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證治全書》~ 卷三 (13)
卷三 (13)
1. 青腿牙疳
此證方書罕載其名,僅傳雍正年間,北路隨營醫官陶起麟頗得其詳,略云:軍中凡病腿腫色青者,其上必發疳;凡病牙疳腐爛者,其下必發青腿,二者相因而患。推其原,皆因上為陽火炎炙,下為陰寒閉郁,以致陰陽上下不交,為寒為熱自相凝結,相近內地間亦有之,邊外人雖有不甚多,惟內地人初居邊外,得此證者十居八九。蓋中國之人本不耐邊外嚴寒,更不免坐臥濕地,寒濕凝結於下,致腿青腫。
其證形如雲片,色似紫如黑,肉體頑硬。又緣邊外缺少五穀,多食牛羊等肉,其熱與濕合,蒸瘀胃膈,毒火上熏,致生牙疳,牙齦腐腫出血,若穿腮破唇腐爛為危候,相傳止有令服馬乳一法。麟初到軍營,診視此證,亦僅知投以馬乳。閱歷既久,因悟馬腦子之力,較馬乳為效倍速,於是用馬腦子一個,竹刀挑去筋膜,放在碗內,先攪勻,再以滾黃酒沖,令患者服之,是夜即能發出大汗而解,諸病減矣。蓋腦性溫暖流通故耳。
白話文:
這個症狀方劑書上很少記載它的名稱,只有雍正年間流傳下來,北路隨著軍隊的醫官陶起麟詳細地獲得了它的資訊。他簡略地說:軍中凡是患有腿部腫脹、顏色青紫的人,上面一定會長牙疳;凡是患有牙疳腐爛潰爛的人,腿部一定會出現青色腫脹,這兩種症狀會同時出現。推究它的原因,都是因為上面陽氣過剩火熱炙烤,下面陰氣過剩寒氣閉結,導致陰陽上下不交融,寒熱自相凝結。內地人中也偶有此症狀,邊疆外的人雖然不多,但內地人初到邊疆時,得這個症狀的十個人中有八九個。這可能是因為中國人本來就受不了邊疆的嚴寒,而且免不了要坐臥在潮濕的地方,寒濕凝結在下面,導致腿部青腫。
這個症狀的形狀像雲片一樣,顏色像紫色或黑色,肉質堅硬。此外,邊疆外缺少五穀雜糧,他們主要吃牛羊等肉類,這些肉類的熱氣與濕氣相結合,蒸瘀胃部和膈膜,毒火上燻,導致生長牙疳,牙齦腫脹潰爛出血。如果穿腮破脣腐爛,就是危急的徵兆。相傳只有服用一種叫作「馬乳」的方法來治療。陶起麟剛到軍營時,診斷這個症狀,也只知道給病人服用馬乳。隨著閱歷的增加,他逐漸明白馬腦子的功效比馬乳快很多,於是使用一個馬腦子,用竹刀挑出筋膜,放在碗裡,先攪勻,再用滾燙的黃酒沖泡,讓患者服下。到了晚上就能發出大量汗水而解除症狀,各種症狀都減輕了。這可能是因為腦子溫暖通暢的緣故。
兼服活絡流氣飲、加味二妙湯通其經絡,宣其血氣,使毒不得凝結。外用三稜針,形如錐挺者,向腿上之青處黑處,不拘穴道,量其黑之大小,針一分深,或十針或二十針俱可。務令黑血流出,以殺毒勢。更以牛肉割片貼針眼並黑處,以拔積毒。如無牛肉,即用芥菜子搗面,燒酒調敷黑腫處,不數日而愈。
蓋黑血出則陰氣外泄,陽氣即隨陰氣而下降,雨相交濟,上下自安也。若病人形氣衰敗飲食不思者不治。牙齒俱落,紫黑流血腐臭穢者,不治。滿腿大腫或細而乾枯者,不治。
白話文:
服用活絡流氣飲和加味二妙湯疏通經絡,使血氣流通,防止毒素凝結。用三稜針刺入腿部發黑的地方,針深約一分,可刺十到二十針,讓黑血流出,殺滅毒素。再用牛肉片貼在針孔和發黑的地方,吸出積毒。若沒有牛肉,可用芥菜子研磨成面,用燒酒調敷患處,幾天後就會痊癒。
黑血流出,陰氣外泄,陽氣隨陰氣下降,陰陽調和,上下就會自安。但如果病人形氣衰敗,食慾不振,牙齒脫落,嘴唇發紫,流血腐臭,或是腿部腫脹嚴重,或者細瘦乾枯,則無法治療。
活絡流氣飲(一名沖和既濟湯。)
蒼朮,木瓜,羌活,獨活,牛膝,生附子,山楂肉,麻黃(各二錢),烏藥,檳榔,枳殼乾薑,黃柏(各一錢五分),甘草(八分),黑豆(四十九粒)
