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克昌

《外科證治全書》~ 卷三 (11)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1)

1. 陰冷

婦女陰冷,有寒證、有熱證。寒由陽虛,熱由濕熱。濕熱者,必小便澀數黃赤,大便燥結煩渴,加味逍遙散主之。陽虛者,必小便清利,腹中冷或痛,畏寒,八味地黃湯主之。

加味逍遙散(通用十六。)

八味地黃湯(通用四十五。)

白話文:

【陰冷】

女性下體感覺冰冷的情況,可能因體寒或是體熱引起。體寒是因為體內的陽氣不足,體熱則是由於濕熱過盛。若是濕熱過盛,通常會伴隨小便頻繁且色黃赤,大便乾燥難解,口渴易煩躁等症狀,這種情況可以使用「加味逍遙散」來調理。

若是陽氣不足,則會出現小便清澈頻繁,腹部感覺冷或疼痛,怕冷等現象,這種情況則適合使用「八味地黃湯」來治療。

「加味逍遙散」是常用藥方之一。

「八味地黃湯」也是常見的治療藥方。

2. 陰㿗

(俗名㿗胡盧)

陰㿗,即婦人子宮脫出,乃氣虛下陷,小便先似有堵塞之意,因而努力久之,隨努而下,須令穩婆扶正葫蘆,患婦仰臥,以枕墊腰,吹嚏藥取嚏收之。倘不收,用蓖麻子肉搗爛貼頂,仍如前法仰臥墊腰,吹嚏藥收之。既收入,隨去蓖麻子肉,令其緊閉陰戶,以布帛將兩腿並縛,內用補中益氣湯倍升麻、黃耆大劑服之。如因產而患者,治法亦同。

補中益氣湯(通用三十。)

白話文:

【陰㿗】

俗稱為㿗胡盧的疾病,實際上是指女性的子宮脫垂。這種情況通常是因為氣虛導致身體機能下降,初期可能在小便時感覺到有阻塞的情況,隨著時間的推移,子宮會逐漸下垂。治療時,需要請接生婆協助,讓患者平躺,腰部墊上枕頭,然後使用刺激鼻腔的藥物讓患者打噴嚏,藉此力量將子宮收回。若此方法無效,可使用搗碎的蓖麻籽敷於頭頂,再進行一次平躺墊腰與吹藥治療。子宮一旦收回,立即清除蓖麻籽,並要求患者緊閉私處,雙腿用繃帶綁緊,同時服用大劑量的補中益氣湯,其中升麻和黃耆的份量加倍。對於因生產而導致子宮脫垂的患者,治療方式同樣適用。

補中益氣湯是一種常見的治療方劑。

3. 陰疝

陰疝,小腸兩旁頂起脹疼,系肝腎寒邪,逍遙散加木香、沉香、檳榔主之。

逍遙散(通用十五。)

白話文:

【陰疝】 這是指在小腸兩側出現突起並伴有疼痛的症狀,這是因為肝和腎遭受了寒氣的侵襲所致。治療上可以使用逍遙散,並添加木香、沉香以及檳榔來進行調理。

逍遙散(一般使用劑量為十五克。)

4. 後陰證治(計六證)

5. 筋脈

後陰,(即肛門。)手太陰肺、手陽明大腸所主之地。

尻,(尾骶骨曰尻。)足少陽膽經結尻。

臀,(尻旁大肉。)足太陽膀胱脈貫臀,筋亦結臀。

白話文:

【肌肉與神經】

後陰,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肛門,這部位是手太陰肺經和手陽明大腸經所主管的區域。

尻,指的是尾骶骨,這是足少陽膽經結聚的地方。

臀部,即尾骶骨旁邊的大塊肌肉,足太陽膀胱經穿過臀部,相關的肌肉神經也在此處結聚。

6. 癰疽就簡

鸛口疽、坐馬癰、生尾尻高骨尖處。臀癰、臀疽、生臀肉厚處。上馬癰、下馬癰,生臀肉之上,分左右。左為上馬,右為下馬。俱按陽癰陰疽則例治法。

白話文:

