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科輯要》~ 雜症 卷三下 (3)

回本書目錄

雜症 卷三下 (3)

1. 腰痛(最危)

痘毒發自命門,初起腰痛,命門傷也,大凶。若連背脊尾痛,尤凶。急與扶腎,用人參、生耆、當歸、元枝、牛蒡、連翹、續斷、故紙、杜仲、枸杞、知母、炙草,煎服。外用生雄雞,背上破開,取出腸肚,燒酒一杯,噴雞腹內(一法留腸,肚入麻油雄黃末;一法先用麻油燈火於痛處二灸,然後敷雞),乘熱敷腰,緊縛一炷香久,其雞即臭不可聞,須用二三隻,痘出痛止,可救。出齊,腰猶痛,更凶,須用人參、豬尾血加冰片少許,與服。

人參補氣;尾血從髓而來,是入腎者也;冰片直射臟腑,其方最妙,服此痛止可救。其後總以內托補腎為主,若諸方不效,則必死矣。至十三四日腰痛者,則是血虛,補血養腎,可保無虞。

補:發熱腰痛,惡候也,宜先服人參敗毒散,次服五苓散加獨活,然後調理氣血,或有可救。

【附方】,艾絨麻油炒熱敷痛處。熱麻油揉痛處。

白話文:

[腰痛(最危急)]

當痘疹的病毒源自生命之門(即生殖腺區域),一開始會感到腰痛,這是因為生命之門受到侵害,預兆極為不祥。如果疼痛進一步擴散到背部和尾椎,更是兇險。應立即進行腎臟的滋補,使用的人參、黃耆、當歸、桂枝、牛蒡子、連翹、川斷、破故紙、杜仲、枸杞、知母、炙甘草,熬煮服用。另需外用活公雞,將雞背剖開,去除內臟,倒入一杯燒酒在雞腹內(另一種做法是保留腸肚,加入麻油和雄黃粉;還有一種做法是先用麻油燈火在疼痛處施灸兩次,再敷上雞肉),趁熱敷在腰部,緊緊綁住約一炷香的時間,公雞很快就會發出惡臭,可能需要兩三隻雞,等到痘疹出現,腰痛停止,病情還有救。但如果痘疹都長齊了,腰還是痛,那就更不妙了,這時必須用人參、豬尾血加上少量的冰片一起服用。

人參能補充元氣;豬尾血來自骨髓,對腎臟有益;冰片能直接作用於臟腑,這個配方非常精妙,服用後如果腰痛停止,病情仍有希望。之後的治療要以滋補腎臟為主,如果各種療法都無效,病人很可能就會死亡。到了第十三四天腰還痛,那可能是血虛,需要補血養腎,這樣就能確保平安。

補充:發燒伴隨腰痛,是極為不好的徵兆,應先服用人參敗毒散,接著服用五苓散加上獨活,再調整氣血,或許還有得救。

【附方】,將艾絨用麻油炒熱,敷在疼痛處。或者,用熱麻油揉擦疼痛處。

2. 尻骨痛

用芙蓉根、馬鞭草,搗爛炒溫敷痛處。

白話文:

對於臀部骨骼疼痛的處理,可以使用芙蓉的根部與馬鞭草,將這兩種藥材搗碎後炒熱,然後溫敷在感到疼痛的地方。

3. 寒戰咬牙

小兒素受風寒,當發熱之際,毒出而風寒亦出,固有惡風惡寒者,所謂傷風則惡風,傷寒則惡寒也。表散其邪,自愈。若寒甚作戰慄,則寒出於肺。六日以前,多屬肺熱,熱極生寒也,肺熱之症,必唇紅脈數,痘紫舌苔,治宜清毒涼肺,不可誤投辛熱。七日以後,多屬肺寒,肺寒之症,必唇淡脈緩痘白,治宜辛補以回陽。

