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證治全書》~ 卷一 (6)
卷一 (6)
1. 蛀髮癬
頭上漸生禿斑,久則運開,乾枯作癢,由陰虛熱盛,剃髮時風邪襲入孔腠,摶聚不散,血氣不潮而成。用生木鱉切片浸數日,入鍋煮透煎湯,剃髮後洗之,搽蜈蚣油,至愈乃止。又法:用草烏連皮切片,炙脆研粉,醋調,日塗三次,數日愈。
蜈蚣油
大活蜈蚣(三條,用菜油三兩,浸四、五日後,以油聽用。)
白話文:
【頭皮屑蝕病】
內容:頭部逐漸出現禿斑,時間一長就會擴散,頭髮變得乾枯且會發癢。這是因為身體陰虛導致熱氣過旺,當理髮時,風邪便乘虛而入,滲入毛孔腠理,久久無法散去,使得血液循環受阻,從而形成此症狀。治療方法是,取生木鱉子切片浸泡幾天,再放入鍋中煮熟,熬製成湯。在理髮後用此湯洗頭,並塗抹蜈蚣油,直到痊癒為止。另一種療法是,使用草烏連同外皮一同切片,烤至酥脆後研磨成粉末,用醋調和,每日塗抹三次,數日後便可康復。
蜈蚣油製法
選用大型活蜈蚣三條,與三兩菜油一起浸泡四到五天,之後即可使用油來塗抹患處。
2. 肥瘡
(俗名黃水瘡。)
隨處可生,而生於頭面者居多。初如粟米,癢而兼痛,破流黃水,浸淫成片,干則結成堆痂,屬脾胃濕。用白明礬研粉,鋪綿紙上,卷作長條,打成結子幾個,入菜油浸透,放鐵篩上,用火燒結,結內油滴下,以碗盛之,燒至枯,將諸結研粉秤之,加制松香末等分,共調油內,熱以拂瘡,早晚兩度,五、六日愈。或以花椒湯洗淨,擦繡球丸亦效。
或以六一散加枯礬、麻油調搽。每六一散一兩,入枯礬二錢立效。忌食肉、蝦、蟹一切動風助熱之物,食則延開難愈。
繡球丸(見發無定處瘡疥。)
白話文:
這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俗稱黃水瘡,可能出現在身體的任何部位,但大多數情況下會出現在頭部和臉部。初期的症狀像粟米大小的紅點,會有瘙癢及疼痛感,破後會流出黃色的液體,蔓延成一大片,乾了之後會結成厚厚的痂,這是由脾胃濕氣引起的。
治療方法是使用白明礬磨成粉末,鋪在綿紙上,捲成長條,打幾個結,然後浸在菜油裡,放到鐵篩上用火燒,讓油滴下來,用碗接住,燒到完全乾枯,再把結子磨成粉末,加入等量的製松香粉末,一起混合在油裡,趁熱塗抹在患處,早晚各一次,五到六天就可以痊癒。或者可以用花椒湯清潔患處,然後擦上繡球丸,也有療效。
另外,也可以使用六一散加上枯礬和麻油調勻後塗抹。每次使用一兩的六一散,加入二錢的枯礬,立即有效。但需要注意的是,患病期間要避免食用肉類、蝦、蟹等所有可能引發風熱的食物,否則會導致病情加重,不易痊癒。
至於"繡球丸",可以參考治療那些位置不定的瘡疥。
3. 白屑風
(又名白駁。)
生髮內,初起微癢,久則漸生白屑,迭迭飛起,脫之又生,此風熱所化也。用零陵香、官白芷等分煎汁,俟冷入雞子白攪勻,日塗二次,或以二味浸油飾發,香澤異常,且不起屑。如有延生面、目、耳、項燥癢者,當於後、面部油風參治。
白話文:
這是一種疾病,俗稱為「白駁」。
起初會在頭髮內產生輕微的癢感,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逐漸產生白色的皮屑,一片片的飄落,就算清理掉也會再次生成,這是因為體內有風熱所致。治療方法是使用零陵香和官白芷,兩者份量相等,煎煮成汁,待其冷卻後加入雞蛋清攪拌均勻,每日塗抹兩次。或者,也可以將這兩種草藥浸泡在油中護髮,可以讓頭髮散發異常的香味與光澤,而且不會產生皮屑。如果這種情況擴展到臉部、眼睛、耳朵、頸部,導致這些部位乾燥癢痛,應該同時按照面部和身體的風熱療法來進行治療。
