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證治全書》~
1. 腋脅肋三部證治(計三證)
2. 筋脈
腋,(俗名胳肢窩。)手太陰肺筋脈入腋。手少陰心,手太陽小腸筋結腋。足少陽膽筋走腋。手厥陰胞絡抵腋。
胠。(腋下為胠。)
脅,(胠下為脅。)足厥陰肝、足少陽膽脈俱布脅。手厥陰胞絡筋、脈俱挾脅。
季脅,(脅之下,小肋骨也,俗名軟肋。)手太陰肺筋抵季脅。足少陽膽脈乘季脅。
䏚,(季脅之下無肋骨空陷軟處為䏚。足少陽膽筋乘䏚。)
肋,(脅後為肋。)足太陰脾筋結肋。足厥陰肝脈布肋。
白話文:
【筋脈】
腋下,也就是一般人所說的胳肢窩。在這裡,手太陰肺經的筋脈會進入腋下。手少陰心經和手太陽小腸經的筋結也會到達腋下。足少陽膽經的筋則會經過腋下。手厥陰心包經的絡脈也會抵達腋下。
腋下的位置稱作胠。
脅部,即在腋下的下方,是脅部的位置。足厥陰肝經和足少陽膽經的脈絡都會分佈在此。
手厥陰心包經的絡脈和筋脈,都會夾著脅部而行。
季脅,就是脅部下方的小肋骨,一般常被稱為軟肋。手太陰肺經的筋會抵達季脅。足少陽膽經的脈絡則會經過季脅。
䏚,這是季脅下方,沒有肋骨且凹陷柔軟的地方。足少陽膽經的筋會經過這個地方。
肋部,即脅部後方的部分,被稱為肋。足太陰脾經的筋會結於肋部。足厥陰肝經的脈絡會分佈在此。
3. 癰疽就簡
腋癰腋疽,在腋窩居中。淵疽,在腋下三寸,胠腋間。肋癰肋疽,一名夾熒,在肋條骨間。脅癰脅疽,生在肋下近軟肉處,又為季脅癰疽。俱按陽癰陰疽則例治法。
白話文:
[膿腫簡易治療]
若在腋窩正中央長出的膿腫或壞死性感染,我們稱之為腋癰或腋疽。
如果膿腫或壞死性感染發生在腋下約三寸的位置,即腋窩旁邊,這種情況被稱為淵疽。
在肋骨之間出現的膿腫或壞死性感染,被稱為肋癰或肋疽,有時也叫做夾熒。
而那些生長在肋骨下方靠近柔軟肌肉部位的膿腫或壞死性感染,我們稱其為脅癰或脅疽,同時也被認為是季脅癰疽的一種。
所有這些病症的治療方式,都應該遵循陽癰和陰疽的標準治療原則來進行。
4. 黯疔
生胳肢窩中,堅硬勢如釘頭,其色紫黑,癢而且痛,寒熱往來,四肢拘急,或煩躁作嘔,痛引半背,治法同疔瘡。
白話文:
「生長在腋下的部位,質地堅硬,形狀像釘子的頂端,顏色呈現紫黑色,會感到瘙癢並伴隨疼痛,患者會出現發冷發熱交替的情況,四肢有緊繃感,可能伴有煩躁和噁心嘔吐的症狀,疼痛感可能會延伸到背部的一側,其治療方法與一般的疔瘡相同。」
5. 狐臭
(一名體氣。)
患狐臭者,腋中有棕紋數孔,臭從孔出,治之方法頗多,鮮能除根,止堪塞竅耳。惟用銅青好者,不拘多少,米醋調成膏,先以皂角湯洗淨腋下,用輕粉摻過,將膏塗之。內用蒜肚方,時常作饌食之,其氣味可漸而退。
蒜肚方
公豬肚一具,入大蒜頭四十九枚,去殼入肚內,以線扎口水煮極爛,用鹽醋蘸肚,隨便食之。
又法
用癩蝦蟆一個,同入肚內,如前煮爛,去蝦蟆大蒜,用熱酒食之,洗浴發汗,避風三日,其臭頓改。
白話文:
【狐臭】
