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克昌

《外科證治全書》~ 卷三 (17)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7)

1. 筋脈

踝下曰足。足背曰跗,一名足趺,俗名足面。足後跟曰跟。足指曰趾,趾者別於手也。足之趾節與手指節同。其大趾之本節後內側圓骨形突者名核骨。足大趾爪甲後為三毛,毛後橫紋為聚紋毛。足下面著地者為踵,俗名腳底版。

足大趾外側屬肝,內側屬脾,脾筋、脈皆起於足大趾,隱白穴為脾井,溜於節後陷中大都穴為脾榮,注於內側核骨下太白穴為脾腧,循大趾本節後一寸公孫穴為脾絡,歷內踝前三分陷中商丘穴為脾經,由是循脛骨後結於膝內輔骨陰陵泉之次為脾合。從此直上至陰股結於髀箕門穴之次。

肝筋、脈皆起於足大指外側叢毛之際,大敦穴為肝井,溜於趾縫中行間穴為肝滎,行跗上注於本節後二寸動脈中太衝穴為肝腧,結於內踝前一寸中封穴之為肝經,循踝上五寸蠡溝穴為肝絡,直上內輔骨下橫紋盡處曲泉穴為肝合,陰股五里陰臁之次。

白話文:

腳踝以下為腳掌。腳背上面稱為跗,又稱為足趺,俗稱為腳面。腳後跟稱為腳跟。腳上的手指稱為腳趾,腳趾與手指區分開來。腳趾的趾節與手指的指節相同。大腳趾的根部後內側圓形骨狀突起部分稱為核骨。腳大拇指指甲後面有三個毛孔,毛孔後面的橫紋稱為聚紋毛。腳下面接觸地面的部分稱為腳後跟,俗稱為腳底板。

腳大拇指外側屬於肝,內側屬於脾,脾經筋脈都從腳大拇指開始,隱白穴為脾經的井穴,經過趾節後凹陷中間的大都穴為脾經的榮穴,注入內側核骨下方的太白穴為脾經的腧穴,循著大拇指根部後一寸的公孫穴為脾經的絡穴,經過內踝前面的三分之一凹陷中間的商丘穴為脾經的正經,由此沿著脛骨後面,與膝蓋內側輔骨陰陵泉穴附近相連,為脾經的合穴。從此直接往上到陰部,與大腿內側箕門穴附近相連。

肝經筋脈都從腳大拇指外側叢毛的地方開始,大敦穴為肝經的井穴,經過腳趾縫中行間穴為肝經的滎穴,沿著跗部上面,注入腳趾根部後二寸的動脈中太衝穴為肝經的腧穴,與內踝前面的中封穴相連為肝經的正經,沿著踝部往上五寸的蠡溝穴為肝經的絡穴,直接往上到內輔骨下面的橫紋盡頭曲泉穴為肝經的合穴,與陰部五里陰臁穴附近相連。

足二趾(即大趾之次趾。)

足三趾(一名中趾。)屬胃,胃筋、脈起於足中趾內側,歷兌穴為胃井,溜於次趾外側陷中內庭穴為胃滎,注入內庭後二寸陷谷穴為胃腧,過於跗上去內庭五寸衝陽穴為胃原,自足跗直上循足脛歷腕上系草鞋處解谿穴為胃經,又歷外踝上八寸豐隆穴為胃絡,結於膝下三寸三里穴為胃合,上膝循伏兔結於髀膝上起肉處為中趾內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趾間出其端。

足四趾(即小趾之次趾。)屬膽,膽筋起足四趾外端,竅陰穴之次為膽井,趾岐骨間有俠谿穴為膽滎,俠谿上寸半有臨泣穴為膽腧,俠谿上四寸五分有丘墟穴為膽原,外踝上四寸陽輔穴為膽經,外踝上五寸光明穴為膽合,由是上走髀,分為兩歧,前者結伏兔,後者結於尻,直者上季脅,其支自陽白直下出膝外臁循經抵外踝至足胕入四趾之間,支者別附上入大趾貫爪甲後足小趾,趾下屬腎,外側屬膀胱,筋、脈俱起小趾之下,斜趨足心湧泉穴為腎井,又斜趨內側內踝前一寸大骨下有然谷穴為腎滎,跟踵(踵即跟突出者。

白話文:

足二趾(即大趾的隔壁趾頭。)