白話文:
流氣飲(又名沖和既濟湯)
成分:
*蒼朮,木瓜,羌活,獨活,牛膝,生附子,山楂肉,麻黃(各 2 錢) *烏藥,檳榔,枳殼,乾薑,黃柏(各 1 錢 5 分) *甘草(8 分) *黑豆(49 粒)
上加生薑三片,水四鍾煎一鍾服。藥滓再用水三鍾煎八分服。如牙疳盛,減去乾薑、附子,加胡黃連二錢、龍膽草二錢。牙疳輕,腿腫痛盛,加肉桂二錢。寒熱已退,減去羌活、麻黃加威靈仙二錢、五加皮二錢。
加味二妙湯
黃柏(生),蒼朮(米泔水浸),牛膝(各三錢),檳榔,澤瀉,木瓜,烏藥(各二錢),當歸尾(一錢五分)
白話文:
服用二妙湯時,加入生薑三片,水煎煮四分之一,服用。藥渣再用三份水煎煮八分,服用。如果牙疳很嚴重,就減少乾薑、附子,加入胡黃連和龍膽草各兩錢。如果牙疳輕,腿腫痛嚴重,就加入肉桂兩錢。寒熱退去後,就減少羌活、麻黃,加入威靈仙和五加皮各兩錢。
二妙湯的配方是:黃柏(生)、蒼朮(米泔水浸泡)、牛膝(各三錢)、檳榔、澤瀉、木瓜、烏藥(各兩錢)、當歸尾(一錢五分)。
上加黑豆四十九粒、生薑三片,水三鍾煎一鍾。渣再用水二鍾半煎八分。
搽牙牛黃青黛散
牛黃,青黛(各五分),硼砂(二錢),硃砂(一錢),人中白,龍骨(各一錢),冰片(三分)
上共研細末,先以甘草湯將口漱淨,再上此藥。
白話文:
先將黑豆四十九粒、生薑三片加水三碗煎成一碗,剩下的藥渣再加水二碗半煎八分。然後將牛黃、青黛各五分,硼砂二錢,硃砂一錢,人中白、龍骨各一錢,冰片三分研磨成細粉,先用甘草湯漱口,再將藥粉塗抹在牙齒上。
2. 驛馬打破
騎驛馬兩股打破,用雞蛋清攤作膏貼之即愈。如腫痛未破,用水洗淨,在炭火上烤之即愈。
白話文:
當你騎著快遞的馬時,如果雙腿被摔傷了,你可以使用雞蛋清來製作成藥膏並敷在受傷的地方,這樣就能立即康復。如果你的腿部有腫脅或疼痛但還沒有破裂的情況下,可以先用水清洗乾淨,然後再放在碳火上面加熱一下就可以治癒了。
3. 筋脈
詳見後,足部筋脈中。
4. 癰疽就簡
膝癰疵疽,生膝蓋,分紅白。緩癰緩疽,生膝兩旁。委中毒,生委中穴,穴在膝後膕中央,俗名腿坳。俱按陽癰陰疽則例治法。
白話文:
膝部感染了瑕疵和潰瘍,發生在膝蓋上,有時會分成紅色和白色的不同症狀。緩慢性發炎或潰爛,通常出現在膝關節的兩側。委中毒是指發生在委中的穴位上的疾病,這個穴位位於膝後方脹骨之間的中心位置,一般稱為「腿坳」。這些疾病的治療方法都應按照陽癰和陰疽的一般原則來進行。
5. 鶴膝風
(一名遊膝風,一名鼓槌風。)
初起膝蓋骨內作痛,如風氣一樣。因循日久,膝腫粗大,上下股脛枯細,形似鶴膝,總由足三陰虧損,風寒濕流注之為病也。大防風湯主之。不論已成未成,已潰未潰,但逐日服之可愈。外用白芥子研細粉,白酒釀調塗患處,至愈乃止。此證經久潰爛出水,漸致偏枯,或成漏證及脈大消渴者不治。
人有足脛漸細,足膝漸大,骨中痠痛,身漸瘦弱,此鶴膝風證也。其證有二:一本於水濕之入骨,一本於風濕之入骨。大約水濕之證入骨重難移,風濕之證骨輕可走,至於痠痛則一也,然亦有微別:水濕之痛在一處而不遷,風濕之痛移來移去而無定。二者治法不同,水濕用蒸膝湯,風濕用散膝湯。
白話文:
一開始膝蓋骨內部疼痛,像風氣在作怪。拖延日久,膝蓋腫大粗壯,上下腿部卻枯瘦,形狀像鶴膝,總是由於足三陰經氣血不足,風寒濕邪氣滯留所致。
[大防風湯]可以治療。不論是否已成形、發潰,只要每天服用就能痊癒。外用[白芥子]研磨成細粉,用[白酒釀]調勻塗抹患處,直到痊癒為止。若此病症經久潰爛流膿,逐漸導致半身偏枯,或演變成漏證(傷口持續流出液體)和脈搏大、消渴的人則無法治療。
