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證治全書》~ 卷一 (1)
卷一 (1)
1. 足部證治(計十八證)
2. 筋脈
踝下曰足。足背曰跗,一名足趺,俗名足面。足後跟曰跟。足指曰趾,趾者別於手也。足之趾節與手指節同。其大趾之本節後內側圓骨形突者名核骨。足大趾爪甲後為三毛,毛後橫紋為聚紋毛。足下面著地者為踵,俗名腳底版。
足大趾外側屬肝,內側屬脾,脾筋、脈皆起於足大趾,隱白穴為脾井,溜於節後陷中大都穴為脾榮,注於內側核骨下太白穴為脾腧,循大趾本節後一寸公孫穴為脾絡,歷內踝前三分陷中商丘穴為脾經,由是循脛骨後結於膝內輔骨陰陵泉之次為脾合。從此直上至陰股結於髀箕門穴之次。
肝筋、脈皆起於足大指外側叢毛之際,大敦穴為肝井,溜於趾縫中行間穴為肝滎,行跗上注於本節後二寸動脈中太衝穴為肝腧,結於內踝前一寸中封穴之為肝經,循踝上五寸蠡溝穴為肝絡,直上內輔骨下橫紋盡處曲泉穴為肝合,陰股五里陰臁之次。
足二趾(即大趾之次趾。)
足三趾(一名中趾。)屬胃,胃筋、脈起於足中趾內側,歷兌穴為胃井,溜於次趾外側陷中內庭穴為胃滎,注入內庭後二寸陷谷穴為胃腧,過於跗上去內庭五寸衝陽穴為胃原,自足跗直上循足脛歷腕上系草鞋處解谿穴為胃經,又歷外踝上八寸豐隆穴為胃絡,結於膝下三寸三里穴為胃合,上膝循伏兔結於髀膝上起肉處為中趾內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趾間出其端。
足四趾(即小趾之次趾。)屬膽,膽筋起足四趾外端,竅陰穴之次為膽井,趾岐骨間有俠谿穴為膽滎,俠谿上寸半有臨泣穴為膽腧,俠谿上四寸五分有丘墟穴為膽原,外踝上四寸陽輔穴為膽經,外踝上五寸光明穴為膽合,由是上走髀,分為兩歧,前者結伏兔,後者結於尻,直者上季脅,其支自陽白直下出膝外臁循經抵外踝至足胕入四趾之間,支者別附上入大趾貫爪甲後足小趾,趾下屬腎,外側屬膀胱,筋、脈俱起小趾之下,斜趨足心湧泉穴為腎井,又斜趨內側內踝前一寸大骨下有然谷穴為腎滎,跟踵(踵即跟突出者。
)踝上硬筋處陷中有太谿穴為腎腧,自跟別至跟後踝中大骨上兩筋間有大鐘穴為腎絡,踝上二寸復溜穴為腎經,上腨(腿中肚曰腨)。出膕內廉結於內輔骨下陰谷穴之次為腎合,從是並太陽之筋上循陰股。
膀胱筋起小趾外側,至爪甲一分至陰穴之次為膀胱井,曆本節之前陷中有通谷穴為膀胱滎,本節之後陷中有束骨穴為膀胱腧,外側大骨之下有京骨穴為膀胱原,外踝後跟骨上有崑崙穴為膀胱經,循跟直上至外踝上七寸有飛陽穴為膀胱絡,貫腨結於膕(膕即委中。)在膝脘內約紋中為膀胱合,由膕直上結於臀,其脈從腰抵膕出小趾外側。
白話文:
[筋脈]
腳踝下方稱為腳掌。腳背的部分被叫做跗,也有人叫它足趺,民間常稱之為腳面。腳後方的突出部分則被叫做腳跟。而腳趾則被稱為趾,趾用來區別於手指。腳趾的關節和手指的關節是相同的。在大腳趾根部內側,有一塊圓形的突出骨頭,這被稱為核骨。大腳趾的指甲後方有三根毛髮,這些毛髮後方的橫紋被叫做聚紋毛。腳底接觸地面的部分被稱為腳踵,民間常稱之為腳底板。