**足三趾(又叫中趾。)**屬於胃經,胃經的筋肉和脈絡,發源於足中趾內側,經過兌穴這個穴位,是胃經的井穴,流過隔壁趾頭外側凹陷的內庭穴,是胃經的滎穴,注入內庭穴後兩寸的陷谷穴,是胃經的腧穴,經過腳背向上,到內庭穴五寸的衝陽穴,是胃經的原穴,自腳背直往上,沿著小腿肚,經過腕部綁草鞋的地方的解谿穴,是胃經的經穴,再經過外踝上方八寸的豐隆穴,是胃經的絡穴,結束於膝蓋下方三寸的三里穴,是胃經的合穴,上膝蓋沿著伏兔穴,結束於大腿膝蓋上方的凸起處,是中趾內側的分支,它的分支從腳背向上進入大拇指的縫隙,從大拇指的頂端出來。

**足四趾(即小拇指的隔壁趾頭。)**屬於膽經,膽經的筋肉發源於足四趾外側的頂端,竅陰穴隔壁的是膽經的井穴,趾頭分叉的骨頭間有俠谿穴,是膽經的滎穴,俠谿穴往上寸半有臨泣穴,是膽經的腧穴,俠谿穴往上四寸五分有丘墟穴,是膽經的原穴,外踝上方四寸的陽輔穴,是膽經的經穴,外踝上方五寸的光明穴,是膽經的合穴,由此向上走大腿,分成兩條分支,前者結束於伏兔穴,後者結束於臀部,正中的分支往上分叉到肋部,它的分支從陽白穴直向下,經過膝蓋外側的腓骨沿著經絡到外踝,再到腳後跟,進入四趾之間,分支從腳背向上進入大拇指,貫穿指甲後到後面的腳小趾,腳小趾下面屬於腎經,外側屬於膀胱經,筋肉和脈絡都發源於小趾下方,斜向下到腳心湧泉穴,是腎經的井穴,再斜向下到內側,內踝前面一寸大骨下方有然谷穴,是腎經的滎穴,腳跟(腳後跟)

)踝上硬筋處陷中有太谿穴為腎腧,自跟別至跟後踝中大骨上兩筋間有大鐘穴為腎絡,踝上二寸復溜穴為腎經,上腨(腿中肚曰腨)。出膕內廉結於內輔骨下陰谷穴之次為腎合,從是並太陽之筋上循陰股。

膀胱筋起小趾外側,至爪甲一分至陰穴之次為膀胱井,曆本節之前陷中有通谷穴為膀胱滎,本節之後陷中有束骨穴為膀胱腧,外側大骨之下有京骨穴為膀胱原,外踝後跟骨上有崑崙穴為膀胱經,循跟直上至外踝上七寸有飛陽穴為膀胱絡,貫腨結於膕(膕即委中。)在膝脘內約紋中為膀胱合,由膕直上結於臀,其脈從腰抵膕出小趾外側。

白話文:

腳踝上方硬筋凹陷處,太溪穴是腎臟的腧穴,從腳跟分開到腳跟後方踝骨上兩條筋之間,有大鐘穴,是腎經的絡穴。踝骨上方兩寸處是復溜穴,是腎經的穴位。往上到腿肚中央,從腿內側膕窩內側邊緣,連接到內側輔助骨下方陰谷穴旁邊,是腎經的合穴,從這裡開始與太陽經的筋脈一起往上沿著陰股內側走行。

膀胱經的筋脈從小趾外側開始,到指甲邊緣一寸處,陰谷穴旁邊是膀胱經的井穴。經過腳趾第一節的前方凹陷處,通谷穴是膀胱經的滎穴,第一節後方凹陷處,束骨穴是膀胱經的腧穴,外側大骨下方是京骨穴,是膀胱經的原穴。外踝後方跟骨上是崑崙穴,是膀胱經的穴位。沿著腳跟往上,到外踝上方七寸處是飛陽穴,是膀胱經的絡穴。穿過腿肚,連接到膕窩(即委中穴),在膝蓋窩內側皺紋中是膀胱經的合穴。從膕窩直往上連接到臀部,它的經脈從腰部到達膕窩,然後從小趾外側出來。

