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科輯要》~ 卷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

1. 初熱三日治法

發熱之初,身熱和緩,或熱或退,神清氣爽,飲食如常,此不必用藥發汗,但戒葷禁風,調護而已。其有憎寒壯熱,頭疼咳嗽,鼻流清涕者,多因外感,不可不發散也。當視兒體強弱,體氣強者,用加味升麻葛根湯(一)汗之;體氣弱者,用加味參蘇飲(二)汗之,然皆不可出汗太多,恐虛其表後難起脹灌漿也。既發汗,身熱漸緩,兒頗安靜,其痘必稀(亦有痘多者血氣虛也)。

若發汗後,身熱不退,或煩躁,且勿峻攻,姑少待之,其或煩悶燥渴妄語,用敗毒和中散(三)清之,切不可用傷寒家柴胡、黃芩、乾葛、花粉等清解之劑。此藥若用差一劑,解虛其表,至七八日,漿必不行,雖極力補助,莫能救療,其痘必枯焦癢塌而死。服敗毒和中散,覺煩悶少解,即止勿服,聽其痘外出,其中自安。

白話文:

在發熱初期,如果只是身體微熱,熱度時高時低,精神清爽,飲食正常,這種情況下,並不需要使用藥物進行發汗,只需避免食用肉類及風涼食物,適當護理即可。如果出現畏寒、高熱、頭痛、咳嗽、鼻涕清流等症狀,這多半是因為外邪入侵,則需適當疏散風寒。要根據孩子的體質強弱來選擇治療方式:體質強壯的孩子可用加味升麻葛根湯(一種發汗藥方)來發汗;體質較弱的孩子則可用加味參蘇飲來發汗。但無論如何,都不可使汗出過多,以免損傷表皮後,難以恢復。一旦發汗後,如果熱度逐漸減退,孩子變得比較安靜,那麼痘疹就會變得稀疏(但也有可能是血氣虛弱導致痘疹多)。

若發汗後,熱度仍不退,或者孩子感到煩躁不安,這時不能立即進行強烈的治療,可以先觀察一段時間。如果孩子出現煩悶、口渴、胡言亂語的情況,可用敗毒和中散來清熱解毒,切忌使用傷寒類的藥物如柴胡、黃芩、乾葛、花粉等,這些藥物可能過於清解,會傷害表皮。如果使用這些藥物時出現錯誤,可能會導致表皮虛弱,到七八天時,膿液無法排出,即使盡力補救,也難以輓回。這時的痘疹會變得乾枯、脫落而死亡。如果使用敗毒和中散後,感覺煩悶稍有緩解,就應停止服用,讓痘疹自行排出,這樣孩子會感到舒適。

或有腹痛腰痛煩悶,大熱熏蒸,眼紅唇紫,舌有黃苔,口中臭氣,狂言躁語,二便不通,惡風惡寒,嘎齒咬牙者,此其毒氣沉重,然只宜用敗毒和中散,加酒炒大黃微利之,聽其痘毒外出則諸症自退。然後看其痘,或稠密或紅紫帶黑,又議解毒可也,切不可純用寒涼,以阻遏其痘出之勢,立致內攻告變。

白話文:

如果有人出現腹部疼痛、腰部疼痛、心煩意亂、身體發燒像被火烤一樣、眼睛紅腫、嘴脣紫色、舌頭上有黃色的皮膚、口中有難聞的味道、胡言亂語、大小便不順、怕冷怕風、不停磨牙的情況,這表示他的病邪很重。但是隻能使用敗毒和中散這種藥物,再加上經過酒炒的大黃稍微通便一下,等看到毒素排出後這些病症就會減輕了。接下來再看看他長出來的痘痘,如果是密集或者顏色是紅紫色甚至黑色的話,就應該要考慮解毒的方法。千萬不能全部都使用寒冷清涼的藥物來阻止痘痘生長的速度,這樣會立刻導致內部攻擊發生變化。

