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克昌
《外科證治全書》~ 卷一 (1)
卷一 (1)
1. 喉部證治(計十五證)
2. 筋脈
喉嚨,(喉在咽前通肺,主出氣,故喉嚨曰肺系,又曰喉氣通天。)足陽明胃、足少陰腎二脈循喉。手少陽三焦脈由喉。
咽,(咽在喉後,通胃,主納食。胃口在膈膜下,咽至胃長一尺六寸,通胃之咽門,咽門下有膈膜,故嚥氣通地。)手少陰心,足太陰脾二脈挾咽。手太陽小腸脈循咽。足厥陰肝脈循咽後。
嗌。(咽之低處曰嗌。)
會厭。(音聲之戶曰會厭,當咽上,司開闔,掩喉食下咽,不掩則錯,必舌齶抵上齶,則會厭方掩喉。)
白話文:
【筋脈】
喉嚨部分,它位於咽喉前方,連接肺部,主要負責氣體的排出,因此常被稱為肺的聯繫部位,也有說法認為喉嚨的氣流能直達天空。足陽明胃經和足少陰腎經這兩條脈絡會經過喉嚨。而手少陽三焦經則從喉嚨通過。
咽部,位於喉嚨後方,與胃相連,主要功能是吞嚥食物。胃的入口在膈膜下方,從嚥到胃的距離大約有一尺六寸,連接到胃的咽門,咽門下方就是膈膜,所以咽部的氣流通向下方,可以說是通向地面。
嗌,是指咽部較低的位置。
會厭,是控制聲音的門戶,位於咽的上方,負責開閉作用,當食物下嚥時會蓋住喉嚨,如果不蓋住就會造成誤吞,必須用舌頭抵住上顎,這樣會厭才能蓋住喉嚨。
在經絡方面,手少陰心經和足太陰脾經這兩條脈絡會夾住咽部,手太陽小腸經沿著咽部行進,而足厥陰肝經則沿著咽部後方行進。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