在「癰疽就簡」中提到:有種名叫鸛口疽的病,以及坐馬癰,它們都長在尾骶骨頂端的位置。而臀癰和臀疽這兩種病,則會出現在臀部肌肉較厚的地方。另外,上馬癰和下馬癰會出現在臀部肌肉上方,並且根據位置區分為左邊和右邊,左邊的是上馬癰,右邊的是下馬癰。對於這些病症,治療方法都要按照陽癰和陰疽的常規方式來處理。

7. 臟毒

臟毒者,醇酒厚味,勤勞辛苦,蘊毒流注肛門,結成腫塊。其證有內外虛實之別,發於外者,肛門兩旁突腫,形如桃李,大便秘結,小水短赤,甚者肛門重墜緊閉,下氣不通,刺痛如椎,脈數有力,此屬實熱易治,用四順清涼飲、內消沃雪湯通利大小便,外用田螺水搽之。

發於內者,在肛門內結腫,刺痛如椎,大便虛秘,小便淋漓,或咳嗽生痰,或寒熱往來,遇夜則尤甚,脈數無力,此屬陰虛,濕熱滲注難治,用四物湯加焦黃柏、知母、甘草、木通,兼六味地黃丸調治自安。元氣虛陷及潰膿水者,用補中益氣湯加地黃、槐花、天花粉,或兼六味地黃湯,早晚輪服。

四順清涼飲

連翹,赤芍,防風,當歸,山梔仁,生甘草,檳榔,木香(各一錢),大黃(二錢,炒)

上酒水各半煎。

內消沃雪湯

青皮,陳皮,制乳香,制沒藥,當歸,丹皮,甘草節,廣木香,皂角刺,穿山甲,山梔浙貝(各一錢五分)

上酒水各半煎服,便秘者加大黃。

田螺水

用大田螺一個,刀尖挑起螺靨,入冰片末五釐,平放瓷盤內待片時,螺竅滲出漿水,用雞翎蘸點患處。(按此方治痔腫外痛亦妙。)

四物湯(通用二十三。)

補中益氣湯(通用三十。)

六味地黃丸(通用四十三。)

白話文:

[臟毒]

所謂臟毒,指的是過度飲用烈酒與食用濃厚口味的食物,加上勞累辛苦,導致毒素在體內積聚,並流向肛門部位,形成腫塊。這種情況可分為內外虛實兩種,外部表現為肛門兩側突出腫脹,形狀猶如桃李,且會出現大便乾結,小便顏色深紅的情況。嚴重時,肛門感覺沉重且緊閉,排氣困難,疼痛劇烈如被錐刺,脈搏急促有力,這種屬於實熱症狀,較易治療,可用四順清涼飲、內消沃雪湯疏通大小便,並在外使用田螺水塗抹。

若是內部表現,則是在肛門內結成腫塊,同樣有如被錐刺的疼痛感,大便乾燥且排泄困難,小便頻繁但量少,可能伴有咳嗽生痰,或是時冷時熱的現象,夜晚症狀更為明顯,脈搏雖快卻無力,這屬於陰虛,濕熱滲透的病症,較難治療,可用四物湯加上焦黃柏、知母、甘草、木通等藥材,再輔以六味地黃丸來調理。

對於元氣虛弱或是潰瘍流膿水的患者,則可用補中益氣湯加上地黃、槐花、天花粉等,或是搭配六味地黃湯,早晚交替服用。

以下是相關的藥方:

  • 四順清涼飲:由連翹、赤芍、防風、當歸、山梔仁、生甘草、檳榔、木香各一錢,以及大黃二錢(需炒過)組成。以一半酒一半水煎煮。

  • 內消沃雪湯:包含青皮、陳皮、制乳香、制沒藥、當歸、丹皮、甘草節、廣木香、皁角刺、穿山甲、山梔浙貝各一錢五分。同樣以一半酒一半水煎煮服用,若便祕可加入大黃。

  • 田螺水:取一大田螺,用刀尖挑開螺殼,放入五釐的冰片末,放置在瓷盤中,待其自然滲出漿水,再用雞毛蘸取點在患處。

  • 四物湯、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則分別是常用方劑第二十三、第三十、第四十三號。

