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證治全書》~ 卷四 (10)
卷四 (10)
1. 血汗(一名脈溢。)
周身毛竅汗出如血,蓋心主血又主汗,虛極有火則見血汗,脈溢湯主之。如搔癢血出不止,用糞桶篐燒灰敷之。凡人夾肢窩出汗,衣服染黃者亦為血汗,因虛而致。
脈溢湯
人參,黃耆,歸身,茯神,麥冬,石蓮肉,生地黃,五味子,硃砂
上或丸或煎俱可,如煎則以硃砂和服。
白話文:
全身毛孔流汗像血一樣,這是因為心臟主管血液和汗液,虛弱到極點出現內熱就會出現血汗,脈溢湯可以治療。如果搔癢流血不止,可以用糞桶篐燒成的灰敷在患處。一般人腋窩流汗,衣服染成黃色也是血汗,都是因為身體虛弱造成的。脈溢湯由人參、黃耆、歸身、茯神、麥冬、石蓮肉、生地黃、五味子、硃砂組成,可以製成丸劑或煎服,煎服時要將硃砂研磨後和藥一起服用。
2. 痛風
痛風即痛痹,周身痹痛或手足不仁,遍身麻木,皆由血虛,風濕凝滯。用祛風逐濕散,每服二錢,好陳酒送下,隨量飲醉,暖臥取汗。服至痛處更痛,頭眩背汗,昏沉片刻即定,定則全愈。服後不覺痛麻,連服數劑,至知覺乃止。
祛風逐濕散
番木鱉(制淨末),穿山尾甲(制淨末,各三錢),熟附子,桂枝,當歸,延胡索(各末一兩)
上一處研勻,每服二錢,陳酒調下,盡醉取汗。
白話文:
痛風就是痛痹,全身關節疼痛或手腳麻木,全身發麻,都是因為血虛,風濕凝滯所致。用祛風逐濕散,每次服用兩錢,用陳年老酒送服,喝到醉為止,然後暖被子躺下出汗。服用後,疼痛處會更加疼痛,頭暈背部出汗,昏沉一會兒就會恢復正常,恢復正常就表示完全痊癒了。服藥後不再感到疼痛和麻木,連續服用幾劑,直到知覺恢復為止。
祛風逐濕散由番木鱉(去毒處理研磨成粉)、穿山尾甲(去毒處理研磨成粉,各三錢)、熟附子、桂枝、當歸、延胡索(各研磨成粉一兩)組成。將藥材研磨均勻,每次服用兩錢,用陳酒調服,喝到醉為止,並用熱被子蓋住出汗。
3. 小兒胎風(一名胎赤。)
嬰兒初生身熱皮紅,狀如湯潑火燒,由孕母過食辛香熱物,致兒脾胃積熱,乳母宜用清胃湯,嬰兒亦用少許。外用煅石膏研細敷之。如不焮赤即屬胎母脾虛,用白晚米粉干揉或敷之。忌服煎藥。
一、有兒大能食米麵而身熱皮紅者,系臟腑熱蒸,濕氣外乘之故,名玉爛瘡。用螵蛸散蜜水調敷,內服導赤湯。
清胃散(見齒部走馬牙疳。)
螵蛸散(通用六十八。)
導赤湯(通用十。)
白話文:
新生兒出生後身體發熱、皮膚泛紅,像是被熱水燙傷一樣,這是因為孕婦懷孕期間吃太多辛辣燥熱的食物,導致孩子脾胃積熱,乳母應該服用清胃湯,嬰兒也可以少喝一些。另外,可以用煅石膏研磨成粉末敷在患處。如果沒有紅腫發熱的情況,就表示胎兒或母親脾虛,可以用白米粉乾敷或塗抹,不要服用煎藥。
如果孩子長大後能吃米麵,但仍然身體發熱、皮膚泛紅,可能是臟腑積熱,濕氣外泄,稱為玉爛瘡。可以用螵蛸散用蜜水調敷,內服導赤湯。
4. 癢風
遍身搔癢,並無瘡疥,搔之不止。肝家血虛,燥熱生風,不可妄投風藥,養血定風湯主之。外用地膚子、蒼耳葉、浮萍煎湯暖浴。
養血定風湯
生地(五錢),當歸(三錢),赤芍(二錢),川芎(五分),天冬(二錢),麥冬(二錢),殭蠶(二錢,生研),鮮首烏(五、七錢),丹皮(一錢五分或二錢)
上加桑枝二十寸,水煎溫服無時。或為丸服亦可。
白話文:
全身發癢,沒有瘡疥,抓也止不住。這是肝血不足,燥熱生風導致的,不能亂用祛風藥。可以用養血定風湯來治療,外用地膚子、蒼耳葉、浮萍煎湯溫敷。養血定風湯的方子是:生地、當歸、赤芍、川芎、天冬、麥冬、殭蠶、鮮首烏、丹皮,再加桑枝,水煎溫服,沒有時間限制。也可以做成丸劑服用。
5. 內景
肺,喉下為肺,在咽前,主出氣。喉系堅空,接連肺管,為氣息之道路,呼吸出入,下通心肝之竅。肺有兩葉白瑩謂之華蓋,以復諸臟,虛如蜂窩,下無透竅,吸之則滿,呼之則虛,此肺之象也。
心包絡,胸下𩩲骭即心之位,包絡捧護位居心之四旁,即兩乳之中,膻中穴是也。凡筋脈由胸下鬲,自鬲貫胸。如肺、心、包絡、脾、肝、膽、腎七經筋脈皆從此過,三焦脈亦布膻中。