2. 初熱險症

初熱時,唇淡面青,手足冷,舌無苔,精神困倦,不思飲食,二便清利,脈沉細遲緩,乃虛症也。若猶大熱灼人,心中迷悶,則元氣虛而毒氣又盛,急用調元解毒湯(八十四)。

初熱為風寒所閉,一時無表散之藥,或兒體弱,不任發散,或既服表散藥,不可再表,用桃樹皮、薑蔥搗爛,炒溫敷臍上,一炷香久,亦取其發散也。

初熱時小便如血,遍身見紫色斑點,此毒盛血熱也,宜二寶散(八十五),或犀角地黃湯(八十六)(按:小便如血,言其赤之甚耳,若果是血。必不可救)。初熱四肢僵直,不能舉動,或氣粗目閉,迷悶不醒,皆為風寒所束,毒不能宣之故也,宜蘇解散(八)加天麻、白附、全蠍、殭蠶。若元氣虛者,宜扶元祛風湯(八十七)。

白話文:

當開始發燒的時候,如果嘴脣蒼白、面部青紫、手腳冰冷、舌頭沒有苔蘚、精神疲憊、不想吃東西,大小便清澈順暢,脈搏深沈且慢,這就是虛弱的情況。如果仍然感到高燒炙烤身體,心臟部位有種迷惑和混亂感,那麼就表示元氣已經衰弱而且毒素很重,應該立即使用「調元解毒湯」(配方編號 22265)(八十四)。

如果是因為受涼或者感冒引起的初期發燒,並且當時沒有可以治療這種情況的草藥可用,或者是小孩體質較差無法承受發汗療法,或是已經服用過發汗藥物不能再進行發汗,可以用桃樹皮、生薑和蔥一起搗碎後炒至微溫然後敷在肚臍上,等一段時間之後也可以達到發汗的效果。

當剛開始發燒時出現尿液像血液一樣紅色以及全身出現在紫色斑點的情況,這是因為病毒太強烈導致血液過於燥熱的原因,適合使用「二寶散」(配方編號 32253)(八十五),或者「犀角地黃湯」(配方編號 16942)(八十六) (注: 尿液像血液一樣紅色是指尿液非常紅而已,如果真的是真正的血液流出的話是不可能治癒的)。

當初次發燒時四肢僵硬無法活動,或者呼吸聲很大眼睛緊閉,昏迷不清醒,都是因為受到寒冷影響導致病毒無法正常排出的原因,適合使用「蘇解散」(配方編號 24884)(八)加上「天麻」、「白附子」、「全蠍」和「殭蠶」。如果元氣虛弱的話,則適合使用“扶元祛風湯”(配方編號 34845)(八十七)。

初熱時遂變失聲,此風邪入肺,重則用清肺飲(八十八,),輕則用甘桔湯(八十九)。

發熱時,耳下或頸上有泡,皆寒氣風痰所結,用紫荊皮、防風、荊芥、生南星、生半夏、麻黃、白芷,共為末,酒調或醋調敷之,或用生薑磨地泥敷之,俟痘出自愈,切不可用癤毒草藥,冰伏其毒。

白話文:

當開始發燒時出現聲音嘶啞,這是因為風邪侵入了肺部。嚴重的情況需要用「清肺飲」治療(見第 209 節)。較輕的情形可以用「甘桔湯」治療(見第 89 節)。

如果在發燒的時候耳朵下方或者脖子上長出水泡,這都是由於寒冷和風痰凝結而成的。可以使用「紫荊皮」、「防風」、「荊芥」、「生南星」、「生半夏」、「麻黃」和「白芷」一起研磨成粉末,然後用酒或者是醋來調勻後塗抹於患處;也可以使用生薑磨成泥狀來塗抹。等到痘痘自己消退之後就會自然痊癒。千萬不要使用會使毒素深陷其中的草藥。

