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機

《痘治理辨》~ 痘治理辨 (14)

回本書目錄

痘治理辨 (14)

1. 熱瀉者

渴水、心煩、小便赤、手掌心汗,宜利小便,五苓散去桂。

白話文:

對於有熱瀉的情況,患者會感到口渴想喝水,心情煩躁,小便顏色偏紅,手掌心容易出汗。對此,應採取措施以促進小便排泄,治療上可使用五苓散,但需去掉方中的桂枝成分。

2. 冷秘者

胸滿,吐清涎,不能食,面青瘦,其症少,又非暴病。

白話文:

對於患有冷祕的人,他們會感到胸部脹滿,不斷吐出清澈的口水,食慾不振,甚至無法進食。從外表看來,他們的臉色蒼白且身形消瘦。這種病症的症狀並不多,而且不是突然間爆發的急病。

3. 痘後大小便秘或便膿血

此由痘後失於解利,以致熱並小腸,則小便不通;熱並大腸,則大便秘結,重則便血。如前後不通,宜四順飲。利小便,五苓散、導赤散。便血,犀角地黃湯、黃連解毒湯、三黃丸。

白話文:

在出痘後如果未能及時清熱通便,會導致熱氣影響到小腸,造成小便不暢;熱氣影響到大腸,則會導致大便乾結,嚴重的話甚至會出現便血的情況。若大小便都無法正常排出,應使用四順飲。對於小便不暢的問題,可使用五苓散和導赤散。而便血的情況,則可使用犀角地黃湯、黃連解毒湯或是三黃丸來治療。

4. 咳嗽脅痛飲食不下

痘後咳嗽者,由陽不降、心火克肺金也。脅之左右,陰陽之道路、氣之並行處。今脅痛,是氣不能升降也。飲食不下者,蓋呼吸升降之間,脾受穀味,今氣不能升降,則脾不能運磨水穀。此宜解毒,毒去則真氣自育矣。宜赤茯苓湯導心火、利小腸;小柴胡湯治咳嗽、脅痛;二和散調順陰陽則自愈矣。一方,小柴胡湯加牡蠣、五味子、桔梗、枳殼、赤茯苓。

白話文:

在出痘後還持續咳嗽的情況,主要是因為身體的陽氣無法下降,導致心火過旺,進而剋制了肺的功能。兩側的脅部,是陰陽交匯的道路,也是氣行的通道。現在脅部疼痛,表示氣在體內無法正常地上下運行。如果飲食難以下嚥,這通常是因為在正常的呼吸和氣的升降過程中,脾臟會吸收食物的營養。但現在氣無法正常運行,脾臟就無法運化水穀。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先解毒,毒素排除後,真正的元氣就會自行恢復。

適合的藥方有:赤茯苓湯,可以引導心火下行,促進小腸功能;小柴胡湯,能治療咳嗽和脅痛;二和散,能調節陰陽平衡,使身體自然痊癒。另一個藥方是在小柴胡湯的基礎上,加入牡蠣、五味子、桔梗、枳殼、赤茯苓。

5. 痘後煩渴

由心胃邪熱尚存也,宜五苓散、竹葉石膏湯。

白話文:

「在出疹後出現煩躁口渴的情況,是由於心臟和胃部的不正常熱氣還存在所導致的,適合服用五苓散和竹葉石膏湯來治療。」

6. 痘後癰癤

蓋因痘瘡既平失於解利,餘毒大盛,內不得入於藏府,外不得出於皮膚,聚而不散,輕則結為癰癤,重則頭項、胸背、手足肢節赤腫而成癰毒。未成膿,宜小柴胡湯倍加生地黃、消毒飲之類。多是實毒血熱所成,分上下用藥,一日不可緩。已成膿,必用涼血為主,赤芍藥、甘草節、連翹、桔梗,上引用升麻、葛根,下引用檳榔、牛膝,助以貝母、忍冬藤、白芷、瓜蔞之類。

陳氏謂:因飲水過多,濕傷脾胃以致肌肉虛、津液衰少、榮衛澀滯、氣血凝結,故身生癰腫,此主寒濕。而言所治,亦木香散類。

機按:癰已成膿,宜早決之,遲則膿卻內攻,反生變症。

一說結疕之後見有癰毒,便以消毒散、升麻湯、五香散、連翹散、犀角地黃湯皆可選用。

有稟受怯弱,痘後面青,不能飲食,大小便自利,肌體怠倦無熱者,且與平調藥安養之,令其裡實。如大便秘,發渴,咳嗽,驚叫,小便澀,可用前諸方解利之。

白話文:

[痘後癰癤]

