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證治全書》~ 卷三 (14)
卷三 (14)
1. 膝眼風
在膝蓋下左右兩旁空陷中,隱隱疼痛是也。如風勝其痛則走注不定,寒勝則痛如錐刺,濕勝則外見胖腫。屈不能伸者其病在筋,伸不能屈者其病在骨,動移不遂者,沉寒痼冷之候也。俱主以大防風湯治之,外用蒜搗爛攤患處,以艾鋪蒜上灸之,蒜壞再易,皮膚倘破不妨。此證日久失治,即漸成鶴膝風。
一、有因秋夏露臥,為寒所襲,怫熱內作,而搏於肢節,痛徹於骨,遇寒尤甚,以熱熨之則稍減者,亦主以大防風湯。
大防風湯(通用三十五。)
白話文:
膝蓋下方左右兩側凹陷處隱隱作痛,如果風邪入侵,疼痛就會遊走不定;寒邪入侵,疼痛就會像針刺一樣;濕邪入侵,就會出現腫脹。膝蓋無法伸直,說明問題在筋;膝蓋無法彎曲,說明問題在骨;活動不便,說明是寒邪久積導致。以上情況都可以用大防風湯治療,同時可以用大蒜搗爛敷在患處,再用艾草覆蓋在上面灸治,大蒜壞了就換新的,即使皮膚破了也不要緊。如果長期不治,就會發展成鶴膝風。
另外,如果因為秋季或夏季露宿,受寒邪侵襲,導致內熱鬱結,進而影響肢節,疼痛深入骨髓,遇到寒冷會加重,用熱敷可以稍微緩解,也可以用大防風湯治療。
2. 上水魚
生委中折紋兩梢,腫如高埂更似魚形,色紫作痛,由血熱猝遇外寒,稽留滯結而成。外用砭法,向腫硬上砭去惡血,用大黃、硫黃等分,共研細末,香油調敷即愈。
白話文:
皮膚表面出現了皺紋,兩端發紅,腫脹得像高土埂,形狀像魚,顏色發紫,伴隨疼痛,這是因為體內熱血遇上外寒,停留凝結而引起的。可以用砭石療法,朝腫硬的地方刮去瘀血,再將大黃和硫磺研成細末,用香油調和敷在患處,就能治癒。
3. 人面瘡
此證傳為怪病,多生兩膝或生兩肘,腫類人形,眉目口鼻皆全。本草云,瘡口能食,諸藥無效,惟敷貝母,其瘡皺眉閉口,自此日用貝母末和水調灌,數日瘡消結痂而愈。書又云,素積冤譴所致,須清心懺悔。據所治之方,辛熱疏散之品,抑或因風寒溫三氣凝結之所化,未必盡由冤譴之所致也。
其方未詳,故不錄載。(謹按未詳之方,即流氣飲及大苦參丸,見《外科金鑑》。茲附於後:流氣飲,人參、製厚朴、桔梗、防風、紫蘇、鹽水炒黃耆、麩炒枳殼、當歸、酒炒白芍、肉桂、烏藥、甘草、川芎、木香、白芷、檳榔引加生薑。大苦參丸,苦參、蔓荊子、赤苓、山藥、白芷、荊芥、防風、白附子、川芎、生山梔、首烏、皂角、白蒺藜、泡川烏、黃耆、赤芍、獨活、羌活,炮草烏細末面黏丸。
白話文:
此病症傳說是一種怪病,多長在雙膝或雙肘,腫脹的形狀類似人形,眉毛、眼睛、嘴巴、鼻子都齊全。本草經說,這種瘡口可以吃東西,一般的藥物都沒有效,只有敷用貝母,瘡口會皺眉閉口,從此每天使用貝母末加水調和灌入,數日後瘡口會消退結痂而癒合。《書》中又說,這病症是過去積累的冤屈譴責造成的,需要清心懺悔。根據治療方法來說,辛熱疏散的藥材,或許是因為風寒溫三種氣質凝結成塊而形成的,不一定都是冤屈譴責造成的。
藥方並不詳細,所以未記載。(謹按未記載的藥方,即「流氣飲」及「大苦參丸」,見《外科金鑑》。茲附於後:
流氣飲:人參、製厚朴、桔梗、防風、紫蘇、鹽水炒黃耆、麩炒枳殼、當歸、酒炒白芍、肉桂、烏藥、甘草、川芎、木香、白芷、檳榔引加生薑。
大苦參丸:苦參、蔓荊子、赤苓、山藥、白芷、荊芥、防風、白附子、川芎、生山梔、首烏、皁角、白蒺藜、泡川烏、黃耆、赤芍、獨活、羌活,炮草烏細末面黏丸。
