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治理辨》~ 痘治理辨 (19)
痘治理辨 (19)
1. 晝夜啼哭
小兒蘊熱毒為瘡疹,因外未得出,內不得散,則神不安以致然耳。當此察其蘊毒在表在裡,若發熱,渴水,面赤,小便赤,宜微表令出可也。若外無熱,大便秘,腹脹滿者,當令大便通,則無壅滯之氣。榮衛通行,神魂泰然,瘡痘亦出快矣。或以為心熱為聚痰,不乳而用下藥、涼藥,反生多疾。
白話文:
孩子身上長瘡疹,是因為體內熱毒積聚,無法向外排出,也無法在體內消散,所以精神不安,才會發燒。
要仔細觀察熱毒是表層還是內在,如果孩子發熱、口渴、臉紅、小便發黃,就應該用溫和的方法將熱毒引導出來。
如果孩子沒有發熱,但是大便乾燥、肚子脹滿,就要讓孩子排便通暢,這樣體內就不會積聚廢氣。氣血流通,精神安寧,瘡痘也會快速地長出來。
有些人認為孩子發燒是因為心火旺盛導致痰液積聚,所以就用瀉藥、寒涼藥來治療,反而會導致孩子生病更多。
2. 不乳
不乳,或吐或利,面青,目睛青黑色者為虛寒,宜溫之。
大小便如常,面赤而壅,或渴,或睡中驚,或咬牙,目白睛黃或赤,氣喘身熱,此實熱中滿不乳也。
白話文:
如果寶寶不吃母乳,或者嘔吐、拉肚子,臉色蒼白,眼睛裡有青黑的顏色,這可能是因為身體虛弱和寒冷。應該用溫暖的方法來治療。 如果寶寶的大便小便正常,但是臉紅腫脅下硬結,口渴,睡眠時容易受驚嚇,或是磨牙,眼白部分發黃或發紅,呼吸急促且身上發燒,這些都是因為體內積聚了過多的熱量和濕氣所造成的症狀。這種情況需要用清熱解毒的方法進行治療。
3. 目睛露白
目日睛露白,無魂者不治,不省人事者亦不治。
辨曰:元氣者,先天之氣,元命之主也。衛氣者,後天之氣,生命之主也。治痘必須察毒之淺深,審衛氣之厚薄而施治之,則無不當。蓋先氣為衛氣之母,母余必益其子,子必賴穀氣之餘以養其母,然後元氣得以固守人身,衛氣得以長養氣血,非生化化上合天地,然所謂目睛露白者,蓋由元氣虛損,督脈縮促至睛上吊。此非痘毒之故,惟為毒去之後,衛氣受虧,不能顧其母故也。
治者多謂之風,誠為謬矣。無魂者不治,失意志而不省人事者亦不治。失意志即不省人事,但只露睛而無他症者,宜保元湯加陳黃米主之。蓋人參固元,黃耆固衛,黃米又助胃氣以益其衛,衛壯則能助其真元,斯其症可療也。惟七日睛露者,毒上未解,母氣即離,子必凋弊,其難治也必矣。
白話文:
眼睛的白眼球露出來,沒有魂魄的人無法治療,昏迷不醒的人也無法治療。
分析:先天之氣叫做元氣,是生命的根本;後天之氣叫做衛氣,是維持生命運作的能量。治療痘疹必須根據毒性的深淺和衛氣的強弱來治療,這樣才能藥到病除。因為元氣是衛氣的根本,元氣充足才能滋養衛氣,衛氣也需要依靠飲食中的營養來滋養元氣,這樣元氣才能守住人體,衛氣才能生長氣血,達到天地人合一的狀態。但是眼睛的白眼球露出來,是因為元氣虛損,督脈收縮導致陽氣上浮到眼睛。這不是痘疹的症狀,而是痘疹消退之後,衛氣不足,無法滋養元氣造成的。
很多醫生誤認為這是風邪所致,其實是錯誤的。沒有魂魄的人無法治療,失去意識昏迷不醒的人也無法治療。失去意識就是昏迷不醒,如果只是眼睛露白沒有其他症狀,可以用保元湯加陳黃米治療。因為人參補益元氣,黃芪補益衛氣,黃米助脾胃運化,增強衛氣,衛氣強壯就能幫助元氣,這樣症狀就可以治療。但是如果眼睛露白已經持續七天,說明毒素尚未清除,元氣已經離去,衛氣也會衰竭,就難以治療了。
4. 十八、心鑑真言
夫治痘,以血氣為本。故曰氣血者,治痘之心鑑。蓋氣居中,君道也,血附外,臣道也。氣正道尊,而能員,(陽性能員,氣之正也。)能拘,(不使血散。)能含,(待時而發。)能光澤,(氣足,津液外旺也。)能逐,(不使毒勝也。)能黃,(功用包終始也。)能解。
(氣正,毒自解也。)血正順道,而能附,(附其氣也。(能載,(載其毒也。)能制,(制其毒也。)能斂,(斂其毒也。)能紅舌,(和也。)能釋。(解其毒也。)此氣血各得其職也。氣失其政,則為熱,為陷,為癢,為戰,為塌,為吐,為瀉,為狂煩,為白,為失色。
