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治理辨》~ 痘治理辨 (22)
痘治理辨 (22)
1. 陷伏倒靨
攻裡,有內實皮厚肉密難出,毒氣不得宣泄,至於硝黃、龍膽、乾葛、大青、梔子、木通、石膏而平安者,此皆隨時變通,不可執泥。
溫里,始為班點,毒氣蒸蘊,內外皆熱,數日熱甚,蘊班毒於肌竅,出於皮膚,或胃虛而不能副榮衛者,雖出而覆沒。班暈白色或黑色,此內虛無血氣以應之,其人必不能食,或大便自利,小便不赤而青,或倦或𠰠,四肢微厥,宜用辛溫之藥令其胃暖,榮衛復溫,自然出矣,如理中湯、活血散、人齒散之類。吐利甚者,薑、附、硫、桂亦可用。
有冷氣入胃冰伏,致令毒氣倒進里者,宜溫之,胃愛散類。內虛不能出者謂之陷伏,必出而後沒,瘡點白色或黑,其瘡不發,形見小點,淡紅微白,或白而微黃,其人必不能食,大便自利,或吐或厥,急宜救里,理中湯、異功散、豆蔻丸。
痘疹熱發在表,而里多虛,若結膿痂,必先得裡實,則外方不陷伏,且有稟氣弱而內虛冷,痘疹出時大便自利,懼其伏陷,至於服薑、附、硫黃、豆蔻、鍾乳、桂等,以助之而平安者。稟受氣怯,因病食少,以致脾胃虛弱,因虛生寒,因下利,因利而內虛冷,急用進飲食、固藏府藥以溫之,則食進手足溫,痘當自出矣。或者謂瘡是熱,不敢用溫藥,遂致倒靨者有矣。
白話文:
陷伏倒靨
內部感染,如果體質內實、皮膚厚實肌肉緊密,毒氣不易排出,即使使用硝石、黃連、龍膽草、葛根、大青葉、梔子、木通、石膏等藥物也可能痊癒,這都取決於當時的病情變化,不能死板教條。
溫熱內裡的方法,一開始是出現斑點,毒氣鬱積,內外皆熱,數日後病情加重,毒氣蘊積於肌膚毛孔,最終出現在皮膚表面。但如果胃虛弱,無法充分支援衛氣,即使疹子出現也可能很快消退。斑點顏色為白色或黑色,表示體內虛弱缺乏血氣,患者通常食慾不振,或大便稀溏,小便顏色青綠而非紅色,可能感到疲倦或昏迷,四肢輕微冰冷,這時應該使用溫熱辛散的藥物溫暖胃氣,使衛氣恢復溫煦,疹子自然就會長出來,例如理中湯、活血散、人參散等。如果嘔吐腹瀉嚴重,也可以使用生薑、附子、硫磺、桂枝等藥物。
如果體內有寒邪入侵胃部,導致毒氣倒流入內,應該用溫熱的藥物溫暖胃氣,例如胃散類藥物。內虛無法使疹子發出的情況稱為陷伏,疹子必先出現然後才會消退。瘡點顏色為白色或黑色,瘡疹不發,只見小點,顏色淡紅微白,或白色微黃,患者通常食慾不振,大便稀溏,可能嘔吐或昏迷,應立即溫補內裡,可以使用理中湯、異功散、豆蔻丸等。
痘疹熱邪表現在外,但內裡多虛弱,如果形成膿痂,必須先使內裡充實,這樣外表的痘疹就不會陷伏。有些體質虛弱的人內裡虛寒,痘疹出現時大便稀溏,擔心痘疹陷伏,因此服用生薑、附子、硫磺、豆蔻、鍾乳石、桂枝等藥物,最終得以痊癒。如果先天稟賦不足,因病導致食慾不振,脾胃虛弱,從而產生寒邪,出現腹瀉,因腹瀉導致內裡虛寒,應立即進補飲食,服用溫補脾胃的藥物溫暖身體,這樣食慾恢復、手腳溫暖,痘疹就會自然長出。有些人認為痘疹是熱邪引起的,不敢使用溫熱藥物,結果導致痘疹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