8. 痔瘡

(附痔漏。)

一、痔瘡有患肛門內者,有患肛門外者。其肛門邊生出數瘡,腫而突出,膿潰即散者為牝痔。肛門邊露出如珠狀,如鼠奶,淋血流膿者為牡痔。腸口顆顆發癗,且痛且癢血淋漓者為脈痔。肛門內結核、出血,發寒熱,登廁則脫肛者為腸痔。肛門腫痛,遇怒即發,怒息即安者為氣痔。

酒醉即腫痛流血者為酒痔。同房後,即腫痛發者為色痔。每大便注有血不止者為血痔。名類頗多,總因醉飽入房,筋脈橫解,精氣脫泄,熱毒乘虛下注,或好淫強固其精,以致木乘火勢而侮金,或炙爆厚味過多,或勞傷元氣,陰虛火熾,皆成斯疾。未破曰痔,已破曰漏,生管者難治。

久病咳嗽而生痔者,多致不救。皆宜戒房勞,忌河豚、海腥、辛辣、椒酒等物。

一、外痔用蘇合膏塗患處,日二次,至愈乃止,內服牡痔丸。

一、內痔用枯痔散,用時令患者登廁,翻出肛外,側臥,其痔盡出,勿使收入。亦有痔自翻出者,大如茶杯,形如一蕈,糞從菌心而出痛極,上面如盆,四邊高,心陷下如菌根,糞後,用杜枸根搗爛煎汁熱熏溫洗,或甘草湯、蔥椒湯俱可。洗淨,以洞天膏攤如菜碗大,中剪一孔,以四邊剪開通於孔,孔烘熔,加於菌根貼放屁眼四邊,圍護好肉,誠恐上藥時,致藥汁淋於好肉耳。

每取藥一、二分入杯,津調,筆蘸拂菌之外面,四邊各拂一次,菌之中心通連屁眼,大忌拂藥。倘有流入,大痛難當。拂一兩日,毒水流出,菌形漸縮而軟,再拂一兩日,漸硬而黑,菌邊日有枯皮脫下。換藥,以碗盛湯,用筆輕輕洗去舊藥,再上新藥,仍用護藥如前法。三、四日之後,黃水出將盡,可用藥一錢,內增硃砂一分,如前津調,日夜照拂,則菌縮小黑硬,再拂至菌根自落痊愈。內服槐花蕊。

虛人先用八珍湯數劑,然後用上法治之。

一、痔已通腸,汙從漏孔出者,用胡連追毒丸。如服後膿水反多者,藥力到也,勿以為懼。待膿血追盡,用黃連閉管丸。

一、漏有管者,用黃連閉管丸,早晚服一次,重者四十日可愈。

一、有血箭痔生肛門,或成堵塞墜腫,每逢大便用力,則鮮血急流如箭,不論糞前糞後,由腸胃風熱所致,生熟三黃湯主之。如唇白麵色痿黃,四肢倦怠,屬氣血兩虛,宜用十全大補湯去肉桂加柴胡、升麻倍參、耆服之。外用自己小便洗之,或童便熱洗更妙,其血自止。

一、有痔大如拳,貫於腸頭,發則疼痛僵仆。先用荊芥湯洗之,次以艾灸其上三、五壯,如覺一道熱氣,貫入腸中,必大瀉鮮血、穢血,一時頓覺痛甚,其疾乃愈。

一、有勤苦勞役之人及婦女輩,不能外治,則從內里服藥,惟用補中益氣湯,隨證加減最妙,此常治驗之方也。其加減如:結腫脹悶,加槐角、木香、梔子之類;作痛作癢加防風,生地、槐花之類;下血加地榆、烏梅、黑荊芥之類;潰膿加黃芩、銀花、生地之類;因產而患者,加桃仁、紅花、川芎之類;瀉而患者,加蒼朮、車前、熟地之類;因痢而患者,去黃耆加木香、黃芩、白芍之類。各推病因,以施加減,在人神而明之,不可膠柱鼓瑟。