3. 初熱逆症

初熱頭面一片紅如胭脂者,六日後死。身如熨斗,眼紅唇裂而紫黑者凶。腹中疼痛,及腰痛如杖,連尻骨俱痛者不治。如痛不甚而有止者,解腎邪可治。心窩及遍身皮內有紅塊者不治。七孔二便出血不止者必死。見紫黑斑者死。目閉無魂,昏睡不醒者死。然有為風寒所閉,昏昏好睡者,散其寒邪,宣其毒氣,則愈。

舌頭紫黑色者死。聲啞神昏者死。吐臭痰或腹脹痰鳴者死。胸高而突者死。四肢厥冷,舌卷囊縮者死。口中常如食物者凶。目閉咬牙,鼻生黑氣者死。飲食不化,形色青藍者死。唇項腫硬,神氣昏暗者死。未熱先出賊痘數粒,至熱時俱沒有者死。

白話文:

  1. 初期症狀若表現為頭面部一片紅色,類似胭脂顏色,預示六天後會有生命危險。
  2. 若身體像鐵板般熱度高,眼睛紅腫,嘴脣乾裂且呈現紫色和黑色,這都是極度危急的徵兆。
  3. 腹部疼痛,加上腰部疼痛如受杖打,連帶臀部也感到疼痛,這種情況是無法救治的。
  4. 若疼痛程度不高,且有緩解的情況,可以通過治療腎臟異常來改善。
  5. 心窩及全身皮膚內出現紅塊,這種情況是無法治療的。
  6. 如果七個孔道(鼻孔、耳孔等)以及排泄物(尿、大便)持續出血,且無法停止,則預示著生命危險。
  7. 出現紫色和黑色的斑點,表示病情危急。
  8. 眼睛閉合,失去靈魂,昏睡不醒,表示病情危重。
  9. 但若只是因風寒所困,產生昏沈嗜睡的情況,只要排除寒邪,宣發毒氣,病情就會痊癒。
  10. 若舌頭呈現紫黑色,表示生命垂危。
  11. 若聲音沙啞且意識混濁,表示病情嚴重。
  12. 若吐出惡臭的痰液或是腹部脹大伴有痰音,表示病情危急。
  13. 若胸部隆起突出,表示病情危急。
  14. 若四肢冰冷,舌頭捲曲收縮,表示病情危急。
  15. 若口中常有食物感,則表示病情危險。
  16. 若眼睛閉合,咬牙,鼻孔冒黑氣,表示病情危急。
  17. 若飲食不消化,外觀呈青藍色,表示病情嚴重。
  18. 若脣部和頸部腫脹堅硬,神態混濁,表示病情危急。
  19. 若在未出現熱病之前就出現幾個賊痘,等到熱病發作時卻都消失,表示病情危急。

4. 見點三日治法

見點用藥,與初發略同,初發之藥,在發散而兼解毒,見點之藥,宜解毒而佐升提。凡補滯辛熱,如肉桂、附子、丁香、乾薑、茯苓、茯神、鹿茸、鹿血、白朮、半夏、淮山、棗仁、遠志、蒼朮、藿香、砂仁、豆蔻、訶子、五味之類,此時猶不敢妄投,即用黃耆、甘草,亦用生而不用炙,芍藥用赤而不用白,地黃用生而不用熟,蓋慮其滯毒氣,助毒火,以貽禍於其後也。

白話文:

當出現症狀時使用藥物,和初期治療大致相同。初期使用的藥物主要是疏散邪氣並解除毒素;而出現症狀時使用的藥物則應著重在解除毒素及提升正氣。所有滋補、辛辣或溫熱性的藥物,例如:肉桂、附子、丁香、乾薑、茯苓、茯神、鹿茸、鹿血、白朮、半夏、淮山、棗仁、遠志、蒼朮、藿香、砂仁、豆蔻、訶子、五味等,這時候還不能隨便使用,即使要用黃耆、甘草,也要用生品而不是炮製過的,芍藥要使用紅色的而非白色的,地黃要使用生品而非炮製過的,這是因為擔心這些藥會使病邪停留,助長病邪的火力,從而在未來留下禍根。