鬲膜,人心下有鬲膜,前齊鳩尾,後齊十一椎,周圍著脊,所以遮隔濁氣不使上熏心肺。十二經脈惟膀胱脈不貫膜。
三焦,隔下為胃上口,在臍上五寸上脘穴,即上焦,臍上四寸為中脘即中焦,肺脈起中焦在此。臍上二寸為下脘,即胃下口屬下焦。
白話文:
肺位於喉嚨下方,在咽喉的前方,負責呼出氣體。喉嚨像一個堅固的空腔,與肺部相連,是氣息進出的通道,呼吸時氣息上下貫通,與心臟和肝臟的孔竅相連。肺部有兩片白亮如玉的葉片,稱為華蓋,負責覆蓋其他臟器。肺部構造如同蜂窩,向下沒有通透的孔洞,吸氣時便會充滿,呼氣時便會空虛,這就是肺部的形態。
心包絡位於胸腔下方的橫膈膜附近,就是心臟的位置。包絡像一個容器一樣,保護著心臟,位於心臟的四週,也就是兩乳之間,膻中穴就是這個位置。所有的筋脈都從胸腔下方的橫膈膜開始,穿過橫膈膜進入胸腔。例如肺、心、心包絡、脾、肝、膽、腎等七條經絡的筋脈都從這裡經過,三焦經脈也分佈在膻中穴。
橫膈膜位於心臟下方,前邊與鳩尾相齊,後邊與第十一椎骨相齊,周圍附著在脊柱上,用來阻隔濁氣,防止濁氣向上熏蒸心肺。十二條經脈中只有膀胱經沒有穿過橫膈膜。
三焦位於橫膈膜下方,胃的入口在臍上五寸處,稱為上脘穴,屬於上焦。臍上四寸處稱為中脘穴,屬於中焦,肺經起於中焦,就在這個位置。臍上二寸處稱為下脘穴,屬於胃的出口,屬於下焦。
胃,胃者水穀之海,五臟六腑之大源,故胃氣為一身之本。嚥下柔空,下接胃,為飲食之路。咽至胃長一尺六寸,統曰咽門,下是鬲膜。胃上口在鬲下,曰賁門。臍上二寸即胃下口曰幽門,傳入小腸。
脾,脾在胃左,與胃同膜而附其上,聞聲則動,動則磨胃,食乃消化。
大小腸,小腸在胃之左,胃下口曰幽門,即小腸上口,盤十六曲至下口曰闌門,分泌別清濁,即大腸上口。大腸即迴腸,當腑之左,亦盤十六曲至廣腸。廣腸即直腸,下至肛門。
肝膽,包絡下有鬲膜,肝在鬲膜之中,有獨葉者,有二、三葉者。其繫上絡心包為血海,下無竅。肝短葉中有膽附焉。膽有苦汁,藏而不泄。
白話文:
胃是水穀的海洋,五臟六腑的源頭,所以胃氣是人體的根本。食物從口腔嚥下,經過食道,到達胃,這是飲食的通道。食道到胃長一尺六寸,統稱為咽門,下方是隔膜。胃的上口在隔膜下方,叫做賁門。肚臍上方二寸就是胃的下口,叫做幽門,連接到小腸。
脾位於胃的左側,與胃同膜相連,並附著在胃的上方。脾聽到聲音就會活動,活動時就會磨擦胃,幫助食物消化。
小腸位於胃的左側,胃的下口叫做幽門,就是小腸的上口。小腸彎彎曲曲,盤旋十六段,到達下口叫做闌門,負責分離食物的清濁,也就是大腸的上口。大腸就是迴腸,位於腑的左側,也彎彎曲曲,盤旋十六段,到達廣腸。廣腸就是直腸,向下連接到肛門。
肝膽位於包絡下方,包覆著隔膜,肝就在隔膜之中,有的只有一葉,有的有兩三葉。肝向上連接著心包,是血海,下方沒有開口。肝的短葉中附著著膽囊。膽囊裡有苦汁,儲藏而不外泄。
腎,腎分左右,一身之中有命門,附脊骨對臍。其右旁一小竅乃三焦之氣所自出,即先天無形之火曰腎間動氣。左旁一小竅乃真陰水氣所自出,亦無形,隨相火而潛行周身以榮四末。命門居於中,各開一寸五分。
膀胱,膀胱齊腰,在廣腸左側,乃津液之府。五味入胃,其津液上升,精者化血脈或骨髓,余濁流入下部,至小腸下口曰闌門,泌別其汁。渣穢入大腸,汁滲入膀胱。膀胱赤白瑩淨,上無所入之竅,止有下口,全假三焦氣化施行溲便注瀉,三焦氣餒則閉隔不通而為病。
白話文:
腎臟位於身體兩側,是人體的命門,緊貼著脊椎骨,與肚臍相對。右腎旁有一個小孔,是三焦之氣的出口,也就是先天無形的火,稱為腎間動氣。左腎旁有一個小孔,是真陰水氣的出口,同樣無形,它隨著相火在全身流動,滋養四肢末端。命門位於腎臟中間,左右各開一個一寸五分的孔。
膀胱位於腰部,在直腸左側,是津液的儲存器官。各種味道的食物進入胃,其津液會上升,精華部分會轉化成血液或骨髓,剩下的濁物則流向下部,到達小腸下口,叫做闌門,在此被過濾。渣滓進入大腸,而精華液則滲入膀胱。膀胱內部光亮潔淨,上面沒有入口,只有出口,完全依賴三焦之氣的運作來排泄小便,如果三焦之氣不足,就會導致膀胱阻塞不通,進而引起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