血失其政,則為寒,為壅,為滯,為譫語,為紫,為黑,為褐。此氣血各失其職也。若氣不足則毒內攻,若血不足則毒外剝。治氣過於益則泡,治血過於益則班,此又治者之失於變理也。譬之帷幄之眉,運籌決勝,其運用之妙,存乎一心。苟不以心鑑為證,何以措其手足?竊怪庸醫往往誤殺赤子,假若一人害一兒,以天下計,則日害萬者有之。尚有知者加功於予之心鑑,假如一人活一兒,以天下計則日活萬者有之。
白話文:
治療痘症,關鍵在於血氣。氣血是治療痘症的根本,就像一面鏡子,能照出病症的真相。氣居於內,主導著人體,就像君王;血附於外,輔助著人體,就像臣子。氣正則道尊,才能圓滿運作,不使血氣散亂,能按時發病,氣足則津液充足,能抵禦毒邪,能使病程順利結束,最後能自行痊癒。血正則順暢運行,能依附於氣,載運毒邪,控制毒邪,收斂毒邪,舌頭紅潤,說明氣血調和,最終能化解毒邪。
若氣失調,則會出現發熱、內陷、瘙癢、發抖、潰爛、嘔吐、腹瀉、神志不清、皮膚變白、面色蒼白等症狀。若血失調,則會出現發寒、瘀阻、血滯、胡言亂語、皮膚發紫、發黑、發褐等症狀。這些都是氣血失調的表現。
若氣不足,則毒邪內攻;若血不足,則毒邪外侵。治療時,若過於滋補氣血,則會出現水泡或斑點,這是治療失當造成的。就像一位將軍,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其運用之妙,全憑一顆明智的心。若不以心鑑為憑,又如何能施展手段?我常感嘆庸醫誤殺許多孩子,假如一人害死一個孩子,那麼天下每天就有無數人因此受害。我希望有更多人能認真研究我的心鑑,假如一人能救活一個孩子,那麼天下每天就有無數人因此得救。
嗚呼!盡信書不如無書,惟醫尤其難著。書其術,庶乎有益於人,苟不書其術,則必誤於人矣。予敢以予言為治痘之心鑑。
白話文:
唉!完全相信書本上的東西還不如沒有書本,尤其是對於從事醫學的人更是困難重重。如果把我的方法寫下來,希望對人們有所幫助;如果不把它寫下來,就一定會對人們造成錯誤影響。所以我纔敢用我的話來作為治療天花的心得參考。
5. 十九、加減藥味品性製法
凡觀症用藥,必先量兒厚薄、病熱淺深,預將主方簇起,然後加則加、減則減。加則不可過於本方。減則不可失於本方。不然,脫去本真,則不合制方伐病之旨矣!予因以己意加減合宜慣熟之劑,並前後禁止、常用、暫用相便之法俱例於後,以告行道者謹之。且牛刀之技在熟,輪梓之功在心,亦人之機變何如。
雖吾之子不能盡吾之術,不足與議,但憫生之心切切,自有不能已者也。
正品,人參,味甘,氣溫,升也,陽也,能益元氣而和中,生津液而止渴,治痘之聖藥,非此莫能保固元氣之大本也。取金井玉闌者佳。每用三錢至五錢,旋銼片用。
白話文:
診斷用藥,要先判斷病人的體質虛實、病情的寒熱深淺,心中先有個基本的處方,然後再根據情況加減藥物。加藥不能超過原方,減藥也不能丟失原方原本的功效。否則,偏離了原本的方劑,就不符合用藥治病的原則了。我將自己多年來總結的加減藥物經驗以及藥物使用的禁忌、常用和暫用等方法都列舉出來,供大家參考,請謹慎使用。俗話說,熟能生巧,做事要用心,臨場應變也很重要。
雖然我不能把所有醫術都傳授給你們,但出于對生命的憐憫,還是忍不住把這些心得寫下來。
人參,性味甘溫,具有升陽補氣的作用,能益氣和胃,生津止渴,是治療痘瘡的聖藥,沒有人參就無法鞏固元氣根本。品質好的要選金井玉蘭產的人參,每次用三錢到五錢,切成薄片使用。
黃耆,味甘,氣溫,升也,陽也,能固元氣而益腎,溫分肉而實肌。治痘用此,賴其里托外負,宜行王道,非此勿言治。取箭竿綿軟不油者佳。每服五錢至七錢,旋銼。十日後痘發足未收,蜜炙用。
甘草,味甘平,氣微溫,陽也,能解諸毒而泄火,健脾胃而和中。治痘,賴以分理陰陽,佐正君臣之道也。內堅實者佳。每用七分至一錢,寒則炙,熱則生,常用。
加品,官桂,味辛熱,浮也,陽中之陽,能祛風邪而實腠理,和榮衛以固肌表。治痘,以其氣輕浮,鼓舞上行,能開榮血,黃耆藉其力以達於表也。取不厚不薄者佳。每服五分至七分,夏月三分至二分,去柤皮切片,七日後不用。
白話文:
黃耆性溫,能補元氣、益腎,適合用來治療痘疹,因為它能使藥力向外擴散,如同君王治國一樣,以正道治病。選擇綿軟不油的黃耆較佳,每次用量五錢至七錢,切成碎塊服用。若十天後痘疹尚未完全成熟,可用蜜炙黃耆。
甘草性平,能解毒、瀉火、健脾胃,用於治療痘疹,可以調節陰陽,輔助其他藥物發揮功效。選擇內堅實的甘草較佳,每次用量七分至一錢,寒症用炙過的,熱症用生的,可以經常服用。
官桂性辛熱,具有驅寒、固表的作用,用於治療痘疹,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幫助黃耆的藥力到達表層。選擇厚度適中的官桂較佳,每次用量五分至七分,夏季則用三分至二分,去皮切片,七天后停用。
川芎,味辛,氣溫和也,陽也,能助清氣而升頭角,佐參、耆以助元陽。治痘,暫為引導上行之使。取雀腦者佳。每用五分至七分,蒸潤切片。七日後漿行足,不用。
當歸,味甘辛,氣溫,可升可降,陽也,治各有條,能生血、止血、活血、養血。治痘,賴以助血歸附氣位,必加芍藥以佐之,恐其活血流動,毒無定位。宜身大者佳。每用一錢至二錢,酒洗銼片,焙乾暫用。
茯苓,味甘淡,性溫,降也,陽中之陰也,能利竅而除濕,止渴而生津。治痘,不可過用,惟泄渴不斂而發水泡者不禁。宜堅白大者佳。每服二錢至一錢,切薄片暫用。
白話文:
川芎,味道辛辣,性溫和,屬陽性,能幫助清氣上升頭部,與人參、黃耆搭配能增強元陽。治療痘症時,可暫時引導毒氣向上。選用雀腦川芎效果最佳。每次使用五分到七分,蒸熟切片。七天後藥效發揮完畢,不再使用。
當歸,味道甘甜辛辣,性溫和,可升可降,屬陽性,治療效果因症狀而異,能生血、止血、活血、養血。治療痘症時,有助於血液迴歸正常位置,必須加入芍藥輔助,以免活血過度,導致毒素無處可去。適合體型較大者使用。每次使用一錢到二錢,用酒洗淨切片,烘乾後暫時使用。
茯苓,味道甘甜淡薄,性溫和,屬降性,屬陽中之陰,能利竅除濕,止渴生津。治療痘症時,不可過度使用,只有在口渴不止並出現水泡時才可用。適合堅白而大的茯苓效果最佳。每次服用二錢到一錢,切成薄片暫時使用。
白朮,味甘,氣溫,可升可降,陽也,能利水道而除濕,益脾胃而退熱。治痘,不宜過多,非泄痢發水泡者,不加;漿毒溢盛不結痂者,多加不禁。宜細白堅者佳。每用一錢至二錢,洗去土,切片焙乾暫用。
芍藥,味酸平,性寒,可升可降,陰也,能健脾氣而補表,止腹痛而收陰。治痘,血散不歸,賴以收之而附氣也,痘解不斂,賴以收之而成功也。宜白大者佳。每用七分至一錢,銼片,七日前少用,七日後不禁。
紫草,味苦,氣寒,能補中氣而制諸邪,行痘毒而利九竅,不可過用。宜紫茸染手者佳。每用七分至一錢,去土,以手斷為米粒大,五日後不用。
白話文:
白朮,味道甘甜,性溫,可以上升也可以下降,屬於陽性,能夠利水通水道去除濕氣,益脾胃退熱。治療痘瘡,不宜過量,如果不是泄痢發水泡的患者,就不要添加;如果漿毒過盛而不結痂,就可以多加,不必忌諱。品質好的白朮應該是細白堅硬的。每次使用一錢到二錢,洗去泥土,切片焙乾後暫時使用。
芍藥,味道酸,性平,性寒,可以上升也可以下降,屬於陰性,能夠健脾氣補益表層,止腹痛收斂陰氣。治療痘瘡,如果血液散而不歸,靠它收斂而附著氣血;痘瘡消退後難以癒合,靠它收斂而使治療成功。品質好的芍藥應該是白色且大的。每次使用七分到一錢,切成薄片,七天前少用,七天後可以不忌諱。
紫草,味道苦,性寒,能夠補中氣抵抗邪氣,驅散痘毒,使九竅通暢,不可過量使用。品質好的紫草應該是紫色的茸毛能染手的。每次使用七分到一錢,去掉泥土,用手折成米粒大小,五天後停止使用。
陳皮,味苦辛,氣溫,可升可降,陽也,能和中而益脾,消痰而泄氣。治痘,專以痰涎壅盛者,氣盛發泡者加之,不可過多。宜紅薄者佳。每用一錢至七分,浸洗去白,挫碎,焙乾暫用。
五味子,味辛苦鹹,氣溫,陰中之陽,能降煩熱,止渴生津,補肺氣滋陰益腎。治痘專止渴,不可無。宜北粗大潤黑者佳。每用十四粒至七粒,酒洗,焙乾暫用。
麥門冬,味苦甘平,氣微寒,陽中微陰,能清肺火而止渴,補心氣而生脈。治痘,專止渴,清肺不可缺。宜肥白者佳。每用十二粒至七粒,酒浸去心,焙乾暫用。
