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科輯要》~ 雜症 卷三下 (7)

回本書目錄

雜症 卷三下 (7)

1. 眼露白

眼露白,凶。目為五臟精華所萃,睛若上吊,不能運動,此元神將散,又焉能送毒乎?加以失智無魂,無論前後,皆不治,必欲治之,總以內托扶元為主。惟痘前發搐,眼露白,搐後人醒即定者,則以風論,痘出其症自平。

2. 鼻淵

痘後鼻中時時流涕,臭不可聞,此熱毒乘肺也,用絲瓜近蒂五寸,黃芩、梔仁、牛子、甘草煎服,外用絲瓜藤燒灰吹鼻,又以絲瓜灰調酒服,數日自愈。

3. 痘瘡入目

痘出時,眼紅不敢開,眼中有痘也,任白珠黑珠,俱無妨,只用清肝丸(百五一),磨水蒸出藥性,再用胭脂水研爛,入藥水,頻頻點之。又以藥渣敷眼胞數日,毒散痘收,自不傷目。單用胭脂水點入亦可。

【附方】,眼內有痘,用青魚膽或鯽魚膽鯉魚膽狗血,皆可點之。鮮魚血點之,外用燈火灸手掌心。

4. 防痘入目

痘發之時,恐痘入目,以油胭脂塗其眼眶,或以牛子為末,蜜調敷其四旁,或白芥子為末,水調敷其足心,引熱下行,皆良方也。一法,牛蒡子為末,塗兒囟門。

5. 痘毒攻目

痘毒入目,有赤腫作痛不能開者,有翳膜遮蔽,不能視者,此非有形之痘瘡,乃無形之痘毒也。痘瘡發於口舌咽喉者有之,外靨則內亦消。至於痘毒入目,必在收靨之時,或還元之後。以此為辨,當從容調治,不可純用寒涼,致生大患,又不可用寒涼之藥點洗,宜清毒撥翳湯(四十五)。

氣血兩虛,毒火內盛,漿不能成,或不能滿,至收靨時,上攻兩目,始焉身熱頭更熱,頭疼兩太陽更疼,細看眼胞必腫,緊閉不開,熱淚長出,皆膿黏滯,急用清毒保目湯(七十四),連服二三劑,失此不治。

毒火愈炎,攻脾則兩眼胞紅腫,攻心則大小眥紅腫大痛,攻肺則白珠紅絲障蔽,日夜啼叫,痛苦異常,目不由是壞乎?從前誤服補劑,至收靨時,毒火上攻兩目,急用清毒保目湯,紅腫太甚,翳膜遮於肝肺之間,急用清毒撥翳湯,連服一二劑,自然翳退。痘翳,用蟬蛻豬肝散(七十五),每日清晨服之,兩月之內,可消一半。

若性情和平,百日可愈,切忌煎炒辛熱等物。未出痘之先,一兩月內,兩目羞光,及出痘收結後,兩目緊閉,急用乳酥油,搽兩眼縫,潤其枯,滯自開。看其兩目有紅絲累,用清毒保目湯一劑,不愈再用一劑,以解上攻之毒火。如有翳膜遮蔽,即與清毒撥翳湯,緩緩磨,一兩月之久其翳自退,無紅絲累,不必用藥。

張:紅腫不能開者,宜洗肝散(二百四)。有翳膜者,宜撥雲散(二百五)。眼合羞明,宜羌菊散(二百六)或涼肝明目散(二百十)或望月散(二百十一)。羞明障翳,宜膽草散(二百七)。痘毒生翳,宜兔糞散(二百八)或兔糞丸(二百九)。見風太早,淚下汪洋,四弦紅赤生癢,年年復發,宜祛風明目散(二百十二)。

6. 唇口舌面

唇與舌,五臟皆通,熱毒輕者,唇口如常,口亦不臭。熱毒盛者,至二三日間,唇必紫黑,或硬或裂,口氣臭,急宜解毒為主。唇硬裂者,尤凶,宜清脾胃之火,解毒湯內須加石膏,又以石膏、甘草、牛子、連翹煎水,時搽唇上。口臭者治同。滿口俱白,生口瘡者,用清胃散(百二四)敷之,痘後同。

聶:痘有口舌生瘡者,或是熱毒,或是虛火,當以痘色辨之,切不可概認為實熱,純用寒涼,如痘色紅紫湧盛者,熱毒也,宜清上飲(四十)。痘色淡白者,虛火也,宜參麥清補湯(十八),外用赴筵散(四一)搽之。或口舌有痘腫礙,痘靨自愈,不必治之,治亦不效。

朱:痘出稠密,口舌必多破爛,但不宜作臭穢氣,在長漿之際,極力攻漿,不必憂口舌之破爛。倘毒火內盛,牙床口舌糜爛臭穢,急於清毒活血湯(十四)中去人參,加熟石膏、花粉一二劑,臭穢自除。在回水之候,急用大連翹飲(二十九)去木通車前滑石,加黃連(酒炒)、熟石膏、薄荷、麥冬、花粉、桔梗,連進一二劑。服此臭穢不除,愈見破爛,變成牙疳,再加胡黃連蘆薈煨為末,入前方內調服。

舌有白苔,其毒已重,黃苔更重,急宜解毒,變黑則難救矣。舌卷囊縮,乃火鬱心經,症亦難治。然有啼叫火動,致舌卷不能食乳者,其舌下之筋必弦緊,須用指頭從筋上重按之,使舌筋不弦,自不卷矣,小兒不能言,醫者不可不審也。舌有黑點,舌上生疔也,必主遍身痘皆焦黑而死,急以銀針剔破,去其惡血,不復生者,可救。

舌心黑,口臭,二便秘,痘色紅紫,用青黛防風全蠍、石膏、酒大黃共為末,作餅敷臍上。

結痂時面紅唇裂,宜扶元解毒湯(一百十),外用紫草、生地、紅花、甘草、黃芩黃柏、牛子,俱生用,煎油搽之,此方痂後面唇生癢,與痘後瘡俱可用。面瘡,用細茶擂雞膏,布裹印之。

痘後唇口生瘡,上唇有瘡,蟲食其臟,其名曰狐;下唇有瘡,蟲食其肛,其名曰惑。皆由裡熱生蟲,其人昏昏好睡,不思飲食,其聲嘎啞,此最惡之候,必鼻崩齒落,失聲而死,宜除慝丸(百九)。又口舌生瘡,赤者名赤口瘡,心脾熱也;白者名白口瘡,心肺熱也。赤用陰陽散(百二六),白用朱礬散(百二七),通用洗心散(百二八)與服。

又通名「鵝口瘡」,以鵝涎洗淨,或鵝糞煎水洗亦可,必洗淨乃可敷藥,亦有洗之即愈者,不愈,用綠袍散(百二九)敷之。