2. 足發

(一名足跗發。),足背上為足背發

凡腳赤腫痛潰膿,足三陽濕熱可治。微赤微腫膿清或出水,足三陰虧損難治。濕熱者用仙方活命飲,既潰用內托散加金銀花,外貼膏出膿而愈。虧損者用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聽其漸愈,蓋四肢皆稟氣於胃,胃氣血盛則善步,胃血氣少則少肉善寒,漸成痿厥足痹,故足疾必用補中益氣湯,不可不知。若黑黯不腫痛不潰膿,煩熱作渴,小便淋漓者,陰敗未傳惡證也。

白話文:

腳掌出現紅腫、疼痛、化膿的情況,可能是足三陽經的濕熱症,可以用仙方活命飲治療。如果只是輕微發紅、腫脹,化膿或流出清水,可能是足三陰經虧損,難以治療。濕熱症可用仙方活命飲,化膿後可用內托散加上金銀花,並外敷膏藥,就能讓膿液排出痊癒。虧損症則用補中益氣湯和六味地黃丸,慢慢調理,讓它逐漸恢復。因為四肢都依靠胃氣,胃氣血旺盛,走路才會靈活,胃氣血不足,則容易虛弱、怕冷,逐漸變成痿厥、足痹,所以治療足疾一定要用補中益氣湯,不可不知。如果腳掌呈現黑色、黯淡,沒有紅腫、疼痛、化膿,但伴隨煩躁、口渴、小便淋漓的症狀,這是陰氣敗壞、尚未傳染的惡性病症。

急著肉灸之,以行壅滯助陽氣,內服十全大補湯、八味地黃丸,以壯脾土,滋化源,亦有生者。

仙方活命飲(通用一。)

補中益氣湯(通用三十。)

內托散(通用三十八。)

十全大補湯(通用二十六。)

六味地黃丸(通用四十三。)

八味地黃丸(通用四十五。)

白話文:

如果身體狀況急迫,就用灸法來治療,可以幫助疏通阻塞、增強陽氣。同時服用十全大補湯和八味地黃丸,可以補益脾胃,滋養生化之源,也能促進疾病的康復。

以上藥方可以用於各種情況:活命飲、補中益氣湯、內托散、十全大補湯、六味地黃丸、八味地黃丸。

3. 湧泉疽

(一名足心發,俗名病穿版,又名穿窟天蛇。)

生足底湧泉穴,乃腎經虛損之證,當別紅白,按陽癰陰疽則例治之。

一、凡足心或熱或癢痛或麻或腫脹,皆腎虛,六味、八味消息用之。

一、有足心疼如中箭,忽發忽歇,此腎之風毒,瀉腎則愈,六味地黃湯加獨活、黃柏。

六味地黃丸(通用四十三。)

八味地黃湯(通用四十五。)

白話文:

腳心發熱、疼痛、麻木、腫脹,俗稱病穿版,又叫穿窟天蛇,都是腎經虛損的表現,要分清紅腫和白腫,按照陽癰陰疽的治療方法來處理。

如果腳心發熱、癢痛、麻木或腫脹,都是腎虛的症狀,可以用六味地黃湯、八味地黃湯來治療。

如果腳心痛得像被箭射中一樣,時而發作、時而停止,這是腎風毒引起的,瀉腎就可以治癒,可以用六味地黃湯加入獨活、黃柏。

4. 脫疽、敦癰

生足趾,初起色白,麻痛或不痛者名脫疽。初起色赤,腫痛如湯潑火燎者名敦癰。脫疽以手部脫疽法治之,敦癰以脛部毒熱流注法治之。

白話文:

當腳趾開始發育時,如果出現白色、麻木疼痛或者無痛感的情況,就叫做「脫疽」。「脫疽」可以用治療手部「脫疽」的方法來處理;而如果是紅腫疼痛像被沸水灼傷一樣的情況,就叫作「敦癰」。「敦癰」需要用治療小腿部位感染熱病的方法來對付。

5. 四淫、厲癰

《靈樞》云:發於足上下名曰四淫,其狀大,急治之,百日死。發於足旁名曰厲癰,其狀不大,急治之,去其黑者,不消輒益不治,百日死。按此二證,亦不外乎色紅色白癰疽別治。

白話文:

《靈樅》說:生在腳上和下的病叫做「四淫」,它的形狀很大,要趕快治療它,不然一百天就會死亡。生在腳邊的病叫作「厲癰」,它的形狀不是很大,也要趕快治療它,去除黑色的部分,如果不消失就更難治療了,一百天內會死亡。按照這兩個症狀來看,也都不出紅色或白色癰疽的不同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