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治理辨》~ 痘治理辨 (40)
痘治理辨 (40)
1. 晝夜啼哭
小兒蘊熱毒為瘡疹,因外未得出,內不得散,則神不安以致然耳。當此察其蘊毒在表在裡,若發熱,渴水,面赤,小便赤,宜微表令出可也。若外無熱,大便秘,腹脹滿者,當令大便通,則無壅滯之氣。榮衛通行,神魂泰然,瘡痘亦出快矣。或以為心熱為聚痰,不乳而用下藥、涼藥,反生多疾。
白話文:
【日夜哭鬧】
小孩因為體內積聚了熱毒,形成瘡疹。這些熱毒在體外無法排出,在體內又無法消散,導致精神狀態不安定,進而日夜啼哭。此時應判斷熱毒是集中在表面還是深層。如果出現發燒、口渴想喝水、臉色紅潤、小便顏色深紅的情況,應讓熱毒稍微從體表排出即可。
若體表並無明顯的熱感,但有大便乾硬、腹部脹滿的現象,就應該促進腸道排便,避免體內有阻塞不通的氣體。一旦營養和防禦系統得以順暢運行,孩子的精神狀態也會平穩下來,瘡痘也能更順利地癒合。
有人認為這是心火旺盛造成痰多,孩子拒絶吃奶,於是使用瀉下藥物或是寒涼藥物,這反而可能引發更多的疾病。
2. 不乳
不乳,或吐或利,面青,目睛青黑色者為虛寒,宜溫之。
大小便如常,面赤而壅,或渴,或睡中驚,或咬牙,目白睛黃或赤,氣喘身熱,此實熱中滿不乳也。
白話文:
【不願吃奶】
孩子不願吃奶,可能伴有嘔吐或腹瀉,若臉色蒼白,眼睛呈現青黑顏色,這表示是體虛且體內有寒,應採取溫補的方式調理。
如果孩子的大小便正常,但臉色紅潤且有浮腫現象,或者感到口渴,或者在睡覺時驚醒,或磨牙,眼白部分變黃或泛紅,呼吸急促並且身體發熱,這些症狀顯示孩子體內有實熱,中焦有濕熱導致他不願吃奶。
3. 目睛露白
目日睛露白,無魂者不治,不省人事者亦不治。
辨曰:元氣者,先天之氣,元命之主也。衛氣者,後天之氣,生命之主也。治痘必須察毒之淺深,審衛氣之厚薄而施治之,則無不當。蓋先氣為衛氣之母,母余必益其子,子必賴穀氣之餘以養其母,然後元氣得以固守人身,衛氣得以長養氣血,非生化化上合天地,然所謂目睛露白者,蓋由元氣虛損,督脈縮促至睛上吊。此非痘毒之故,惟為毒去之後,衛氣受虧,不能顧其母故也。
治者多謂之風,誠為謬矣。無魂者不治,失意志而不省人事者亦不治。失意志即不省人事,但只露睛而無他症者,宜保元湯加陳黃米主之。蓋人參固元,黃耆固衛,黃米又助胃氣以益其衛,衛壯則能助其真元,斯其症可療也。惟七日睛露者,毒上未解,母氣即離,子必凋弊,其難治也必矣。
白話文:
標題: 眼白暴露
內容: 如果眼睛的白眼珠過度顯露,且患者失去意識、沒有反應,或精神恍惚無法自理者,治療起來會非常困難。
解釋說:元氣,是先天之氣,是生命的主宰。衛氣,是後天之氣,是維持生命的主要力量。治療疾病必須仔細觀察病痛的嚴重程度,評估衛氣的強弱來施以治療,這樣才能對症下藥。因爲元氣是衛氣的母親,母親強壯,孩子自然健康;孩子也要依賴食物的營養來照顧母親,這樣元氣才能穩固守護人體,衛氣才能滋養氣血。所謂的眼白過度暴露,通常是因爲元氣虧損,督脈收縮導致眼睛向上吊起。這並非因疾病本身所致,而是疾病過後,衛氣受損,無法照顧到元氣。
