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克昌

《外科證治全書》~ 卷四 (10)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0)

1. 血汗(一名脈溢。)

周身毛竅汗出如血,蓋心主血又主汗,虛極有火則見血汗,脈溢湯主之。如搔癢血出不止,用糞桶篐燒灰敷之。凡人夾肢窩出汗,衣服染黃者亦為血汗,因虛而致。

脈溢湯

人參,黃耆,歸身,茯神,麥冬,石蓮肉,生地黃,五味子,硃砂

上或丸或煎俱可,如煎則以硃砂和服。

白話文:

內容翻譯如下:

全身毛孔流出的汗像血一樣,這是因為心臟主管血液也主管汗液,當身體極度虛弱且有內火時,就會出現血汗的情況,這時候可以使用脈溢湯來治療。如果因為搔癢導致出血並且止不住,可以用燒成灰的糞桶篐來敷在傷口上。一般人腋下出汗,衣服被染黃的,這也被視為血汗,是由於身體虛弱所導致。

脈溢湯的成分

人參、黃耆、當歸身、茯神、麥冬、石蓮肉、生地黃、五味子、硃砂

以上藥材可以做成丸狀或是煎煮服用都可以,如果選擇煎煮的話,應將硃砂混入一同服用。

2. 痛風

痛風即痛痹,周身痹痛或手足不仁,遍身麻木,皆由血虛,風濕凝滯。用祛風逐濕散,每服二錢,好陳酒送下,隨量飲醉,暖臥取汗。服至痛處更痛,頭眩背汗,昏沉片刻即定,定則全愈。服後不覺痛麻,連服數劑,至知覺乃止。

祛風逐濕散

番木鱉(制淨末),穿山尾甲(制淨末,各三錢),熟附子,桂枝,當歸,延胡索(各末一兩)

上一處研勻,每服二錢,陳酒調下,盡醉取汗。

白話文:

痛風就是一種疼痛的風濕病,會導致全身疼痛,或是手腳感覺遲鈍,全身麻木,這些症狀都是因為血液不足,風濕在體內凝結所造成的。使用祛風逐濕散治療,每次服用二錢,用好的陳年酒送服,可以喝到微醉,然後躺著保暖,讓身體出汗。在服藥期間,原本疼痛的地方可能會更痛,可能會有頭暈、背冒汗,甚至有一段時間意識模糊,但過了一陣子就會恢復正常,一旦恢復正常就表示病已經痊癒了。如果服用後沒有感覺到疼痛或麻木減輕,就需要連續服用幾次,直到有知覺的反應才停止。

祛風逐濕散的成分包括:番木鱉(去雜質磨成粉)、穿山尾甲(去雜質磨成粉,各三錢)、熟附子、桂枝、當歸、延胡索(各磨成粉一兩)。將所有材料混合均勻,每次服用二錢,用陳年酒調和後送服,喝到微醉,然後讓身體出汗。

3. 小兒胎風(一名胎赤。)

嬰兒初生身熱皮紅,狀如湯潑火燒,由孕母過食辛香熱物,致兒脾胃積熱,乳母宜用清胃湯,嬰兒亦用少許。外用煅石膏研細敷之。如不焮赤即屬胎母脾虛,用白晚米粉干揉或敷之。忌服煎藥。

一、有兒大能食米麵而身熱皮紅者,系臟腑熱蒸,濕氣外乘之故,名玉爛瘡。用螵蛸散蜜水調敷,內服導赤湯。

清胃散(見齒部走馬牙疳。)

螵蛸散(通用六十八。)

導赤湯(通用十。)

白話文:

[小兒胎風(又稱為胎赤。)]

當新生兒出生後身體發熱,皮膚呈現紅色,看起來像是被熱水澆到或是被火燒過一樣,這是由於懷孕的母親在孕期攝入了過多辛辣、香料或是熱性的食物,導致嬰兒的脾胃累積了過多的熱量。此時,哺乳的母親應該服用清胃湯來調整,同時也要讓嬰兒服用少量的清胃湯。外部可以使用煅燒過的石膏,研磨成細粉後塗抹在患處。如果紅色並未消退,則表示是因為母親的脾臟虛弱所導致,可以用白晚米粉乾搓或敷在患處。需要注意的是,應避免讓嬰兒服用煎煮的藥物。

