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克昌

《外科證治全書》~ 卷三 (6)

回本書目錄

卷三 (6)

1. 狐尿刺

此證《大成》書名狐貍刺,《外臺》、《總錄》二書名狐尿刺。乃螳螂當甚暑交媾,精汁染於諸物,干久有毒,人手足誤觸之,即成此患。初起紅紫斑點,肌膚乾燥,悶腫焮痛,十日後潰腐,瘡口日寬,宜服敗毒湯,外以蒲公英連根濃煎洗之,如得鮮蒲公英搗汁塗患上更佳,蓋螳螂又名野狐鼻涕,此證取名,乃本於此也。一云狐尿刺有孔刺痛有蟲,用曲末和獨蒜杵勻納瘡孔中,蟲出愈。

白話文:

這個病症在《大成》這本書裡被稱為「狐貍刺」,而在《外臺》、《總錄》兩本書中則被命名為「狐尿刺」。這種病症的來源是因為螳螂在非常炎熱的天氣中進行交配,其精液會沾染到周圍的物品上,經過長時間乾燥後產生毒素。若人的手腳不小心觸碰到這些有毒的物質,就會得到這個病。

剛開始,患者的手腳上會出現紅紫色的斑點,皮膚變得乾燥,並伴有腫脹及疼痛的症狀。大約十天後,患處會開始潰爛腐爛,且傷口會逐漸擴大。治療上,建議內服敗毒湯,外部可以使用整株蒲公英濃煎後清洗患處,如果能取得新鮮的蒲公英,將其搗碎後敷在患處效果會更好。之所以將這種病症稱為「狐尿刺」,是因為螳螂在民間又有「野狐鼻涕」的別名。

另有一種說法是,狐尿刺這種病症會導致皮膚出現孔洞且劇烈疼痛,並且可能伴有寄生蟲的問題。對於這種情況,可以用麴末與獨頭大蒜一起搗碎,然後塗抹在患處的孔洞中,這樣就能讓寄生蟲出來,從而達到治療的效果。

2. 鵝掌風

手足掌心,燥癢起皮,堅厚枯裂者,以豆腐漿沫熱洗之,輕者搽砒油,每日三、四次,至愈乃止。如日久延及遍手枯裂極重者,用二礬湯。

砒油方

紅砒(一錢,敲細如粞。)

上用麻油一兩,煎至砒枯煙盡為度,去砒留油聽用。凡患風之處,先以火烘皮熱,以油擦之,日三次,至愈乃止。

二礬湯

白礬,皂礬(各四兩),兒茶(五錢),側柏葉(半斤),上用水十碗煎湯,先用桐油搽抹患上,取紙拈蘸桐油點著,以煙焰向患上熏之片時,方將前藥湯乘滾貯淨盆內以架上用布蓋,令湯氣熏蒸,勿令泄氣,待湯微熱蘸洗良久,一次可愈。七日忌下湯水,永不再發。

白話文:

【鵝掌風】

如果手掌或腳掌乾燥、瘙癢,皮膚剝落,甚至堅硬龜裂,可以使用豆腐渣泡熱水來清洗。對於較輕的情況,可以用砒油擦拭,每天三到四次,直到痊癒為止。

對於長期未愈,手掌龜裂嚴重的情況,可以使用二礬湯治療。

砒油配方

紅砒(一錢,研磨成粉末)

取一兩麻油,將紅砒加入其中煎煮,直到紅砒完全溶解無煙,然後去掉殘渣留下油份備用。在患部先用熱力烘熱皮膚,再以油份擦抹,一天三次,直到病癥痊癒為止。

二礬湯配方

白礬,皁礬(各四兩),兒茶(五錢),側柏葉(半斤)

將以上材料加水十碗煎煮成湯,先用桐油塗抹於患處,然後用沾有桐油的紙捻燃燒,讓其煙霧燻烤患處片刻。然後將藥湯倒入乾淨的盆中,趁熱用布蓋住盆子,讓藥湯的蒸汽燻蒸患部,確保蒸汽不外泄。等到湯溫微熱時,再蘸湯洗患處,一次就能見效。治療後七天內避免接觸冷水,這樣病癥將不會再次復發。

