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全

《痘疹心法》~ 卷之二十二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二 (6)

1. 古今經驗諸方

用大豬膽一枚,以鵝翎筒兩頭截齊,一頭入膽中,錢牢扎定,吹令氣滿,納入穀道中,直待氣通取去。

又:豬胞導法:

用豬尿胞一個,以竹管插放胞口中吸起,又取豬膽汁、生蜜、清油各半杯攪勻,灌入胞中又吹起,以線扎定如上膽導法,尤捷。此因治余先庭新立法也。

五十二、百祥丸(一名南陽丸)

紅牙大戟不拘多少,漿水煮極軟,去骨,日中曬乾,復內原汁中,煮汁盡,焙乾為末,水丸如粟米大,每服一、二十丸,研末芝麻湯下。

五十三、牛李膏(一名必勝膏)

牛李子不拘多少,取汁,石器中熬成膏,牛李子野生道邊,至秋結實,黑丸成穗,每服皂子大,煎杏膠湯化下。

此上二方,治痘瘡黑陷,便秘裡實症。

五十四、瀉白散(又名瀉肺散),治肺熱而喘。

桑白皮,地骨皮(各一兩),甘草(炒,半兩)

上為末,每服一二錢,加粳米一百粒,水一盞,煎六分,食後服。

五十五、黃芩瀉肺湯,治肺熱裡實症。

黃芩,梔子,枳殼,甘草(炙),薄荷,連翹,杏仁(去皮尖),大黃,桔梗(炒)

水煎,食後服。

五十六、前胡枳殼湯

前胡,枳殼,茯苓,大黃,甘草(各五錢)

上銼細,每服三錢,水煎。如身溫脈微,瀉者,勿服。

五十七、柴胡麥門冬散

柴胡(五分),龍膽草(三分),麥門冬(分分),甘草(二分),人參,玄參(各五分)

上銼細,水煎服。

五十八、葛根麥門冬散,治斑疹毒,大熱而渴。

乾葛,麥門冬(各半錢),石膏,升麻,赤芍藥,甘草,茯苓,人參(各五分)

上銼細,加淡竹葉七片,水一盞,煎七分,去渣服。

五十九、生地黃散,治斑疹肺熱喘咳。

生地黃(一錢),麥門冬(五分),杏仁,款冬花,陳皮(各八分),甘草

上銼細,水煎服。

一方加桔梗五分。

六十、射干鼠黏子湯,治咽喉痛。

鼠黏子(炒香,四兩),甘草,升麻,射干(各一兩)

上銼細片,每服二錢,水一盞,煎服。

六十一、人參清膈散,治肺熱鼻乾、涕唾稠黏。

人參,柴胡,當歸,白芍藥,知母,桑白皮,白朮,紫菀,茯苓,黃耆(炙),甘草,地骨皮,桔梗(各五分),黃芩(二分半),石膏(七分),滑石(七分半)

上銼細,加姜三片,水一盞,煎七分,食後服。

六十二、仙聖散,治痘疹不起發,因內實者。

紫草,木通,甘草,黃耆(炙),枳殼(各等分)

上銼細,加糯米一百粒,水一盞,煎,待米熟,去渣服。

六十三、紫草飲,治痘疹黑陷不起。

紫草,芍藥,麻黃,當歸,甘草(各等分)

上銼細,水一盞煎,不拘時服。

六十四、加味四聖散,治痘瘡黑陷、倒陷。

紫草,木通,木香,黃耆(炙),川芎,甘草,人參(各等分),蟬蛻(十個)

白話文:

古今經驗諸方

用一個大豬膽,用鵝毛管兩端削平,將其中一端插入豬膽中,用錢紮緊,吹氣使其鼓脹,然後放入肛門中,等到氣體排出後再取出。

另一種豬胞導法:

取一個豬膀胱,用竹管插入膀胱口吸氣,再取豬膽汁、蜂蜜、清油各半杯混合攪勻,灌入膀胱中,再吹氣使其鼓脹,用線紮緊,方法與前述豬膽導法相同,效果更快。這是余先庭新創的療法。

五十二、百祥丸(一名南陽丸)

紅大戟(數量不限),用漿水煮至極軟,去除骨頭,曬乾,再放入原來的漿水中,煮至汁液乾涸,焙乾研磨成粉,製成如粟米大小的水丸。每次服用一二十丸,用研磨的芝麻湯送服。

五十三、牛李膏(一名必勝膏)

牛李子(數量不限),取其汁液,用石器熬製成膏。牛李子野生於路邊,秋季結果,果實黑色,成串生長。每次服用皂子大小,用煎好的杏膠湯送服。

以上兩種藥方,用於治療痘瘡黑陷、便秘裡實等症。

五十四、瀉白散(又名瀉肺散),治療肺熱喘息。

桑白皮、地骨皮(各一兩),甘草(炒,半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一至二錢,加入粳米一百粒,水一盞,煎煮至六分,飯後服用。

五十五、黃芩瀉肺湯,治療肺熱裡實症。

黃芩、梔子、枳殼、甘草(炙)、薄荷、連翹、杏仁(去皮尖)、大黃、桔梗(炒)

水煎服,飯後服用。

五十六、前胡枳殼湯

前胡、枳殼、茯苓、大黃、甘草(各五錢)

將以上藥材切細,每次服用三錢,水煎服。若身體溫熱、脈搏微弱,或已腹瀉者,勿服。

五十七、柴胡麥門冬散

柴胡(五分),龍膽草(三分),麥門冬(一分),甘草(二分),人參、玄參(各五分)

將以上藥材切細,水煎服。

五十八、葛根麥門冬散,治療斑疹毒,發熱口渴。

乾葛根、麥門冬(各半錢),石膏、升麻、赤芍藥、甘草、茯苓、人參(各五分)

將以上藥材切細,加入淡竹葉七片,水一盞,煎煮至七分,去渣服用。

五十九、生地黃散,治療斑疹肺熱喘咳。

生地黃(一錢),麥門冬(五分),杏仁、款冬花、陳皮(各八分),甘草

將以上藥材切細,水煎服。

一方加桔梗五分。

六十、射干鼠黏子湯,治療咽喉疼痛。

鼠黏子(炒香,四兩),甘草、升麻、射干(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切成細片,每次服用二錢,水一盞,煎服。

六十一、人參清膈散,治療肺熱鼻乾、涕唾稠黏。

人參、柴胡、當歸、白芍藥、知母、桑白皮、白朮、紫菀、茯苓、黃耆(炙)、甘草、地骨皮、桔梗(各五分),黃芩(二分半),石膏(七分),滑石(七分半)

將以上藥材切細,加入薑三片,水一盞,煎煮至七分,飯後服用。

六十二、仙聖散,治療痘疹未發,因內實所致。

紫草、木通、甘草、黃耆(炙)、枳殼(各等分)

將以上藥材切細,加入糯米一百粒,水一盞,煎煮,待米熟後,去渣服用。

六十三、紫草飲,治療痘疹黑陷不發。

紫草、芍藥、麻黃、當歸、甘草(各等分)

將以上藥材切細,水一盞煎煮,不拘時服用。

六十四、加味四聖散,治療痘瘡黑陷、倒陷。

紫草、木通、木香、黃耆(炙)、川芎、甘草、人參(各等分),蟬蛻(十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