暑交媾,精汁染於諸物,干久有毒,人手足誤觸之,即成此患。初起紅紫斑點,肌膚乾燥,悶腫焮痛,十日後潰腐,瘡口日寬,宜服敗毒湯,外以蒲公英連根濃煎洗之,如得鮮蒲公英搗汁塗患上更佳,蓋螳螂又名野狐鼻涕,此證取名,乃本於此也。一云狐尿刺有孔刺痛有蟲,用曲末和獨蒜杵勻納瘡孔中,蟲出愈。
白話文:
這個病症在《大成》這本書裡被稱為「狐貍刺」,而在《外臺》、《總錄》兩本書中則被命名為「狐尿刺」。這種病症的來源是因為螳螂在非常炎熱的天氣中進行交配,其精液會沾染到周圍的物品上,經過長時間乾燥後產生毒素。若人的手腳不小心觸碰到這些有毒的物質,就會得到這個病。
剛開始,患者的手腳上會出現紅紫色的斑點,皮膚變得乾燥,並伴有腫脹及疼痛的症狀。大約十天後,患處會開始潰爛腐爛,且傷口會逐漸擴大。治療上,建議內服敗毒湯,外部可以使用整株蒲公英濃煎後清洗患處,如果能取得新鮮的蒲公英,將其搗碎後敷在患處效果會更好。之所以將這種病症稱為「狐尿刺」,是因為螳螂在民間又有「野狐鼻涕」的別名。
另有一種說法是,狐尿刺這種病症會導致皮膚出現孔洞且劇烈疼痛,並且可能伴有寄生蟲的問題。對於這種情況,可以用麴末與獨頭大蒜一起搗碎,然後塗抹在患處的孔洞中,這樣就能讓寄生蟲出來,從而達到治療的效果。
2. 鵝掌風
手足掌心,燥癢起皮,堅厚枯裂者,以豆腐漿沫熱洗之,輕者搽砒油,每日三、四次,至愈乃止。如日久延及遍手枯裂極重者,用二礬湯。
砒油方
紅砒(一錢,敲細如粞。)
上用麻油一兩,煎至砒枯煙盡為度,去砒留油聽用。凡患風之處,先以火烘皮熱,以油擦之,日三次,至愈乃止。
二礬湯
白礬,皂礬(各四兩),兒茶(五錢),側柏葉(半斤),上用水十碗煎湯,先用桐油搽抹患上,取紙拈蘸桐油點著,以煙焰向患上熏之片時,方將前藥湯乘滾貯淨盆內以架上用布蓋,令湯氣熏蒸,勿令泄氣,待湯微熱蘸洗良久,一次可愈。七日忌下湯水,永不再發。
白話文:
【鵝掌風】
如果手掌或腳掌乾燥、瘙癢,皮膚剝落,甚至堅硬龜裂,可以使用豆腐渣泡熱水來清洗。對於較輕的情況,可以用砒油擦拭,每天三到四次,直到痊癒為止。
對於長期未愈,手掌龜裂嚴重的情況,可以使用二礬湯治療。
砒油配方
紅砒(一錢,研磨成粉末)
取一兩麻油,將紅砒加入其中煎煮,直到紅砒完全溶解無煙,然後去掉殘渣留下油份備用。在患部先用熱力烘熱皮膚,再以油份擦抹,一天三次,直到病癥痊癒為止。
二礬湯配方
白礬,皁礬(各四兩),兒茶(五錢),側柏葉(半斤)
將以上材料加水十碗煎煮成湯,先用桐油塗抹於患處,然後用沾有桐油的紙捻燃燒,讓其煙霧燻烤患處片刻。然後將藥湯倒入乾淨的盆中,趁熱用布蓋住盆子,讓藥湯的蒸汽燻蒸患部,確保蒸汽不外泄。等到湯溫微熱時,再蘸湯洗患處,一次就能見效。治療後七天內避免接觸冷水,這樣病癥將不會再次復發。
3. 鵝爪風
即油灰指甲。用白鳳仙花搗塗指甲上,日日易之。待至鳳仙過時,灰甲即好。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治療「鵝爪風」,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指甲真菌感染(俗稱油灰指甲)的方法。具體做法是:取白色的鳳仙花,搗碎後塗在受感染的指甲上,每天都要更換新鮮的。一直持續到鳳仙花的季節過去,受感染的指甲就會痊癒了。
4. 倒甲
爪甲忽然倒生肉內,刺痛如錐,食葵菜即愈。
白話文:
指甲突然往肉裡長,痛得像被針刺一樣,吃葵菜就會好。在這裡,「倒甲」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崁甲」,而「葵菜」則是古時候用來消炎、止痛的一種蔬菜,類似於現代的抗生素藥膏。
5. 丫指
手生丫指,疼痛無奈,用通草為末,雞子清調敷即愈。
治丫指方
用石灰內未燒透石子,澆生蜂蜜,在粗石上椎融,敷患處,一夜即愈。
白話文:
[手指倒刺]
如果手長了倒刺,感到疼痛無法忍受,可以使用通草研磨成粉末,再用雞蛋清調和後敷在傷處,很快就會痊癒。
治療手指倒刺的藥方
取石灰裡未完全燃燒的石塊,淋上純蜂蜜,在粗糙的石頭上研磨至融合,然後敷在患部,一夜之間就會好轉。
6. 血餘
十指斷壞,惟有筋連,無節肉蟲出,如燈心長數寸,遍身綠毛,名血餘,用茯苓、胡黃連煎服即愈。
白話文:
如果手指斷裂只剩下筋還連接著,且從傷口處長出一種像燈芯一樣,長度可達數寸,全身覆蓋綠色毛髮的寄生蟲,這種蟲被稱為「血餘」。遇到這種情況,可以使用茯苓與胡黃連煎煮後服用,就能治療好這種病狀。
7. 擘蟹毒
即手大指之間所生,俗名丫指,用活蟹杵爛塗之。
白話文:
「擘蟹毒」指的是在手指間,尤其是大拇指與隔壁手指之間產生的問題,民間常稱之為「丫指」。對於這種情況,傳統的做法是將活蟹搗碎後,敷塗在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