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疹科類編》~ 方 (3)

回本書目錄

方 (3)

1. 出遲

上銼,水煎服。如肺熱,去人參;如天行疫熱,加黃芩、黃連。

紫黃解毒湯,治小兒痘疹因熱毒蘊蓄於內,以致瘡發不出麻疹,服之亦妙。

紫草(二錢),麻黃(二錢),柴胡(二錢),川芎(一錢五分),羌活(一錢),防風(一錢),白芷(一錢),蟬退(一錢)

上銼為粗散,每服四五錢,加蔥白三莖、生薑三片,水煎服,稍熱服之。

麻黃梔子湯,治疹服表藥不出,服此藥即出,神效。

麻黃(蜜酒炒黑),梔子(連殼炒),黃芩(酒炒),黃連(酒炒),牛蒡子(炒),石膏(各一錢),紅花(三分),蟬退(去頭足,五分),炙甘草(五分)

上銼,隨症多少,水煎服。

透肌散(即化毒湯),治瘡疹出不快。

紫草茸(五錢),升麻(五錢),甘草(五錢)

上銼如麻豆大,水二盞、糯米五十粒煎至一盞,去滓放溫,分作數服。劉氏云:麩瘡欲出,渾身壯熱,不思飲食,若服此,一服即內消,已有一兩顆出即解其半,若令即出,當日頭焦,只服三次,瘥。

透肌散,治疹初出,隱隱淹在肉內,似出即沒者,隱疹也,用此發之。

牛蒡子(炒香,二錢半),葛根(二錢),荊芥穗(二錢五分),蟬退(去頭足,一百個)

上作一劑,用時酒一小鐘、水一茶鍾半煎至六分,溫服。一次依本方加羌活五分,二次依本方加枳殼、紫蘇各六分,三次依本方加牛膝五分引,照前服。

麻黃散,治疹子淹延不出,毛孔盡閉,皮膚乾燥,是毒氣怫鬱於內,急以此發之。

升麻(酒洗),麻黃(酒洗,炒黑),路東黃(火煅閉成黑炭)

一方用人中黃、牛蒡子炒、蟬退去土並翅足微焙,各等分。

上為細末,量人大小及毒之輕重,用無灰酒調下。

檉柳散,檉柳亦名西河柳,亦名垂絲柳,青茂時採葉曬乾,為末,每服一二錢,茅根湯調下。

胡荽酒,蕪荽四兩切細,好酒二鍾先煎數沸,入芫荽再煎少時,用物含定,勿令泄氣,候溫遠近噴之,從項至足,勿噴頭面,使香氣襲運,自然出快。

白話文:

出遲

上方劑使用銼刀磨碎後,用水煎煮服用。如果患者肺熱,則去掉人參;如果遇到流行性疫病引起的發熱,則加入黃芩、黃連。

紫黃解毒湯,用於治療小兒麻疹因體內熱毒積聚,導致疹子發不出來的情況,服用此方效果很好。組成:紫草、麻黃、柴胡、川芎、羌活、防風、白芷、蟬蛻各適量。將藥材磨碎成粗粉,每次服用四五錢,加蔥白三莖、生薑三片,用水煎煮,稍熱服用。

麻黃梔子湯,治療服用解表藥後疹子仍不發出的情況,服用此藥就能使疹子很快發出,療效神奇。組成:蜜酒炒黑的麻黃、連殼炒的梔子、酒炒的黃芩、酒炒的黃連、炒過的牛蒡子、石膏、紅花、去頭足的蟬蛻、炙甘草各適量。將藥材磨碎,根據病情調整用量,用水煎煮服用。

透肌散(即化毒湯),治療瘡疹發出緩慢。組成:紫草茸、升麻、甘草各適量。將藥材磨碎成麻豆大小,加水兩杯、糯米五十粒,煎煮至一杯,去渣,放溫,分次服用。劉氏說:如果長麩瘡,疹子將要發出,全身發熱,不想吃東西,服用此藥,一次就能內消,疹子已出現一兩顆,就能減半;如果想讓疹子馬上發出,當天頭會很脹,只需服用三次即可痊癒。

透肌散,治療麻疹初起,隱隱約約埋在皮肉裡,似要發出又隱沒的隱疹,用此方可以使其發出。組成:炒香的牛蒡子、葛根、荊芥穗、去頭足的蟬蛻適量。將藥材作為一劑,用少量酒和較多水煎煮至六分,溫服。第一次服用按此方加羌活;第二次服用按此方加枳殼、紫蘇;第三次服用按此方加牛膝,按前述方法服用。

麻黃散,治療麻疹延遲不發,毛孔完全閉塞,皮膚乾燥,這是毒氣鬱積在體內,需急用此方使其發出。組成:酒洗的升麻、酒洗炒黑的麻黃、火煅燒成黑炭的路路通。另一方使用人中黃、炒過的牛蒡子、去土並翅足微焙的蟬蛻,各等分。將藥材磨成細末,根據患者年齡和病情輕重,用無灰酒調服。

檉柳散,檉柳又名西河柳、垂絲柳,在植物青翠茂盛時採摘葉子曬乾,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到兩錢,用茅根湯調服。

胡荽酒,將芫荽切細,用好酒先煎煮幾沸,加入芫荽再煎煮一會兒,用器物蓋好,不要讓氣體散失,溫熱後從項部到腳部噴灑,不要噴到頭面部,讓藥香氣上升運行,就能使疹子自然快速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