很多人誤以爲這是風邪所致,其實是錯誤的。如果患者失去意識、精神恍惚無法自理,治療起來也會很困難。精神恍惚無法自理實際上就是失去意識,只有眼白暴露沒有其他症狀的人,可以使用保元湯加上陳年黃米進行調理。人參可以固本培元,黃芪可以增強衛氣,黃米可以幫助脾胃,增加衛氣,衛氣壯實就可以幫助真正的元氣,這樣病症就有可能得到治療。但如果在病程第七天就開始出現眼白暴露,說明毒性尚未消除,元氣已經離開,衛氣必定衰弱,治療起來就會非常困難了。
4. 十八、心鑑真言
夫治痘,以血氣為本。故曰氣血者,治痘之心鑑。蓋氣居中,君道也,血附外,臣道也。氣正道尊,而能員,(陽性能員,氣之正也。)能拘,(不使血散。)能含,(待時而發。)能光澤,(氣足,津液外旺也。)能逐,(不使毒勝也。)能黃,(功用包終始也。)能解。
(氣正,毒自解也。)血正順道,而能附,(附其氣也。(能載,(載其毒也。)能制,(制其毒也。)能斂,(斂其毒也。)能紅舌,(和也。)能釋。(解其毒也。)此氣血各得其職也。氣失其政,則為熱,為陷,為癢,為戰,為塌,為吐,為瀉,為狂煩,為白,為失色。
血失其政,則為寒,為壅,為滯,為譫語,為紫,為黑,為褐。此氣血各失其職也。若氣不足則毒內攻,若血不足則毒外剝。治氣過於益則泡,治血過於益則班,此又治者之失於變理也。譬之帷幄之眉,運籌決勝,其運用之妙,存乎一心。苟不以心鑑為證,何以措其手足?竊怪庸醫往往誤殺赤子,假若一人害一兒,以天下計,則日害萬者有之。尚有知者加功於予之心鑑,假如一人活一兒,以天下計則日活萬者有之。
嗚呼!盡信書不如無書,惟醫尤其難著。書其術,庶乎有益於人,苟不書其術,則必誤於人矣。予敢以予言為治痘之心鑑。
白話文:
[十八、心鑑真言]
治療痘疹,應以人體的血氣為根本。因此,可說血氣是治療痘疹的核心原則。氣在體內居中,猶如君王;血在外圍,猶如臣子。當氣充盈,則遵循正道,能確保身體機能正常運作,能控制血的擴散,能等待合適的時機發動免疫反應,能使皮膚光澤,能抵抗病毒侵襲,能使肌膚恢復健康色彩,並能解除病痛。
當血順從氣的指引,能輔助氣的功能,能承載毒素,能抑制毒素,能收斂毒素,能使舌頭呈現健康紅色,能幫助解毒。這都是血氣各自發揮應有的功能。但若氣失調,可能引發熱症、下陷、搔癢、戰慄、潰爛、嘔吐、腹瀉、精神錯亂、皮膚失去原有色彩等症狀。
同樣地,血失調,可能導致寒冷感、血液瘀積、血液流動不暢、胡言亂語、皮膚呈現紫色、黑色或褐色。這些都是血氣未能正常運作的結果。若氣不足,毒素會向內攻擊;若血不足,毒素會向外侵害。治療時若過度補氣,可能導致水泡;若過度補血,可能導致斑點,這都是治療者未能靈活調整治療策略的結果。
好比在軍帳中,謀略家運籌帷幄,決定勝負,其精妙之處全憑一顆智慧之心。若不以心鑑為指導原則,如何能得心應手地治療?我對於一些庸醫常常誤殺孩童感到驚訝,假如每個人誤殺一個孩子,以全國來計算,每天可能有上萬的孩子受害。相反地,如果有智慧的人能用心鑑的原則來努力,假如每個人救活一個孩子,以全國來計算,每天可能有上萬的孩子獲救。
啊!完全依賴書本,不如沒有書本,尤其在醫學上更是如此。記錄醫術,或許能對人有所幫助,如果不記載醫術,必然會誤導他人。我敢以我的見解作為治療痘疹的心鑑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