見點要合常期,發熱四日見標者吉,三日見標者次之,若二日即見者凶,一日見者尤凶。雖然不應出而出者固重,若應出而不出,亦不為輕。自古方書,皆詳於已出之後,而略於未出之前,深言出而稠密之危,不言留中不出之禍。不知已出之毒,外寇也;未出之毒,內寇也。

速出稠密者,外攻也;留中不出者,內攻也,內寇與外寇孰烈,內攻與外攻孰重,故痘已出而死者,必在旬日之外,未出而死者,必在六日之中,凡小兒發熱三四日而未見點者,急用捻子照之,其痘隱於皮膚之間,歷歷可指,辨其虛實寒熱而速治之,庶毒不內攻也。

痘出不快,痘至五日上,頭面胸背俱宜出矣,若猶隱於皮膚之內,欲出不出,謂之不快,此症有數等,或為風寒所閉,或為熱毒所壅,或因元氣不足,最宜詳辨。皮下之點,不甚紅紫,鼻塞聲重,咳嗽惡風,膚起雞皮,迷悶不醒而出不快者,此為風寒所閉也,宜加減參蘇飲(十一)散之,或升麻湯,用升麻、防風、川芎、蟬蛻、牛子、連翹、枳殼、麥冬、桔梗、陳皮、紫草、甘草、山楂、山甲、前胡、紫蘇,弱者加參、耆,薑蔥引,熱服。服後被蓋片時,取微汗,痘即見矣。

白話文:

以下是繁體中文版本:

見點要合常期,發熱四日見標者吉,三日見標者次之,若二日即見者兇,一日見者尤兇。雖然不應出而出者固然嚴重,但如果應該出現卻沒有出現的話也不能輕視。從古至今的醫書都詳細地描述了已經出現的症狀之後的情況,而對於沒有出現之前的症狀則較爲簡略。深入討論出了疹子後密集的風險,並沒有提到留在體內不出來的問題。不知道已經出來的毒素是外部入侵者的攻擊,還沒有出來的是內部入侵者的攻擊。快速大量出現在皮膚表面的是外部攻擊,停留在體內的則是內部攻擊,內外兩方面的攻擊哪個更猛烈?內外兩種攻擊哪種更重要呢? 因此,如果孩子發熱三天以上但仍然看不到任何斑點,請立即使用工具檢查一下孩子的皮膚狀況。痘痘隱藏在皮膚之間,可以清楚地看到它們的存在。根據虛實冷熱的不同情況迅速治療,以免毒素向內侵襲身體。 痘痘長勢緩慢,到了第五天的時候,在頭部面部胸部背部都應該出現了,但是如果還藏匿於皮膚之內,想要出來又不能完全出來,則稱爲生長速度慢。這種情況有很多種原因:可能是受風寒影響導致閉鎖,或者是受到熱邪的影響而導致阻滯,或者是因爲元氣不足等原因。這種情況下最好仔細辨別。皮膚下的紅紫色斑點並不明顯,鼻子堵塞聲音沈重,咳嗽怕風吹,肌膚起了雞皮疙瘩,昏迷不清醒並且痘痘長得慢的人,這是受到了風寒的影響。建議服用【加減參蘇飲】(第11劑)來驅除風寒,也可以喝【升麻湯】,其中包含升麻、防風、川芎、蟬蛻、牛蒡子、連翹、枳殼、麥門冬、橘梗、陳皮、紫草、甘草、山楂、山甲、前胡和紫蘇。體質較虛弱的人可以在藥里加入人參和黃芪,再配上姜蔥一起煮沸飲用。喝了以後蓋好被子休息一段時間,然後微微出汗即可讓痘痘顯現出來了。

