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證治全書》~
1. 卷一
2. 癰疽證治統論
問曰:癰疽何為而發也。答曰:人之一身,氣血而已,非氣不生,非血不行。氣血者,陰陽之屬也。陰陽調和,百骸暢適,苟六淫外傷,七情內賊,飲食不節,起居不慎,以致臟腑乖變,經絡滯隔,氣血凝結,隨其陰陽之所屬,而攻發於肌膚筋脈之間,此癰疽之所以發也。
曰:然則癰疽有別乎?曰:癰者,壅也,邪熱壅聚,氣血不宣,其為證也為陽,屬六腑,高腫色紅,焮熱疼痛,而其發也必暴,故所患浮淺而易治。疽者,沮也,氣血虛寒,陰邪沮逆;其為證也為陰,屬五臟,漫腫色白,堅硬木痛,而其發也必緩,故所患深沉而難療。此癰疽之所以別者然也。
曰:然則其治之也當若何?曰:初起者,審其證而消之;成膿者,因其勢而逐之;毒盡者,益其所不足而斂之,此治癰之大旨也。於是乎未出膿前,癰則宣其陽毒之滯,疽則解其陰寒之凝;已出膿後,癰則毒滯未盡宜托,疽有寒凝未解宜溫。即患陰疽,雖在盛暑之時,必用辛熱之劑,以助陽氣;如生陽癰,雖在嚴寒之時,必用寒涼之劑,以瀉火邪,不拘盛暑嚴寒,但當舍時而從證也。
曰:然則視其外即可知其內歟?曰:吾聞之,醫者意也,有諸內則形諸外,故四診為醫家辨證之筌蹄,而望居其一。是以外科之證,形色可憑,善惡可准,一定而不移,顯然而易見,非若傷寒證有傳經之變也。
蓋色紅焮痛者,實熱壅聚也;色白陰痛者,虛寒沮逆也;憎寒發熱者,表邪未解也;口渴便秘者,里邪未通也;紅活高腫者,氣血拘毒於外也;白塌漫腫者,氣血冰結於內也;根紅散漫者,氣虛不能攝血緊附也;不痛堅硬者,血凝不能附氣流行也;外紅里黑者,毒滯不化也;紫暗不明者,胃氣大傷而肌肉死敗也;按之陷而不即高,頂雖溫而不甚熱者,膿尚未成也;按之隨指而起,頂已軟而熱甚者,膿已灌足也;膿色濃厚者,氣血強旺也;膿色清淡者,氣血衰弱也。諸如此類,審其外,悉其內,按其委,溯其源,此所謂望而知之者也。
曰:然則瘡疥之與癰疽同乎否,有不發為癰疽而發為瘡疥者何也?曰:人之軀殼,計有五層,皮脈肉筋骨也。發於筋骨間者,疽是也;發於脈肉間者,癰是也;發於皮腠間者,瘡疥之屬是也。大抵營衛不足,濕熱邪風,肥甘濁氣,淫於肌膚,留滯不散,則瘡疥所由生。或癢或痛或膿或水,名類頗多,治法不一。
熱則涼之,濕則利之,蟲則殺之,風則散之,燥則潤之滋之。更宜戒沐浴,以避濕氣,忌厚味以清營衛,而瘡瘥矣。此所以較癰疽之證治,有大同而小異者焉。噫!人能慎養,氣暢血盈,不使形體有衰,則癰疽瘡疥從何而發?苟或不然,百病叢生,又豈惟癰疽瘡疥而已哉。古人不治已病治未病,非虛語也。
安得人人及乎其未病而治之歟。
白話文:
有人問:「癰疽是怎麼產生的?」回答是:人體主要由氣血構成,沒有氣就無法生存,沒有血就無法運行。氣血是陰陽的屬性。陰陽調和,身體各部位都會感到舒適。但如果受到外在六淫(風、寒、濕、暑、燥、火)的傷害,或是內在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的幹擾,飲食不規律,生活作息不正常,導致臟腑功能失調,經絡阻塞,氣血凝結,在陰陽屬性的影響下,會在肌膚和筋脈之間形成癰疽,這就是癰疽產生的原因。