患有狐臭的人,腋下會有幾個棕色的孔紋,臭味就是從這些孔洞散發出來的。治療狐臭的方法雖然很多,但大多隻能暫時抑制,很難根治。唯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高品質的銅青,不限量,與米醋混合成膏狀。首先,需用皁角湯清洗腋下,然後撒上輕粉,再將膏藥塗抹於腋下。另外,還可以經常食用"蒜肚方",這樣狐臭的氣味會逐漸減弱。
【蒜肚方】
取一隻公豬的肚子,放入四十九個大蒜瓣,去皮後放入豬肚,用線縫合,再放入水中煮至極為軟爛,食用時可沾鹽和醋,隨時食用。
【另一種方法】
取一隻蟾蜍,和大蒜一同放入豬肚內,像之前一樣煮至軟爛,然後取出蟾蜍和大蒜,趁熱配酒食用,並洗浴出汗,三天內避免吹風,這樣狐臭的味道就會馬上改變。
6. 蝦蟆氣
右脅有聲如蝦蟆,常欲以手按之,否則聲聲相接,此因驚氣入臟而成,鎮驚硃砂丸主之,以利為度。
鎮驚硃砂丸
硃砂(飛),雄黃,附子(炮,去皮臍,各一兩),麝香(一分),巴豆仁(二十粒,去油)
上共研勻細末,蜜搗丸,麻子大,每服三丸不拘時,以車前草煎湯下,數日必下利。如不利更加三丸至七丸,以利為度。
白話文:
【病症名稱】: 蝦蟆氣
【症狀描述】: 在右側肋骨區域會發出類似蝦蟆的聲音,患者常會不由自主地用手按壓該處,若不按壓,這種聲音會持續不斷。這種情況是由於受到驚嚇後,驚氣進入內臟所導致。
【治療方式】: 使用「鎮驚硃砂丸」進行治療,以達到舒緩驚嚇的效果。
【鎮驚硃砂丸成份】:
- 研磨過的硃砂
- 雄黃
- 炮製過、去皮及臍的附子,各一兩
- 麝香,一分
- 去除油脂的巴豆仁,二十粒
將上述材料共同研磨成細粉,再加入蜂蜜製成丸狀,大小如同芝麻籽。每次服用三顆,不限定服用時間,可用車前草煎煮的湯水送服。服用幾天後,可能會出現腹瀉的反應。如果沒有出現腹瀉,可逐漸增加藥量至三到七顆,直到出現腹瀉反應為止。
7. 肩部證治
8. 筋脈
肩,手陽明大腸,手太陽小腸,手少陽三焦筋脈俱至肩。手太陰肺筋結前髃。足少陽膽脈至肩上肩井穴。足太陽膀胱筋結肩髃。
肩解,(背上兩角為肩解。)手太陽小腸脈出肩解。
肩胛,(肩解下成片肉為肩胛。)手陽明大腸、手太陽小腸筋脈俱繞肩胛。
白話文:
【筋脈】
肩膀的部分,受到手陽明大腸經、手太陽小腸經和手少陽三焦經的筋脈共同影響。手太陰肺經的筋脈則是在前髃穴結聚。足少陽膽經的脈絡會達到肩部上方的肩井穴。而足太陽膀胱經的筋脈則是在肩髃穴結聚。
肩解,也就是背部上方兩側的部位,手太陽小腸經從這裡穿出。
肩胛骨,位於肩解下方的一塊肌肉,手陽明大腸經和手太陽小腸經的筋脈都會繞過此處。
9. 癰疽就簡
肩癰肩疽,生肩正中。干疽,生肩前廉。過肩疽,生肩後廉。髎疽,生肩下腋之後,外層歧骨縫間。肩風毒,生肩梢骨縫中。樂疽,生肩後前腋之上骨縫開合空陷之中。俱按陽癰陰疽則例治法。
白話文:
肩部的癰或疽,長在肩膀的正中央。乾疽,則是出現在肩前方的邊緣。過肩疽,則生於肩後方的邊緣。髎疽,會在肩下方、腋後,以及外側骨縫之間出現。肩風毒,則是在肩端的骨縫中生成。樂疽,則在肩後方,靠近腋下上方的骨縫中,那裡有開合的空間和凹陷。對於這些癰和疽,都應按照陽癰和陰疽的治療原則來處理。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10. 膊臂手三部證治(計十九證)
11. 筋脈
肩下曰膊,膊下對腋曰臑,臑盡處曰肘,肘當背腕,肘以下為臂,臂掌交接處為手腕,手腕以上大指本節後肥肉隆起處,統謂之魚。
按手大指,(一名巨擘。)屬肺。肺脈自腋入臑至大指出其端,肺筋起於大指端少商穴之次,穴在大指內側去爪甲如韭葉為肺井,循手掌直上大指本節後有魚際穴為肺滎,掌後橫紋頭,有太淵穴為肺腧,太淵後有經渠穴為肺經,手腕後一寸五分有列缺穴為肺絡,背腕曲中有尺澤穴為肺合,循內側上臑。
次指(一名食指。)屬大腸。大腸筋、脈皆起於次指端商陽穴之次,穴去爪甲如韭葉為大腸井,溜於本節前內側為二間穴為大腸滎,注於本節後三間穴為大腸腧,過於合谷穴為大腸之原,上側中有陽谿穴為大腸經,腕後三寸有偏歷穴為大腸絡,肘曲紋頭盡處有曲池穴為大腸合,由是歷三里、肘髎、五里三穴直上。
中指,(一名將指。)屬心包絡之脈,自腋循臑入肘背至中指出其端,其筋即起於內側之未中衝穴之次,穴去爪甲如韭葉為心井,(心為天君,其井、腧等俱在包絡,屈中指、無名指兩者之間。)取勞宮穴為心滎,掌後兩筋之間有大陵穴為心腧,去腕二寸兩筋間有內關穴為心絡,去腕三寸有間使穴為心經,至肘曲中央陷中有曲澤穴為心合,循臑天泉穴而止。
無名指,(即小指之次指。)屬三焦。三焦筋、脈俱起無名指外廉關衝穴之次。穴去爪甲如韭為三焦井,溜於小指次指歧骨陷中名液門穴為三焦榮,注於本節後陷中名中渚穴為三焦腧,結於手腕陷中之陽池穴為三焦原,直上腕後二寸名外關穴為三焦絡,腕後三寸名支溝穴為三焦經,結於肘外大骨上陷中名天井穴為三焦合,於是上臑。
小指內側屬心,外側屬小腸。心脈循臑下肘出小指之端,心筋起小指之端內側少衝穴之次,穴去爪甲如韭葉,直上入掌內後廉歷神門穴在掌後兌骨中,又歷通里穴在腕後一寸陷中,又歷少海穴在肘後大骨外去肘端五分屈肘上頭得之,又歷極泉穴在背內側下筋間。
小腸筋、脈俱起於小指外側少澤穴之次,穴去爪甲一分為小腸井,溜於小指外側本節前陷中名前谷穴為小腸榮,注於小指外側本節後名後谿穴為小腸腧,直上至於腕起骨陷中有腕骨為小腸原,踝下有陽谷穴為小腸經,腕後五寸有支溝穴為小腸絡,肘下兌骨之後,有小海穴為小腸合,由是上臑。
白話文:
內容翻譯如下:
肩膀下方稱為胳膊,胳膊下方對應腋下的部位稱為臑,臑的盡頭叫做肘部,肘部正對背部手腕的位置,肘部以下則稱為手臂,手臂與手掌交界的地方叫做手腕,手腕上方,拇指根節後方有一塊隆起的肥肉,這部分被統稱為魚部。
接下來是關於手指的描述:
大拇指,也稱為巨擘,與肺相關。肺部的脈絡從腋下進入臑部,一直到大拇指尖端,肺部的筋絡起始於大拇指尖端的少商穴旁,這個穴位位於大拇指內側,距離指甲像韭菜葉一樣寬度的地方,被稱為肺井。沿著手掌直上到大拇指根節後方的穴位稱為魚際穴,這是肺部的滎穴;手掌後方的橫紋頭端有個太淵穴,這是肺部的腧穴;太淵穴後方有個經渠穴,這是肺部的經穴;手腕後方一寸五分的地方有個列缺穴,這是肺部的絡穴;在彎曲的手肘處有個尺澤穴,這是肺部的合穴,沿著內側向上延伸至臑部。
食指,也稱為次指,與大腸相關。大腸的筋絡和脈絡都起始於食指尖端的商陽穴旁,這個穴位同樣離指甲像韭菜葉一樣寬度,被稱為大腸井。流經食指根節前方內側的穴位稱為二間穴,這是大腸的滎穴;食指根節後方的穴位稱為三間穴,這是大腸的腧穴;經過合谷穴的地方是大腸的原穴,上側中間有陽谿穴,這是大腸的經穴;手腕後方三寸的地方有偏歷穴,這是大腸的絡穴;肘部彎曲紋路的盡頭有曲池穴,這是大腸的合穴,由此往上經過三里、肘髎、五里三個穴位直至上部。
中指,也稱為將指,與心包絡的脈絡有關。從腋下沿著臑部進入肘部背面,直到中指末端。其筋絡起始於內側的中衝穴旁,這個穴位離指甲像韭菜葉一樣寬度,被稱為心井穴。取勞宮穴為心的滎穴,手掌後方兩條筋絡之間有大陵穴,這是心的腧穴;距離手腕二寸兩條筋絡之間的穴位為內關穴,這是心的絡穴;距離手腕三寸的穴位為間使穴,這是心的經穴;到達肘部彎曲中央凹陷中的穴位為曲澤穴,這是心的合穴,沿著臑部直到天泉穴為止。
無名指,即小指的隔壁指,與三焦相關。三焦的筋絡和脈絡都起始於無名指外側的關衝穴旁,這個穴位離指甲像韭菜葉一樣寬度,被稱為三焦井。流經小指隔壁指的骨縫凹陷中的穴位名為液門穴,這是三焦的榮穴;注入本節後的凹陷中的穴位名為中渚穴,這是三焦的腧穴;在手腕凹陷中的穴位名為陽池穴,這是三焦的原穴;沿著手腕後方二寸的穴位名為外關穴,這是三焦的絡穴;手腕後方三寸的穴位名為支溝穴,這是三焦的經穴;在肘部外側大骨上的凹陷中的穴位名為天井穴,這是三焦的合穴,由此沿著臑部向上。
小指的內側與心臟相關,外側則與小腸相關。心臟的脈絡沿著臑部向下進入肘部,最終到達小指尖端。心臟的筋絡起始於小指內側的少衝穴旁,這個穴位離指甲像韭菜葉一樣寬度,沿著手掌內側後方,經歷神門穴,這個穴位位於手掌後方的兌骨中;再經歷通裏穴,這個穴位位於手腕後方一寸的凹陷中;再經歷少海穴,這個穴位位於肘部後方的大骨外側,距離肘部末端五分處,當你彎曲手肘時,可以找到這個穴位;最後經歷極泉穴,這個穴位位於背部內側下方的筋絡間。
小腸的筋絡和脈絡都起始於小指外側的少澤穴旁,這個穴位離指甲一分,被稱為小腸井。流經小指外側根節前方凹陷中的穴位名為前谷穴,這是小腸的榮穴;注入小指外側根節後方的穴位名為後谿穴,這是小腸的腧穴;沿著手腕起骨凹陷中的穴位名為腕骨穴,這是小腸的原穴;腳踝下方有陽谷穴,這是小腸的經穴;手腕後方五寸的穴位名為支溝穴,這是小腸的絡穴;在肘部下方兌骨後方的穴位名為小海穴,這是小腸的合穴,由此沿著臑部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