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克昌

《外科證治全書》~ 卷一 (2)

回本書目錄

卷一 (2)

1. 癰疽證治統論

安得人人及乎其未病而治之歟。

2. 癰疽部位名記

紅腫曰癰,白塌曰疽,部位既殊,稱名亦異。在頭為大頭毒,於頭頂中為玉頂發、百會疽。前囟門際為透腦疽,側下為侵腦疽,囟門前為佛頂疽。於額為額疽,額角為旁額疽。腦後為玉枕疽,下為腦後發,為對口腦疽;偏為偏腦疽,為燕尾、魚尾毒,為腦鑠。於發內為油風,為蛀髮癬、白禿瘡、髮際瘡,為蠟梨瘡。

其於嬰孩也,為鱔拱頭,為螻蛄癤。在面為面遊風,為肺風粉刺,為白屑風,為雀斑,為黧皯𪒟,為黑痣。於眉為鳳眉疽,為眉心疽;眉尾為瘭疽。於眼為時火眼,為淹纏赤眼,為眼丹,為偷針,為皮翻證,為眼疱痰核,為眼疱菌毒,為睛目中胬肉,為椒瘡,為漏睛瘡。於鼻為鼻癰、鼻疔,為鼻淵、腦漏、控腦砂,為鼻䘌,為鼻痣,為酒皶鼻,為鼻衄;其下為馬刀瘡。於唇以上為唇疽,為龍泉疽。

於唇為唇風,為繭唇,為反唇疔,為鎖口疔。唇以下為虎鬚毒。於顴為顴瘍、顴疔,為羊鬍子、燕窩瘡,為落下頦。在鬢為鬢疽,為勇疽,為顴疔。在耳為耳病,耳竅內為黑疔、耳疳、耳挺、耳痣、耳蕈;耳上梢後折間為耳後疽;耳折間連耳輪通腫為耳發;耳垂後為耳根毒;耳後縫間為旋耳瘡;耳後一寸三分高骨後:左為夭疽,右為銳毒。於腮為痄腮,為發頤,為頰瘍,為頰疔,為面發毒,為凍風。

其口內於大人為口破、口糜,為牙癰,為牙宣,為牙疔,為齒䘌,為風火蟲牙,為齒衄,為齒齲,為骨槽風,為舌腫,為紫血脹,為舌衄,為重齶,為痰核,為舌疔,為舌疳、舌蕈、瘰癧風,為舌硬生衣,為痰包,為重舌,為喉痹,為喉閉,啞瘴喉風,為弄舌,為乳蛾、蛾子喉風,為纏喉風,為鎖喉,為喉癬,為喉疳,為喉珠,為喉蕈、喉瘤,為上齶癰,為骨梗。其於嬰孩也:為鎖牙疳,為走馬牙疳,為垂癰,為白口瘡,為鵝口瘡。

在項為結喉癰,為雙發喉;側為夾疽、夾喉癰,為落頭瘡,為失榮,為瘰癧,為氣癭,為氣癰,為百脈疽。

項下鎖骨陷中為蠹疽、缺盆疽、鎖骨疽。項後為天柱疽,稍下為脾肚癰。其於婦人也,為鈕釦風,在肩正中為肩中疽,肩穴中為肩擔,肩前廉為干疽,肩後廉為過肩疽,肩後腋外為膠疽,肩稍尖為肩風毒,肩前腋上骨縫開合凹陷中為樂疽,於臑為臑癰,為藕包毒,臑後垂肉處為魚肚發,肘尖上寸余為石榴疽,當肘為肘癰。

於臂為臂癰、臂疽,臂外廉為骨螻疽,掌後橫紋上三寸為穿骨疽,掌後橫紋上二寸為螻蛄串腕,背面為腕癰,腕裡面橫紋前梢動脈間為兌疽。於手為手發背、為病蝦,為掌心毒,為瘑瘡,為鵝掌風,為虎口疽(丫叉毒),為合谷疔,為紅絲疔,為手丫發。

於大指為調疽,於指頂堅硬有頭為蛇頭疔,悶腫無頭為天蛇毒,指甲旁為蛇眼疔,指甲後為蛇背疔,指骨節為蛇癤疔,指裡面如魚肚為蛇腹疔,一指通腫為泥鰍疽,指甲身內為代指,為甲疽,指骨節粗大為蜣螂蛀,油灰甲為鵝爪風。兩手及臂紅紫斑爛為狐尿刺。

白話文:

