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機

《痘治理辨》~ 痘治理辨 (7)

回本書目錄

痘治理辨 (7)

1. 痘出未透

宜四君子湯加黃耆、紫草、糯米。元醫曰:百病不可損其胃氣。故多用四君子、糯米等以助胃氣。

調解,出遲者,宜活血散、人牙散以發之。發之班未出者,乳香、豬心血丸。出而不盡透者,以豬血、麝香塗手足心、唇上,最為要妙。或以紫草散、蛻殼散,隨寒熱虛實投之。

有班點見齊,血包結起遲者,若便秘、渴而腹脹,宜勻氣解毒,甚熱者宜利小便。有正患痘疹,中遇暑氣大作,或煩渴咽痛,或喘滿作渴,此乃暑熱與瘡熱並遏,壅滯而出不快,宜白虎湯、荊芥散。有大小便秘,氣壅遏而出不快,宜紫草木通散。有痘疹發而不出者,鉤藤紫草散。

有氣澀出不快者,滑石散。(取活竅也。)氣虛,蛻齒散、活血散。有傷寒不語,瘡疹不出,幹人糞散。有瘟毒既發,痘疹不出者,地黃豆豉散。

發表,有遇天氣暴寒,膚腠閉密,寒氣結聚,而出不快,宜麻黃、正氣之類。

疏利,有紅班點出,日數未盡,(以足底有班為出齊。)其內實而肌熱者,宜疏利之。痘出未透,心煩狂躁,氣喘,妄語或見鬼者,此熱盛也,宜龍腦膏。有痘出太盛,內外熱氣壅遏,血蓄結聚,令兒能食,腹脹不大便,煩躁而渴,手掌心有汗,喘滿而出不快,此由毒氣與心火貫注,無陰氣以斂之也,宜乳香豬血膏。

溫里,痘疹隱隱不出,熱蒸而為痘疹,使內虛而無熱以應之,故痘疹雖見,則外無壅盛之氣而不得泄,內又無由復入,當此其人面青惡寒,肌肉慢而不入,精神昏倦,令瘡似出而不得出者,內虛寒也。或身熱面赤,大便利,小便清,有此症者,但溫中,進食,則榮衛自復,其痘隨多少而出矣。

若見瘡疹出遲,不能溫里,卻用發散,豈知內無陽氣相應,更發陽氣外出,故瘡色白,此為虛脫而益危殆。

血泡出甚,亦令內虛,虛而自利者,宜溫里。泄甚者,至於薑、附、硫黃亦可用。有瘡中煩躁,飲冷過多,使胃冷,無以運行榮衛,致中滿而出不快,宜理中湯、薑黃散、活血散。

白話文:

[對於痘疹初現但未完全顯露的情況],應使用四君子湯,並加入黃耆、紫草和糯米。古醫學家認為:無論何種疾病,都不應損害到胃部的功能。因此,多會使用四君子湯、糯米等食材來增強胃部功能。

對於痘疹出現遲緩的患者,可以使用活血散和人牙散來促使其發出。如果痘疹已開始出現但仍未完全顯露出來,可用豬血和麝香塗抹在手心、腳心以及嘴脣上,這種方法效果極佳。或者使用紫草散、蛻殼散,根據患者體質的寒熱虛實進行治療。

有些患者痘疹斑點雖已全部出現,但血包結起較晚,如果併有便祕、口渴且腹部脹滿,應使用均氣解毒的方法,若是體內熱氣過盛,則應利尿排毒。有些患者在患痘疹期間,遭遇酷暑,或感到煩躁口渴、咽喉疼痛,或呼吸困難,這是由於暑熱和病熱同時作用,導致痘疹無法順利發出,應使用白虎湯、荊芥散。

對於大小便不通暢,導致痘疹無法順利發出的情況,可使用紫草木通散。痘疹發出但無法順利完全顯露的,可用鉤藤紫草散。對於因氣滯導致痘疹發出不順暢的,可使用滑石散。氣虛者,可用蛻齒散、活血散。對於因感冒而無法說話,痘疹無法發出的,可用幹人糞散。對於感染瘟疫後,痘疹仍無法發出的,可用地黃豆豉散。

對於天氣突然轉冷,皮膚毛孔緊閉,寒氣聚集,導致痘疹發出不順暢的,可用麻黃、正氣藥物。痘疹紅點出現,但未完全發出,內裡實熱,肌膚發熱,需使用疏利法。痘疹未完全顯露,出現心煩、焦躁、呼吸急促、胡言亂語或幻覺,這是熱氣過盛的表現,可用龍腦膏。痘疹大量出現,內外熱氣過盛,血液淤積,導致孩子胃口大開,腹部脹滿但不便祕,焦躁且口渴,手掌心出汗,呼吸困難且痘疹發出不順暢,這是因為體內毒素與心火共存,缺乏陰氣來平衡,可用乳香豬血膏。

對於痘疹隱約出現,但熱氣蒸騰導致痘疹,使得體內虛弱,無法對抗熱氣,痘疹雖然出現,但外部沒有足夠的熱氣使其完全發出,內部又無法自行恢復,此時患者面色蒼白,畏寒,肌肉鬆弛,精神疲憊,痘疹看似要發出卻又無法完全發出,這是體內虛寒的表現。或者身體發熱,面色潮紅,大便正常,小便清長,有以上症狀的,只需溫暖體內,促進進食,營養和衛氣自然恢復,痘疹也會隨之逐漸發出。

