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機

《痘治理辨》~ 痘治理辨 (16)

回本書目錄

痘治理辨 (16)

1. 班爛

病當發散而不發散,則毒氣閉塞,胸滿喘促,悶亂不知人;不當發散而強發散,則熱毒隨陽出於肌竅,皆為班瘡。肌肉如爛,故名班爛。治宜調脾進食,令大便不秘、不利,養榮衛以生肌解毒,則無目赤、咽痛、口瘡、吐衄等症。解之不至於冷,調養不至於熱,最為良法。

班爛發膿痛甚者,干黃土,羅為細末,敷之。輕者,芒硝、豬膽汁調塗瘡上。勿令動觸,直候結疕自落,不通臥席者,用麥麩簟臥將息最佳。有因發表過多,致令陽氣在外,內虛生寒,藏府自利,以致班爛,急當救里,如理中湯之類,瘡當自愈。

白話文:

若疾病應該發散卻不發散,毒氣就會阻塞,導致胸悶氣喘,神志不清。如果本不該發散卻強行發散,熱毒就會隨著陽氣從毛孔排出,形成斑瘡。肌肉如同腐爛,因此稱為斑爛。治療應以調脾胃促進食慾,使大便通暢,並滋養營衛,生肌解毒,這樣就能避免眼睛紅腫、咽喉疼痛、口腔潰瘍、鼻出血等症狀。治療時既要避免過寒,也要避免過熱,才是最佳方法。

斑爛發膿疼痛嚴重的,可用黃土研磨成細末敷於患處。輕微的,則可以用芒硝和豬膽汁調和塗抹於瘡上。不要觸碰患處,待其自然結痂脫落。無法臥床者,可用麥麩鋪床休息。如果因為過度發散導致陽氣外泄,內虛生寒,臟腑功能失調,而導致斑爛,則需要急救內臟,例如服用理中湯等,瘡就會自然痊癒。

2. 班疹

冬月溫暖而溫毒發班疹如錦文者,又有冬月觸寒毒至春始發病,初在表,或已發汗或未發汗,表症未罷而毒不散,故發班,以黑膏主之。又有冬月溫暖,人感乖戾非節之氣,冬未即發,至春或被寒折,毒不得泄,遇天暄暖,毒氣始發,則肌膚班爛、癮疹如錦文,咳嗽,心悶,嘔吐清汁,葛根橘皮湯主之。醫者不辨,作胃寒治之,轉加悶亂,狀若驚癇,遂生他疾。

楊氏曰:毒氣入胃令人發班。其症昏瞶,關前脈大,多見於胸腹,輕則如疹子,重則如錦紋,紅者易治,黑者難治。

白話文:

冬月溫暖發班疹之症

**冬月天氣溫暖,卻出現溫毒發疹,疹子像錦紋一樣的,**這時就要注意了。另外,也可能是在冬月受寒,毒氣潛伏到春天才發病。最初症狀可能在表,也就是發汗或未發汗,表症尚未消失,但毒氣卻未散去,所以才會發疹。這種情況可以用黑膏方來治療。

**還有一種情況是冬月天氣溫暖,人體感受了不正常的氣候,**冬末時並未發病,等到春天或被寒氣折傷,毒氣無法排出,遇到天氣轉暖,毒氣才會發作。**這時患者可能會出現皮膚發疹、斑爛,疹子像錦紋一樣,還會伴隨咳嗽、心悶、嘔吐清汁等症狀。**這種情況可以用葛根橘皮湯來治療。

如果醫生不辨別病情,誤以為是胃寒,用溫補的方法治療,反而會加重患者的悶亂,甚至出現驚癇,並進一步發展成其他疾病。

**楊氏說:毒氣侵入胃部會導致發疹。**患者可能會出現昏沉、關脈跳動有力,疹子多見於胸腹部位。輕則如疹子,重則如錦紋。疹子顏色發紅的容易治療,發黑的比較難治。

3. 疱瘡

傷寒熱每在表,不能作汗,或當汗而不得汗,暴熱灼於肌膚,故發班疹、泡瘡。其泡色白,瘡白頭瘭漿戴白膿者,輕;若紫色隱隱在肌肉裡者,甚重。此乃傷寒發泡,小兒肌肉嬌嫩,多病此也。

白話文:

當人受到寒冷侵襲時,身體表面會出現高溫症狀,但無法出汗排解,有時候應該要出汗卻出不了汗,這時皮膚就會因為突然升高的體溫而出現斑點和水泡。如果水泡是白色的,且水泡中的液體也是白色的話,表示病情較輕微;但如果水泡呈現暗紫紅色並且藏在肌肉深處的話,則代表病情非常嚴重。這種病症叫做傷寒發皰,因爲小孩的皮膚比較嬌嫩,所以很容易患上這個疾病。

4. 夾班班爛

辨曰:班者,乃血之餘也,苟血太過而氣不及,則衛氣疏缺不能密護脈絡,而致太過之血夾毒上浮矣。然則夾毒而出,非熱前熬血分,烏得有是症耶?陳氏所謂班疹者,非也。夫痘毒隨藏而出,其發之勢,殆如火藥最為迅疾,然血亦乘其勢而發為班也。如痘毒起齊,內必虛矣,內虛則班從內解。

不解,以升麻湯加歸、芍主之。又有結痂後而發者,餘毒熱盛,煎熬肉分,其班必爛。此以解毒湯加歸、芍、防風,盛則用大連翹飲。爛處以生肌散敷之,宜無不瘳矣。若夾毒初出,色赤如火,乃毒滯不能宣發之故,當以四順清涼飲。一服,如大便去一二次,而班或退,則血附氣位,則以四君子加黃耆、薑、棗進之。

如大便不止,可加肉豆蔻即止。務須預先煎藥,伺其班退血附與服,防其損陷,斯謂用藥得用兵之道。

白話文:

辨別說:斑點,就是血液的殘餘。如果血液過盛而氣血不足,就會導致衛氣疏散不足,無法緊密保護血管,而造成過多的血液夾雜著毒素上浮。

但是,夾雜毒素而出現斑點,並不是因為熱氣先將血液熬煮,才導致這種情況。陳氏所謂的班疹,並非如此。

麻疹的毒素隨著藏於體內的氣血而發出,發病的速度就像火藥一樣快速,同時血液也隨著這種力量而發為斑點。如果麻疹毒素同時出現,體內必然虛弱,內虛則斑點會從內部解出來。

如果不能解出,就用升麻湯加上當歸、芍藥來治療。還有一些是在結痂之後才出現斑點的,這是因為餘毒和熱氣過盛,煎熬了肉體,因此斑點就會潰爛。這種情況可以用解毒湯加上當歸、芍藥、防風來治療,如果症狀嚴重,則用大連翹飲。潰爛的地方用生肌散敷藥,應該都能夠痊癒。

如果夾雜的毒素剛出現,顏色像火一樣紅,這是因為毒素停滯無法宣發的緣故,應該用四順清涼飲。服用一劑,如果大便排出一次或兩次,斑點也消退了,那麼血液就依附在氣血的位置了,就用四君子湯加上黃耆、生薑、大棗來進補。

如果大便一直不停,可以加點肉豆蔻就能止住。務必先煎好藥,等到斑點消退、血液依附在氣血的位置之後再服用,防止身體受到損傷,這就是用藥如同用兵之道。

5. 不結膿窠

痘瘡大熱,則皮熱脈實,大小便不利,心熱燥渴,氣滿而喘,能食者,此裡熱盛也。恐生他病,宜利小便,使心火有所導引,熱亦自退,不必用冷藥也,宜五苓散去桂。其小熱不解則成大熱,小熱而利小便則損氣,但宜解毒而已。如玳瑁湯、消毒飲、四聖散、獨勝散、安班散、如聖散、紫草湯、犀角飲,此雖不利小便,其熱亦不能為害矣。

白話文:

痘瘡發燒很厲害,皮膚發燙,脈搏有力,大小便不順暢,心裡燥熱口渴,呼吸急促,雖然能吃東西,但這代表內熱非常嚴重。擔心會引發其他病症,應該要促進排尿,引導心火往下走,熱氣自然會消退,不需要使用寒涼的藥物,可以服用五苓散去掉桂枝。如果輕微的熱度不退反而加重,或者輕微的熱度就促進排尿,會損耗元氣,只需要解毒即可。像玳瑁湯、消毒飲、四聖散、獨勝散、安班散、如聖散、紫草湯、犀角飲,這些藥雖然不能促進排尿,但也能夠控制熱度,不會造成危害。