癰疽部位名記

皮膚紅腫的叫癰,皮膚發白凹陷的叫疽,不同部位的癰疽,名稱也不相同。

頭部:頭部的大腫毒叫大頭毒;頭頂中央的叫玉頂發、百會疽;前囟門附近的叫透腦疽;前囟門旁邊的叫侵腦疽;囟門前的叫佛頂疽;額頭上的叫額疽;額角的叫旁額疽;腦後的叫玉枕疽;腦後下方,與嘴巴相對的叫對口腦疽;腦後偏向一側的叫偏腦疽,也叫燕尾、魚尾毒或腦鑠;頭髮裡的叫油風,也叫蛀髮癬、白禿瘡、髮際瘡、蠟梨瘡;嬰兒頭上的叫鱔拱頭、螻蛄癤。

臉部:臉上的叫面遊風,也叫肺風粉刺、白屑風、雀斑、黧斑、黑痣;眉毛上的叫鳳眉疽、眉心疽;眉尾的叫瘭疽;眼睛上的叫時火眼、淹纏赤眼、眼丹、偷針、皮翻證、眼疱痰核、眼疱菌毒、胬肉、椒瘡、漏睛瘡;鼻子上叫鼻癰、鼻疔,也叫鼻淵、腦漏、控腦砂、鼻䘌、鼻痣、酒糟鼻;鼻子出血叫鼻衄;鼻子下面的叫馬刀瘡;嘴唇上面的叫唇疽、龍泉疽;嘴唇上的叫唇風、繭唇、反唇疔、鎖口疔;嘴唇下面的叫虎鬚毒;顴骨上的叫顴瘍、顴疔,也叫羊鬍子、燕窩瘡、落下頦;鬢角上的叫鬢疽、勇疽;耳朵上的叫耳病;耳洞裡的叫黑疔、耳疳、耳挺、耳痣、耳蕈;耳廓後上方的叫耳後疽;耳廓和耳輪連在一起腫起來的叫耳發;耳垂後面的叫耳根毒;耳後縫隙中的叫旋耳瘡;耳後一寸三分高骨後:左邊的叫夭疽,右邊的叫銳毒;腮幫子上的叫痄腮、發頤、頰瘍、頰疔、面發毒、凍風。

口腔內:成人的口腔內有口破、口糜、牙癰、牙宣、牙疔、齒䘌、風火蟲牙、齒衄、齒齲、骨槽風、舌腫、紫血脹、舌衄、重齶、痰核、舌疔、舌疳、舌蕈、瘰癧風、舌硬生衣、痰包、重舌、喉痹、喉閉、啞瘴喉風、弄舌、乳蛾、蛾子喉風、纏喉風、鎖喉、喉癬、喉疳、喉珠、喉蕈、喉瘤、上齶癰、骨梗;嬰兒口腔內的叫鎖牙疳、走馬牙疳、垂癰、白口瘡、鵝口瘡。

頸部:頸部的叫結喉癰、雙發喉;頸部兩側的叫夾疽、夾喉癰、落頭瘡、失榮、瘰癧、氣癭、氣癰、百脈疽;鎖骨窩裡的叫蠹疽、缺盆疽、鎖骨疽;頸後部的叫天柱疽;頸後下方一點的叫脾肚癰;女性頸部的叫鈕釦風。

肩部:肩膀正中的叫肩中疽;肩穴中的叫肩擔;肩膀前面的叫干疽;肩膀後面的叫過肩疽;肩膀後面腋窩外的叫膠疽;肩膀尖端的叫肩風毒;肩膀前部腋窩上方骨縫凹陷處的叫樂疽;上臂的叫臑癰、藕包毒;上臂後部下垂的肉處的叫魚肚發;肘尖上面一寸左右的叫石榴疽;肘部的叫肘癰。

手臂和手部:手臂上的叫臂癰、臂疽;手臂外側的叫骨螻疽;手腕後面橫紋上面三寸的叫穿骨疽;手腕後面橫紋上面二寸的叫螻蛄串腕;手腕背面的叫腕癰;手腕內側橫紋前動脈之間的叫兌疽;手部的叫手發背、病蝦、掌心毒、瘑瘡、鵝掌風;虎口處的叫虎口疽(丫叉毒);合谷穴的叫合谷疔;紅線狀的叫紅絲疔;手背上的叫手丫發。

手指:大拇指上的叫調疽;指尖堅硬有膿頭的叫蛇頭疔;指尖腫脹沒有膿頭的叫天蛇毒;指甲旁邊的叫蛇眼疔;指甲後面的叫蛇背疔;指骨節上的叫蛇癤疔;手指內部像魚肚一樣的叫蛇腹疔;一個手指全部腫起來的叫泥鰍疽;指甲裏面的叫代指、甲疽;指骨節粗大的叫蜣螂蛀;指甲油灰色的叫鵝爪風;兩手及手臂紅紫斑爛的叫狐尿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