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疹科類編》~ 論 (6)

回本書目錄

論 (6)

1. 收後諸症

一疹子出後,自然熱退。若遍身既出,而猶怫怫煩熱,頻作嘔吐者,此毒尚未盡,留連於肺胃之間,宜化斑湯主之。如大便秘者,少加大黃微利之。

一疹子收後,身有微熱者,此虛熱也,不須施治,待氣血和暢,自然退去。若熱太甚,或日久不減,以柴胡麥門冬散,甚則以黃連解毒湯合人參白虎湯與前方相間服之。如發枯毛豎,肉消骨立,漸漸消瘦者,柴胡四物湯主之。

一疹已收去,反渾身發熱,晝夜不退,此毒未解盡,邪火鬱於肌肉之間,久則毛髮焦乾,皮膚枯槁,肌肉羸瘦,為骨蒸癆瘵之症。急宜清熱除疳丸及蘆薈肥兒丸加龍膽草、當歸、連翹等治之。遲則變為慢驚脾風,睡則露睛,口鼻氣冷,手足厥逆瘈瘲,不治之症矣。

一疹收之後,身雖不見羸瘦,但時發壯熱,煩躁不寧,搐掣驚悸,神昏志亂者,此陰血衰耗,餘毒入肝而傳於心也。宜養血安神,以四物湯加麥冬、酸棗仁、淡竹葉、燈心、甘草、石菖蒲、龍膽草、茯神、黃連、辰砂,加減為治,或以前藥為末,用蒸餅豬心血丸服亦可。

一疹收之後,餘熱未盡,日夜煩躁,譫語狂亂者,辰砂益元散,燈心湯調下;或辰砂五苓散加芩、連治之。若初起煩躁譫語者,則升麻葛根湯調辰砂益元散主之。

一疹退之後,微微咳嗽者,此餘毒未盡也,用清肺飲加三味消毒飲主之。若咳甚氣喘,連聲不住,名為頓嗽,甚者飲食湯水俱嗆出,或咳出血者,此熱毒乘肺,為所熏灼,葉焦而舉,故成此症,宜多用麥冬清肺飲加連翹主之。若見胸高如龜,肩聳而喘,血從口鼻出,擺手搖頭,面色或白或青或紅,而色枯黯者,不可治矣。

然亦有肺氣虛極,為毒所遏,而發喘連聲不已,但無咳嗽血出嗆食之症者,宜用清肺飲倍加人參治之。尤不可拘於肺熱一端,而純用清肺解毒之藥也。

一疹退之後,聲啞不出,或咳或喘,或身熱不退,以致日久不愈者,此熱毒未盡,肺金受克故也,宜清金降火湯加竹瀝、薑汁主之。

一凡疹前疹後咳嗽者,皆系熱毒傷肺,不可輕視,宜用瀉白散等藥清解之。不然,因循日久,毒火熏蒸,多致喘促躁亂而死。或謂疹後多嗽,此頓出頓入之勢也,凡有餘毒須假嗽多而散,旬日之內尚宜有嗽,切不可見嗽多而治嗽。此真謬妄之言,禍人不淺,切不可輕信。

一麻疹後有熱不退等症,並屬血虛血熱,只宜四物湯按症加減,渴加麥門冬、犀角汁,嗽加瓜蔞霜,有痰加貝母,去白陳皮,切忌人參、白朮、半夏之類,倘誤用,為害不小。蓋麻疹屬陽,血多虛耗,只滋陰補血,其熱自除。所謂養陰退陽之義,始終不可不知也。

一疹退之後,有餘熱未盡,或熱甚而失血者,犀角地黃湯合解毒湯,或四物湯加茵陳、木通、犀角之類,以利小便,使熱氣下行而後愈也。

白話文:

收後諸症

疹子發出後,體溫自然下降。如果疹子遍佈全身,但仍感到煩躁發熱,頻頻嘔吐,表示毒氣尚未完全清除,停留在肺胃之間,應服用化斑湯治療。如果大便秘結,可少量增加大黃以促進通便。