一說,忌升麻湯、葛根湯、四順飲、硝黃峻利之劑。

瘡疹伏熱在胃,則中有所隔,上則心火不能降,故小便赤;下則陰氣不能升,故心腹脹滿。董氏用紫草散發出其毒,胃中熱散自然冰釋。

大熱利小便,小熱但解毒,此出錢氏。謂大發表,熱仍不退敵,有利小便、解毒之法。未經發表,而用此法,恐失錢氏意也。

血泡既成,當結膿窠。而不結者,乃內外熱極,毒氣散漫,無陰氣以斂之。古方用宣風散導之,磨生犀汁解之,或用砂糖湯調飲之。

白話文:

有人說,忌用升麻湯、葛根湯、四順飲和硝黃峻利類的藥物。

瘡疹的熱毒藏在胃部,導致胃氣阻隔,向上則心火不能下降,所以小便發紅;向下則陰氣不能上升,所以心腹脹滿。董氏用紫草散發散毒氣,胃中熱氣消散,自然就會解除。

大熱就利小便,小熱就解毒,這是錢氏的說法。意思是說,大熱發表後,熱氣依然不退,可以用利小便、解毒的方法。但如果沒有先發表,就用這些方法,恐怕違背了錢氏的意願。

血泡形成後,應該形成膿窠。如果不形成,說明內外熱氣太盛,毒氣散漫,沒有陰氣收斂。古方用宣風散引導毒氣,用生犀牛角汁解毒,或者用砂糖湯調服。

大小便閉澀,津液燥而渴,氣喘能食,脈實,不結膿窠痂疕,恐生別症,宜利小便,使心火有所導引,熱亦自退,宜五苓散去桂。若能食而喘,腹脹,妄語,大便秘,宜四順飲微利之。

痘出太盛為血泡,血泡七日不結膿窠痂疕者,由毒氣盛而內外貫注。若不速解,毒氣復入為倒靨,宜豬尾膏。看脈與外症審諦,方可下之。若能食而喘,發渴,腹脹,昏睡譫語,不大便者,承氣湯、川黃散下之。若發熱作渴,面赤悶亂,大小便澀,或大吐者,當利其小便,宜通關散。痘已出定,大便不通,瘡出膿汁不幹,牛黃丹。

白話文:

如果病人大小便不順暢,口乾舌燥,呼吸急促但能吃飯,脈象沉實,痘疹不化膿結痂,擔心會轉變成其他病症,就要利尿,引導心火下行,熱氣自然消退,可以服用五苓散去掉桂枝。如果病人能吃飯但呼吸急促,腹部脹滿,胡言亂語,大便不通,可以服用四順飲稍微利尿。

痘疹過於茂盛,形成血泡,七天不化膿結痂,是因為毒氣盛而內外交匯,若不迅速解毒,毒氣會回流導致倒靨,可以服用豬尾膏。要仔細觀察脈象和外症,確定病情後再用藥。如果病人能吃飯但呼吸急促,口渴,腹部脹滿,昏睡神志不清,大小便不通,可以服用承氣湯或川黃散。如果病人發燒口渴,臉紅發熱,神志不清,大小便不順暢,或者嘔吐,就要利尿,可以服用通關散。痘疹已經長出來,大便不通,瘡口流出膿液不乾,可以服用牛黃丹。

辨曰:痘至行漿之次而不含漿者,當以保元湯加薑、桂,連服二次於前,乃以水楊湯暖沃於後。此湯火能滌去風寒,內外相攻,風寒易去,痘毒豈有不發之理?不可峻用解散發泄之劑,皆傷氣血交會之機,致毒內攻,多不救也。

結膿窠後脈尚洪數,能食,大小便秘,此里蘊熱毒,宜微解之。

不結膿窠,固有熱毒熾盛,亦有氣血虛少,察其形症虛實以為補泄為允當,瘡壞無膿者死。

白話文:

辨曰:

痘疹發展到行漿階段,卻不含漿的,應該先用保元湯加入生薑、桂枝,連續服用兩次。之後再用水楊湯溫熱服用。這兩種湯藥的溫熱力量,可以清除體內風寒,內外相合,驅散風寒,痘疹毒氣自然就會發出來。不可急於使用解散等發散性的藥物,因為會傷及氣血交匯的機制,導致毒氣內攻,很難救治。

結膿窠後:

如果痘疹結膿後,脈搏仍然洪數有力,食慾尚佳,大小便不通暢,說明體內還有熱毒積聚,應該用溫和的藥物來解毒。

不結膿窠:

不結膿的痘疹,可能是熱毒太盛,也可能是氣血不足,需要根據患者的症狀,判斷是虛還是實,再選擇補益或瀉下的藥物。瘡瘍潰爛沒有膿液者,則會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