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證治全書》~ 卷一 (1)
卷一 (1)
1. 腋脅肋三部證治(計三證)
2. 筋脈
腋,(俗名胳肢窩。)手太陰肺筋脈入腋。手少陰心,手太陽小腸筋結腋。足少陽膽筋走腋。手厥陰胞絡抵腋。
胠。(腋下為胠。)
脅,(胠下為脅。)足厥陰肝、足少陽膽脈俱布脅。手厥陰胞絡筋、脈俱挾脅。
季脅,(脅之下,小肋骨也,俗名軟肋。)手太陰肺筋抵季脅。足少陽膽脈乘季脅。
䏚,(季脅之下無肋骨空陷軟處為䏚。足少陽膽筋乘䏚。)
肋,(脅後為肋。)足太陰脾筋結肋。足厥陰肝脈布肋。
白話文:
【筋脈】
腋下,也就是一般人所說的胳肢窩。在這裡,手太陰肺經的筋脈會進入腋下。手少陰心經和手太陽小腸經的筋結也會到達腋下。足少陽膽經的筋則會經過腋下。手厥陰心包經的絡脈也會抵達腋下。
腋下的位置稱作胠。
脅部,即在腋下的下方,是脅部的位置。足厥陰肝經和足少陽膽經的脈絡都會分佈在此。
手厥陰心包經的絡脈和筋脈,都會夾著脅部而行。
季脅,就是脅部下方的小肋骨,一般常被稱為軟肋。手太陰肺經的筋會抵達季脅。足少陽膽經的脈絡則會經過季脅。
䏚,這是季脅下方,沒有肋骨且凹陷柔軟的地方。足少陽膽經的筋會經過這個地方。
肋部,即脅部後方的部分,被稱為肋。足太陰脾經的筋會結於肋部。足厥陰肝經的脈絡會分佈在此。
3. 癰疽就簡
腋癰腋疽,在腋窩居中。淵疽,在腋下三寸,胠腋間。肋癰肋疽,一名夾熒,在肋條骨間。脅癰脅疽,生在肋下近軟肉處,又為季脅癰疽。俱按陽癰陰疽則例治法。
白話文:
[膿腫簡易治療]
若在腋窩正中央長出的膿腫或壞死性感染,我們稱之為腋癰或腋疽。
如果膿腫或壞死性感染發生在腋下約三寸的位置,即腋窩旁邊,這種情況被稱為淵疽。
在肋骨之間出現的膿腫或壞死性感染,被稱為肋癰或肋疽,有時也叫做夾熒。
而那些生長在肋骨下方靠近柔軟肌肉部位的膿腫或壞死性感染,我們稱其為脅癰或脅疽,同時也被認為是季脅癰疽的一種。
所有這些病症的治療方式,都應該遵循陽癰和陰疽的標準治療原則來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