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治理辨》~ 痘治附方 (7)
痘治附方 (7)
1. 痘治附方
四十七、黑牛糞,治膿泡出,煅黑牛糞貼之,令速愈而無瘢痕。已出未平,忌勞力、狐臭人薰觸。未愈不可當風,當風則成瘡瘢。
四十八、黃柏膏,欲用胡荽酒噴時,先用此方塗面上,然後噴四肢。大人、小兒愛護面目,悉宜用之。黃柏(一兩),甘草(四兩,生),綠豆粉(兩半),搗羅細末,以生麻油調如薄膏,從耳前眼唇並厚塗三五遍。早用塗面,面無瘡痘;塗遲,縱有瘡痘亦少。
四十九、白芥子散,治痘,令不入目。白芥子為末,水調傅腳心,引熱歸下,則瘡不入目矣!
五十、爛肉汁,治痘瘡。用爛肉汁洗之,干傅亦得。
五十一、蟬蛻散,治痘疹。身熱似傷寒,只耳尖、腳稍冷,或腹痛,大便秘者是痘疹也。用蟬蛻二十一個,洗去泥,為末,水一盞,慢火煎至半盞,去滓,量兒大小溫服,服三、五次。不是痘亦無害,欲痘發出加甘草一錢半,煎一盞,旋旋服,累效。小兒伏所蘊熱毒,蟬蛻鹹寒可以制之。況有感暴風寒,作熱客於表者,蟬蛻亦治風毒充於皮膚,瘙癢不止。驚癇夜啼、癲疾、寒熱、驚悸皆宜用之。
五十二、猴梨酒,治痘出不快。猴梨子(五個,又名山楂子)。酒煎,入水浸服,痘瘡即出。
五十三、麻黃紫草湯,治痘不出。麻黃(去節),人參(各一分),杏仁(七枚,去皮尖),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二盞,紫草五寸,煎至一盞,去柤,分四服,作二日服,未可,服諸藥。
五十四、水解散,治瘡出不快、煩躁不得眠,或出而身體尚熱者。大黃、黃芩、桂心、甘草(炙),芍藥(各二錢),麻黃(去節,四兩),為末,患者以生熟湯浴訖,暖水調下二錢,相次二服,得汗利便差。強實人服二方寸,七氣實者亦用,三伏中亦宜用之。若去大黃,則春夏通用。凡人飲酒,食瓜果,多以生熟湯浸身,皆為酒及瓜氣味,此用浴身,亦欲出其毒也。
五十五、玄參升麻湯,治傷風、傷寒、風熱,驚食等。熱運於肌,或汗或下後,毒氣不散,表虛里實,熱發於外。故身班如錦紋,甚則煩躁譫語,兼治喉閉腫痛。玄參、升麻、甘草(炙等分),銼如麻豆,每抄三錢。水一小盞,煎至半盞,去柤,溫服,無時。
五十六、麻黃黃芩湯,治痘出不快、煩躁不得眠。麻黃(去節一兩),黃芩、赤芍(各半兩),甘草(炙),官桂(去皮,各一分),為細末,每服二錢。暖水調,日三服。兼治天行熱氣、痘瘡不快、煩躁昏憒,或痘出身尚熱疼。
五十七、升麻黃芩湯,升麻、黃芩、乾葛、芍藥(各三錢),甘草炙(錢半),銼如麻豆,每服二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治時行、瘡出不快、煩躁不得眠者,加木香半錢。
白話文:
痘治附方
-
黑牛糞:治療膿泡,將黑牛糞煅燒成黑色後敷貼,能快速痊癒且不留疤痕。膿泡已破但尚未痊癒,應避免勞動,以及狐臭者的靠近。未痊癒前不可吹風,否則會留下疤痕。
-
黃柏膏:如果要使用胡荽酒噴灑身體,應先用此方塗抹臉部,再噴灑四肢。大人小孩都應注重臉部保養,都適合使用此方。取黃柏一兩、生甘草四兩、綠豆粉半兩,搗碎過篩成細末,用生麻油調成薄膏,從耳前、眼周、嘴唇等處厚厚塗抹三到五遍。早點塗抹臉部,則臉上不會長痘;塗抹晚了,即使長痘,痘痘也會較少。
-
白芥子散:治療痘瘡,防止痘瘡蔓延至眼睛。將白芥子磨成粉末,用水調和後敷在腳心,引導熱氣向下,痘瘡就不會蔓延至眼睛了。
-
爛肉汁:治療痘瘡。用爛肉汁清洗痘瘡,待其乾燥後也可敷用。
-
蟬蛻散:治療痘疹。身體發熱像傷寒,只有耳尖和腳趾略微冰冷,或伴有腹痛、便秘,這就是痘疹。取蟬蛻二十一個,洗淨泥土,磨成粉末,加水一盞,小火煎煮至半盞,濾渣,根據年齡大小溫服,服用三到五次。即使不是痘疹服用也沒有害處。如果想要痘瘡快速長出,可以加生甘草一錢半,煎一盞水,多次服用,療效累積。小兒因體內蘊藏熱毒,蟬蛻性味鹹寒,可以清熱解毒。如果因受寒而外感風寒,出現表熱症狀,蟬蛻也能治療風毒侵犯皮膚,導致瘙癢不止。驚癇夜啼、癲癇、寒熱、驚悸等症狀也適用。
-
猴梨酒:治療痘瘡發出緩慢。取猴梨(又名山楂)五個,用酒煎煮,加水浸泡後服用,痘瘡就會很快長出來。
-
麻黃紫草湯:治療痘瘡不發。取麻黃(去節)、人參各一分,杏仁七枚(去皮尖),研成粗末,每次服用二錢。加水二盞,紫草五寸,煎煮至一盞,濾渣,分四次服用,服用兩天,若無效,再服用其他藥物。
-
水解散:治療痘瘡發出緩慢、煩躁失眠,或痘瘡已出但身體仍發熱。取大黃、黃芩、桂枝、炙甘草、白芍藥各二錢,麻黃(去節)四兩,研成粉末。患者先用溫水沐浴後,用溫水調服藥末二錢,服用兩次,能使汗出利尿,症狀好轉。體質強壯者,每次服用二方寸,七氣實者也可用此方,三伏天也適用。如果去掉大黃,則春夏兩季均可使用。凡是飲酒或食用瓜果後,都應以溫水沐浴,去除酒氣和瓜果之氣,此方沐浴也是為了排出體內毒素。
-
玄參升麻湯:治療傷風、傷寒、風熱、驚食等。熱邪鬱積於肌膚,即使汗出或瀉下後,毒氣仍未散去,表現為表虛里實,熱邪發於外,皮膚出現斑點,如同錦紋,嚴重者會煩躁譫語,並伴有喉嚨閉塞腫痛。取玄參、升麻、炙甘草等分,切成麻豆大小,每次服用三錢,加水一小盞,煎煮至半盞,濾渣,溫服,不限時間。
-
麻黃黃芩湯:治療痘瘡發出緩慢、煩躁失眠。取麻黃(去節)一兩,黃芩、赤芍藥各半兩,炙甘草、官桂(去皮)各一分,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溫水調服,每日三次。也適用於治療流行性感冒、痘瘡發出緩慢、煩躁昏迷,或痘瘡已出但身體仍發熱疼痛。
-
升麻黃芩湯:取升麻、黃芩、葛根、白芍藥各三錢,炙甘草一錢半,切成麻豆大小,每次服用二錢,加水一中盞,煎煮至六分,濾渣,溫服。治療流行性疾病、痘瘡發出緩慢、煩躁失眠,可以加木香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