4. 油風
(又名鬼剃刺,俗稱落髮。)
頭髮乾枯,成片脫落,皮紅光亮,癢甚。由血燥有風所致。夫發為血餘,腎主發,脾主血,發落宜補脾腎,故婦人產後,脾腎大虛多患之。丹溪云:脈弦氣弱,皮毛枯槁,頭髮脫落,黃耆建中湯主之。發脫落及臍下痛者,四君子湯加熟地黃、鹿角膠,每日清晨用醇酒化服三錢。至於外治方法雖多,而錯節盤根,還當內治。
一、白禿無發,用川椒四兩,酒浸收瓷器內,蓋好不泄氣,日以搽之。
一、赤禿無發,用牛角、羊角燒灰等分,豬脂調敷。
一、病後發落,用猴薑、野薔薇枝煎汁刷之。
一、發禿不生,用嫩棗樹皮一把,斫一尺許,滿插空瓷瓶內,勿令到底,上面以火燃之,則下面必有汁滴瓶內。先以熱水洗頭,後將此汁刷在禿處,即生髮矣。
一、毛髮黃赤,用羊矢燒灰,和臘豬油塗之,日三次,夜一次,至發黑乃止。
一、發槁不澤,用木瓜浸油梳頭,或用胡麻油常塗之。梳須用黃楊木者佳。
一、年少發白,當拔去白髮,以白蜜塗毛孔中,仍用梧子搗汁塗之,必生黑髮。又方:青羖羊矢納鯽魚腹中,瓦缶固濟,燒灰塗,發易生而黑,甚效。
一、頭上生蝨,用水銀同茶葉漬濕搗和,不見水銀,塞發內,數日即盡。又方:用銅綠、明礬摻之,或用藜蘆末摻之俱妙。
黃耆建中湯
桂枝木(一錢),炙甘草(一錢),芍藥(三錢),黃耆(五錢),膠飴(一兩),大棗(六枚),生薑(一錢)
上水煎去滓,入膠飴,微火上燉和,溫服。(嘔家不可用此方,以甜故也。)
四君子湯(通用二十。)
白話文:
[病症: 油風(又稱鬼剃頭,民間稱之為落髮)]
病徵是頭髮變得乾枯並成片脫落,頭皮泛紅且光亮,且非常癢。這是由於血液燥熱,兼有風邪所導致。頭髮為血的餘物,腎主管頭髮,脾主血,因此掉髮應從補脾腎著手。因此,產後婦女因脾腎大虛,常常會受到這種症狀的困擾。丹溪醫家提到:脈象呈弦且氣弱,皮膚與毛髮顯得枯槁,頭髮開始脫落,可用黃耆建中湯來治療。對於頭髮脫落以及肚臍下方疼痛的人,可用四君子湯加入熟地黃和鹿角膠,每天清晨用純酒溶解服用三錢。至於外部療法雖然眾多,但根本問題仍需從內部調理。
-
白禿未長出頭髮的,可用四兩的川椒泡在酒中,存放在密閉的瓷器中,每天用它來擦拭頭部。
-
紅色禿頭的,可用等量的牛角、羊角燒成灰,再用豬油調勻敷上。
-
病後掉髮的,可用猴薑和野薔薇枝煎煮的汁液來刷頭。
-
頭髮禿頂不長的,可取一把嫩棗樹皮,切成約一尺長,放入空的瓷瓶中,不要讓其到達瓶底,上面點火燃燒,這樣瓶子底部會產生液汁。先用熱水洗頭,然後把這些液汁刷在禿頭的地方,就能長出頭髮了。
-
頭髮黃紅的,可用羊糞燒成灰,混合豬油塗抹,每天三次,晚上一次,直到頭髮變黑才停止。
-
頭髮枯槁無光澤的,可用木瓜浸泡在油中來梳頭,或常用胡麻油塗抹。梳頭最好使用黃楊木梳。
-
年輕人頭髮白的,可以拔除白髮,在毛孔中塗抹蜂蜜,再用梧桐子搗汁塗抹,必然會長出黑髮。另一種方式是:將青羊糞放入鯽魚腹中,封在陶罐中,燒成灰後塗抹,能使頭髮快速生長且轉黑,效果非常好。
-
頭上有蝨子的,可用水銀和茶葉一起浸濕,研磨混合,直到看不到水銀,塞進頭髮中,幾天後蝨子就會消失。另一種方式是:用銅綠、明礬混合,或用藜蘆粉撒在頭髮上都非常有效。
【黃耆建中湯】
藥材包括:桂枝木(一錢),炙甘草(一錢),芍藥(三錢),黃耆(五錢),膠飴(一兩),大棗(六枚),生薑(一錢)
將所有藥材用水煎煮,去除渣滓,再加入膠飴,以小火慢燉調和,溫熱服用。(注意:嘔吐者不宜使用此方,因為其味道較甜。)