疹子消退後,身體略感發熱,這是虛熱,不必治療,待氣血恢復順暢,自然會退去。如果發熱嚴重,或持續不退,可服用柴胡麥門冬散,情況嚴重則服用黃連解毒湯合人參白虎湯,與前藥交替服用。如果頭髮枯燥豎起,肌肉消瘦,逐漸消瘦,則服用柴胡四物湯。

疹子消退後,反而全身發熱,晝夜不退,表示毒氣未完全清除,邪火鬱積於肌肉之間,時間久了,毛髮乾燥焦枯,皮膚粗糙,肌肉消瘦,會發展成骨蒸癆瘵。應立即服用清熱除疳丸及蘆薈肥兒丸,再加入龍膽草、當歸、連翹等藥物治療。如果延誤治療,會轉變成慢驚脾風,睡眠時眼睛外露,口鼻氣息冰冷,手腳厥冷抽搐,成為不治之症。

疹子消退後,身體雖然沒有明顯消瘦,但間歇性發高燒,煩躁不安,抽搐驚悸,神志不清,這是陰血虧損,殘餘毒氣侵入肝臟並傳到心臟。應滋養血液,安神定志,服用四物湯,再加入麥冬、酸棗仁、淡竹葉、燈心、甘草、石菖蒲、龍膽草、茯神、黃連、辰砂等藥物,酌情加減;或者將這些藥物磨成粉末,用蒸餅、豬心血丸送服。

疹子消退後,餘熱未消,晝夜煩躁,胡言亂語,應服用辰砂益元散,用燈心湯送服;或服用辰砂五苓散,再加入黃芩、黃連治療。如果一開始就煩躁胡言亂語,則服用升麻葛根湯調和辰砂益元散。

疹子退後,輕微咳嗽,這是餘毒未盡,服用清肺飲,再加入三味消毒飲。如果咳嗽嚴重,氣喘吁吁,咳嗽不止,稱為頓嗽,嚴重者飲食湯水都會嗆到,或咳出血,這是熱毒侵犯肺部,肺部受損,因此產生此症,應大量服用麥冬清肺飲,再加入連翹。如果胸部高聳如龜背,肩膀聳起並氣喘,鼻口出血,擺動雙手搖頭,臉色蒼白、青紫或發紅,但顏色枯暗,則無法治療。

然而,也有些人是肺氣極度虛弱,被毒氣阻滯,而導致持續不斷的喘息,但沒有咳嗽、咳血、嗆食等症狀,應服用清肺飲,並增加人參的用量。尤其不可拘泥於肺熱,而只使用清肺解毒的藥物。

疹子退後,聲音嘶啞,或咳嗽或氣喘,或發熱不退,導致久治不愈,這是熱毒未清,肺金受損,應服用清金降火湯,再加入竹瀝、薑汁。

凡是疹子發病前後咳嗽,都是熱毒傷肺,不可輕忽,應服用瀉白散等藥物清解。否則,延誤治療,毒火薰蒸,多會導致氣喘煩躁而死。有人說疹後多咳嗽,這是毒氣排出體外的表現,凡是有餘毒都需藉由咳嗽排出,十天內咳嗽是正常的,不可見咳嗽多就治療咳嗽,這是謬誤之言,危害甚大,不可輕信。

麻疹後發熱不退等症狀,都屬於血虛血熱,只宜服用四物湯,根據症狀加減藥物,口渴則加麥冬、犀角汁,咳嗽則加瓜蔞霜,有痰則加貝母,去除白陳皮,絕對禁止使用人參、白朮、半夏等藥物,如果誤用,危害甚大。因為麻疹屬陽,血液多半虛耗,只需滋陰補血,熱症自然會消除。所謂養陰退陽的道理,始終不可不知。

疹子退後,餘熱未盡,或發熱嚴重並失血,服用犀角地黃湯合解毒湯,或服用四物湯,再加入茵陳、木通、犀角等藥物,以利尿排毒,使熱氣下降,然後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