再問:「那癰和疽有區別嗎?」回答是:癰,是壅塞的意思,是邪熱聚集,氣血無法流通,這種症狀屬於陽性,與六腑相關,通常腫脹紅色,熱痛,且突然發生,因此病竈在表面,比較容易治療。疽,是沮喪的意思,是氣血虛弱,陰邪逆流,這種症狀屬於陰性,與五臟相關,通常腫脹白色,堅硬疼痛,且緩慢發展,因此病竈深入,比較難以治療,這就是癰和疽的差別。
再問:「那應該如何治療?」回答是:初期,要根據病情來消除它;如果已經化膿,要順應病情來排出膿液;毒素排盡,要補充不足的元氣來收斂它,這是治療癰的大原則。在未出現膿液之前,對於癰,要宣洩其陽毒的滯留,對於疽,要解除其陰寒的凝結;出現膿液後,對於癰,如果毒素還未完全排除,要進行託毒,對於疽,如果有寒凝未解,要進行溫熱治療。
再問:「那觀察外部就能知道內部狀況嗎?」回答是:我聽說,醫學是一種理解,內部有問題就會在外部表現出來,因此,望、聞、問、切四診是醫生辨證的重要工具,其中望診佔了一席之地。因此,外科的病症,形態顏色可以作為依據,好壞可以作為標準,固定不變,明顯易見,不像傷寒會有傳經的變化。
顏色紅熱疼痛的是實熱壅塞,顏色白冷痛的是虛寒逆流,怕冷發燒的是表面邪氣未解,口渴便祕的是裏面邪氣未通,紅活高腫的是氣血在外部被毒素束縛,白塌漫腫的是氣血在內部被冰凍,根部紅散漫的是氣虛不能控制血液緊密附著,不痛堅硬的是血液凝固不能附著氣流行,外面紅裡面黑的是毒素停滯不化解,紫色暗淡不明的是胃氣大損而肌肉死亡,按下後不立即彈起,頂部雖然溫暖但不太熱的是膿液還未形成,按下後隨手指彈起,頂部已經軟而熱的是膿液已經充足,膿液顏色濃厚的是氣血強壯,膿液顏色清淡的是氣血衰弱。像這樣的情況,觀察外部,瞭解內部,按照細節,追溯源頭,這就是所謂的望而知之。
再問:「那瘡疥和癰疽有什麼不同?為什麼有些人不是發為癰疽而是發為瘡疥?」回答是:人的身體可以分為五層,皮、脈、肉、筋、骨。在筋骨之間發病的就是疽,在脈肉之間發病的就是癰,在皮膚之間發病的就是瘡疥。大致上,營衛不足,濕熱邪風,肥甘濁氣,在肌膚之間滯留不散,就會產生瘡疥。有些癢,有些痛,有些膿,有些水,名稱種類很多,治療方法也不一樣。
熱就要冷卻,濕就要利尿,蟲就要殺蟲,風就要疏散,乾燥就要滋潤。更應該避免沐浴,以防濕氣,避免重口味食物,以清理營衛,這樣瘡就可以好了。這就是和癰疽的治療相比,有些相同,有些不同的地方。唉!如果人們能夠謹慎養生,氣血暢通,不讓身體衰弱,那麼癰疽、瘡疥從何而來?如果不這樣,各種疾病纏身,豈止癰疽、瘡疥而已呢。古人不治療已病,而預防未病,並非空話。
如果人人都能在未病之前就開始治療該有多好。
3. 癰疽部位名記
紅腫曰癰,白塌曰疽,部位既殊,稱名亦異。在頭為大頭毒,於頭頂中為玉頂發、百會疽。前囟門際為透腦疽,側下為侵腦疽,囟門前為佛頂疽。於額為額疽,額角為旁額疽。腦後為玉枕疽,下為腦後發,為對口腦疽;偏為偏腦疽,為燕尾、魚尾毒,為腦鑠。於發內為油風,為蛀髮癬、白禿瘡、髮際瘡,為蠟梨瘡。
其於嬰孩也,為鱔拱頭,為螻蛄癤。在面為面遊風,為肺風粉刺,為白屑風,為雀斑,為黧皯𪒟,為黑痣。於眉為鳳眉疽,為眉心疽;眉尾為瘭疽。於眼為時火眼,為淹纏赤眼,為眼丹,為偷針,為皮翻證,為眼疱痰核,為眼疱菌毒,為睛目中胬肉,為椒瘡,為漏睛瘡。於鼻為鼻癰、鼻疔,為鼻淵、腦漏、控腦砂,為鼻䘌,為鼻痣,為酒皶鼻,為鼻衄;其下為馬刀瘡。於唇以上為唇疽,為龍泉疽。
