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機

《痘治理辨》~ 痘治理辨 (39)

回本書目錄

痘治理辨 (39)

1. 煩躁

心經有熱則煩躁,脾少津液則口燥咽乾而渴。痘瘡已出、未出,皆宜用甘草散。心煩發渴,大便不通,小便澀者,通關散。煩而喘悶,燈草湯。虛煩發躁而渴,五苓散、酒蒸黃連丸,皆要藥也,宜擇用之。夏月大熱夾暑,煩躁熱渴,大便秘,小便赤,白虎加人參湯。

作膿泡而躁。蓋心者,主瘡瘍、主煩燥。當其作膿,毒氣已出,未得靜盡,毒氣應心而煩躁。作血泡而煩躁,此熱毒欲散未散之際,但解熱毒而已。宜用黑豆煎湯,放溫,徐徐飲之。

煩躁睡臥不安,身熱悸動者,宜清心利小便。若表不解,身熱煩躁,睡臥不安者,宜水解散。大便秘結煩躁不得眠者,必腹脹,手掌心並腋下有汗,宜麻仁丸,或煎黑豆湯,徐徐飲之。甚者,青黛散以水調服。津液枯少,虛煩之氣晝夜不得眠者,酸棗仁湯。

痰實壯熱,胸中煩悶,大便堅實,臥則喘急,宜五味前胡枳殼湯。有小渴,六味人參麥門冬散。

瘡出狂叫喘呼者,乃藏府熱盛而無津液也,無陰氣以和之,致令陽毒獨盛,故如此耳,宜竹葉石膏湯。更看大小便何部不利,利之則愈。解熱毒,犀角地黃湯、抱龍丸;利大便,四順飲;利小便,導赤散去桂、五苓散。

白話文:

【煩躁】

心臟過熱會導致煩躁,脾臟缺乏水分會使口腔及咽喉乾燥且產生口渴。無論是痘瘡已經長出來或是還未長出,都適合使用甘草散。

若是心神煩亂且口渴,加上大便不通暢,小便排泄困難,適合使用通關散。對於感到煩躁且呼吸困難的,可服用燈草湯。若因虛弱而感到煩躁,且伴隨口渴,可選擇五苓散或酒蒸黃連丸,這些都是重要的治療藥物,可依情況選擇使用。夏季天氣極熱且夾雜暑氣,感到煩躁且熱渴,大便祕結,小便色紅,適合服用白虎加人參湯。

若是長出膿包且感到煩躁,因為心臟主管瘡瘍及煩躁。當膿包形成,體內的毒素雖已排出,但尚未完全平息,毒素影響心臟而導致煩躁。長出血泡且煩躁,這是熱毒即將散發但尚未完全散去的時候,只需解決熱毒即可。建議使用黑豆熬煮成湯,待溫後慢慢飲用。

若感到煩躁且睡眠不安,身體發熱並伴有心跳加速,應該使用清心利尿的方式治療。若是外感風寒未解,身體發熱且煩躁,睡眠不安,應使用水解散。若是大便祕結且煩躁到無法入睡,通常會有腹部脹氣,手掌心和腋下有汗的情況,建議使用麻仁丸,或者喝黑豆湯緩緩飲用。嚴重的話,可用青黛散用水調服。若是體內津液枯竭,虛弱的煩躁感使日夜無法入眠,可以考慮使用酸棗仁湯。

若是痰多且高燒,胸部感到煩悶,大便硬實,躺下時呼吸急促,建議使用五味前胡枳殼湯。若有輕微口渴,可用六味人參麥門冬散。

若是瘡癰長出且出現狂叫及呼吸急促,這是因為體內臟腑熱氣旺盛且缺乏津液,沒有陰氣來調和,導致陽毒獨盛,才會出現這樣的症狀,建議使用竹葉石膏湯。進一步檢查大小便哪個部位排泄不順,進行疏通就能痊癒。解熱毒,可用犀角地黃湯或抱龍丸;疏通大便,可用四順飲;疏通小便,可用導赤散去桂或五苓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