咬牙之症,亦如此辨,但咬牙屬胃,獨見症者,用藥宜從其經。此二症初熱時難治,八九日後可治,蓋至此,毒出臟寒,用補可救也。

(按:發熱初出時,寒戰者,此毒邪欲出不出,邪正相爭,似寒而實熱也,宜柴葛桂枝湯(二百卅六),加黃耆。痘正出時,外為寒邪所襲而寒戰者,法同上,去人參加荊芥)。

起脹時及灌漿時,寒戰咬牙,內臟空虛,俱急用桂附理中湯。

聶:痘出八九日,漿滿而寒戰咬牙,此真氣外發,內臟虛寒也,宜建中湯(二十五),一服立止,甚者不過二服,收靨時寒戰咬牙,治同上。

(按:此二症均宜大補氣血,但寒戰者,補氣為君,補血為臣;咬牙者,補血為君,補氣為臣)。

聶:或謂寒戰咬牙之症,有熱有寒。如痘色紅紫,齊湧焮發,身熱煩躁作渴,大便閉,小便赤澀,脈洪數者,熱也。蓋胃熱則咬牙,肺熱則寒戰也。如痘色淡白,皮薄頂陷,身涼惡寒,大小便利,脈沉遲者,寒也,蓋胃寒則咬牙(按:肝腎虛寒亦有咬牙之症),肺寒則寒戰也,此說當矣。

然此症屬寒者十九,屬熱者十一,見於七八日前,間有屬熱者,見於七八日後,屬熱者寡矣。

補:痘已出齊,而寒戰咬牙者,只用攻漿之藥,漿足其症自退。若漿已充足,手足微有動意,非寒戰也,乃漿滿作痛,吉兆也。

白話文:

[寒戰咬牙]

小孩子平時受到風寒侵襲,當發燒的時候,體內的毒素和風寒也會隨之排出。有些人會怕風怕冷,這就是所謂的風邪入體則怕風,寒邪入體則怕冷。只要將這些邪氣從體表散去,病就會好。然而,如果寒冷到了極點,人會開始顫抖,這顯示寒氣已經影響到肺部。在發病六天內,大多數情況是因為肺部過熱,熱到極點會轉化為寒。肺部過熱的症狀包括嘴脣紅、脈搏跳得快、水痘呈現紫色,舌頭上有舌苔。治療應該是清除毒素,降火涼肺,千萬不要誤用辛辣熱性的藥物。七天後,大多是肺寒,肺寒的症狀包括嘴脣淡色、脈搏緩慢、水痘白色,治療應採用辛辣補藥以回復陽氣。

咬牙的症狀,診斷方式也是這樣,只是咬牙通常跟胃有關。如果只看到這個症狀,用藥應根據胃經來選擇。這兩種症狀在剛開始發熱時較難治療,但到了第八九天後就可以治療了,因為到了這個時候,毒素已經從臟腑排出,身體變冷,可以使用補藥來挽救。

(注:發燒初期,如果出現寒戰,這是體內的毒素邪氣想要排出卻排不出,正邪兩股力量正在較量,看似寒冷其實是體內有熱。應使用柴胡葛根桂枝湯,再加黃耆。如果是在水痘正要爆發時,被外來的寒邪侵襲而產生寒戰,處理方式一樣,但要去掉人參,加入荊芥)。

在水痘開始長大或是灌漿的時候,如果出現寒戰咬牙,表示內臟已經虛弱,應立即使用桂附理中湯。

聶氏認為:水痘出到第八九天,如果灌漿滿了卻還出現寒戰咬牙,這表示體內的真氣往外跑,內臟虛弱且寒冷,應該使用建中湯,喝完一碗馬上就停,嚴重的話也不過兩碗,就可以讓症狀消退。在結痂的時候出現寒戰咬牙,治療方式跟前面一樣。

(注:這兩種症狀都應該大力補充氣血,但如果是寒戰,補氣是主要,補血是輔助;如果是咬牙,補血是主要,補氣是輔助)。

聶氏認為:有人說寒戰咬牙的症狀,有可能是熱性也有可能是寒性。如果水痘顏色紅紫,一起冒出,全身發熱,焦躁口渴,大便乾硬,小便黃且尿道有燒灼感,脈搏強而快,這是熱性。胃熱會導致咬牙,肺熱會導致寒戰。如果水痘顏色淡白,皮膚薄,水痘凹陷,身體冰涼怕冷,大小便正常,脈搏慢,這是寒性。胃寒會導致咬牙(注:肝腎虛寒也可能導致咬牙),肺寒會導致寒戰。這種說法是對的。

然而,這種症狀九成是寒性,只有一成是熱性。在前七八天,偶爾會有熱性的情況,但在七八天後,熱性的情況就很少見了。

補充:如果水痘已經全部長出來,卻還出現寒戰咬牙,只需要使用促進灌漿的藥物,等到灌漿充足,這些症狀自然會消失。但如果灌漿已經充足,手腳微微有動靜,那不是寒戰,而是灌漿滿了導致的疼痛,這是好的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