於唇為唇風,為繭唇,為反唇疔,為鎖口疔。唇以下為虎鬚毒。於顴為顴瘍、顴疔,為羊鬍子、燕窩瘡,為落下頦。在鬢為鬢疽,為勇疽,為顴疔。在耳為耳病,耳竅內為黑疔、耳疳、耳挺、耳痣、耳蕈;耳上梢後折間為耳後疽;耳折間連耳輪通腫為耳發;耳垂後為耳根毒;耳後縫間為旋耳瘡;耳後一寸三分高骨後:左為夭疽,右為銳毒。於腮為痄腮,為發頤,為頰瘍,為頰疔,為面發毒,為凍風。
其口內於大人為口破、口糜,為牙癰,為牙宣,為牙疔,為齒䘌,為風火蟲牙,為齒衄,為齒齲,為骨槽風,為舌腫,為紫血脹,為舌衄,為重齶,為痰核,為舌疔,為舌疳、舌蕈、瘰癧風,為舌硬生衣,為痰包,為重舌,為喉痹,為喉閉,啞瘴喉風,為弄舌,為乳蛾、蛾子喉風,為纏喉風,為鎖喉,為喉癬,為喉疳,為喉珠,為喉蕈、喉瘤,為上齶癰,為骨梗。其於嬰孩也:為鎖牙疳,為走馬牙疳,為垂癰,為白口瘡,為鵝口瘡。
在項為結喉癰,為雙發喉;側為夾疽、夾喉癰,為落頭瘡,為失榮,為瘰癧,為氣癭,為氣癰,為百脈疽。
項下鎖骨陷中為蠹疽、缺盆疽、鎖骨疽。項後為天柱疽,稍下為脾肚癰。其於婦人也,為鈕釦風,在肩正中為肩中疽,肩穴中為肩擔,肩前廉為干疽,肩後廉為過肩疽,肩後腋外為膠疽,肩稍尖為肩風毒,肩前腋上骨縫開合凹陷中為樂疽,於臑為臑癰,為藕包毒,臑後垂肉處為魚肚發,肘尖上寸余為石榴疽,當肘為肘癰。
於臂為臂癰、臂疽,臂外廉為骨螻疽,掌後橫紋上三寸為穿骨疽,掌後橫紋上二寸為螻蛄串腕,背面為腕癰,腕裡面橫紋前梢動脈間為兌疽。於手為手發背、為病蝦,為掌心毒,為瘑瘡,為鵝掌風,為虎口疽(丫叉毒),為合谷疔,為紅絲疔,為手丫發。
於大指為調疽,於指頂堅硬有頭為蛇頭疔,悶腫無頭為天蛇毒,指甲旁為蛇眼疔,指甲後為蛇背疔,指骨節為蛇癤疔,指裡面如魚肚為蛇腹疔,一指通腫為泥鰍疽,指甲身內為代指,為甲疽,指骨節粗大為蜣螂蛀,油灰甲為鵝爪風。兩手及臂紅紫斑爛為狐尿刺。
其於胸也,乳上肉高處為甘疽,兩乳中央為膻中疽,心窩中為井前疽,心窩兩旁為脾發疽,胸側乳上瘡孔多為蜂窩疽,乳旁為𤷍癧癰。其於內也:為肺癰,為胃癰,為脾癰,為肝癰,為腸癰。其於婦也,為內、外吹乳,為乳岩,為乳疽,為乳髮乳癰,為乳懸,為乳中結核。於腋為腋癰、腋疽,為腤疔,為鴨蛋毒。
於肋為肋疽,腋下三寸為淵疽,肋骨延及腰胯為內發丹毒,肋下軟肉為季腋癰疽。
在背上、下為對肺發、對心發、對臍發,為蓮子發,為蜂窩發,為酒毒發,為丹毒發,為連珠發,為痰蛀發,為陰陽之氣疽,為禽疽,為肉龜黃瓜癰;偏為上、中、下搭手,背脅間為串疽。
其於腹也,臍上七寸為幽疽,上四寸為中脘疽、胃疽,上三寸為嚇疽,上二寸為沖疽。於臍為臍癰,為臍中出水,為腹皮癰;偏為箭袋,為少腹疽;旁內緩疽。其於內也,為息賁,為伏梁,為痞氣,為肥氣,為奔豚。其於孩兒也,為臍突,為臍瘡。於腰為腎俞發,為蛇串、纏腰火丹。
於腎為疳瘡,久而偏潰為蠟燭瀉,為子癰,為囊癰、囊脫,為腎囊風,為懸癰。腎囊後為穿襠發,大腿根里側縫夾空中為跨馬癰,小腹下陰毛旁結腫為橫痃,小腹下腿根上折紋中:左為魚口,右為便毒。陰毛際為八腳蟲陰蝨瘡。其於婦人也,為陰挺,為陰腫,為蚌疽,為陰蝕䘌瘡,為陰脫,為陰㿗,總名陰瘡。