【四君子湯】
5. 腦蝕
腦中痛,若有蟲蝕食髓者,用桃葉作枕枕之,其蟲自鼻出。
白話文:
內容翻譯為:如果頭腦裡面疼痛,好像有蟲在啃食骨髓一樣,可以使用桃葉做成枕頭來枕著,這樣那些蟲子會自己從鼻子裡出來。
6. 頭響
頭響,乃氣挾肝火,加味逍遙散主之。(通用十六。)
亦有頭內如蟲蛀響,名天白蟻,用茶子研細末吹鼻中即效。
白話文:
[頭部嗡鳴] 頭部嗡鳴的情況,通常是因為氣血夾帶著肝火過旺所導致,這種情況可以使用加味逍遙散來調理。(這是一般常用的第十六種方法。)
另外,也有一種情形是頭裡面彷彿有如蟲蛀般的聲音,這種現象被稱為「天白蟻」,處理這種情況的方法是,將茶籽磨成細末,然後吹入鼻子裡,就能見效。
7. 面部證治(計十六證)
8. 筋脈
面,(頭前曰面。)五臟之精氣上熏於面,顴骨之下迎香穴之外為面,中央應乎手陽明大腸;兩顴之內面主之,上應乎手太陽小腸,其脈循頰上䪼,(目下眶骨。)斜絡於顴山。
眉,(眉心曰闕。)足厥陰肝脈。從目系過眉,上額,足少陽膽筋脈,過眉角。
顴,(顴為骨本,即面兩旁之高起大骨也。)腎主之。足太陽膀胱、足少陽膽、手陽明大腸筋皆結顴,足陽明胃經合顴,太陽小腸脈,經顴髎穴,在頄下銳骨端陷中。
頰,(耳前、顴側、面兩旁之稱也。)手陽明大腸脈、筋俱上頰,手太陽小腸脈上頰,足陽明胃脈循頰而上,足少陽脈過頰,足厥陰肝脈下頰,手少陽三焦筋過曲頰,脈亦交頸。
頷,(頜下結喉上,兩側肉之空軟處也。)手太陽小腸筋結頜,足少陽膽經脈俱過頜。
人中,(鼻柱之下,唇之上,穴名水溝。)手陽明大腸脈交人中,督脈人中水溝穴。
髭,(在口上曰髭。)大腸主之。血氣盛則髭美,衰則無髭。
須,(在口下曰須。)大腸主之。血氣盛則須美,衰則無須。
髯,(在頰曰髯。)胃主之。血氣盛則髯美而長,血少則髯短,氣少則髯少,血氣皆少則無髯。
白話文:
【面部】:(人臉前方的部分被稱為面部。)五臟的精氣會上升到面部,顴骨下方,迎香穴外側的部分是面部,這部分對應著手陽明大腸。兩側的顴骨內側由面部主管,上方對應手太陽小腸,其脈絡沿著頰部上升,然後斜向連接至顴骨。
【眉毛】:(眉心的位置被稱為闕。)這是足厥陰肝脈的範圍。肝脈從眼球後方通過眉毛,再延伸到額頭。足少陽膽筋脈則經過眉角。
【顴骨】:(顴骨是骨頭的基礎,也就是臉頰兩側突起的大骨。)由腎臟主管。足太陽膀胱、足少陽膽、手陽明大腸的筋脈都連接到顴骨,足陽明胃經也在此匯聚,太陽小腸的脈絡,經過顴髎穴,位於顴骨下方尖銳骨端的凹陷中。
【頰】:(指的是耳朵前方、顴骨側面以及臉頰兩側。)手陽明大腸的脈絡和筋脈都上至頰部,手太陽小腸的脈絡也上至頰部,足陽明胃的脈絡沿著頰部往上走,足少陽的脈絡經過頰部,足厥陰肝脈下降至頰部,手少陽三焦的筋脈經過曲頰,脈絡也交錯於頸部。
【下巴】:(下巴下方,喉嚨上方,兩側肉質鬆軟的地方。)手太陽小腸的筋脈結於下巴,足少陽膽經的脈絡都經過下巴。
【人中】:(鼻子下方,嘴脣上方,穴位名為水溝。)手陽明大腸的脈絡交錯在人中,督脈的人中水溝穴。
【鬍子】:(嘴巴上方的部分稱為鬍子。)由大腸主管。血氣旺盛時鬍子會生長得漂亮,血氣衰退時則不會有鬍子。
【鬚】:(嘴巴下方的部分稱為鬚。)由大腸主管。血氣旺盛時鬚會生長得漂亮,血氣衰退時則不會有鬚。
【腮鬍】:(在臉頰上的稱為腮鬍。)由胃主管。血氣旺盛時腮鬍會生長得又長又美,血少時腮鬍會短,氣少時腮鬍會少,如果血氣都少的話,則不會有腮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