有些人小腿逐漸瘦小,膝蓋逐漸變大,骨頭痠痛,身體也漸漸消瘦,這就是鶴膝風的症狀。此症有兩種:一是水濕滲入骨頭,二是風濕滲入骨頭。總體來說,水濕證入骨較重,難以消除;風濕證入骨較輕,容易移動;痠痛症狀則是一樣的。但也有細微區別:水濕之痛集中在一處而不移動,風濕之痛則遊移不定。兩種症狀的治療方法不同,水濕證用[蒸膝湯],風濕證用[散膝湯]。
又有瀉痢久而成此證者,紅腫作痛成膿,用補中益氣湯。
小兒患鶴膝風,非必為風寒所痹,多因先天所稟,腎氣衰弱,陰寒凝聚於腰膝,現於外可知其內也。用六味丸補腎中之水,加鹿茸補腎中之火,加牛膝引至下部骨節,而壯其擷裹之筋,乃治本之良方也。
蒸膝湯
生黃耆(八兩),金釵石斛(二兩),牛膝(五錢),苡仁(二兩),肉桂(二錢)
水煎兩碗,先服一碗,即擁被而臥,覺身有汗意,再服一碗,兩足如火熱,任其出汗,切不可坐起張風,俟汗出到腳底湧泉之穴,始可去被。一劑病減大半,再劑全愈。
白話文:
如果長期腹瀉或痢疾導致這種症狀,紅腫疼痛並化膿,可以用補中益氣湯治療。
孩子患上鶴膝風,不一定都是風寒引起的,很多時候是先天不足,腎氣虛弱,陰寒凝聚在腰膝部位,外在表現可以反映內在狀況。可以用六味丸補腎中的水,加鹿茸補腎中的火,再加牛膝引導藥力到達下部骨節,加強筋骨力量,這就是治本的良方。
蒸膝湯的藥方如下:
生黃耆八兩,金釵石斛二兩,牛膝五錢,苡仁二兩,肉桂二錢。
用水煎煮成兩碗,先喝一碗,然後蓋被臥床,直到感到身體發熱出汗,再喝第二碗,雙腳會像火一樣熱,任其出汗,切忌坐起吹風,等到汗流到腳底湧泉穴時,才可以掀開被子。一劑藥就能減輕大半病症,再服用一劑就能痊癒。
散膝湯
黃耆(五兩),防風(三錢),肉桂(五錢),茯苓(一兩)
水煎服,服後亦擁被臥出汗,汗出愈多,病去愈速。要知邪由汗出,而正自復也。風濕用薏苡防桑湯亦效。
薏苡防桑湯
防風(三錢),桑葉(二兩),陳皮(一錢),補骨脂(二錢),苡仁(一兩)
水煎服,亦必大汗而愈,只消一劑也。
白芷膏(存驗。)
白話文:
散膝湯用黃耆五兩、防風三錢、肉桂五錢、茯苓一兩,水煎服,喝完後蓋被臥床出汗,汗出的越多,病好的越快。因為邪氣隨著汗排出,身體才能恢復健康。風濕病也可以用薏苡防桑湯,效果也不錯。薏苡防桑湯用防風三錢、桑葉二兩、陳皮一錢、補骨脂二錢、苡仁一兩,水煎服,同樣要大量出汗才能治癒,一劑即可見效。白芷膏也有療效。
用鮮白芷酒煎至成膏,瓷瓶收貯,每日取膏二錢,陳酒送服。再取二、三錢塗患處,至愈乃至。此乃《全生集》專治鶴膝風之方也。按鶴膝病多由氣血虛餒,不能充灌經髓,外邪乘而痹之。治宜溫補血氣為主,兼去其邪,自無不愈。白芷膏祛邪通經固妙,而於扶虛溉枯之功無有也,故必以大防風湯為主,而兼服白芷膏為盡善之法。
大防風湯(通用三十五。)
補中益氣湯(通用三十。)
六味地黃丸(通用四十三。)
白話文:
將新鮮的白芷用酒煎煮至成膏狀,裝入瓷瓶保存,每天取膏藥兩錢,用陳酒送服。再取兩、三錢塗抹患處,直到痊癒為止。
這是在《全生集》中專門治療鶴膝風的藥方。
鶴膝風的病症多半是因氣血虛弱,不能滋養經脈和骨髓,外邪乘虛而入,導致痺痛。治療應以溫補血氣為主,同時去除外邪,才能徹底治癒。
白芷膏具有祛邪通經的功效,但對於補虛扶氣的效果有限。因此,最好以大防風湯為主,同時服用白芷膏,才能達到最佳療效。
大防風湯(通用三十五帖)
補中益氣湯(通用三十帖)
六味地黃丸(通用四十三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