在臀為臀癰,為臀疽,為坐板瘡。中尾骨尖為鸛口疽,尻骨前肛門後為湧泉疽,肛門兩旁為臟毒,肛門內外為痔瘡,肛門前陰根後中間為偷糞鼠,潰經走泄為海底漏,尻骨高骨略上為坐馬癰,左臀下折紋中為上馬癰,右臀下折紋中為下馬癰,白為東瓜癰。其於孩兒也:為脫肛,為肛門作癢。
在股外側跨尖後為股陽疽,在胯骨節間為環跳疽,大腿外側為附骨疽,大腿里側為咬骨疽,股內合縫下近囊側為股陰疽,右腿夾陰縫折紋中為陰疽,大腿正面膝蓋上六寸高肉處為伏兔疽,大腿肚為肚癰,大腿里側近膝為箕門癰,繞腿為腿遊風,腿起云片茄色腫硬毒攻牙齦為青腿牙疳。
於膝為膝癰,為疵疽,為膝眼風,為鶴膝風,膝兩旁為緩疽,膝後折紋中為委中毒,腿凹折紋兩梢旁為上水魚,膝腫似人形為人面瘡。於腿脛、腿肚為腎氣遊風,膝眼下三寸外為三里發,小腿里側長數寸為黃鰍癰,小腿肚下長二、三寸為青蛇毒,脛骨下足後跟相接處為接骨發,內踝上三寸為附陰疽,在內為走緩鞋帶疽,在外踝為腳拐毒,裡外踝骨通腫不紅為穿踝疽,生脛骨一、二寸為濕毒流注,繞脛而生為瓜藤纏。
於小腿為流火,小腿肚中為腓腨發,腿肚為魚肚癰,孔如鑽眼黃水綿綿為鱔漏,腿脛廉骨或里或外為臁瘡,兩腿坳及兩腳灣為四灣風,脛骨曲坳處為風疽。於腳骨為夾棍疽,潰為驢眼。
足背為足背發,足心為湧泉疽,腳底為牛程蹇,足掌起如豆粒黃泡為田螺疱,大拇指爛為臭田螺,足指色黑旁有紅暈為脫疽,足無名指患色白而痛甚為脫疽,足指甲旁胬肉高起突為甲疽,為肉刺雞眼,足跗兩旁小如棗慄為歷疽癰,足跗之前上下大如癰為四淫,足攣跟為足跟疽,足跟旁如棗慄黃腫若琉璃為土慄,足跟底起紫白泡為冷疔。膝下足上腳氣,於腳丫為腳丫疽。
其於婦人也,為裙帶風瘡。
至若發無定處者,為時毒,為黃水瘡,為惡核,為石疽,為癭瘤,為流注,為疔瘡,為多骨疽,為痼發,為蛇瘴瘭疽,為大麻風,為楊梅瘡,為結毒,為血箭,為痣,為血風瘡,為白駁風,為血疳,為赤白遊風,為汗斑,紫、白癜風,為癧瘍風,為破傷風,為發痙,為風疳,為頑癬,為㾦癗,為蛇風蝨,(白疕。
)為疥瘡,為大赤瘡,為貓眼寒瘡,為魚脊瘡,為翻花瘡,為漆瘡,為天泡瘡,為慄瘡,(作癢為傲冬瘡。)為瘡鼓,為天火丹毒,為瘴疽,為痛風,為癢風,為毒氣攻心,為瘡口誤入毒水,為諸瘡生蠅蛆,為暑令瘍毒小癤,為體氣,為黑子痣。其於嬰孩也:為遺毒爛斑,為胎瘤,為痘癰,痘疽,為痘爛,為痘風,為奶癬,胎𤼏瘡。
或跌撲,為金瘡,為杖瘡,為夾傷,為拶傷,為湯火傷,為鐵針入肉,為箭頭入肉,為竹木刺入肉,為人咬傷,為熊,虎,狼咬傷,為馬咬傷,為犬咬傷,為豬咬傷,為貓咬傷,為鼠咬傷,為蛇咬傷,為蜈蚣咬傷,為射工傷,為蠍螫傷,為蠼螋傷,為蚯蚓傷,為蜘蛛咬傷,為羊辣子螫傷,為蜂螫傷,為蠶咬傷,為壁虎咬傷,為螻蛄咬傷,為螞蝗咬傷,為蟻螫傷,為砂蝨傷,為石蛭傷,為海水傷。
又其惡瘡也,為天行瘡,為頑瘡,為癩瘡,為罕瘡,為無名瘡。
其奇疾也,為血擁,為棠梨疱,為肉人,為肢鼓,為肉蝶,為肉線。產婦腹中癢為氣旋,為氣奔。
其怪蟲也,為號蟲,為歷蝨,為紅線蟲,為續命蟲,為濕蟲,為腐蟲,為肉蛆,為信蟲,為月望蟲。
諸名有辨,治證無論。初起未潰,當觀現在之形;已潰、潰久,須問初起之色。初起色紅,應施癰藥;初起色白,當用疽丹。識證惟精,奏效如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