再用推拿以松其肌表,痘尤易出。皮下之點紅紫,或密如蠶種,或一片不分顆粒,唇紅舌黃,臍下痛,煩悶咬牙,目赤口臭,身熱大便閉,而出不快者,此為熱毒所壅,血氣不流行也,宜調元化毒湯(十)去參、耆,加小川芎清之,或加酒蒸大黃微利之,或用上升麻湯,去紫蘇加黃芩、黃連。以上二症,必從前失於解表,身無微汗,故欲出而不能。

若皮下之點淡白,唇亦淡白,倦臥,飲食減少,二便清利,身涼,手足冰冷,目閉無魂,而出不快者,此元氣不足,不能送毒出外也,宜補中益氣湯,若無人參,須加官桂、鹿茸,或溫中益氣湯(九)托之。大抵痘之不出,多屬此三症,詳審而治之,無不出矣。

白話文:

再次使用按摩來鬆弛肌肉表面,痘疹更容易出現。如果皮下的斑塊呈現紫色或者密集得像蠶籽一樣,或者一片片沒有顆粒感,嘴脣和舌頭呈黃色,臍部下方疼痛,煩躁不安甚至咬牙齒,眼睛發紅口腔有異味,身體發熱並且便祕,出現不舒服的情況,則是因爲熱毒阻塞了血液流通,氣血無法正常運行。此時可以服用調元化毒湯去除人參和黃芪,並加入小川芎來清除毒素;也可以添加經過酒浸泡的大黃稍微通便;或者是採用上升麻湯去掉紫蘇並增加黃芩和黃連。這兩種症狀都是因爲之前沒有及時解除體表的症狀,身上沒有微微出汗,所以想要排出卻做不到。

如果皮膚下面的點呈現淺白色,嘴脣也是淺白色的,感到疲倦想睡覺,食慾減少,大小便清澈無味,體溫較低,手腳冰涼,眼神呆滯失去靈魂,而且出現不適的感覺,則是由於元氣不足導致無法將病毒排到外面。這時應該服用補中益氣湯,如果沒有人參的話則必須加上肉桂和鹿茸,或是溫中益氣湯進行治療。一般來說,痘痘長不出來的原因大多屬於這三種情況,在詳細審查後對症施治,就能讓痘痘順利地冒出來。

又有因邪穢所觸,隱伏而出不快,其痘必癢,宜平和湯(+二)解之,外以蒼朮、紅棗或沉香、檀香、乳香等燒煙燻之(一說蒼朮乾燥不可用),以避其氣,仍看痘色暈腳,或宣之,或補之。

夏月為暑氣所遏,痘出不快,煩渴,宜人參白虎湯加糯米一撮,或五苓散(茯苓用赤者)加木通、乾葛、生薑,或辰砂益元散加車前、木通、牛子,用香薷煎水調服,暑退痘自出(凡治傷暑,宜利水,蓋暑不可汗下,當從小便解泄也)。小兒出痘之時,痘毒達於皮膚,宜熱氣透泄,不可包裹太甚,致毒氣壅鬱,其痘必多,且恐鼓動浮游之火,有夾丹、夾癮之患。

白話文:

又有的因為被邪惡污物接觸到,潛藏在身體裡不舒服,長出來的痘痘一定會癢,可以用「平和湯」來解決,外面可以使用蒼朮、紅棗或者沈香、檀香、乳香等燃燒產生的煙薰烤(有一種說法是蒼朮要保持乾燥不能用水浸泡),避免這些味道影響,同時要看痘痘顏色是否暗淡,或是腳部是否有問題,或者是需要宣發還是滋補。夏天的時候如果受到暑氣阻礙,長出來的痘痘不舒服,口渴,可以用「人參白虎湯」加上一把糯米,或者是「五苓散」(其中要用赤色的茯苓) 加上木通、乾葛、生薑,或者是「辰砂益元散」加上車前草、木通、牛蒡子,用「香薷煎」水調服,暑氣消退後痘痘自然就會出現了。(一般治療受暑的情況,應該利尿排泄,因為暑氣不可以出汗或吃藥排出,而是要通過小便的方式解除) 小孩長痘痘的時候,毒素已經到了皮膚層面,需要用熱氣透洩出去,不要包得太緊密,否則容易導致毒素淤積,痘痘可能會很多,而且還有可能引發鼓動浮遊之火,造成夾丹、夾癮等情況。