若痘疹發出遲緩,未能及時溫暖體內,反而使用散發熱氣的方法,要知道體內缺乏對應的陽氣,再讓陽氣外散,痘疹顏色會變白,這會導致體質虛弱,情況更加危險。

血泡大量出現,也會導致體內虛弱,若虛弱至自行排泄,應溫暖體內。排泄過度,甚至可用薑、附子、硫磺。痘疹中出現煩躁,喝太多冷飲,導致胃部受涼,無法運行營養和衛氣,導致中間部位滿脹,痘疹發出不順暢,可用理中湯、薑黃散、活血散。]

2. 痘疹不出

俗謂以毒攻毒。

辨曰:痘之發,系乎氣血也尚矣。苟氣血盛,則能歸附成漿而毒可解。若氣血弱,則無所乘負其毒而毒難痊,所以有內剝不起,有起而不員混,有員混而不成漿,有頂陷而不起發之惡症,是皆氣血而不自任故也。但人不悟其理,以蟲魚腥膻毛血牙骨鱗角等毒藥投之,發其中氣,以毒攻毒,理難並勝。

痘雖不得已而出,少頃中氣歸復,氣血不外旺矣。藥氣少歇,則其毒反攻於內,其勢較烈,再將何法以治哉?即此可見氣血有乘載之效,用藥有王道之大也。間有百數兒中稍得一者,特其兒之氣血本厚耳,豈可以一例行之乎? 調解,有榮衛虛不能出者,惡寒,面青白,肌膚慢,似出不出者是也。當和榮衛,如活血散之類。有誤服表藥過多,遍身成一片謂之班爛者,宜安養之,如六神、七珍散、內補散、雙和湯。暑天胃熱煩渴,昏迷,瘡出不快者,白虎湯,或五苓散去桂加辰砂,用生地黃、車前草、麥門冬煎湯調下。

班點已見血泡。期七日而結膿泡。今一半尚為班點,未全為血泡者,緣瘡疹遇冬溫或春月陽氣乍暄,小兒為暴熱運行,內熱出外,天之暴熱一退,(大抵四時寒暑從漸而深,其非節之氣來暴而去速也。)小兒外盛而裡虛,裡虛則無陽以應瘡疹,故出遲,令半為班點、半為血泡。

當此必不能乳,大便如常,小便清白,宜用半溫里、半發表之藥,如紫草、蟬蛻、芍藥、葡萄酒以表之,活血散、人牙散以溫之。小兒氣血虛弱,或風邪穢毒沖觸,使痘毒陷伏不出,出而不勻,宜內托散,內托瘡毒使之盡出,易收易靨。痘疹已出不能遍勻,前人治法透肌解毒而已。

使氣無壅遏,則自然出勻,用必勝散、快毒丹令出快;紫草飲、胡荽酒自然勻順。

解表能為力,有已出被風所感不能出,或發熱,或狂言,或風搐,或遍身青紫紋,此當發散,如惺惺散、殭蠶散。正出之時,被天氣寒冷所折,毒氣反伏而不出者,其症精神昏冒,面青發熱,或譫言妄語,宜解肌表出之藥,如活血散調解發散。參蘇飲治外為風寒所折,內為飲食所傷,內氣壅遏,大小便閉者。

若出不快,清便自調,知其在表不在裡,當微發散,宜升麻葛根湯加味、四聖散、紫草飲子、紫草木香湯、紫草木通湯或快班散、絲瓜湯。

解表攻裡,瘡疹伏內不必出,頭痛惡寒,身有大熱,口鼻熱,咽乾痛,口頰生瘡,兩目如火,耳尖手足指冷,脈洪大,作渴,面赤心逆熱,口臭,此是伏陷之候,先當去熱毒邪氣,用大黃煮湯盪滌其表熱,表熱散則諸疾皆愈。昧者用巴豆、水銀、輕粉,但能去藏中驚涎積熱而已,無去表熱之理,反傷藏也。

溫里,有胃虛不出者,或吐或瀉,不食可見也,宜溫之,理中湯或異功散。有已出而服涼藥生冷,致內虛沉伏不出者,令瘡黑靨潮熱、啼哭;或白色腹脹,口氣目閉,四肢微厥者是也,宜人齒散、理中湯。有正出盛服涼心藥,沉伏在裡,發寒戰靨伏者,宜丁香、豆蔻、薑、桂、當歸、附子。

有本虛少用藥大發之,出得正盛,忽然氣脫者,此里本虛也,如丹砂、養氣、理中、益黃之類。內虛甚則生寒,寒則大便或溏或泄,宜理中、益黃、丁香、豆蔻之類以溫里。里溫與肌膚相應,血氣溫深,方能蒸出不陷伏矣。

薰解,有出甚被穢氣熏觸,則成血片,宜胡荽酒燒乳香。

論口大熱、紅點未見之時,此內外熱毒蘊蓄也,或發表,或攻裡,隨症治之。班點已見,血泡將成,此陽氣盡出於表,內藏胃氣已虛矣。不可發表,不可攻裡,大熱宜利小便,小熱宜解毒。發表則成班爛,攻裡則內愈虛,瘡毒乘虛入里,變黑陷伏者有之。膿泡既成,已結痂疕,此毒氣出盡,熱氣已寒,若有他症,或發表,或攻裡,隨症治之。

辨曰:夫痘,內毒所感也,風寒外邪所感也。若痘出不快,蓋因風寒橫塞阻絕,無路可出故也。痘未發之初,以升麻湯、和解湯量輕重治之,既出之後不解,(痘不起發,或熱不退。)以保元湯加薑、桂主之。及至行漿之次又未解,(不灌膿,及熱不退。

)當以保元湯加薑、桂,連服二次於前,乃以水楊湯暖沃於後,此湯大能滌去風寒,內外相攻,風寒易去,痘毒豈有不發之理?不可峻下、解散、發泄之劑,皆傷氣血交會之機,故毒內攻多不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