這段文字講的是在出痘後,如果治療不當,導致餘毒積聚,無法順利排出或被身體吸收,就會形成癰癤。病情輕微時,可能只是局部形成硬塊;嚴重的話,頭頸、胸部、背部、手腳等部位會出現紅腫,形成毒性膿包。

在尚未化膿時,應服用小柴胡湯,並加倍使用生地黃,或是選擇一些消毒的藥物。這種情況多是由於毒素和血熱引起的,治療時要根據患者上半身或下半身的情況來調整藥物,治療刻不容緩。

一旦已經化膿,治療上必須以清涼血液為主,例如使用赤芍藥、甘草節、連翹、桔梗等藥材。對於上半身的癥狀,可以加入升麻、葛根;下半身則可使用檳榔、牛膝。此外,還可輔以貝母、忍冬藤、白芷、瓜蔞等藥物。

陳氏認為,這是因為飲水過量,濕氣損傷脾胃,導致肌肉虛弱,津液減少,氣血運行不暢,因此身體長出癰腫,屬於寒濕型的病狀。在治療上,可使用木香散這類的藥物。

機按:如果癰癤已經化膿,應盡早切開排膿,否則膿液可能會向身體內部擴散,反而引發其他併發症。

有人認為,在出痘後,若看到有癰癤的症狀,可選擇消毒散、升麻湯、五香散、連翹散、犀角地黃湯等藥物。

對於體質較弱,出痘後面色蒼白,食慾不佳,大小便自行排出,身體疲憊無力且無發燒的人,應先給予調理的藥物,讓身體狀況穩定。如果出現便祕、口渴、咳嗽、驚嚇尖叫、小便不暢等症狀,則可使用上述的各種藥方來治療。

7. 結核癰腫

熱毒藏於肌膚,榮衛為之壅遏則結核腫癤。咽膈不利,痰涎壅塞或為㾦㿔,發於頸項、手足、肢節間,甚則為癰毒,亦令人咽膈不利,痰涎壅塞,咽乾眼赤,腮項焮腫,宜消毒散、小柴胡湯最驗。癰癤出膿不止,體虛煩熱,頭痛昏悶者,黃耆散。大便秘,大黃散。

白話文:

[結核癰腫]

熱毒藏在皮膚肌肉裡,導致身體的營養和防禦功能受阻,於是形成硬塊並腫脹。咽喉部位不順暢,痰液堆積,可能形成皮下結節,常在頸部、手腳、關節等處出現。嚴重時會發展成毒瘍,同樣會讓人咽喉不順,痰液堆積,喉嚨乾燥,眼睛紅腫,腮幫子和頸部紅腫。這種情況適合用消毒散、小柴胡湯,效果非常好。

如果瘍口持續流出膿液不止,身體虛弱,感到煩躁且有發熱、頭痛、頭暈的症狀,可以使用黃耆散。若遇到大便乾燥不通的情況,可使用大黃散。

8. 癰毒赤腫初生者

燒雞毛水傅;醋調伏龍肝傅;地松胡荽傅;地龍糞新水傅;雞清調赤小豆末傅;馬齒莧、龍葵葉、雞腸草、芸臺葉、景天葉皆可搗傅;赤腫不散無頭出者,馬鞭草傅。

白話文:

對於剛開始生出的紅腫膿瘍:

可以使用燒過的雞毛浸泡的水來敷在患處;或是用醋調和伏龍肝(一種中藥材)來敷;也可以用地松和胡荽(俗稱香菜)來敷;或者用地龍(蚯蚓)的排泄物與新鮮的水調合來敷;亦可用雞蛋白調和赤小豆粉來敷;馬齒莧、龍葵葉、雞腸草、芸臺葉、景天葉這些植物都可以搗碎後敷在患處;若是紅腫情況無法消散且沒有膿頭出現的情況,則可以使用馬鞭草來敷。

9. 痘風

分氣血虛實,以日子守之,多帶氣血不足。虛則黃耆為君,助以生血、活血之劑,略佐以風藥;實則白芍、黃芩為君,佐以白芷、連翹、續斷之類。若屬寒,陳氏方亦可用。

白話文:

對於處理痘風這種狀況,我們要根據患者體內氣血的虛實來判斷治療方式,且需隨著時間觀察病情變化,通常這類病多與氣血不足有關。如果患者屬於氣血虛的情況,會以黃耆作為主要藥材,再輔以能促進血液生成和活絡血液的藥物,並稍微加入一些風藥來調節。相反地,如果患者是實證,即體內氣血較旺盛,則會選擇白芍和黃芩作為主要藥材,再輔以白芷、連翹、續斷等藥材。若患者體質偏寒,陳氏的處方也是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