另外,如果孩子非常能吃米麵,但身體仍然持續發熱且皮膚紅色,這可能是因為體內臟腑過熱,濕氣從內部向外蒸發所致,這種情況被稱為"玉爛瘡"。對於這種情況,可以使用螵蛸散加上蜜水調和後敷在患處,同時內服導赤湯來進行治療。

清胃散(詳見:齒部走馬牙疳。)

螵蛸散(通用方劑第68號。)

導赤湯(通用方劑第10號。)

4. 癢風

遍身搔癢,並無瘡疥,搔之不止。肝家血虛,燥熱生風,不可妄投風藥,養血定風湯主之。外用地膚子、蒼耳葉、浮萍煎湯暖浴。

養血定風湯

生地(五錢),當歸(三錢),赤芍(二錢),川芎(五分),天冬(二錢),麥冬(二錢),殭蠶(二錢,生研),鮮首烏(五、七錢),丹皮(一錢五分或二錢)

上加桑枝二十寸,水煎溫服無時。或為丸服亦可。

白話文:

【病症:全身瘙癢】

症狀表現為全身瘙癢難耐,皮膚表面卻沒有明顯的傷口或疹子,越抓越癢。這種情況是因為肝臟血液不足,身體內產生燥熱,從而引發風邪。切記不要隨便服用祛風藥物,應使用「養血定風湯」來調理。

外用療法方面,可以採用地膚子、蒼耳葉和浮萍煎煮成湯,趁熱浸泡洗浴。

以下是「養血定風湯」的詳細配方:

生地(5錢)、當歸(3錢)、赤芍(2錢)、川芎(0.5錢)、天冬(2錢)、麥冬(2錢)、殭蠶(2錢,生研)、鮮首烏(5-7錢)、丹皮(1.5錢或2錢)。

在上述配方中加入20寸長的桑樹枝,用水煎煮後溫服,不拘時間。此湯劑也可製成藥丸服用。

5. 內景證治(計八證)

6. 內景

,喉下為肺,在咽前,主出氣。喉系堅空,接連肺管,為氣息之道路,呼吸出入,下通心肝之竅。肺有兩葉白瑩謂之華蓋,以復諸臟,虛如蜂窩,下無透竅,吸之則滿,呼之則虛,此肺之象也。

心包絡,胸下𩩲骭即心之位,包絡捧護位居心之四旁,即兩乳之中,膻中穴是也。凡筋脈由胸下鬲,自鬲貫胸。如肺、心、包絡、脾、肝、膽、腎七經筋脈皆從此過,三焦脈亦布膻中。

鬲膜,人心下有鬲膜,前齊鳩尾,後齊十一椎,周圍著脊,所以遮隔濁氣不使上熏心肺。十二經脈惟膀胱脈不貫膜。

三焦,隔下為胃上口,在臍上五寸上脘穴,即上焦,臍上四寸為中脘即中焦,肺脈起中焦在此。臍上二寸為下脘,即胃下口屬下焦。

,胃者水穀之海,五臟六腑之大源,故胃氣為一身之本。嚥下柔空,下接胃,為飲食之路。咽至胃長一尺六寸,統曰咽門,下是鬲膜。胃上口在鬲下,曰賁門。臍上二寸即胃下口曰幽門,傳入小腸。

,脾在胃左,與胃同膜而附其上,聞聲則動,動則磨胃,食乃消化。

大小腸,小腸在胃之左,胃下口曰幽門,即小腸上口,盤十六曲至下口曰闌門,分泌別清濁,即大腸上口。大腸即迴腸,當腑之左,亦盤十六曲至廣腸。廣腸即直腸,下至肛門。

肝膽,包絡下有鬲膜,肝在鬲膜之中,有獨葉者,有二、三葉者。其繫上絡心包為血海,下無竅。肝短葉中有膽附焉。膽有苦汁,藏而不泄。

,腎分左右,一身之中有命門,附脊骨對臍。其右旁一小竅乃三焦之氣所自出,即先天無形之火曰腎間動氣。左旁一小竅乃真陰水氣所自出,亦無形,隨相火而潛行周身以榮四末。命門居於中,各開一寸五分。