4. 筋脈
詳見後足部筋脈中。
5. 癰疽就簡
三里發,生膝下三寸外側前廉兩肋間,初腫,形如牛眼,拘急冷痛,其色青黑,潰出紫血稀膿。黃鰍癰,生腿肚裡側,長數寸,赤腫疼痛,形如泥鰍。接骨發,生腿肚之下,接骨之上,脛骨與足後跟骨相接處,初如核桃,其硬如物打磕磞之狀。附骨疽,生內踝骨之上三寸,系三陰交穴,潰難收斂。
夾棍疽,生足踝近腕之處,在外踝者名腳拐毒,在內踝者名走緩,又名鞋帶疽,在內外踝齊患者,名穿踝疽。如潰爛日久,形如驢眼者,變為臁瘡,治當問其初起紅白治法。以上諸證,凡初起色赤,高腫熱痛者,用仙方活命飲、醒消丸、以解壅毒。潰後用生料補中益氣湯加川芎、白芷、銀花、赤芍煎湯服,或與六味地黃湯早晚輪服,至愈乃至。或色白或黯色不甚痛者,用隔蒜灸法,以行壅滯。
白話文:
三里發: 產生在膝蓋以下三寸,小腿外側斜前方兩條肋骨之間。初期腫脹,形狀像牛眼,緊縮急痛冷痛,顏色青黑,潰爛流出紫黑色的稀膿。
黃鰍癰: 產生在大腿小腿內側,長好幾寸,又紅又腫疼痛,形狀像泥鰍。
接骨發: 產生在大腿小腿的下方,接近腳踝上方,脛骨與腳後跟骨交接處。初期像核桃,硬得像被東西彈打。
附骨疽: 產生在內踝骨上方三寸,即三陰交穴附近,潰爛後難以收斂。
夾棍疽: 產生在腳踝靠近腳腕的地方,在外踝側的稱為「腳拐毒」,在內踝側的稱為「走緩」,又名「鞋帶疽」,兩側同時發生的稱為「穿踝疽」。如果潰爛長久,形狀像驢眼,會變成臁瘡,治療應詢問最初發生的紅腫情況。
以上諸證,凡初起色赤,高腫熱痛者,用 仙方活命飲、醒消丸,以解毒消腫。潰後用生料 補中益氣湯加 川芎、白芷、銀花、 赤芍煎湯服用,或與 六味地黃湯早晚輪流服用,直到痊癒。或顏色發白或發暗,不太疼痛者,用隔蒜灸法,以疏通鬱滯。
助陽氣,服陽和湯、大防風湯。既潰,惟大防風湯最妙。或與小金丹並進尤妙。其外敷貼藥,俱按陽癰陰疽側例治法。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醫的文字是說:
要幫助提升陽氣,可以服用「陽和湯」、「大防風湯」。「如果已經潰爛了,只有大防風湯是最妙的方法。或者同時配合使用小金丹效果更佳。對於外部敷貼的藥物,都要按照陽癰陰疽的一般治療方法來處理。
簡而言之,就是用特定的草藥方劑(如陽和湯、大防風湯)來增強身體的能量,並且在必要時搭配其他療程(例如小金丹),以及遵循一般治療陽癰陰疽的方式進行外部治療。
6. 魚肚癰
生小腿肚,高腫焮赤,此肉緊筋橫一身用力之處,最痛難忍。外用蓖麻拔毒法紮上,(孕婦忌用,用則胎墮。)內以五通丸、醒消丸,每日早晚輪服,初起者即消,如已成膿,不可開刀,須用藥咬潰,庶無傷筋縮腳之虞。貼洞天膏,服內托散加乳香、沒藥數劑收功。若患色白者,則按陰疽則例治法,忌用前藥並扎法。
洞天膏(通用七十六。)
白話文:
小腿肚子生了肿块,又高又肿,红热疼痛,这是因为肌肉紧绷,筋脉横行,用力的地方,所以最痛难忍。外用蓖麻拔毒的方法扎上,(孕妇忌用,用了会导致胎儿流产。)内服五通丸、醒消丸,每日早晚轮流服用,刚开始的症状就能消下去,如果已经化脓,不可开刀,要靠药力使之溃烂,这样才能避免伤筋缩脚。贴上洞天膏,服用内托散加入乳香、没药几剂就能痊愈。如果患处颜色发白,则按照治疗阴疽的原则处理,忌用之前的药和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