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證治全書》~ 卷一 (1)
卷一 (1)
1. 肩部證治
2. 筋脈
肩,手陽明大腸,手太陽小腸,手少陽三焦筋脈俱至肩。手太陰肺筋結前髃。足少陽膽脈至肩上肩井穴。足太陽膀胱筋結肩髃。
肩解,(背上兩角為肩解。)手太陽小腸脈出肩解。
肩胛,(肩解下成片肉為肩胛。)手陽明大腸、手太陽小腸筋脈俱繞肩胛。
白話文:
【筋脈】
肩膀的部分,受到手陽明大腸經、手太陽小腸經和手少陽三焦經的筋脈共同影響。手太陰肺經的筋脈則是在前髃穴結聚。足少陽膽經的脈絡會達到肩部上方的肩井穴。而足太陽膀胱經的筋脈則是在肩髃穴結聚。
肩解,也就是背部上方兩側的部位,手太陽小腸經從這裡穿出。
肩胛骨,位於肩解下方的一塊肌肉,手陽明大腸經和手太陽小腸經的筋脈都會繞過此處。
3. 癰疽就簡
肩癰肩疽,生肩正中。干疽,生肩前廉。過肩疽,生肩後廉。髎疽,生肩下腋之後,外層歧骨縫間。肩風毒,生肩梢骨縫中。樂疽,生肩後前腋之上骨縫開合空陷之中。俱按陽癰陰疽則例治法。
白話文:
肩部的癰或疽,長在肩膀的正中央。乾疽,則是出現在肩前方的邊緣。過肩疽,則生於肩後方的邊緣。髎疽,會在肩下方、腋後,以及外側骨縫之間出現。肩風毒,則是在肩端的骨縫中生成。樂疽,則在肩後方,靠近腋下上方的骨縫中,那裡有開合的空間和凹陷。對於這些癰和疽,都應按照陽癰和陰疽的治療原則來處理。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4. 膊臂手三部證治(計十九證)
5. 筋脈
肩下曰膊,膊下對腋曰臑,臑盡處曰肘,肘當背腕,肘以下為臂,臂掌交接處為手腕,手腕以上大指本節後肥肉隆起處,統謂之魚。
按手大指,(一名巨擘。)屬肺。肺脈自腋入臑至大指出其端,肺筋起於大指端少商穴之次,穴在大指內側去爪甲如韭葉為肺井,循手掌直上大指本節後有魚際穴為肺滎,掌後橫紋頭,有太淵穴為肺腧,太淵後有經渠穴為肺經,手腕後一寸五分有列缺穴為肺絡,背腕曲中有尺澤穴為肺合,循內側上臑。
次指(一名食指。)屬大腸。大腸筋、脈皆起於次指端商陽穴之次,穴去爪甲如韭葉為大腸井,溜於本節前內側為二間穴為大腸滎,注於本節後三間穴為大腸腧,過於合谷穴為大腸之原,上側中有陽谿穴為大腸經,腕後三寸有偏歷穴為大腸絡,肘曲紋頭盡處有曲池穴為大腸合,由是歷三里、肘髎、五里三穴直上。
中指,(一名將指。)屬心包絡之脈,自腋循臑入肘背至中指出其端,其筋即起於內側之未中衝穴之次,穴去爪甲如韭葉為心井,(心為天君,其井、腧等俱在包絡,屈中指、無名指兩者之間。)取勞宮穴為心滎,掌後兩筋之間有大陵穴為心腧,去腕二寸兩筋間有內關穴為心絡,去腕三寸有間使穴為心經,至肘曲中央陷中有曲澤穴為心合,循臑天泉穴而止。
無名指,(即小指之次指。)屬三焦。三焦筋、脈俱起無名指外廉關衝穴之次。穴去爪甲如韭為三焦井,溜於小指次指歧骨陷中名液門穴為三焦榮,注於本節後陷中名中渚穴為三焦腧,結於手腕陷中之陽池穴為三焦原,直上腕後二寸名外關穴為三焦絡,腕後三寸名支溝穴為三焦經,結於肘外大骨上陷中名天井穴為三焦合,於是上臑。
小指內側屬心,外側屬小腸。心脈循臑下肘出小指之端,心筋起小指之端內側少衝穴之次,穴去爪甲如韭葉,直上入掌內後廉歷神門穴在掌後兌骨中,又歷通里穴在腕後一寸陷中,又歷少海穴在肘後大骨外去肘端五分屈肘上頭得之,又歷極泉穴在背內側下筋間。