痔漏世人治法,多用刀針掛線,徒受苦楚,而內毒未除,外口難長,經年累月,難奏功效,豈果漏瘡之不可治乎,抑酒色之戒不嚴,而治之不得其法耳。惟以補中消其濕熱之毒,則何漏之不可痊哉。方用青龜丸。

人有大便時,先瀉血幾許,而始便糞者,人以為便血病也,孰知肛門暗生血痔,日久變為漏管流膿血,不知受病不同,而見證亦異。此等之證,多得之飲燒酒過多,熱入直腸,不得遽泄,結成小痔不化,久則皮破血流,乃出於直腸之外,非出於直腸之中,系膀胱之血也。用清源散。

蘇合膏

蘇合油,槐花(各一兩,研粉),猩膽末,冰片末(各五錢)

上研和入洞天嫩膏一兩五錢和勻,固貯勿令泄氣,臨用取塗患上,日二次,至愈乃止。

枯痔藥

好白礬(四兩),生砒(四錢五分)

上研為細末,共入陽城罐內,(一法先將砒入罐底,次將礬末蓋之。)外圍炭火煅之,至礬熔有煙起。煙即砒毒,人立上風,忌聞受其毒,俟煙盡礬枯,去炭冷定取出。將礬研極細如粉,每取一錢,加入飛過硃砂一分,研和聽用。按此藥只是借砒氣於礬內,又有硃砂以解之。

地骨皮,大生地(各三兩),黃芩,丹皮(各一兩五錢),槐花(一兩),甘草,黃柏(各五錢,炒焦),蒼朮(一兩,炒焦)

上為末,白蜜為丸,每早晚各服五錢。

胡連追毒丸

胡黃連(切片,薑汁拌炒,研末,一兩),刺蝟皮(炙,切片,再炒黃,研末,一兩)

上共和一處研勻,軟飯為丸,如麻子大,每服一錢,食前開水送服。

黃連閉管丸

胡黃連(淨末一兩),穿山甲(油炸),石決明(煅),槐花(各五錢,微炒)

上研細末,煉蜜為丸,如麻子大,每服一錢,空心清米湯下,早晚服兩次。至重者,不過四十日愈,可代刀針藥線之力。如漏管四邊有肉突起者,加殭蠶二十一條,研末入藥內。(按殭蠶一方作蠶繭。)

退管丹(方存驗。)

用黃荊條所結之子,取炙燥為末,每服五錢,黑糖拌,空心陳酒服。專治漏痔之管,服至管自退出方止。

生熟三黃湯

生地,熟地(各二錢),黃連,黃柏,黃芩,人參,白朮,蒼朮,厚朴,陳皮,歸身,地榆,防風,澤瀉,甘草(各一錢),烏梅(一個)

上水煎溫服。

青龜丸

龜(一個),茯苓(五兩),羊蹄後爪(四副,土炒),穿山甲(五錢,土炒),人參(二兩),干青苔(一兩),當歸(三兩),瓦松(二條,陰乾,不用火焙),生黃耆(八兩),白芷(一兩),槐米(一兩),苡仁(六錢)

各為細末。將龜用石臼搗死,以藥末拌之,飯內蒸熟,將龜肉與甲,火焙乾為末,用蜜為丸,每服二錢。服之一月,而漏瘡干,服至二月,而漏管滿,服完痊愈,可不再發。但服藥必獨宿,戒酒色三月,倘服藥時不斷酒色,不能奏功。此方治漏去濕而不散氣,敗毒而不損血,醫治多人,實有神效,非謬語也。

陳士鐸先生治痔方

茯苓(一兩),白芍(一兩),地榆(三錢),苡仁(一兩),穿山甲(一片,土炒為末)

水煎連服四劑,而肛門寬快,又四劑內外之痔盡消。再將前方加增十倍,修合為丸,每日早空心滾水服五錢,服一料即愈。此方利水去濕,不傷脾胃,服之立效。

八珍湯(通用二十五。)

十全大補湯(通用二十六。)

槐花蕊(通用四十二。)

補中益氣湯(通用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