膀胱,膀胱齊腰,在廣腸左側,乃津液之府。五味入胃,其津液上升,精者化血脈或骨髓,余濁流入下部,至小腸下口曰闌門,泌別其汁。渣穢入大腸,汁滲入膀胱。膀胱赤白瑩淨,上無所入之竅,止有下口,全假三焦氣化施行溲便注瀉,三焦氣餒則閉隔不通而為病。

白話文:

[內景]

:肺位於喉嚨下方,在咽喉前,主要負責氣息的排出。喉嚨像一條堅固的通道,連結著肺部的管道,成為氣息進出的道路,讓呼吸得以順暢,向下連通到心臟和肝臟的孔道。肺部有兩片潔白的組織,稱為華蓋,覆蓋著其他的臟器,質地像蜂巢一樣鬆軟,下方沒有貫通的孔道,吸氣時充滿,呼氣時則空虛,這就是肺的特徵。

心包絡:在胸腔下方靠近脛骨的地方,即是心臟的位置,心包絡環繞保護著心臟,位於兩乳之間,膻中穴的位置。所有的筋脈都從胸腔下部的膈膜穿過,例如肺、心、心包絡、脾、肝、膽、腎等七條經脈,以及三焦脈,都會經過這個區域,並在膻中穴處分佈。

膈膜:在心臟下方有一層膈膜,前方對應鳩尾,後方則對應第十一根脊椎,環繞著脊椎,它的作用是防止渾濁的氣體上沖到心肺。十二條經脈中,只有膀胱脈不穿透膈膜。

三焦:膈膜下方是胃的上口,在肚臍上方五寸的上脘穴,這就是上焦的位置;肚臘上方四寸是中脘穴,也就是中焦,肺脈從中焦開始;肚臍上方二寸是下脘穴,即胃的下口,屬於下焦。

:胃是水谷的海洋,是五臟六腑的能量來源,因此胃氣是整個身體的根本。食物通過咽部的柔軟通道,向下連接到胃,作為飲食的通道。咽部到胃的長度約為一尺六寸,統稱為咽門,下面是膈膜。胃的上口在膈膜下方,稱為賁門;肚臍上方二寸是胃的下口,稱為幽門,食物由此進入小腸。

:脾臟位於胃的左側,與胃共用同一層膜,並附著在胃的上方,聽到聲音就會動,動的時候會磨擦胃壁,幫助食物消化。

大小腸:小腸位於胃的左側,胃的下口叫做幽門,同時也是小腸的上口。小腸盤繞十六圈,下端叫做闌門,負責將清與濁分離,也就是大腸的上口。大腸又稱為迴腸,位於腹腔的左側,同樣盤繞十六圈,最後到達廣腸。廣腸即是直腸,向下延伸至肛門。

肝膽:在心包絡下方有一層膈膜,肝臟就在膈膜中間,有的肝臟只有一片,有的則有兩片或三片。肝臟的血管向上連接到心包絡,成為血海,下方沒有孔洞。肝臟的短葉中有膽囊附著,膽囊中含有苦澀的膽汁,但不會主動排放。

:腎臟分為左右兩側,身體中央有個名為命門的部位,位於脊椎骨對應肚臍的位置。右側有一個小孔,這是三焦之氣的出口,也就是先天無形的火,被稱為腎間動氣。左側也有一個小孔,是真陰水氣的出口,同樣無形,隨著相火潛行全身,滋養四肢。命門位於中間,左右各開一個一寸五分的小孔。

膀胱:膀胱與腰部齊平,位於廣腸的左側,是儲存津液的地方。食物中的五味進入胃部後,其中的津液會上升,精華部分轉化為血液或骨髓,剩餘的濁液則流入下部,到達小腸的下口,也就是闌門,將汁液分離。殘渣進入大腸,汁液則滲入膀胱。膀胱呈紅白色,表面光滑,上方沒有入口,只有下方有出口,完全依賴三焦的氣化功能來排尿,如果三焦氣餒,就會導致排泄功能障礙,引起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