白話文:
陳皮味道苦辛,性溫,具有升降之性,屬於陽性藥物,能夠和胃益脾,消痰泄氣。治療痘瘡,專門針對痰涎壅盛、氣盛發泡的患者,但不可過量使用。以顏色紅潤薄的陳皮品質最佳。每次使用一錢到七分,浸洗去除白色部分,搓碎,烘乾後即可使用。
五味子味道辛苦鹹,性溫,屬於陰中之陽的藥物,能夠降煩熱、止渴生津,補肺氣、滋陰益腎。治療痘瘡,專門用於止渴,不可缺少。以北方產的粗大、潤澤、黑色的五味子品質最佳。每次使用十四粒到七粒,用酒洗淨,烘乾後即可使用。
麥門冬味道苦甘,性平,氣微寒,屬於陽中微陰的藥物,能夠清肺火、止渴,補心氣、生津。治療痘瘡,專門用於止渴、清肺,不可缺少。以肥白者品質最佳。每次使用十二粒到七粒,用酒浸泡去除內心,烘乾後即可使用。
木香,味苦辛,氣微溫,降也,陰中之陽,能調氣而破堅,和胃而闢毒。治痘,平氣止泄,不可過用。宜如枯骨、黏牙者佳。每用五分至三分,旋銼暫用。
肉豆蔻,味辛,氣溫,能止霍亂而溫中,治積冷而止泄。宜員大堅實者佳。治痘,瀉痢並水泄,加此一時救急之味也。每用五分至三分,麵包煨熟,去面銼碎暫用。
鼠黏子,味辛,氣溫平,能潤肺而散氣,利咽而退腫。治痘,專解餘毒,不可缺。宜飽滿新者佳。每用二錢至一錢五分,微炒,四日後暫用。
荊芥穗,味辛平,氣溫,陰中之陽,能除風熱而消毒,清肌表而利咽。治痘,專退壅腫而解餘熱,不可無。宜穗不宜莖,香鮮者佳。每服二錢至一錢五分,洗淨銼,十四日後暫用。
白話文:
木香,味道苦辛,性微溫,具有下降的特性,屬陰中之陽,能夠調節氣機、破除堅硬之物,和胃健脾、驅除毒素。用於治療痘症,平息氣逆、止瀉,但不可過量使用。適合用於骨骼枯瘦、牙齒黏合的人。每次使用五分至三分,現磨現用。
肉豆蔻,味道辛辣,性溫,能夠止住霍亂、溫暖中焦,治療積聚的寒氣、止瀉。選擇個頭大、堅實飽滿的肉豆蔻品質較好。用於治療痘症、瀉痢、水瀉,在緊急情況下加用肉豆蔻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每次使用五分至三分,用麵包包裹後煨熟,去掉麵包,磨成粉末現用。
鼠黏子,味道辛辣,性溫平,能夠滋潤肺部、散發氣機,利咽消腫。用於治療痘症,專門解毒,不可缺少。選擇飽滿的新鮮鼠黏子品質較好。每次使用二錢至一錢五分,微炒後,放置四天再使用。
荊芥穗,味道辛辣平淡,性溫,屬陰中之陽,能夠祛除風熱、消毒殺菌,清熱解表、利咽消腫。用於治療痘症,專門治療壅腫、解除餘熱,不可缺少。選擇荊芥穗,而非莖部,香氣濃郁、新鮮的品質較好。每次服用二錢至一錢五分,洗淨切碎,放置十四天後再使用。
黃連,味苦,氣寒,下也,陰中之陽,能泄心火而散痞,燥胃濕而厚腸。治痘專,退餘熱,毒解之後,臉赤潮熱,不可缺。宜堅如金者佳。每用七分至三分,銼碎酒炒,十四日後暫用。
山楂子,味甘酸,氣溫平,陰中之陽,能寬氣消食,益脾去垢。治痘,專平氣,解利參、耆之滯,間用可也。宜赤大不蛀者佳。每用二錢至一錢,浸,去核銼碎,焙乾微炒,十日後用。
糯米,味甘,氣溫,升也,陽也。治痘,專溫脾胃之中氣,不使毒內攻,制紫草之餘寒,不使味傷胃。宜粗大曬乾白者佳。每服不過五十粒,暫用。
白話文:
黃連味道苦,性寒,屬向下性,是陰中之陽,可以泄去心火,消除痞塊,乾燥胃部濕氣,滋養腸道。專治痘瘡,退去餘熱,毒解之後,臉色發紅發熱,不可缺少。堅實如金的黃連品質最佳。每次使用七分至三分,切碎用酒炒,十四天后方可使用。
山楂子味道甘酸,性溫平,是陰中之陽,可以舒展氣機,消食積,益脾胃,去除污垢。專治痘瘡,平息氣血,解開參、耆的滯氣,間歇服用即可。赤色大顆且無蟲蛀的品質最佳。每次使用二錢至一錢,浸泡後去核切碎,烘乾微炒,十天后使用。
糯米味道甘甜,性溫,屬向上性,是陽性。專治痘瘡,溫暖脾胃之氣,防止毒氣內攻,制止紫草的餘寒,避免其傷及胃部。粗大晒乾的白糯米品質最佳。每次服用不超過五十粒,暫時使用即可。
陳黃米,味甘,氣溫,升也,陽也。治痘,專扶穀氣以助衛氣,益其真氣而和胃氣。宜多年倉庾中香黃者佳。每用不過百粒至五十粒,暫用。