大腳趾的外側歸屬於肝臟,內側則歸屬於脾臟。脾臟的筋脈都是從大腳趾開始的,隱白穴是脾臟的起始點,大都穴位於關節後方的凹陷中,是脾臟的第二個穴位,太白穴在腳趾內側的核骨下方,是脾臟的第三個穴位,公孫穴在大腳趾根部後方一寸處,是脾臟的第四個穴位,商丘穴在內踝前方三分處的凹陷中,是脾臟的第五個穴位。這些筋脈沿著小腿骨後方,在膝蓋內側的陰陵泉穴旁邊結尾,這是脾臟的第六個穴位。筋脈再由此直上到大腿的箕門穴旁邊。
肝臟的筋脈也是從大腳趾的外側開始,大敦穴是肝臟的起始點,行間穴位於腳趾縫中,是肝臟的第二個穴位,太衝穴在跗骨上方,位於大腳趾根部後方二寸的動脈中,是肝臟的第三個穴位,中封穴在內踝前方一寸處,是肝臟的第四個穴位。這些筋脈沿著腳踝上方五寸處的蠡溝穴,這是肝臟的第五個穴位,最後在膝蓋下方三寸處的曲泉穴結尾,這是肝臟的第六個穴位。
腳的第二趾(也就是大腳趾旁邊的那根腳趾)。
腳的第三趾(也叫做中趾)歸屬於胃,胃的筋脈從腳中趾的內側開始,兌穴是胃的起始點,內庭穴在次趾外側的凹陷中,是胃的第二個穴位,陷谷穴在內庭穴後方二寸處,是胃的第三個穴位,衝陽穴在跗骨上方,距離內庭穴五寸處,是胃的第四個穴位。這些筋脈沿著腳踝直上,通過腕上的解谿穴,這是胃的第五個穴位,再經過外踝上方八寸處的豐隆穴,這是胃的第六個穴位,最後在膝蓋下方三寸處的三里穴結尾,這是胃的第七個穴位。
腳的第四趾(也就是小腳趾旁邊的那根腳趾)歸屬於膽,膽的筋脈從腳四趾的外端開始,竅陰穴是膽的起始點,俠谿穴在腳趾岔骨間,是膽的第二個穴位,臨泣穴在俠谿穴上方一寸半處,是膽的第三個穴位,丘墟穴在俠谿穴上方四寸五分處,是膽的第四個穴位。這些筋脈沿著外踝上方四寸處的陽輔穴,這是膽的第五個穴位,再經過外踝上方五寸處的光明穴,這是膽的第六個穴位。
腳的小趾下方歸屬於腎臟,外側則歸屬於膀胱,筋脈都從小趾下方開始,斜向腳心的湧泉穴,這是腎臟的起始點,再斜向內側內踝前方一寸處的大骨下,有然谷穴,這是腎臟的第二個穴位,太谿穴在腳跟後方的硬筋處,這是腎臟的第三個穴位,大鐘穴在腳跟另一側大骨上方兩筋間,這是腎臟的第四個穴位,復溜穴在踝上二寸處,這是腎臟的第五個穴位。這些筋脈沿著小腿肚,穿過膕內廉,結於內輔骨下陰谷穴旁邊,這是腎臟的第六個穴位。
膀胱的筋脈從小趾的外側開始,至陰穴是膀胱的起始點,通谷穴在腳趾根部前方的凹陷中,這是膀胱的第二個穴位,束骨穴在腳趾根部後方的凹陷中,這是膀胱的第三個穴位,京骨穴在腳趾外側大骨下方,這是膀胱的第四個穴位。這些筋脈沿著腳跟直上,穿過外踝上方七寸處的飛陽穴,這是膀胱的第五個穴位,膕(膕即委中)在膝蓋內側的約紋中,這是膀胱的第六個穴位。筋脈再由此直上,結於臀部,其筋脈從腰部穿過膕,穿出小趾外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