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克昌

《外科證治全書》~ 卷三 (16)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6)

1. 熱毒流注

生兩腿脛,流行不定,或發一、二處,色赤腫痛潰膿,乃濕熱下注,內服仙方活命飲加牛膝以解毒壅,外貼洞天膏,易愈。如患色微紅,或初起粟米,漸大癢痛相兼,破流黃水,浸淫成片,甚至腿肉浮腫,皆屬脾腎虧損,難治。

須內用補中益氣湯為主加防風獨活,痛加丹皮、山梔仁,甚者加炒黃柏,兼服六味地黃丸,外以貫眾煎湯淋洗,五倍子細末津調,於逐瘡四圍塗之,自外收內,每日一次,漸漸自愈,不可妄投攻發,即如前濕熱下注之證。服活命飲後,亦當接用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以補精氣為善。

仙方活命飲(通用一。)

洞天膏(通用七十六。)

補中益氣湯(通用三十。)

六味地黃丸(通用四十三。)

2. 瓜藤纏

繞脛結核數枚,不紅微痛或不痛,初起以子龍丸,每服三分,淡薑湯每日服三次,至消乃止,或小金丹亦可。若日久腫痛腐潰不已者,則必服犀黃丸,兼服溫補祛痰之劑,外貼陽和解凝膏,漸冀收功。

子龍丸(通用五十六。)

金丹(通用五十二。)

犀黃丸(通用四十八。)

陽和解凝膏(通用七十七。)

3. 腳氣

(一名壅疾。)

頭疼發熱惡寒,狀類傷寒,始必兩腳痠軟。惟濕乃腳氣主病,濕傷脾胃,外復感風寒暑濕,內外相搏,氣不行則痛,血不行則腫。又必察其足脛,色赤者為濕熱,黃白色者為寒濕。又腫者為濕腳氣,不腫者為乾腳氣。腳氣壅疾也,喜通惡塞,宜用抉壅湯,熱加黃柏,寒加肉桂,愈後接服六斤丸調補。

腳氣能令人死,紅腫如雲,根自足起,上升入心,則嘔血而死。腎目與額皆黑,則沖胸喘急而死。

一、腳氣瘡,脛足胖腫,生瘡癢痛,出黃水,結黃痂,頗類黃水瘡。惟身體壯熱,心神煩躁,經久難痊,用抉壅湯加黃柏、山梔,外敷五美散

人兩胕忽然紅腫發熱,兩脛俱浮作痛。頗類傷寒證中原有腳氣之條。然腳氣非傷寒也,腳氣感染濕熱,證從下受,傷寒感冒風寒,先從上受,故傷寒乃陽證,而腳氣乃陰病也。夫濕熱下感,宜從下治,消其濕熱,濕熱下行,身熱自解,若用風藥解之,反濕邪上犯,以風藥多陽升之藥也,宜用消胕飲

抉壅湯

蒼朮,苡仁,木瓜,牛膝,川芎羌活獨活木通防風

上水煎熱服。

六斤丸

木瓜,牛膝,肉蓯蓉(去甲膜,洗淡),明天麻枸杞子鹿角膠(各一斤)

上為末,蜜丸梧子大,空心,黃酒下百丸。久服腳氣可以除根。

消胕飲

茯苓(一兩),茵陳(一錢),防己(一錢),炒梔子(一錢),苡仁(一兩),澤瀉(三錢),木瓜(一錢)

水煎服,一劑小便利,二劑身熱解,再用二劑兩腳腫消,再二劑全愈。

五美散(通用六十七。)

4. 腳漏怪疾

腳氣成漏,跟有小孔,深半寸,其痛異常,用初取濕人中白火煅,有水出,滴入瘡口。

5. 鱔漏

有人腿肚生一瘡,久遂成漏,百治不效,自度必死,一村夫見之曰,此鱔漏也,用石灰溫湯泡熏洗,覺癢即是也。洗不數次即愈。石灰燙洗後,用陳石灰敷之更妙。按鱔漏生腿肚初起類濕瘡,癢痛相兼,破爛孔數處,其孔深如鑽眼,津流黃水,綿綿不已,復入瘡孔,多致惡寒肌冷。

6. 腿瘡不愈

用生甘草(五錢),煮豆腐一塊極老敷上,一時許取去,另用:血餘(五錢),舊船底上石灰(三錢),陀僧(一錢五分),黃柏(四錢),生肌散(三錢)

共末,用麻油成膏,多敷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