小腸筋、脈俱起於小指外側少澤穴之次,穴去爪甲一分為小腸井,溜於小指外側本節前陷中名前谷穴為小腸榮,注於小指外側本節後名後谿穴為小腸腧,直上至於腕起骨陷中有腕骨為小腸原,踝下有陽谷穴為小腸經,腕後五寸有支溝穴為小腸絡,肘下兌骨之後,有小海穴為小腸合,由是上臑。
白話文:
肩膀下方稱為胳膊,胳膊下方對應腋下的部位稱為臑,臑的盡頭叫做肘部,肘部正對背部手腕的位置,肘部以下則稱為手臂,手臂與手掌交界的地方叫做手腕,手腕上方,拇指根節後方有一塊隆起的肥肉,這部分被統稱為魚部。
接下來是關於手指的描述:
大拇指,也稱為巨擘,與肺相關。肺部的脈絡從腋下進入臑部,一直到大拇指尖端,肺部的筋絡起始於大拇指尖端的少商穴旁,這個穴位位於大拇指內側,距離指甲像韭菜葉一樣寬度的地方,被稱為肺井。沿著手掌直上到大拇指根節後方的穴位稱為魚際穴,這是肺部的滎穴;手掌後方的橫紋頭端有個太淵穴,這是肺部的腧穴;太淵穴後方有個經渠穴,這是肺部的經穴;手腕後方一寸五分的地方有個列缺穴,這是肺部的絡穴;在彎曲的手肘處有個尺澤穴,這是肺部的合穴,沿著內側向上延伸至臑部。
食指,也稱為次指,與大腸相關。大腸的筋絡和脈絡都起始於食指尖端的商陽穴旁,這個穴位同樣離指甲像韭菜葉一樣寬度,被稱為大腸井。流經食指根節前方內側的穴位稱為二間穴,這是大腸的滎穴;食指根節後方的穴位稱為三間穴,這是大腸的腧穴;經過合谷穴的地方是大腸的原穴,上側中間有陽谿穴,這是大腸的經穴;手腕後方三寸的地方有偏歷穴,這是大腸的絡穴;肘部彎曲紋路的盡頭有曲池穴,這是大腸的合穴,由此往上經過三里、肘髎、五里三個穴位直至上部。
中指,也稱為將指,與心包絡的脈絡有關。從腋下沿著臑部進入肘部背面,直到中指末端。其筋絡起始於內側的中衝穴旁,這個穴位離指甲像韭菜葉一樣寬度,被稱為心井穴。取勞宮穴為心的滎穴,手掌後方兩條筋絡之間有大陵穴,這是心的腧穴;距離手腕二寸兩條筋絡之間的穴位為內關穴,這是心的絡穴;距離手腕三寸的穴位為間使穴,這是心的經穴;到達肘部彎曲中央凹陷中的穴位為曲澤穴,這是心的合穴,沿著臑部直到天泉穴為止。
無名指,即小指的隔壁指,與三焦相關。三焦的筋絡和脈絡都起始於無名指外側的關衝穴旁,這個穴位離指甲像韭菜葉一樣寬度,被稱為三焦井。流經小指隔壁指的骨縫凹陷中的穴位名為液門穴,這是三焦的榮穴;注入本節後的凹陷中的穴位名為中渚穴,這是三焦的腧穴;在手腕凹陷中的穴位名為陽池穴,這是三焦的原穴;沿著手腕後方二寸的穴位名為外關穴,這是三焦的絡穴;手腕後方三寸的穴位名為支溝穴,這是三焦的經穴;在肘部外側大骨上的凹陷中的穴位名為天井穴,這是三焦的合穴,由此沿著臑部向上。
小指的內側與心臟相關,外側則與小腸相關。心臟的脈絡沿著臑部向下進入肘部,最終到達小指尖端。心臟的筋絡起始於小指內側的少衝穴旁,這個穴位離指甲像韭菜葉一樣寬度,沿著手掌內側後方,經歷神門穴,這個穴位位於手掌後方的兌骨中;再經歷通裏穴,這個穴位位於手腕後方一寸的凹陷中;再經歷少海穴,這個穴位位於肘部後方的大骨外側,距離肘部末端五分處,當你彎曲手肘時,可以找到這個穴位;最後經歷極泉穴,這個穴位位於背部內側下方的筋絡間。
小腸的筋絡和脈絡都起始於小指外側的少澤穴旁,這個穴位離指甲一分,被稱為小腸井。流經小指外側根節前方凹陷中的穴位名為前谷穴,這是小腸的榮穴;注入小指外側根節後方的穴位名為後谿穴,這是小腸的腧穴;沿著手腕起骨凹陷中的穴位名為腕骨穴,這是小腸的原穴;腳踝下方有陽谷穴,這是小腸的經穴;手腕後方五寸的穴位名為支溝穴,這是小腸的絡穴;在肘部下方兌骨後方的穴位名為小海穴,這是小腸的合穴,由此沿著臑部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