3. 鵝爪風

即油灰指甲。用白鳳仙花搗塗指甲上,日日易之。待至鳳仙過時,灰甲即好。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治療「鵝爪風」,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指甲真菌感染(俗稱油灰指甲)的方法。具體做法是:取白色的鳳仙花,搗碎後塗在受感染的指甲上,每天都要更換新鮮的。一直持續到鳳仙花的季節過去,受感染的指甲就會痊癒了。

4. 倒甲

爪甲忽然倒生肉內,刺痛如錐,食葵菜即愈。

白話文:

翻譯內容:指甲突然往肉裡長,痛得像被針刺一樣,吃葵菜就會好。在這裡,「倒甲」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崁甲」,而「葵菜」則是古時候用來消炎、止痛的一種蔬菜,類似於現代的抗生素藥膏。

5. 丫指

手生丫指,疼痛無奈,用通草為末,雞子清調敷即愈。

治丫指方

用石灰內未燒透石子,澆生蜂蜜,在粗石上椎融,敷患處,一夜即愈。

白話文:

[手指倒刺]

如果手長了倒刺,感到疼痛無法忍受,可以使用通草研磨成粉末,再用雞蛋清調和後敷在傷處,很快就會痊癒。

治療手指倒刺的藥方

取石灰裡未完全燃燒的石塊,淋上純蜂蜜,在粗糙的石頭上研磨至融合,然後敷在患部,一夜之間就會好轉。

6. 血餘

十指斷壞,惟有筋連,無節肉蟲出,如燈心長數寸,遍身綠毛,名血餘,用茯苓、胡黃連煎服即愈。

白話文:

如果手指斷裂只剩下筋還連接著,且從傷口處長出一種像燈芯一樣,長度可達數寸,全身覆蓋綠色毛髮的寄生蟲,這種蟲被稱為「血餘」。遇到這種情況,可以使用茯苓與胡黃連煎煮後服用,就能治療好這種病狀。

7. 擘蟹毒

即手大指之間所生,俗名丫指,用活蟹杵爛塗之。

白話文:

「擘蟹毒」指的是在手指間,尤其是大拇指與隔壁手指之間產生的問題,民間常稱之為「丫指」。對於這種情況,傳統的做法是將活蟹搗碎後,敷塗在患處。

8. 背部證治(計一證)

9. 筋脈

背從脊開一寸五分:對第三椎曰肺俞,對第五椎曰心俞,對第七椎曰鬲俞,對第九椎曰肝俞,對第十椎曰膽俞,對第十一椎曰脾俞,對第十二椎曰胃俞,對第十三椎曰三焦俞,對第十四椎曰腎俞,對第十六椎曰大腸俞,對第十八椎曰小腸俞,對第十九椎曰膀胱俞。

從脊開三寸:對肺俞曰魄戶,故肺藏魄。對心俞曰神堂,故心藏神。對肝俞曰魂門,故肝藏魂。對脾俞曰意舍,故脾藏意對腎俞曰志室,故腎藏志。膏肓對四椎。督脈主脊。手陽明大腸筋挾脊。手少陰心脈與脊裡細絡相連貫。足太陰脾筋著脊。足少陰腎脈貫脊。足太陽膀胱筋脈挾脊,分左右上頂。

膂,(脊兩旁曰膂。)足太陽膀胱脈循膂。足少陰腎脈挾膂。

白話文:

內容翻譯為:

在脊椎兩側一寸五分處,有著一系列的穴位:在第三節脊椎對應的是肺俞穴,第五節對應的是心俞穴,第七節是鬲俞穴,第九節是肝俞穴,第十節是膽俞穴,第十一節是脾俞穴,第十二節是胃俞穴,第十三節是三焦俞穴,第十四節是腎俞穴,第十六節是大腸俞穴,第十八節是小腸俞穴,第十九節是膀胱俞穴。