生薑,味辛,氣溫,升也,陽也,能止嘔和中,助陽發表。治痘不可缺,以其功能助參之用也。宜老而生者佳。每用三片至一片,以意加減,常用。乾者不用。
以上加減一十九味,各分常用、暫用;七日前、七日後宜用之劑。告諸治者臨時對症,加入主方,不可過多滿意,以亂陰陽之王政。若去十九味而加之,實害氣血之鳥喙也。予立治痘之法,但固元氣為本。氣固本立,則毒不能外剝內攻,何必深求異舉以害其正?然則固氣之要,非王道中之品藥,孰敢當之。
白話文:
陳黃米性溫甘,能升陽,用於治療痘症,專門扶助脾胃之氣以增強衛氣,補充元氣以調和脾胃。最好選用多年儲藏於倉庫中香氣濃郁的黃米,每次用量不超過一百粒,最多五十粒,短期服用即可。
生薑性溫辛,能升陽,具有止嘔和胃、助陽發散的功效,治療痘症不可缺少,它可以幫助人參發揮作用。最好選用老而生的薑,每次用量三片至一片,根據情況調整,可以長期服用,乾薑則不用。
以上十九味藥,根據情況分為常用和暫用,七天前和七天後要根據不同情況選擇使用。治療時要根據病情臨時調整藥方,不可過多滿意而擾亂陰陽平衡。如果去掉十九味藥而添加其他藥物,就像用鳥喙來傷害氣血一樣。我制定治療痘症的方法,以固元氣為根本。元氣充足,痘毒就無法侵襲,何必過分追求奇特的藥物而傷害正氣呢?想要固元氣,就必須使用正統的藥物,其他的藥物都不敢輕易使用。
保元湯
人參(二錢),黃耆(三錢),甘草(一錢)
用水鍾半,姜一片,煎至五分,不拘時服。
保元湯,即東垣所制黃耆湯,見《蘭室秘藏》。小兒方不越參、耆、甘草而已。此藥性味甘溫,專補中氣而能泄火,故虛火非此不去也。借之治痘,以人參為君,黃耆為臣,甘草為佐,上下相濟,治雖異而道則同。
制方之義何其妙歟!予嘗討其藥性之功,用黃耆能固表,人參能固內,甘草能解毒,今用以治痘,令其內固外護、扶陽助氣,則氣於焉而旺,血於焉而附,氣血無恙,斯一身之真元可以保合而無壞亂矣!區區痘毒藉此領載,則何難出之有哉?惟其有回生起死之功,有轉危就安之力,予故僭改為保元湯也。或云氣血與毒本同一途,何專理氣而不理血?是亦一偏之說也。
白話文:
保元湯
組成:
- 人參(二錢)
- 黃耆(三錢)
- 甘草(一錢)
用法:
用水半鐘,加入薑片一片,煎煮至五分,不拘時服用。
解說:
保元湯,即東垣李杲所創的黃耆湯,記載於《蘭室秘藏》中。小兒方中,只用人參、黃耆、甘草三味藥。此方性味甘溫,專門補益中氣,又能清泄虛火,所以虛火症狀非用此方不可。
借此方來治療痘症,以人參為君藥,黃耆為臣藥,甘草為佐藥,上下相輔相成,雖然治療的病症不同,但藥理相同。
此方組成何其精妙!我曾經仔細探討藥性功效,發現黃耆能固表,人參能固內,甘草能解毒。現在用它來治療痘症,讓其內固外護、扶陽助氣,則氣機旺盛,血氣充盈,氣血無恙,那麼全身的精氣神便能保持完整,不會混亂。區區痘毒,藉此藥方來治療,又有何難治之處呢?正因為它有起死回生的功效,能轉危為安,所以我便僭越地將此方改名為保元湯。
有些人說,氣血和毒素本是同出一源,為何專門調理氣而不調理血?這也是一偏之見。
然痘之一症與他症不同,症出陰分,先動其血,以血本盛,故能載毒。使血一弱,則毒何能以自出哉?雖然,氣者又所以領載其血也,若氣少餒則血亦無憑藉,彼毒又將何從而載行於氣分耶?故治痘當先治氣,此不易之常也。又云血弱不能載毒,奈何?曰:毒譬則貨也,血譬則船也,貨若船敗也,何以能負載耶?可見血虛則內虛,內虛則痘不得出。
血虛非倉卒可補,故付之無可,奈何?又不觀妊婦出痘,熱甚毒壅,其胎必落,落則血去氣陷,毒復歸內,寧逭其生歟?此證血虛之驗。或曰:白朮、茯苓亦能益氣,世多用之,今不加入,何也?曰:苓、術雖益氣,而性皆利燥,淡滲通利水道之劑,苟或用之,則津液隨水而下,其濕潤生息之氣不行於上,譬之地氣不蒸、天氣不降,尚何有天澤以救其物哉?由是三焦為之枯燥,氣脈為之壅塞,漿毒為之不行,毒遺皮內間,外剝之患其可復救乎?或曰:桂辛物也,痘出,已熱之極矣,今更用此,誠恐重實之症生矣。
白話文:
麻疹這個病症和其他疾病不同,它發病於陰血部位,首先影響血液,因為血液充盈,所以能夠攜帶毒素。一旦血液虛弱,毒素又怎麼能從體內排出呢?雖然氣能帶動血液,但如果氣虛不足,血液就失去依託,毒素又如何能在氣分中運行呢?所以治療麻疹應先治氣,這是不可違背的原則。有人可能會問,血液虛弱無法攜帶毒素怎麼辦?我說,毒素就像貨物,血液就像船,貨物如果船壞了,怎麼能運載呢?由此可見,血液虛弱就是內虛,內虛就會導致麻疹無法發作。
血液虛弱不是短時間就能補回來,所以只能任其發展,那該怎麼辦呢?難道沒看到懷孕的婦女出麻疹,熱症嚴重毒素阻塞,胎兒就會流產嗎?胎兒流產就會導致血液流失、氣虛下降,毒素又會回到體內,她們還能活下來嗎?這就證明了血液虛弱的嚴重性。有人可能會說,白朮、茯苓也能益氣,很多人用它們,為什麼這次不用?我說,白朮、茯苓雖然益氣,但性味都偏燥,屬於利水通利水道之劑,如果使用,就會導致津液隨水排出,濕潤滋養之氣無法上升,就像地氣不蒸、天氣不降一樣,哪還有天澤來救濟萬物呢?這樣一來,三焦就會變得乾燥,氣脈就會阻塞,毒素就無法排出,毒素殘留在皮膚內,外剝的症狀就無法治療了。有人可能會說,桂枝是辛溫之物,麻疹已經很熱了,再用它,恐怕會加重病情。
曰:是知桂雖辛,而不知辛能發散,且如毒壅於皮肉間與脈絡之處,苟非此劑推動其毒,而毒能自散耶?況此藥又能扶陽益氣,充達周體、翊助參、耆之力而成傳功也!夫我所謂治痘當固元氣者何也?譬之用兵,惟求主將無恙而已。若主將不能勝任,則其本先已搖矣,雖有戈甲糧草,將安施耶?故曰:保元湯者,治痘之要劑,用兵之要道也。
水楊湯,專治痘出陷頂,漿滯不行,或為風寒久克者。如初出及收斂時或癢塌破損者,俱不宜。水楊柳五斤,淨洗,春冬用枝,秋夏用枝葉,銼碎,取長流水一大釜,煎六七沸,先將三分中一分置浴盆內,手試不甚熱,亦不可太溫,先服宜用湯藥,然後浴洗,患者漸漸添湯,不可太冷,浴洗久許,乃以紬紙捻燈照之,累累然有起勢,陷處暈暈有繇,此漿影也,漿必滿足。如不滿,又浴如前法。若力弱者,只浴洗頭面手足可也。若不赤體,不厭其多洗,少壯亦然。燈照如無起勢,氣血敗則津液枯矣,可以輟洗。
白話文:
意思是說,雖然桂枝辛辣,但很多人不知道辛辣能發散。如果毒素堵塞在皮膚、肌肉和血管之間,如果不是用這種藥物推動毒素,毒素能自行散去嗎?況且這種藥還能扶持陽氣、補充元氣,充盈全身,幫助人參、黃芪發揮作用,從而傳遞藥力。我說治療痘瘡要固本培元,就好像打仗一樣,最重要的是主帥安然無恙。如果主帥不堪重任,根本就已經動搖了,即使有武器、盔甲、糧草,又怎麼能使用呢?所以說保元湯是治療痘瘡的關鍵藥物,也是打仗的關鍵策略。
水楊湯專門治療痘瘡長在頭頂,膿液停滯不流,或者因風寒久病而導致的痘瘡。如果痘瘡剛長出來或快要癒合,或者瘙癢、破損,都不適合使用。用五斤水楊柳,清洗乾淨,春冬用枝條,秋夏用枝葉,切碎,用長流水煮沸六七次,先將三分之一放入浴盆,用手試溫,不要太燙,也不要太溫。先服用湯藥,然後洗澡。患者可以慢慢添加热水,不要太冷。洗完澡之後,用絲綢紙捻燈照,如果痘瘡有隆起的跡象,凹陷處有模糊的印記,這就是膿液的影子,膿液一定會飽滿。如果膿液不飽滿,就繼續用之前的辦法洗澡。如果體弱者,只洗頭面手足即可。如果不想赤裸裸地洗澡,可以多洗幾次,年輕力壯者也一樣。如果燈光照下去沒有隆起的跡象,說明氣血衰敗,津液枯竭,就可以停止洗澡了。
痘毒不能行漿,乃陰陽二分,氣澀血滯,腠理固密,精雖盛不易疏通,所以有是患也。須以水楊湯浴洗,待其閉塞之處暖氣透逼、發泄和暢、鬱蒸氣血,斯其漿可易成也。浴洗之間,燈影之下觀其痘,不覺隨手而發,功效豈淺淺哉?且服藥不過助氣血以成功耳,然藥力差緩,頗難頓而達其手足面目,若服藥後而更以此湯沃之,其藥藉此升提,可不充豁萬竅,安得為風寒所阻而致構成大患耶?且洗之法,必添湯久沃,使其暖透骨肉、通理內外,斯毒氣隨暖氣而發,行漿貫滿,豈不如反掌也耶?披風寒,尚可得而中乎?嘗行醫村落,見一老嫗抱患痘小兒以此湯沃之,其痘頂陷,初未漿足,至次日,又往觀之,則漿行已滿矣。至家數里,轉行轉悟,其理遂得。
白話文:
痘瘡若無法正常出疹,是因為陰陽失調,氣血瘀滯,毛孔閉塞,體內精氣雖然充足卻難以流通,因此才會產生這種病症。應該用「水楊湯」沐浴洗身,讓溫暖的藥力滲透到阻塞處,使氣血流通順暢,鬱結的氣血得以發散,這樣痘疹就能順利形成。
在沐浴時,可以用燈光照射觀察痘疹,會發現痘疹隨之慢慢冒出,效果十分顯著。雖然服用藥物可以幫助氣血暢通,但藥力較為緩慢,難以快速作用於手腳和臉部。若在服藥後再用此湯沐浴,藥力會藉此升提,暢通全身毛竅,就不會因為風寒阻礙而引發嚴重病症。
沐浴時,必須長時間浸泡,讓藥力充分滲透到骨肉,使內外通暢,這樣毒氣就能隨著溫暖的藥力發散,痘疹充盈滿佈,簡直易如反掌。有了充足的保護,風寒又怎能入侵呢?
我曾到鄉村行醫,看到一位老婦人用此湯沐浴患有痘瘡的小孩,當時小孩的痘疹凹陷,尚未長滿,第二天再去查看,發現痘疹已經長滿了。我回家後,一路思考,終於理解了其中的道理。
殆即黃鐘一動而凍蟄啟戶,東風一遂吹而堅冰解腹。始雖二物,竟則同一春也。及觀群書皆無此法,其後以是行之,百發百中,遂著為外治之法,傳告於世,少補救急之一助云。
升麻葛根湯,古方,三日前後用。
升麻,葛根,芍藥,甘草
上用水鍾半,生薑三片,煎至五分。
和解湯,古方,三日前後用。
升麻,葛根,芍藥,甘草,人參,川芎,防風,羌活
白話文:
這段文字主要描述的是一種中醫治療方法,可以簡單理解為:
第一部分:
- **解釋原理:**就像黃鐘一響,冬眠的動物就會醒來,東風吹拂,堅冰就會融化。雖然是兩個不同的現象,但都代表著春天的到來。
- 強調效果: 這種治療方法就像春天一樣,具有化解、溫暖的作用。
- 說明來源: 作者從古書中沒有找到這種方法,卻通過實際應用,發現效果顯著,因此才將其記錄下來,希望能幫助更多人。
第二部分:
-
介紹兩個古方:
-
升麻葛根湯: 適用於三日前後的疾病,由升麻、葛根、芍藥、甘草等藥材組成。
-
和解湯: 適用於三日前後的疾病,由升麻、葛根、芍藥、甘草、人參、川芎、防風、羌活等藥材組成。
-
說明煎藥方法: 以半鍾水,加入三片生薑,煎至五分即可。
簡而言之,這段文字介紹了兩種古方,並說明了它們的原理、應用時機和煎藥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
- 現代醫學對中醫的理解和應用與古人有所不同,因此不能僅憑這段文字就自行嘗試治療。
- 如果有任何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務人員。
上用水鍾半,生薑三片,煎至五分。
四順清涼飲,古方,七日前用。
大黃,當歸,芍藥,甘草
上用水一鍾,煎至五分。
解毒湯,古方,十四日前後用。
荊芥,甘草,鼠黏,子
上用水鍾半,姜一片,煎至五分。
大連翹飲,古方,十四日後用。
連翹,梔子,當歸,芍藥,防風,荊芥,鼠黏子,滑石,車前子,瞿麥,蟬蛻,木通,柴胡,黃芩,甘草
白話文:
取水半鍾,加入生薑三片,煎煮至五分。
這是「四順清涼飲」的配方,屬於古方,在疾病發作七天前使用。
取大黃、當歸、芍藥、甘草,
用水一鍾煎煮至五分。
這是「解毒湯」的配方,屬於古方,在疾病發作十四天前後使用。
取荊芥、甘草、鼠黏子,
取水半鍾,加入薑一片,煎煮至五分。
這是「大連翹飲」的配方,屬於古方,在疾病發作十四天後使用。
取連翹、梔子、當歸、芍藥、防風、荊芥、鼠黏子、滑石、車前子、瞿麥、蟬蛻、木通、柴胡、黃芩、甘草。
上用水鍾半,姜一片,煎至五分。
參蘇飲,古方,十四日前後用。
紫蘇,人參,半夏,茯苓,陳皮,甘草,前胡,桔梗,枳殼,乾葛
上用水鍾半,生薑二片,煎至五分。
四君子湯,古方,不拘日例。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
上煎法同前。
生脈散,古方,不拘日例。
人參,麥門冬,北五味
白話文:
取水半鐘,加入一片生薑,煎煮至藥汁剩下五分之一。這是參蘇飲,古方,適合十四日前後服用。
紫蘇、人參、半夏、茯苓、陳皮、甘草、前胡、桔梗、枳殼、乾葛。
