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克昌

《外科證治全書》~ 卷四 (7)

回本書目錄

卷四 (7)

1.

初起如錢,漸漸增長,或圓或歪,有匡廓,癢痛不一,其證有六:一曰乾癬,搔癢則起白屑,索然凋枯;二曰濕癬,搔癢則出黏汁,浸淫如蟲行;三曰風癬,即癢久不愈之頑癬,搔之痹頑,不知痛癢;四曰牛皮癬,狀如牛領之皮,厚而且堅;五曰松皮癬,狀如蒼松,紅白斑點相連;六曰刀癬,輪廓全無,縱橫不定,總由風邪濕熱浸襲皮膚,郁久而化蟲,是以搔癢無休矣,宜用殺蟲滲濕逐風之藥。

輕者繡球丸搽之,重者槿皮酒搽之,年久陰頑惡癬,諸治不效者,鮮角膏、五倍膏隨宜敷之。忌動風發物,自無不愈。

一、吹花癬,生面上如錢,搔癢抓之如白屑,發於春月,故俗名桃花癬,婦女多有之。用綠豆搗碎,將紙蒙碗,針刺數小孔,將豆放紙上,以大炭火一塊燒豆,灼盡,紙將焦即去豆,揭紙碗中有水,取塗,三、五次愈。

又方

生白果仁切片頻頻搽之,或用玉蓉散淨面亦妙。

一、胎癬,俗名奶癬,生嬰兒頭面,或生眉端,搔癢流脂成片,久則延及遍身。宜用紋蛤散搽之,或繡球丸亦效。乳母須忌一切動風濕發物。

槿皮酒

白槿皮,南星,檳榔各一兩,生木鱉,樟腦各五錢,斑蝥三十個,蟾酥三錢

上各為粗末,共浸入滴花燒酒一斤聽用。遇癬先用穿山甲刮破,以酒搽之,日一次,至愈乃止。

鮮角膏

五月初旬,取新鮮皂刺數斤,搗爛入鍋熬汁,汁濃瀝出,易水再熬二、三度去渣,以汁共歸一處,加醋慢熬成膏。凡遇積年惡癬先刮破,以膏敷之,毒水流盡,再敷數次痊愈。

五倍膏

五倍子不拘多少,研碎,以陳米醋熬成膏。遇多年頑癬先抓破,以膏敷上,干則加敷,以不癢為度,然後去藥,則其患處之皮一同黏起,盡除根矣。

紋蛤散

紋蛤四兩,川椒三兩,輕粉五錢

上先將紋蛤打成碎塊,鍋內炒黃色,次下川椒同炒,黑色煙起為度,入罐內封口存性,次日入輕粉研為細末,香油調搽。一方有白礬五錢。

繡球丸(見後疥瘡。)

玉蓉散(見面部面塵。)

白話文:

在疾病剛開始的時候,形狀就像一個硬幣大小,隨著時間慢慢增大,形狀可能是圓的,也可能變形,邊緣清晰,癢和疼痛的程度因人而異。這種病有六種主要類型:一是乾癬,搔癢時會產生白色皮屑,皮膚看起來乾枯;二是濕癬,搔癢時會流出粘稠的液體,感覺就像有蟲子在爬;三是風癬,這是長期癢痛無法治癒的頑固性癬,搔抓時感覺麻木,失去痛癢感;四是牛皮癬,形狀像牛頸部的皮膚,厚且堅韌;五是松皮癬,看起來像老松樹皮,紅白相間的斑點相連;六是刀癬,沒有固定的形狀,任意蔓延,這些癬都是因為風邪濕熱侵襲皮膚,長時間積聚而生成蟲害,所以會一直感到癢。

對於輕微的癬,可以使用繡球丸來塗抹,嚴重的癬則需使用槿皮酒來塗抹,對於那些久病難治的頑固性癬,可使用鮮角膏或五倍膏。治療期間應避免食用可能引起過敏的食物,這樣通常都能治癒。

一種名為"吹花癬"的癬,通常生長在臉上,形狀像硬幣,搔癢時會產生白色皮屑,通常在春天出現,俗稱為桃花癬,女性較常見。治療方法是將綠豆搗碎,放在一張蓋住碗的紙上,紙上要先用針刺幾個小孔,然後將綠豆放在紙上,用一大塊炭火燒綠豆,直到燒完,當紙快燒焦時就停止,打開碗,會發現碗中有水分,取出這水分塗抹,幾次後即可痊癒。