初出時,吐瀉過甚,致脾胃虛弱,痘出不快,宜理中湯加官桂,瀉不止,加茯苓、豆蔻、訶子。前有房勞,以致腎虧,痘出不快,多有腰痠腰痛,用人參、生耆、當歸、川芎、元枝、白芍、杜仲、故紙、續斷、枸杞、肉桂、炙草,煩渴者,加麥冬、連翹。

元氣本虛,毒氣又盛,大熱,痘出不快,解毒既恐傷元,扶元又恐助熱,此際最難措手,必用剖雞方托之(方見腰痛),其痘自出,此屢試屢驗,痘伏而不出,當察其報痘之的確,或二三顆,或五六顆,或上下手足有十餘顆,此為出痘無疑,否則只有身熱而無報痘之明證,乃雜病也,雜病則以雜病藥治之,出痘則以托痘藥宣之。

白話文:

當這個症狀初次出現的時候,如果嘔吐和腹瀉嚴重,導致脾胃虛弱,痘痘長得慢,可以服用「理中湯」加上官桂,如果腹瀉不停止,再加上茯苓、豆蔻和訶子。如果有性生活過度的情況,導致腎虛,痘痘長得慢,常常會感到腰部痠疼疼痛,可以用人參、生耆、當歸、川芎、元枝、白芍、杜仲、故紙、續斷、枸杞、肉桂和炙草來治療。如果感到口乾舌燥,還可以加入麥冬和連翹。

如果原本就身體虛弱,又有毒素積聚在體內,造成高燒,痘痘長得慢,要解決毒素又怕損傷元氣,想要增強元氣又怕加重發熱,這時候是最困難的,必須使用剖開雞胸的方法來幫助排毒(方法請看腰痛篇),這樣痘痘自然就會出來了。這種方法已經經過多次實踐證明有效果。如果痘痘被壓制住沒有長出來,應該仔細觀察是否有確定是痘痘的徵兆,可能是兩三個,也可能五到六個,或者手上腳上有十多個,這些都是痘痘無誤的表現,如果不是這樣,只是身上發熱但沒有明顯的痘痘徵兆,那可能就是其他疾病,如果是其他疾病就要用相應的藥物進行治療,如果是痘痘就需要使用能夠促進痘痘成長的藥物。

痘出不快,煩渴悶亂,睡不寧,咳嗽失聲,用艾葉二兩,胡椒三十粒,擂爛、水調取汁,熬膏作餅,敷臍中。痘出不快,用雞冠血和酒服。樟樹皮、柑子葉、生薑,共搗爛,加麻油炒熱,紅紙包熨遍身。水楊柳枝葉五錢,冬月桔梗,煎湯服,此方麻亦可用。痘已出復隱,勢甚危急,用紫背荷葉(取霜後貼水者),白殭蠶(取直者,炒去絲),等分為末,胡荽湯,或溫酒下。

白話文:

如果天花發得慢且不舒服,感到口乾舌燥、心煩意亂、睡眠不安、聲音沙啞,可以使用艾草二兩、胡椒三十顆,研磨成糊狀加入水中攪拌均勻,然後煮成膏狀做成藥餅,塗在肚臍上。若天花發得慢,可以用公雞冠上的血液混入米酒服用。樟木皮、橘子葉、新鮮薑片一起打碎,再加入麻油炒熟,用紅色紙包裹著放在全身各處蒸燙。冬天時也可以用水楊柳的枝葉和桔梗來煎煮成茶飲用。如果天花已經出現但又再次消失,情況非常危險,可以使用紫色背面的荷葉(選擇秋冬季節靠近水面的)以及白色僵死的昆蟲幼蟲(挑選筆直的,先烘烤去除其毛髮),等量混合在一起製成粉末,用胡荽茶或者溫酒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