而在脊椎兩側三寸處,肺俞穴對應的稱為魄戶,所以肺藏魄;心俞穴對應的是神堂,因此心藏神;肝俞穴對應的是魂門,所以肝藏魂;脾俞穴對應的是意舍,因此脾藏意;腎俞穴對應的是志室,所以腎藏志。膏肓穴則對應在第四節脊椎處。督脈主導著脊椎。手陽明大腸經的筋絡沿著脊椎兩側分佈。手少陰心脈和脊椎內的細微絡脈相連貫。足太陰脾經的筋絡附著在脊椎上。足少陰腎脈貫穿脊椎。足太陽膀胱經的筋脈沿著脊椎兩側,分向左右延伸到頭頂。

膂指的是脊椎兩側的部位,足太陽膀胱脈沿著膂部行進。而足少陰腎脈則在膂部兩側延伸。

10. 發背

發背乃癰疽中大患,因其患位對心對肺對臍耳。偏曰手搭發背,因手可搭而名。紅腫痛甚者屬陽,以陽癰治法。初起用五通丸、醒消丸早晚以散毒湯輪服,則皮皺痛息,再服至愈。如潰,即用內托散、醒消丸,亦早晚輪服,外貼洞天膏收功,此陽發背之治法也。色白腫痛或平塌不痛者屬陰,以流注陰疽治法。

初起用加味二陳湯加陽和丸,或即用陽和湯消之。皮色稍變,痛急難忍,惟服陽和湯以止其痛,消其未成膿之餘地,使已成膿者至不痛而潰。既潰,貼陽和解凝膏,內服陽和湯,氣虛者,兼加味保元湯,毒深兼犀黃丸,早晚輪服,至愈乃止。愈後或背上仍如負板,舒轉不快者,用小金丹十丸,每日早晚兩進,消其毒根自好,此陰發背之治法也。

再按背部之患,如蓮子發、蜂窩發、陰陽二氣疽、串疽、連珠發、禽疽、痰注發、黃瓜癰,諸書名類頗多,概名之發背。洞曉陰疽陽癰,變通治法,則無誤矣。

五通丸(通用五十。)

醒消丸(通用四十七。)

陽和丸(通用六。)

加味二陳湯(通用十八。)

陽和湯(通用五。)

犀黃丸(通用四十八。)

小金丹(通用五十二。)

加味保元湯(通用二十九。)

陽和解凝膏(通用七十七。)

洞天膏(通用七十六。)

白話文:

【發背】

發背是瘧疾病中的一大困擾,因為它的病竈位置對應著心臟、肺部與肚臍周圍。有一種特別的稱呼為「手搭發背」,這是因為病竈可以被手觸及而得名。如果出現紅腫疼痛的情況,這屬於陽性,治療上會採用陽癰的療法。在初期,會使用五通丸和醒消丸,每天早晚以散毒湯輪流服用,等到皮膚開始皺縮,疼痛減緩,再持續服用直至康復。若病竈已潰爛,則改用內託散和醒消丸,同樣早晚輪流服用,外部貼上洞天膏來完成療程,這就是陽性發背的治療方式。

若是呈現白色腫脹疼痛,或者病竈扁平且不痛,這屬於陰性,會以流注陰疽的療法治療。

在初期,會使用加味二陳湯加上陽和丸,或者直接使用陽和湯來消除病狀。當皮膚顏色稍微改變,疼痛感加劇到難以忍受時,只服用陽和湯來止痛,並清除未形成膿包的部分,讓已形成的膿包自然破裂且不再疼痛。一旦病竈潰爛,外貼陽和解凝膏,內部服用陽和湯。如果氣血虛弱,還會加上加味保元湯;如果毒素深入,會加上犀黃丸,每天早晚輪流服用,直到痊癒才停止。痊癒後,如果背部仍然有沉重感,轉動不靈活,可以使用小金丹,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消除殘留的毒素,這就是陰性發背的治療方式。

再進一步來說,背部的病狀,例如蓮子發、蜂窩發、陰陽二氣疽、串疽、連珠發、禽疽、痰注發、黃瓜癰等,各種書籍上都有許多不同的名稱,但都統一命名為發背。只要理解陰疽和陽癰的不同,並靈活運用治療方法,就不會有誤差了。

以上提到的藥物,如五通丸、醒消丸、陽和丸、加味二陳湯、陽和湯、犀黃丸、小金丹、加味保元湯、陽和解凝膏、洞天膏等,都是常見的治療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