另一種治療方式是將生的白果切成薄片,頻繁地塗抹,或者使用玉蓉散清潔臉部也很有效。

一種名為"胎癬"的癬,俗稱為奶癬,通常生長在嬰兒的頭部或面部,或者眉毛附近,搔癢時會流出油脂,形成一片一片的,時間久了會擴散到全身。治療方式是使用紋蛤散來塗抹,或者使用繡球丸也有療效。母親在哺乳期間應避免食用所有可能引起過敏的食物。

接著介紹了各種藥膏的製作方式和使用方法,包括槿皮酒、鮮角膏、五倍膏、紋蛤散等,都是用各種草藥製成,並詳細描述了每種藥膏的製作過程和使用方式。

繡球丸和玉蓉散的製作方式和使用方式在其他篇章中有詳細介紹,這裡不再贅述。

2. 疥瘡

疥證有五,干、濕、沙、蟲、膿也,皆由氣虛血熱,榮衛不清之故,每先從手丫生起,延繞周身,搔癢無度。如:燥盛則生乾疥,搔之皮枯而起白屑;濕盛則生濕疥,暴腫作痛,破津黃水,甚流黑汁;血熱凝滯,則生沙疥,形如細沙,焮熱癢痛,抓之有水;濕熱相搏,則生膿窠疥,形如痘爛,頂含膿水,或稠或清,痛癢相兼;若蘊毒風濕化生則生蟲疥,搔癢徹骨,撓不知痛。夫疥雖似有餘之證,而恆患於不足之人,故治不可專攻其有餘,尤當先顧其不足。

壯盛人初發時可用荊防敗毒散透之,若其形勢既成,無憎寒發熱之證則不用。治乾疥、沙疥以當歸飲子主之;濕疥、膿疥以黃耆飲子主之,俱洗以參椒湯、搽以繡球丸。其濕爛痛甚者,搽以二黃丹皆獲效。至於日久生蟲,皆因濕熱所化,清其濕熱則蟲不驅自滅,內服苦參丸,外敷金銀散自愈。

即繡球丸搽亦效。

一、有經久不痊,體虛極而瘡之甚者,內服神仙棗,外敷二黃丹可愈。

一、小兒疥瘡,用藁本煎湯洗浴,並浣衣,最妙。

一、瘡愈後及年年發者,用獨聖丸常服調理,最妙。

當歸飲子

當歸(三錢),生地黃(四、五錢),白蒺藜(去刺),荊芥,赤芍,連翹(去心),金銀花,殭蠶(各二錢,生研)

上加竹葉五片水煎,食遠服。乾疥加丹皮二錢,沙疥加枯芩一錢五分。

黃耆飲子

生黃耆(四錢),荊芥穗,雲苓,歸身(各二錢),忍冬(三錢),防風,白芷(香者),連翹(各一錢,去心),甘草(八分)

上加大棗十枚,水煎溫服。濕疥加制乳香一錢五分,膿窠疥加木通一錢五分。

神仙棗

歸身(一兩),金銀花(一兩),甘草(三錢),白殭蠶,白芷,黃耆(各五錢),紅棗(二斤)

上水六碗,共煎三碗,渣如前再煎,共湯六碗,去渣以湯、棗勻四、五日食,食完痊愈。

獨聖丸

荊芥(連穗)

上一味為末,用地黃自然汁熬膏為丸,桐子大。每服三錢,茶酒任下。服此須忌魚蟹。

繡球丸

川椒紅,輕粉,樟腦,雄黃,枯白礬,水銀(各二錢),大風子肉(一百粒另研)

上共研細末,同大風子肉再研勻,加柏油一兩五錢和藥攪勻,作丸如圓眼大。先以鼻聞,次搽患處。

參椒湯

苦參(一兩),花椒(三錢)

上用米泔水煎,候溫洗之。洗後避風,拭乾搽藥。

二黃丹(孫真人方。)

黃柏(五錢),輕粉(一錢)

上共研末,雞子黃,熬油調搽。凡疥瘡膿窠痛甚者,宜此搽之,止痛立愈。

荊防敗毒散(通用四。)

金銀散(通用七十。)