取水半鐘,加入兩片生薑,煎煮至藥汁剩下五分之一。這是四君子湯,古方,不拘限日期。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
煎煮方法同前。
這是生脈散,古方,不拘限日期。
人參、麥門冬、北五味。
上煎湯,當茶服之。止煩渴。
甘桔湯,古方,不拘日例。
甘草,桔梗
上煎如前法。
參茯白朮散,古方,不拘日例。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藿香,木香,乾葛
上煎如前法。
四苓湯,古方,止水瀉。
豬苓,澤瀉,白朮,茯苓
上用水一鍾,煎至四分,不拘時服。
白螺散,專治痘瘡不收。
白話文:
把藥材用火煎煮成湯,當茶一樣喝下去,可以止煩渴。
甘桔湯是古方,不限時間服用。
藥材:甘草、桔梗
按照之前的方法煎煮。
參茯白朮散是古方,不限時間服用。
藥材:人參、白朮、茯苓、甘草、藿香、木香、乾葛
按照之前的方法煎煮。
四苓湯是古方,可以止水瀉。
藥材:豬苓、澤瀉、白朮、茯苓
用一杯水煎煮,煎到剩下四分之一,不限時間服用。
白螺散專門用來治療痘瘡不癒合。
白螺殼不拘多少,古牆上取,去土洗淨,火煅存性,為極細末,瘡濕乾摻為妙。
金華散,專治痘後肥瘡、疳瘡、疥癬,能收水、涼肌解毒。
黃丹,黃柏,黃耆,黃連,大黃,輕粉,麝香
上細末,濕瘡乾摻,燥瘡用臘豬油熬化調敷。
生肌散,專治疳蝕不斂,並痘後膿血雜流不收等瘡。
地骨皮,黃連,五味子,甘草,黃柏
上細末,乾摻瘡上。
白話文:
白螺殼,數量不限,從古老的牆壁上取得,去除泥土後洗淨,用火燒至性狀不再改變,研磨成極細的粉末,濕瘡和乾瘡都可用它來撒敷,效果很好。
金華散,專門治療痘疹後留下的肥厚瘡瘍、疳瘡、疥癬,具有收斂水分、清涼肌膚、解毒的功效。
黃丹、黃柏、黃耆、黃連、大黃、輕粉、麝香。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濕瘡和乾瘡可用粉末直接撒敷,乾燥的瘡瘍則用熬化的豬油調和後塗抹。
生肌散,專門治療疳蝕不癒合的瘡瘍,以及痘疹後膿血混雜流出、無法收斂的瘡瘍。
地骨皮、黃連、五味子、甘草、黃柏。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直接撒在瘡瘍上。
已上諸品名方,乃前人所制,治各有條,今刪入痘科,協助保元以收圖治非常之效。是以升麻葛根湯、和解湯、四順清涼飲有開濟之能,故用之於保元之前;解毒湯、大連翹飲、參蘇飲有治平之能,故用之於保元之後;四君子湯、生脈散、甘桔湯、參苓白朮散、四苓湯有贊相之能,故雜用之於保和之間。蓋諸名方,雖世用功多克濟,但不能獨用於痘科,予取之不過翊運保全以濟陰陽虧盈之變。
白話文:
以上列出的藥方,都是前人所創制,各有其治療的適用範圍。現在將它們編入痘科,協助保元以達到圖治非常之效。
因此,升麻葛根湯、和解湯、四順清涼飲具有開濟之能,所以用於保元之前;解毒湯、大連翹飲、參蘇飲有治平之能,所以用於保元之後;四君子湯、生脈散、甘桔湯、參苓白朮散、四苓湯有贊相之能,所以混合使用於保和期間。
總之,這些名方雖然在世俗應用中功多克濟,但不能單獨用於痘科。我們選用這些方劑,只是為了輔助保元,以應付陰陽虧盈的變化,使病人能夠安全度過痘疹期。
是故治痘用藥之要,始出之前,宜開和解之門;既出之後,當塞走泄之路。痂落已後,清涼漸進;毒去已盡,補益宜疏。如此者,不得不錄以備危難,其他雖有奇方異味,疊見諸氏之書,似不合人身氣血中和之道,錄之何益?
白話文:
因此,治療痘瘡用藥的關鍵在於:痘疹初發之時,應以和解之法開啟病邪之門;痘疹發出之後,則應阻止邪氣外泄。痘痂脫落後,宜以清涼之藥漸進滋養;痘毒消盡之後,補益之藥宜用得當,不可過於滋補。如此一來,才不至於危及生命。其他奇方異味,雖然在醫書中常見,但似乎不符合人體氣血中和之道,記錄下來又有何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