苦參丸(見前痘毒。)

白話文:

疥瘡有五種類型,包括乾疥、溼疥、沙疥、蟲疥和膿疥,這些都源於氣血虛弱,身體的防禦系統失調。通常從手指間開始生長,然後蔓延全身,引發無盡的瘙癢。如果體內乾燥過盛,就會產生乾疥,一抓皮膚就會變得乾燥並出現白色皮屑;溼氣過盛則會產生溼疥,引起紅腫疼痛,破裂後流出黃色液體,嚴重時甚至流出黑色汁液;血液過熱滯留則產生沙疥,形狀像細小的沙粒,灼熱且癢痛,抓撓後會有液體滲出;溼熱交加,則會產生膿瘡疥,形狀像痘瘡潰爛,頂端充滿膿液,可能稠厚也可能清澈,疼痛與瘙癢同時存在;如果體內蘊藏了風溼毒氣,就會產生蟲疥,瘙癢至骨髓,撓到麻木都不知道痛。

雖然疥瘡看似是過盛的症狀,但通常發生在體質虛弱的人身上,因此治療不能只針對過盛的部分,更應關注其不足的地方。

對於強壯的人初次發作時,可以使用荊防敗毒散來發散,但如果症狀已經形成,沒有出現寒熱交替的情況,就不必使用。乾疥和沙疥可以用當歸飲子來治療;溼疥和膿疥可以用黃芪飲子來治療,同時配合使用參椒湯清洗,以及繡球丸塗抹。對於那些溼爛且極度疼痛的部位,可以塗抹二黃丹,效果顯著。至於長期感染生蟲的情況,都是因爲溼熱引起的,清除體內的溼熱,蟲子自然就會消失,內服苦參丸,外敷金銀散即可痊癒。

繡球丸塗抹也有很好的效果。

如果病情持續很久,身體極度虛弱,瘡口嚴重,可以內服神仙棗,外敷二黃丹,即可痊癒。

對於兒童的疥瘡,可以用藁本煎湯洗澡,並且清洗衣物,非常有效。

瘡口痊癒後,或者每年都會復發的,可以服用獨聖丸調理,非常有效。

當歸飲子

當歸(三錢),生地黃(四、五錢),白蒺藜(去刺),荊芥,赤芍,連翹(去心),金銀花,殭蠶(各二錢,生研)

將上述藥材加入五片竹葉,用水煎煮,飯後服用。乾疥可以額外添加丹皮二錢,沙疥可以額外添加枯芩一錢五分。

黃芪飲子

生黃芪(四錢),荊芥穗,雲苓,當歸身(各二錢),忍冬(三錢),防風,白芷(香者),連翹(各一錢,去心),甘草(八分)

將上述藥材加上十枚紅棗,用水煎煮,溫熱服用。溼疥可以額外添加制乳香一錢五分,膿瘡疥可以額外添加木通一錢五分。

神仙棗

當歸身(一兩),金銀花(一兩),甘草(三錢),白殭蠶,白芷,黃芪(各五錢),紅棗(二斤)

將上述藥材加入六碗水,煎煮至剩三碗,藥渣可以再次煎煮,總共可以煎煮六碗,去渣後將湯汁和紅棗均勻分在四到五天內食用,吃完即可痊癒。

獨聖丸

荊芥(連穗)

將荊芥研磨成粉末,用地黃的自然汁液熬製成膏狀,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錢,可以用茶或酒送服。服用期間必須避免食用魚蟹。

繡球丸

川椒紅,輕粉,樟腦,雄黃,枯白礬,水銀(各二錢),大風子肉(一百粒另研)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與大風子肉混合研磨均勻,加入柏油一兩五錢,攪拌均勻,製成圓眼大小的丸子。先用鼻子聞,然後塗抹在患處。

參椒湯

苦參(一兩),花椒(三錢)

將上述藥材用米泔水煎煮,待溫度適中後用來清洗患處。洗後應避開風,擦乾後再塗抹藥物。

二黃丹(孫真人方。)

黃柏(五錢),輕粉(一錢)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雞子黃熬油調和塗抹。對於疥瘡膿瘡疼痛劇烈的情況,適合使用此法,能立即止痛。

荊防敗毒散(通用四。)

金銀散(通用七十。)

苦參丸(見前痘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